蒼溪是「5·12」特大地震重災區,受到來自全國各地的馳援。投我以桃報之以李,5年後,蒼溪帶著「紅心果」千裡弛援另一個地震重災區。——題記
2017年春天,我從蘆山載譽歸來。7000畝紅心獼猴桃在千裡之外的蘆山縣實現初掛果的同時,我也圓滿地完成了蒼溪支援雅安市7.0級強震重災區的各項任務。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發生7.0級強烈地震,工農業受到重創。在張高麗副總理的親自批示下,「產業援建項目」提上重要議程。全國紅心獼猴桃第一縣蒼溪被中共四川省委統戰部確定為蘆山縣紅心獼猴桃種植基地的技術援建縣。作為市政協委員、九三學社蒼溪科技支社主委、蒼溪縣高級農藝師,我受命前往。
辦理相關的人事選派手續程序多,但災後重建時間緊、任務重不能等!同年9月17日,在省、市、縣有關部門的安排下,我輕車簡從來到了雅安蘆山縣。
蘆山縣的日照、氣候、土壤等諸多因素都與蒼溪不同,自然不能照搬蒼溪的成果、現成的經驗。我就從蘆山縣零散的獼猴桃種植區要答案。我特選當地長勢最好的獼猴桃種植園,測定海拔、抽取土樣、灌溉水……送檢化驗,再綜合利用當地國土、水務部門歷年的水文資料,一一與蒼溪成熟的種植經驗作比較。兩個多月過去了,《蘆山獼猴桃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和《雅安市蘆山縣紅心獼猴桃種植可行性分析報告和實施方案》呈送到了相關領導的案頭,為蘆山縣紅心獼猴桃產業發展提供了科學的決策依據。
項目正式破土動工,離蘆山大地震周年祭只有三個多月的時間。總不能讓出席紀念活動的中央、省市領導看到沒有獼猴桃苗株的園區吧?清楚紅心獼猴桃生長周期的我更知道,如不趕在2014年3月份前植下獼猴桃苗株,那就會錯過當年的最佳種植時間,會人為延緩了一年投產期。我果斷決定,將建7000畝的獼猴桃產業園的任務分步落實。2014年周年祭之前務必將基礎較好的周村、香爐山、毛家壩三個示範點的1500畝獼猴桃產業園建起來。
從流轉土地,到改土開廂、移栽,再到架杆的鋪設,每一個技術環節,我必然親自指導。每天清晨七點出門,晚上七點以後回家,我白天在現場指導技術,晚上在燈下自排進度。只有編排出最佳施工方案,才能保證三個月建好1500畝產業園。
周年祭提前一月進入倒計,三塊標準的紅心獼猴桃園區成型了。周年祭當日,當解說人員介紹說,建園的技術專家是從紅心獼猴桃原產地蒼溪選調來的。參觀領導紛紛緊握我的手說,「只要有廣元蒼溪的技術與專家在,我們就放心了」!
毫無保留地傳授「蒼溪經驗」
還有近5000畝建園任務等著,我並未感覺到鬆了一口氣。根據我在蒼溪獼猴桃產業摸爬滾打的經驗知道,如果產業園建成,沒有懂技術的人進行維護與管理,同樣功虧於潰;果子出來,沒有相關的產業鏈作支撐,還是不能壯大產業。因此,技術人才的培養、後續產業鏈的培育,同樣應該馬上提上日程。我除了向家鄉蒼溪求援支持,我還積極與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洽談,親自編寫章程,努力促成雅安獼猴桃產業技術研究院的建立。
怎樣才能做到人才培養有規劃有步驟地進行,我專題編寫了《蘆山縣獼猴桃產業科研與人才支撐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按照我寫的實施方案的規劃,要重點抓好科研與人才支撐體系建設,建立蘆山縣獼猴桃協會,培育縣鄉村相關專業合作社,有計劃地培訓產業技術骨幹和產業技術工人。同時為了解決產業鏈的延伸問題,我與蘆山縣科技局有關人員一起,向省科技廳申報了《蘆山縣獼猴桃產業鏈培育工程》項目,並順利進入專家項目備選庫,得到省科技廳的科技項目經費支持。還促成了專門從事獼猴桃加工的蘆山盈安農業有限公司入駐蘆山,並進行深度合作,幫助該公司申報《獼猴桃深加工產品技術研究》項目,有力地推進了蘆山獼猴桃產業迅速發展。
胡錦(左二)現場指導果農學習獼猴桃種植技術
三年多來,我借培訓平臺或直接入村入鄉開辦專題培訓班10期,達1000人次,培養了永久性農業園區產業技術人員200人,園區產業工人700人。
2015年底,隨著蘆縣火炬、飛仙關、龍門等基地的建成,我輪流到各個基地進行現場指導修剪,召開獼猴桃種植與管理技術培訓會,現場解決了果農、業主在生產中遇到的各種技術難題,受到大家的絕口稱讚。為了把工作做得更加細緻深入,我積極策劃建起了蘆山縣獼猴桃技術QQ、微信群,使獼猴桃種植技術廣泛交流起來。
一顆「紅心」永留蘆山
我趕赴蘆山植下的首批獼猴桃,2016年試花掛果,當年初產80噸,蘆山縣人第一次嘗了本地出產的紅心獼猴桃。人們對這個「蒼溪珍物」稱奇的同時,也對蒼溪的援建人我讚不絕口。他們授予了我「蘆山強烈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突出貢獻」獎。
我圓滿完成三年多的援建任務。我出發時開走的那輛車留下了15萬公裡行程記錄,也就是說,我平均每天至少有100公裡是奔波在援建的路上。
「我可以放心地離開了!」我說,「7000多畝紅心獼猴桃,全部投產就有1.5億元以上的收入,可直接惠及園區農戶戶均年增收入1萬元以上。」
當記者問起我,援建三年多,最想說些什麼?我經過短暫的沉默,語氣突然有些哽咽。我說,作為兒子,自己年邁的父母住院近一月,卻沒有時間陪護過一天,我深感愧疚;作為丈夫,家庭的重任全由妻子一人操持,沒能盡到自己的責任而深感內疚;作為父親,在兒子高考期間,沒有過多關心孩子而深感自責。最後,我仍然堅定地說,自己三年的付出是值得的!
(九三學社廣元市蒼溪委科技支社主委、市政協委員、蒼溪縣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局長 胡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