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的智慧:別和我槓,槓就是你對

2021-01-13 草根話生活

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喜歡抬槓的人,明明是一些雞毛蒜皮,甚至都不能稱為事的小事,非要槓出個所以然來。由抬槓發展到人身攻擊,槓到最後是頭疼上火、兩敗俱傷。所以,人到中年的智慧,就是別和我槓,槓就是你。

一天清晨去菜市場,在肉攤上買了兩根排骨,稱好後交代老闆幫我把排骨剁一下。旁邊一個聲音響起:「呦,買兩根排骨,還要別人剁好,自己沒長手?吃不起就別吃。」我扭頭一看,完全是不認識的路人。換作十年前的我,一定會槓回去,但現在的我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您說的對,我窮,就不該買排骨,下次不吃了。」她不做聲了。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莫名的槓

生活在浮躁的社會中,常常會看見為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因看法不一致,就爭得面紅耳赤、甚至惡言相向的。因為人都有情緒,一爭論起來就容易情緒化,脾氣說來就來,出言不遜,人身攻擊也是常事,爭論變成抬槓,槓起來沒完沒了,甚至會變成打架,最後得不償失。

槓的結果,兩敗俱傷

愛抬槓的人有幾種:一種是生活得不是很如意的人,他們往往缺乏自信、愛出風頭、以自己為中心,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懂得尊重別人,喜歡挑他人的小毛病,卻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

一種人是來自生活和工作的壓力,需要找一些出口發洩情緒,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如果和這種人槓,你就成了別人的出氣筒,別人的情緒發洩了,你自己卻成了受害者。

唇刀舌劍,處處傷人

還有一種以槓為樂趣的人,也是被稱為槓精的人。他們不管真理到底在哪一邊,只要你說正的,他就說反的,你說反的,他就說正的……任何事情都會有正反兩面,所以,你若和槓精較真,槓到最後也不見得會有輸贏。就算贏了,也是勞心傷神,又浪費了時間。遇到槓精只需說「你是對的」,讓槓精想槓也槓不起來,這也是人到中年的智慧。

有些人就是喜歡槓

有兩個人因三七二十一的問題爭的沒完沒了。一人說三乘七等與二十一,另一人非說三乘八等於二十一,為此爭得臉紅脖子粗,誰也說服不了誰。

這時來了一位智者,兩個拉著智者評理 。智者問明原因,對堅持三八二十一的人說:「你是對的。」

那個人朝另一個堅持三七二十一的人臉一扭、頭一抬,傲慢的走了。

堅持三七二十一的人不服氣的對智者說:「明明是我對,你為什麼說他才是對的呢?」

「你明知道自己是對的,為什麼還要跟一個堅持三八二十一的人爭論呢?」智者答。「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你若與傻瓜論誰對誰錯,那與傻瓜有什麼分別呢?」

「對哦,明知道自己是對的,還要浪費口舌跟一個不知錯的人爭論,自己不是更傻嗎?」他謝過智者,走了。

槓的勞心傷神

人到中年的智慧:就是別和我槓,槓就是你對。遇到胡攪蠻纏、不明事理的人和以槓為樂的槓精故意和你槓,承認「他是對的」讓他無處可槓。總有一天,他會遇到更胡攪蠻纏,更大的槓精與他槓。

記住智者的話,「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與傻子論誰對誰錯,自己也比傻子聰明不了多少。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從一槓一到一槓三,每一顆「星」都意義非凡
    是愛國,是勇敢是才華,是夢想是奮鬥,是自強……而對於人民警察來說莊嚴警服的肩章上每一顆「星」的增加每一道「槓」的遞進這就是警察的青春它代表著芳華流逝也代表著奮鬥足跡更代表著他們的心血與汗水我是一槓一摘下小飛機
  • 我是一槓二人民警察
    這是一槓二可很多人也不知道一槓二對警察自己意味著什麼一槓二是青春的痕跡五年左右的從警生涯讓我們從一個初出校園的學生變成了頭髮漸少的油膩中年從警察小哥哥、小姐姐變成了警察叔叔、阿姨總覺得自己還是孩子,但是現實將你拉回你發現,自己早已不再青春年少
  • 槓精的上限,就是成為槓精中的霸主
    槓精的邏輯:不完美=垃圾本來,我們不應該給反對者都貼上槓精的標籤,這跟槓精相比,只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人類史上,很多偉大的人的思想都有經不起推敲的地方,正是反對者與之交鋒,才能碰出思想的火花,從而不斷接近事實的真相。人類知識的進步就是在這種交鋒中不斷進步的。如果沒有反對者,我們今天仍把泰勒斯的「世界的本源是水」奉為圭臬,那要什麼時候才有元素周期表?
  • 從「一道槓」到「一槓二」,他們在小島上經歷了什麼?(附視頻)
    文 | 孫斌、吳環舉、謝宗勇圖 | 陳禮、張鵬飛、梁煒亮視頻 | 劉翔、陸偉曄、陳志豪新排長分配到基層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他們怎麼還沒換「一槓二」?從「一道槓」到「一槓二」,他們究竟在島上經歷了什麼?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視頻:「一道槓」海島淬火來到島上沒多久,「一道槓」們就發現,小島上的「當兵鍛鍊」生活竟是如此豐富,同時也讓他們明白,從「一道槓」到
  • 「槓精」到底在槓什麼?|防槓精自救手冊
    本文字數3300+|閱讀預計需要9min文|王雪巖(簡單心理認證.心理諮詢師)近日讀到劉瑜教授的一篇採訪《槓精遍地,敗壞公共文化》,她談到「這個世界上並不缺乏溫和的人,缺的是溫和而意志堅定的人,也不缺理性的人,缺的是理性而有使命感的人。
  • 我在豆瓣小組被人槓死了……
    直到刷到這個知乎問題,我決定去研究下豆瓣小組,於是網癮少年停不下來了…1 有趣的豆瓣小組豆瓣小組千千萬,稀奇古怪的佔一大半…光我覺得有意思的就有這麼多。(1)槓起整個地球這個小組的宗旨就是槓,什麼都槓。一直蟄伏在組裡的成員是為了把自己培養成活體ETC,新進組的人是為了漲漲見識,畢竟天天槓,需要極強的心理素質。
  • 日本槓精殺人事件:知名博主教人應對槓精,卻被槓精捅死...
    意思就是別人說什麼,他們都能挑出刺,別人做什麼他們都覺得有問題。他們身體力行,將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抬槓」中去。並用行為藝術無聲地訴說著網絡時代對於「反語言暴力」的深層欠文明訴求。簡言之,槓精=抬槓+戲精也是不知道是冒犯他們的點太多,還是挑出別人的毛病能讓他們產生優越感。面對這種人你說什麼都是錯,不說什麼也是錯。
  • 警察一槓一到二槓三,都經歷了什麼?
    警察一槓一到二槓三,都經歷了什麼?隨著肩上的槓和星的增加面容上的皺紋也開始越來越深經歷過大風大浪,體驗過夜深人靜雖然不易但最重要的是無悔!成為一槓一、一槓三、二槓三後都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 網絡熱詞「槓精」的英語怎麼說?
    所謂「槓精」,就是熱衷抬槓,或者說抬槓成精的一類人。無論你說什麼,他們都能找到突破口跟你槓,似乎天生的使命就是給你添堵。
  • 【麻將技巧】槓牌法則,為什麼有槓不開?
    >等等問題簡直難skr人。所以今天所長特意帶著大家聊一聊有關「槓牌」的小知識,保準讓你離雀神又進一步! 相信你們牌桌上都遇到過「槓精」吧,不分青紅皂白就是喜歡槓牌。其實嘞,牌場上並不是什麼牌都可以槓的,有時候棄槓比槓更有價值。那麼如何分辨槓與不槓呢?
  • 雀魂什麼時候開槓最好 開槓時機選擇
    雀魂什麼時候開槓最好,在遊戲中開槓對於玩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那麼什麼時候開槓最好呢?下面就跟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打麻將「槓」與「不槓」需隨機應變,你做到了嗎?否則輸死你
    有些玩家新玩不久,以為什麼牌都可以槓,認為開扛後一定是有利於自己的,其實槓牌也是要看情況的。例如自己手中有一副牽連左右的中張刻子,這時他家打出該張牌,就要仔細斟酌了。否則一旦貿然開槓,使本來相互連接的面子失去了聯絡,豈不因小失大,得不償失?假設你有下面這樣一鋪牌,見下圖:
  • 槓精:沒有人可以逼我講邏輯
    (百度百科)世界上有一種人:他們行走江湖,不是為了行俠仗義;他們通過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實現階段性的勝利;他們秉承「眾人皆醉我反對」的態度,反駁他人的每一句話,同時誓死捍衛自己說話的權利。這種人,我們親切地將其稱為:「槓精」。難道只要發表和眾人不同的觀點就是槓精了嗎?非也。
  • 多數健身大佬,深蹲都愛低槓,低槓深蹲有何好處?
    常見的有頸前深蹲、高槓深蹲和低槓深蹲。頸前深蹲是把槓鈴放在三角肌前束上面,高槓深蹲是把槓鈴放在斜方肌上面,低槓深蹲是把槓鈴放在三角肌後束上面。大多數人經常練的深蹲姿勢,是高槓深蹲,它對柔韌性要求很低,所以人人都會。但是你如果注意觀察的話,你會發現很多健身大佬,一般都喜歡低槓深蹲。我自己後半年來,都是採用低槓深蹲。
  • 中國VS美國:同一個世界,不同的槓精
    槓精還有中美區別?當然有!由於文化差異,中美槓精關注的槓點和抬槓角度是完全不同的!下面牛媽就以我被懟的這篇漫畫為例給你們解釋一下中外槓精的區別。(原文連結:一想到熊孩子幹的壞事,我就特!別!爽!)講真,有人get不到笑點讓我覺得挺失敗的。不過呢,一個漫畫如果放進了「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內容,對有些人來說就不是「好笑不好笑」的問題了。
  • 郭敬明和李成儒又槓上?李被指不尊重人,大家千萬別被剪輯騙了
    郭敬明和李成儒又槓上?李被指不尊重人,大家千萬別被剪輯騙了「又槓上」三次字說明郭敬明和李成儒,已經不是第一次槓了。看過《演員請就位》第一季的網友,應該就知道他們曾在節目組互懟過。郭敬明回懟到:你可以不喜歡、可以討厭它,但請允許它的存在。對於他們倆在節目組互懟,觀眾的態度兩極分化。一邊支持李成儒老師的看法,其他的自然是站在郭敬明導演那一邊,覺得李成儒不太尊重人。那到底是誰的問題呢?
  • 這21種「觀眾」,叫做槓精!
    無非就是「網絡槓精」。到了社交網絡時代,其中一些就成了精。 這是一個所有人熱衷於對所有人表達自我的世界,每條假裝說給自己聽的發言,都好像滴入大海裡的血,鯊魚說來就來。  一來二去,評論區就成了槓精的樂土。
  • 「槓精」 心理學
    當然,許多網友認為」槓精「的存在體現了多元化思想和批判性思維,一定意義上對於輿論會有積極的影響。然而,也有一些人對這樣的行為感到厭惡,主張以反對為目的的反對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辯論。」槓精「群體背後有什麼心理動機?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樣的行為?如何避免一種趨同?網際網路時代的現在與未來,我們應當省視這樣的現象。「挑刺」的原因、反駁的理由的來源、深層的心理動機,相信這會是許多人疑惑的問題。
  • 遇到槓精,你怕了嗎?
    如今,很多人會在朋友圈曬日常、訴煩惱、發表言論近日,一個關於「朋友圈」的話題引發網友熱議↓ ↓ ↓事件起因是小李多次在朋友圈公開發布侮辱、誹謗小張的言論小張將其起訴近日,法院判決小李以不屏蔽任何人的方式發布朋友圈道歉道歉內容至少保留10
  • 用英語巧妙回懟槓精,超有趣
    我:我愛你到海枯石爛。 槓精:怎麼可能?海枯石爛,得幾億年吧?你還能活到那時候? 我:我覺得,人是可以活100歲的,我老家就有一個老奶奶已經100歲了! 槓精:嗯?終於被我逮到機會了!100歲?拉出來遛遛?! 我:抽菸有害健康。 槓精:誰說的?!張學良活了100多! 我:1加1等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