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潛伏在敵軍內部, 當上中將參謀次長, 卻因一塊牛排被識破身份

2021-02-17 唯美小情調

2009年,中國大陸熱播的諜戰劇《潛伏》在民眾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劇中的主角「餘則成」(孫紅雷飾演)奉命刺殺日偽漢奸,卻意外地成為了共產黨潛伏在國民黨反動派內部的線人,為我國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而「餘則成」的原型,其實就是吳石將軍。和「餘則成」一樣,吳石將軍也是我黨少數幾個潛伏在敵人內部的高級軍官之一。他冒著生命的危險給我軍提供情報,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不幸的是,這位著名的將領卻因為我黨臺灣工委書記蔡孝乾的背叛而不幸遇難,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蔡孝乾的背叛,僅僅是因為一塊牛排!

英雄少年,毅然決然地投身革命的道路

1894年的8月,吳石出生在福建省吳厝村。少年時,就因為成績拔尖,無論是大小每一次考試總是名列全校第一而備受矚目。

而吳石仿佛就是天生的軍事家,其各項軍事科目幾乎次次滿分,後來留學日本陸軍大學時,依舊是位列第一,一時間轟動了中日兩界。當年的吳石將軍更是從小就有崇高的志向,立志做一名軍事家,為祖國而奉獻自己的人生。

1940年抗日戰爭時期,吳石因為指揮了一場關鍵戰役,並取得勝利,獲得了好友白崇禧的推薦,擔任了第四戰區的中將參謀長,成為當時國民黨的高級將領之一。

1944年抗戰末期,日本帝國主義軍隊大肆進攻湖南廣西,前線告急。吳石曾多次傳達總局前往調兵以支援,但蔣介石向來與桂系軍不和,竟為了剷除異己,不發一兵一卒,任日軍肆意的踐踏我中華大地。

面對著湘桂路上顛沛流離的農民,吳石第一次對自己效忠的「國民黨」產生了懷疑。當時正值冬季,大批難民死在路上,此等慘狀讓吳石憤恨不已,徹底對國民黨失去了信心,轉而加入共產黨,正式與我黨建立聯繫。

至此,吳石將軍成為我軍安插在國民黨內部「心臟」的一個重量級地下工作者。

為我黨送上298箱絕密檔案,立下大功

1948年,我軍攻破國民黨首府南京。另一方,國民黨眼看敗局已定,開始向臺灣撤退。此時吳石主動要求前往福州工作,因為那裡進可返回北京,退可轉戰臺灣,方便快捷。黨中央同意了他的要求,任命吳石為福州綏靖公署主任,負責把南京方面的機密文檔保存好。

到了五月份,臺灣政局不穩,要求吳石火速將其機密文檔送往臺灣。吳石為了拖延時間,以「軍運緊、調船難」為藉口將這批檔案暫時扣押在南京。在福州,他向我黨情報人員謝筱迺提供了大量的重要情報。

1949年的7月,吳石任為「國民黨中將參謀次長」,即當時的國民黨國防部次長。由於臺灣急電催他火速到臺,他把之前保存的機密檔案交給親信王信,並利用自己的職務將298箱絕密檔案全部交予我黨。

叛徒出賣,寧死不屈

1950年的1月29日,國民黨的特務收到我軍臺灣工委蔡孝乾的移動情報,成功找到了蔡孝乾的藏身處,並蹲守了將近三個月。

眼看無人前來,準備撤走,沒想到就有人自投羅網。來的人自稱「張三」,跟蔡孝乾曾經是朋友,想去他家一起吃頓飯敘敘舊。為了不打草驚蛇,特務沒有立即出動人員逮捕審訊,而是慷慨的請「張三」吃飯。

「去波麗露吧,好久沒吃過牛排了!」。在當時的臺灣,「波麗露」是最為高檔的西餐廳。特務認為這個「張三」來頭不小,可能是蔡孝乾的親信,於是給了「張三」極高的待遇,主菜、點心、酒水一個不落。

由於當時是夜晚,之前特務並沒有看清「張三」的容貌,如今在餐廳裡明亮的燈光一照,特務心裡一咯噔,馬上拿起照片仔細對照,發現這個所謂的「張三」跟照片上的蔡孝乾一模一樣!

最終,蔡孝乾被對面的國民黨特務當場抓獲,而抓捕蔡孝乾的正是當時保密局偵查防衛組組長谷文。蔡孝乾的公文包裡有一個記錄本,上面留下了吳次長的詳細記錄,成為了間諜的致命證據。過了不到一周,蔡孝乾便主動叛變,供出了包括吳石、朱諶之等我黨多名地下工作者。蔣介石因此大為震怒。

英勇就義

1950年3月1日晚上,吳石正式遭到逮捕。國民黨保密局處長葉翔親自出馬,對吳石進行審訊。自此,吳石總共在國民黨大牢裡待了三個月零十一天的痛苦歲月,因為遭受酷刑,他的一隻眼睛因此失明。

1950年六月,隨著吳石等人的審訊結束,審判的日子也即將來臨。10日,一個陰霾瀰漫的下午,吳石等人因為叛國罪被判處死刑,蔣介石親自在死刑令上面籤了字。半小時後,吳石被押送刑場,跪在坡地。一聲「執行」的命令,槍聲響徹雲霄,吳石將軍英勇就義。

吳石就義後,國民黨抄了他的家,卻只搜出一根四兩重的金條。在場的很多人感嘆,如此高管,卻只有這點家財,令人唏噓。

小結:

1994年,隔別五十多年的吳石將軍遺骨回歸大陸,與其夫人合葬在北京香山公墓。墓碑背面記載著黨對其工作的評價:勝利後反對內戰,致力於全國解放及及其統一大業,功垂千古!

吳石將軍在風華少年時,毅然選擇了投身革命。少年成才的他,既可以跟隨國民黨集團,在臺灣享受榮華富貴的生活,也可以跟隨我黨,留在大陸。以他為革命做出的貢獻,人民自不會虧待他。

然而,他看到了人民的疾苦,毅然決然地投身到了更為崇高的事業,冒著生命危險,赴湯蹈火,為實現祖國的統一做出了更大的貢獻。最後堅貞不渝,英勇就義——這種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實在是令人可敬。

相關焦點

  • 他潛伏在敵軍內部,當上中將參謀次長,卻因一塊牛排被識破身份
    2009年,中國大陸熱播的諜戰劇《潛伏》在民眾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劇中的主角「餘則成」(孫紅雷飾演)奉命刺殺日偽漢奸,卻意外地成為了中供潛伏在國民黨反動派內部的線人,為中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餘則成」的原型,其實就是吳石將軍。和「餘則成」一樣,吳石將軍也是中供少數幾個潛伏在敵人內部的高級軍官之一。
  • 1951年,一位敵軍中將被秘密暗殺,為何我軍卻將其追認為烈士
    1951年,與李延年、李仙洲、王耀武齊名的敵軍陸軍中將李玉堂在寶島臺灣的碧潭被人秘密暗殺,年僅50歲,但在32年後的1983年,他卻被山東追授為革命烈士稱號,一名敵軍中將卻成為我黨我軍的烈士,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名叫李玉堂的敵軍將領到底有什麼特殊身份?
  • 《秋蟬》林小莊扮女人迷倒佐藤,葉衝因偷取密碼本被識破身份
    《秋蟬》林小莊扮女人迷倒佐藤,葉衝因偷取密碼本被識破身份!《秋蟬》是由付寧、李昂執導,任嘉倫、李曼領銜主演,劉歡、何杜娟 、菅紉姿、李亭哲、胡亞捷、王勁松、劉學義、張涵予、傅方俊、梁婧嫻、孫信宏等主演的諜戰劇。
  • 他的原型是咱福建人!
    為了信仰、為了使命他選擇把情報傳遞出去、繼續潛伏為了讓翠萍活下去他選擇了用最特殊的方式表達愛!吳石是 1950 年 6 月 10 日在臺灣英勇就義的犧牲時他的公開身份是國民黨國防部參謀次長而真實的身份是我黨打入敵人內部的情報官
  • 解密「終極潛伏者」吳石將軍
    69年前,1950年6月10日,餘則成原型——我黨打入國民黨最高級別情報人員吳石中將,和陳寶倉中將、女地下黨員朱楓、吳石部下聶曦上校一起被執行槍決……然而,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被塵封了半個多世紀。直到近年,隨著相關檔案的解密,「潛伏」的英雄們才逐漸浮出水面!2013年12月,北京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落成。
  • 煎好一塊牛排!
    今天的午餐時間,我們請來北京BLT美式休閒西餐廳廚師長劉鵬教大家如何煎好一塊牛排!北京BLT美式休閒西餐廳廚師長劉鵬為主持人介紹如何挑選牛排牛排要算是西餐中最常見的食物之一。不過在歐洲中世紀時,豬肉及羊肉是平民百姓的食用肉,牛肉則是王公貴族們的高級肉品,尊貴的牛肉被他們搭配上了當時也是享有尊貴身份的胡椒及香辛料一起烹調,並在特殊場合中供應,以彰顯主人的尊貴身份。在我國清末的一些小說中已出現牛排、豬排等西菜菜名。牛排的種類非常多,常見的有菲力、西冷、肉眼牛排和帶骨的肉眼牛排等。
  • 歷史劇︱《潛伏》中餘則成的原型究竟是誰?
    例如遊戲《隱形守護者》及其前身《潛伏之赤途》中,都能發現不少電視劇《潛伏》的影子。互動遊戲《隱形守護者》在電視劇的最後,主角餘則成陰差陽錯地跟隨敗逃的國民黨政權退往臺灣並繼續潛伏敵營。由此,餘則成的原型往往被認為是在臺灣被捕遇害的「密使一號」吳石將軍。吳石早年畢業於保定軍校,官至陸軍中將,先後出任過第十六集團軍副司令、「國防部史料局局長」及 「國防部參謀次長」。
  • 一塊八分熟牛排引起的尷尬!
    Food  」某乎上曾經有一個熱門的話題叫:「初次跟女生吃牛排時,女生對服務員說要八分熟,應該說些什麼來緩解尷尬?」blue rare正反兩面在高溫鐵板上各加熱30~60秒,使外部肉質和內部生肉口產生口感差,外層便於掛汁,內層生肉保持原始肉味。
  • 「紅色女特工」朱楓,潛伏在臺灣被叛徒告密,犧牲60年後終回故鄉
    戰爭可以說是這個星球上最恐怖的事情,沒有人喜歡戰爭,只有經歷過戰爭,才能明白和平的珍貴。其實,戰爭不止雙方正面戰場的交鋒,在看不見的地方也有硝煙,只不過這些較量更多是鬥智,比如情報的獲取。 孫武曾經說過:「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由此可見,掌握敵方情報對戰爭的作用有多大。
  • 潛伏多年無人識破,地位尊貴萬人追求!
    隨著劇情的不斷更新和播出,以唐三為首的史萊克七怪戰隊終於在全大陸高級魂師學院大賽嶄露頭角,他們在天鬥城預選賽的第一場裡大勝皇家學院二隊,以一分鐘不到的時長結束了這場戰隊,創下了魂師大賽上最快獲勝戰隊的記錄。接著唐三受到寧風致的親自邀請,準備前往茶館會見天鬥帝國的一名皇子雪清河,從而揭開當年父親唐昊與武魂殿大戰的起因緣由。
  • 一塊三分熟的牛排和一塊5分熟的牛排在大街上遇到了
    同學答:把飯盒做成藍色  2、飛機上,一位空中小姐問一個小女孩說:「為什麼飛機飛這麼高都不會撞到星星呢?」  小女孩回答到:「我知道,因為星星會』』閃』』啊!」  3、有一隻北極熊和一隻企鵝在一起耍,企鵝把身上的毛一根一根地拔了下來,拔完之後,對北極熊說:「好冷哦!」
  • 在家做好一塊牛排需要注意些什麼
    我們都愛吃鮮嫩多汁的牛排,烹飪出這樣的牛排需要一些技巧,特別是面對一塊上好的牛排,煎不好那可是會人神共憤的。經典的牛排製作的要求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有牛排的汁水和味道,也不需要複雜調味,說起來簡單,但絕不是人人都能辦得到。
  • 電視劇《潛伏》原型竟是福州人!他們的故事,都講給孩子聽聽吧!
    為了信仰、為了使命他選擇把情報傳遞出去、繼續潛伏為了讓翠萍活下去他選擇了用最特殊的方式表達愛!>抗戰前夕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長期潛伏於國民黨軍中從事諜報工作,官至第四戰區司令長官部軍法執行監)1947年4月,吳石成為我黨打入敵人內部的1號人物……1949年
  • 如何完美料理一塊戰斧牛排?
    簡單、健康、美味、高顏值,會煮水餃的人絕對能料理好一塊牛排!
  • 潛伏臺灣30年,臨終前向家人道出真實身份,最後一句話讓人淚目
    國民黨也因慘敗,而不得不撤向臺灣。在國共內戰的4年中,金門戰役好像很少被人提起,可能是因為這場戰役是內戰中少有的一場敗仗。在這場戰役中,走出了一名戰士,他潛伏在臺灣長達30年,臨終前才向家人坦白自己的真實身份。但也正因為這場戰役少有人提起,所以這名戰士最終連烈士的稱號也沒有獲得,他就是陳利華。
  • 潛伏敵軍7年 勝利後卻被當成叛徒 蹲12年大獄 後補發最高英雄勳章
    他的真實名字已經不可考究,但在國內證件上寫的是康斯坦丁.季申莫夫——暫且就這麼叫他吧,出生於1912年,有一個先天優勢——父親母親都是德國人,但家人最終安居在了俄國。參軍後,因為突出的表現,被選入總參直屬對敵情報收集機構——格別烏接受特訓。
  • 他因為被叛徒出賣,客死他鄉!遺骨在21世紀才回到大陸!
    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我國面對著國外敵人的猛烈進攻,面臨著國家內部的動蕩,顯得格外脆弱。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為了自己利益甘心當漢奸的偽軍。1894年8月—1950年6月10日),原名萃文,字虞薰,福州市倉山區螺洲鄉人;1916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24年為國民革命軍第四師處長,後任北伐軍總參謀部作戰科科長;1929年赴日本留學,回國任參謀本部第二廳處長;抗戰中任第四戰區參謀長、軍政部主任參謀兼部長;1948年參加民聯,與中共華東局直接建立聯繫,提供重要軍事情報;1948年底調任福州綏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6月去臺灣,後任國防部參謀次長
  • 如何得到一塊熟度精準的牛排?
    想在餐廳裡優雅的點牛排,了解熟度是關鍵。一般來說,西餐牛排分為「一分熟、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和全熟」。 「一三五七分熟」其實只是國人翻譯成中文後的一種習慣。最初翻譯的人沒將其翻譯為「二四六分熟」。若聽到有人說「我要一份八分熟的牛排」,也並不是完全錯誤,他只是不了解西餐當中的一些習慣說法而已(他要的其實就是七八分熟的牛排)。
  • 一塊牛排的靈魂,應該是幾成熟
    至尊雪花牛排牛排豐厚的油脂和嚼勁十足的肉質,不怕被各種醬汁搶戲,也從不怕孤單。但是怕膩的時候,要搭配好配菜解膩。關於牛排,還有幾個奇奇怪怪的小問題。常見的牛排有哪些?牛排具體長哪裡,對於普通吃貨來說都沒有牛排到底有哪些來的重要!而且稍微能認得清這些肉的區別,也是煎好一塊肉的根本。日常最多的四種牛排:菲力、西冷、T骨和肋眼牛排。1、菲力牛排(Tender Lion)因為法文名叫Fillet,所以音譯菲力牛排。
  • 「餘則成」原型就義70周年 刑場上的那一瞬永世難忘
    70年前的1950年6月10日,我黨在臺執行潛伏任務最高級別情報人員吳石中將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上樹立著吳石、陳寶倉、朱楓、聶曦四位烈士的塑像1947年4月,吳石成為我黨打入敵人內部的1號人物。赴臺後吳石任國民黨國防部參謀次長,中將軍銜。赴臺前,華東局給他的代號是「密使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