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役40年都沒換,美軍最愛的「裝甲巴士」,還曾單挑主戰坦克

2021-01-09 哈雷的研習社

自二戰以來,各國軍隊就十分重視自己的機械化部隊發展。自二戰後,裝甲薄、火力弱的傳統裝甲車已經無法滿足機械化部隊的需求,為了能夠在戰鬥中更好的配合步兵進行作戰,新的裝甲單位:步兵戰車就此誕生。最先展開相關研究工作的,是當時的陸軍大國蘇聯,隨後誕生的是BMP系列步兵戰車。為了對抗蘇聯的BMP系列步兵戰車,美國60年代展開了相關研究,力求研發出防護和火力不輸於BMP系列的步兵戰車,該項目的最終成果便是著名的M2/M3「布萊德利」步兵戰車。

美軍在新一代步兵戰車設計時,就考慮到速度、裝甲、火力等多個方面。其行駛速度要求必須能夠跟得上M1系列主戰坦克的推進速度,由於M113裝甲車在越戰中的糟糕表現,設計中特意強調了,要求全車任意一個部位都能夠抵禦14.5毫米大口徑子彈(M113在越戰中,其正面裝甲被14.5子彈打穿過,側面則是隨便穿)。同時,新的步兵戰車還要有機關炮,用來攻擊、反制敵方輕型裝甲單位。

基於以上幾點設計要求,新的步兵戰車被設計出來,並被命名為M2「布萊德利」步兵戰車。M2A1為其系列的最初版本,首先來看看其裝甲防護,M2採用混合裝甲材質,首上和頂部裝甲均為5083鋁合金,而炮塔一部分和首下則採用鋼裝甲,採用間隙式布局,以此來減輕炮彈破片對其的損失,同時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應對火箭彈、破甲彈的威脅。全車可以抵禦14.5毫米大口徑機槍的射擊,正面裝甲可以在一定距離上,抵禦蘇聯BMP2步戰車的30毫米炮彈,其防護性能在同類產品中是數一數二的。

不僅防護優秀,M2「布雷德利」的武器系統同樣十分優異,一臺標準的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搭載了一門M242型25毫米自動機炮和一挺M240C型同軸機槍,值得一提的是該機炮採用雙向進彈結構,由兩條不同彈種的彈鏈進行供彈,炮手可以在高爆彈和穿甲彈之間進行快速更換,以應對不同的目標作出快速反應。在炮塔上還安裝了一具反坦克飛彈發射器,內含兩枚陶式反坦克飛彈,使其在面對重裝甲目標時能夠有還手之力。同樣,為了配得上其優秀的武器裝備,設計人員又為其安裝了優秀的火控系統,炮手使用的一具晝夜兩用瞄準鏡,必要時還可以切換熱成像對敵人進行搜索,其火控性能不亞於,甚至高於當時的M1主戰坦克。

M2「布萊德利」從火力、防護、性能等多個方面,都要比BMP系列步戰車優秀。儘管如此,M2「布萊德利」也並非不存在缺點。其過重的裝甲和複雜的武器系統,帶來的是很高的自重,初代的M2A1版本自重高達27噸,這還不算上還要再搭載6到7名士兵。而其對手BMP2步戰車的自重,僅僅在15噸左右。這也就意味著,儘管M2「布雷德利」步戰車的引擎功率更大,高出BMP2近乎一倍,但也不能像BMP2一樣擁有「動如脫兔」的機動性。同時由於自重更高,其浮渡所需的準備時間和工具也要更多,而BMP2僅需簡單準備下,就可以直接衝進水裡。

最初版本的M2A1「布萊德利」戰車在1983年走下生產線,隨後大量裝備於美軍。並在7年後完成其首秀:「海灣戰爭」。在海灣戰爭中,美軍機械化步兵搭乘M2「布萊德利」戰車伴隨M1坦克快速推進,以迅猛的速度快速攻克了伊拉克的許多城市。在這期間,M2「布雷德利」戰車的裝甲,有效的保護了車內的士兵免受火箭彈和小口徑子彈的侵襲,同時其機關炮和飛彈也有效支援了下車作戰的士兵,充分證明了M2「布雷德利」戰車的優秀性,美軍士兵對其信任度也隨之增加,因此也被評價為美軍士兵最愛的「裝甲巴士」。

在這場戰爭中,M2「布雷德利」不僅僅擊垮了其對手:BMP系列步戰車,甚至還單車用機炮擊毀過主戰坦克,不過這僅僅是個例。更廣為人知的應該是兩臺M2「布萊德利」組成的編隊,在沒有主戰坦克伴隨的情況下,獨自利用車載的反坦克飛彈和機炮,擊毀了T72坦克。這也充分了驗證了M2「布萊德利」的優秀性,以至於後來美軍沒有再開發更多的步兵戰車,而是在M2A1的基礎上不斷研發、改進,最新一代的版本是M2A4,正在少量裝備測驗中,時至今日,美軍已經使用M2「布萊德利」裝甲車接近40年。

相關焦點

  • M1艾布拉姆斯已服役40年,美軍研發新坦克,更小更輕性能更強
    (圖/美國陸軍)據美國《防衛部落格》報導,為確保在未來仍具有陸戰優勢,目前,美國陸軍開發和工程中心(TARDEC)正在研究適應未來環境的新一代主力坦克作戰平臺,以替換服役已經超過40年的著名的M1「艾布拉姆斯」(Abrams)系列主戰坦克。
  • 日本研發世界最貴的坦克之一,火控系統曾領先多年的90式主戰坦克
    為了跟世界先進坦克交鋒,日本研發出世界最貴的坦克之一在日本為了應對蘇聯的T-62坦克而研發出74式坦克服役之後,發現當時的蘇聯已經服役了T-72坦克,這款坦克的實力遠遠超過74式坦克,所以跟74式坦克的研發一樣,日本又開始尋求一種更加先進的坦克,並在1976年到1977年間,三菱重工與日本防衛廳技術研究與開發研究所共同開發一款全新的主戰坦克,這款坦克就是本期武器大講堂的主角
  • 日本首次公開10式主戰坦克內部畫面,設計超越美軍
    10式坦克炮手 近日,日本陸上自衛隊在其年度的富士綜合火力演習中首次曝光了該國現役最先進主戰坦克——10式坦克的內部畫面。該型坦克為日本自行研製的第三代主戰坦克,於2012年進入陸上自衛隊服役,並逐步取代此前大規模服役的90式主戰坦克。日方表示10式坦克具有優秀的機動性,相較於90式有更為出色的防護裝甲,並具備第三代主戰坦克的主要功能,例如行進間射擊等。
  • 越南戰爭中美軍裝甲部隊的主要裝備
    總之,這同時是一場非典型的亞熱帶裝甲戰爭。作為一個冷戰中的天然武器試驗場,美軍向越南派遣了大量各種型號的裝甲戰鬥車輛。但由於冷戰中以歐洲為重的傳統思維作怪,美軍高層並沒有打算將計劃用於歐洲戰場的一流裝備大量派往越南,因此駐越美軍裝備的主戰坦克型號並非當時最先進的M60A1,而是稍遜的M48A3「巴頓」。
  • 日本主戰裝備之10式主戰坦克
    10式主戰坦克以「新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為基礎所開發,項目被命名為「TK-X」,2002年製造出第一臺原型車,2008年2月13日正式公開,2012年1月開始正式服役於陸上自衛隊。10式坦克採用了多種革命性新技術,自誕生之日起在世界坦克排行榜一直有很高的名次。
  • 你知道各國主戰坦克是哪些嗎
    T-80主戰坦克是前蘇聯研製的主戰坦克,由T-64發展而來,自1976年服役至今,外號「飛行坦克」。 歷史上第一款量產的全燃氣渦輪動力主戰坦克。
  • 日本新世紀的主力主戰坦克——10式主戰坦克
    這款10式主戰坦克於二零一二年正式服役於日本陸上自衛隊,它的車身長度為九點四二米,車身寬度為三點二四米,車身高度為二點三米,車身重量為四十四噸,動力系統採用的是V型8氣缸四行程水冷柴油引擎,其速度能夠達到七十公裡每小時,最大行程為四百四十公裡。
  • 性能全面卻屢遭輕視的第二代戰車,美軍M60「巴頓」坦克
    一、M60的研發背景這款坦克的研發工作最早可追溯到50年代中期,當時的美國裝甲部隊繼續一場變革——儘管二戰已經結束十年之久了,但美軍坦克還保留著輕型坦克、中型坦克以及重型坦克這樣的三種分類,這已經不適合當時美蘇爭霸的新格局了;除此之外,為了保證裝甲部隊的數量,美軍還大規模服役了M47中型坦克這樣在測評過程中故障頻出卻為了趕時間不得不投入使用的
  • 世界上「綽號」最怪的主戰坦克的:M-95「墜落者」
    主戰坦克是每個國家軍事力量和科技力量的重要體現之一。很多國家為了體現自己主戰坦克的「霸氣」,出了用製造型號、日期來命名外,還要給它們加上一個霸氣的「綽號」。如美軍的「艾布拉姆斯」、法國的「勒克萊爾」、德國的"豹"、英國的「挑戰者」等,給主戰坦克取個「綽號」,增加「霸氣」,但克羅埃西亞對即將服役的主戰坦克M-95確取了怪異沒有霸氣的「綽號」叫「墜落者」。M-95「墜落者」羅地亞的主戰坦克,也許你了解得不多。
  • 號稱亞洲第一戰車 日本10式主戰坦克
    10式坦克是由三菱重工為日本陸上自衛隊生產的最新型第四代主戰坦克,2012年正式服役,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主戰坦克之一。 10式主戰坦克是海灣戰爭後研發的坦克,鑑於海灣戰爭伊拉克坦克的慘況,其設計思路與以往的主戰坦克大不相同。主要是為了取得制空權後收割戰場而設計,而不是傳統的坦克對戰。
  • 日本現役最強大的10式主戰坦克,專為日本本土作戰而研製
    日本現役最強大的10式主戰坦克在冷戰結束蘇聯解體之後,日本所面對的鋼鐵洪流壓力少了不少,因此就沒有必要再繼續研發和投入價格昂貴和車重過大的90式系列主戰坦克的生產了,這個時候日本需要一款更輕型、更具機動力與任務彈性的坦克,因此日本的新一代TK-X坦克計劃開始走上舞臺,這個計劃的產物將會取代74式坦克,並最終成為日本的主力坦克之一,這款坦克就是日本10式主戰坦克
  • 車內可煮水喝茶,主炮用線膛炮,防護卻超強的挑戰者2主戰坦克
    本期武器大講堂就和大家分析英國目前服役最先進的一款主戰坦克- FV4034 Challenger 2主戰坦克。 在1986年,英國Vickers防禦系統公司作為私企開始開發一款挑戰者1型主戰坦克的後續版本,並在獲得軍方相關需求指標之後提交了最終的設計方案,該方案很快就獲得認可,造1991年獲得英國軍方127量坦克合同,並於1993年正式開始量產,最終於1998年進入英國陸軍正式服役。
  • 臺灣地區現役主戰坦克一覽|炮塔|輕型坦克|機槍|坦克炮_網易訂閱
    但由於能力、時間與精力所限,內容依然可能出現錯誤,還請各位讀者不吝指正。  臺灣地區現役主戰坦克一覽  M60A3主戰坦克  CM11(M48H)主戰坦克  CM12(M48A3)主戰坦克  M41A3與M41D輕型坦克M60A3主戰坦克
  • 美國幫臺裝甲部隊M60坦克升級120毫米炮,和99坦克比還差N條街!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近日,臺防務網站報導:臺裝甲部隊當前主力美制M60A3主戰坦克已經是老得不能再老的坦克了,在新型坦克採購無門的情況下,只有進行性能升級,以期望再戰二十年。為此,不得不求助美國,美國雷神公司積極向其推銷,其中最關鍵的改進就是用M1A1的120毫米滑膛炮代替M60A3上的105毫米線膛炮。M60這個老身板扛得下120毫米大炮嗎?
  • 主戰坦克、超級火炮成歐美新寵,被誰刺激的
    2020年世界陸戰武器裝備發展相比往年呈現出更多新的趨勢和特徵:美國以及歐洲國家開始將陸戰武器裝備發展重心轉移到主戰坦克上,以應對俄羅斯以T-14「阿瑪塔」坦克為代表的新一代主戰裝甲裝備的挑戰;30噸級的中型/輕型坦克開始受到各國軍方的重視,型號層出不窮;新一代步兵戰車幾乎全部實現重型化,普遍達到30噸以上。
  • 二戰末期推出的百夫長坦克,如何成為英國戰後第一代主戰坦克?
    如果提起英國坦克,估計很多人想到的都是英國那些奇葩的坦克,比如說瑪蒂爾達Ⅱ步兵坦克、十字軍巡洋坦克、邱吉爾步兵坦克之類的存在。畢竟英國人在二戰中因為生產了太多奇形怪狀的坦克,所以說給人一個看法就是他們只能生產這樣的坦克。但實際上英國在二戰末期設計出了英國第一代主戰坦克——百夫長坦克,也是這款百夫長坦克,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輛挨了核爆後,還能繼續服役的主戰坦克。
  • 主戰坦克「天敵」,使單兵成為裝甲戰車殺手,世界十大RPG火箭筒
    中國69式火箭筒:通常叫「40火」,其外形與俄軍RPG7差不多,不過破甲威力大於RPG7,現今世界上擊毀裝甲車、飛機的最高記錄保持者,5萬多輛。還有打下AH64戰鬥直升機的記錄。瑞典AT4火箭筒:世界上後坐力最小的RPG,可以說完全沒有。
  • 美軍M113淚眼婆娑:辛苦幹了60年,終於迎來接班人
    根據美國軍事網站消息,用於替換M113的AMPV裝甲運兵車已於近期正式生產完畢。據悉,這款裝甲車是由美國BAE系統公司生產的,合同於2018年便已經籤訂。根據協議,BAE公司將在幾年內向美國陸軍交付約450輛該型裝甲運兵車。
  • 英國的挑戰者2主戰坦克怎麼樣?從實戰來看它非常優秀
    世界上第一輛坦克,是英國在1916年製造的馬克I型坦克,這個坦克被稱為坦克鼻祖。坦克出來後,一直是各國陸軍的主要武器,在大大小小的衝突和戰爭中,都能看到它的影子。英國曾被稱為「日不落帝國」,這個稱號也反映了它的強盛。
  • 美軍服軟了:空軍「罩不住」陸軍,坦克都裝了「防空飛彈」
    美國M1系列坦克直到今天仍然是世界上最具戰鬥力的坦克裝備之一,目前美軍最好的坦克已經升級為M1A2SEPV3,在各方面的技術性能都達到了世界一流甚至頂尖的水平。不過,如果不提價格昂貴硬要說美軍最新的主戰坦克有什麼缺點的話,那就是沒有安裝主動防護系統,這在今天這個反坦克飛彈滿天飛的環境下,確實是一個很大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