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又一家孵化器開幕了!曾任鄧小平英文翻譯的投資人來講了幾個創業故事

2021-03-06 金雞湖創業長廊

20年代有「大小姐的大書房」,這裡是眾多文人雅士定期聚會的場所,這位大小姐是凌叔華。

凌叔華的父親凌福彭與康有為同榜中進士,好同文人墨客觥籌交錯,辜鴻銘、陳寅恪、齊白石等大家都是家中會客廳的常客。

30年代有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廳」,那是大家都知道的故事。

都是在會客廳,大家見見朋友,聊聊理想,談談未來。



今天,金雞湖創業長廊的大家庭中也有了一個會客廳。

眾創會客廳第一期

「當前經濟形勢下的創業投資新趨勢」

PLUS ONE+1開幕儀式


主持人是PLUS ONE+1的負責人——高超,她簡單介紹了眾創空間的情況,給大家介紹今天來現場的幾位嘉賓。


PLUS ONE+1 揭牌儀式

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和信息化局副局長許文清和耶魯大學法學博士、現中歐聯合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高志凱為PLUS ONE+1眾創空間揭牌。


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和信息化局副局長許文清致辭



眾創會客廳第一期

「當前經濟形勢下的創業投資新趨勢」

第一位分享嘉賓是耶魯大學法學博士高志凱。高博士目前擔任中歐聯合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他是中國股權投資基金協會首任秘書長,北京股權投資基金協會常務理事兼國際委員會主席。

在PLUS ONE+1,高博士主要負責金融機構、高校、行業協會等的聯絡溝通,並在收購與兼併、直接投資、跨境諮詢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今天,高博士講了許多故事。從馬雲早年的到處奔波到比爾·蓋茨說的「我離破產只有2年」,從他親眼看到賈伯斯過世那天在美國高樓上出現的整幅「Jobs is dead」到當年註明的王安電腦創始人的經歷,高博士的分享特別引人入勝。他最後把所有的故事都集中到了一個點上:「如果你真的要成功,就要先準備好失敗。

創業創新是一件正確的事情,但是這很艱苦,都說創業只有百分之一的成功率,但是如果你每天努力一百次,是不是會有一次是成功的呢?所以,失敗是成功之母,而我們做孵化器,就是成功之父。你要盡力和忍受很多次的失敗之後,才會有自己的目標,才會擁有自己的成功。

△ 現場的觀眾

曾擔任鄧小平等第二代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英文翻譯,參與了眾多的最高層次的國事活動和外事活動。高博士是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創始員工之一、投資銀行部總經理、併購業務主管、中金公司香港投資銀行部創始人等職務。高博士曾在香港證監會任職中國事務顧問,期間,為中港兩地的證券監管合作做出過貢獻。



第二位是中關村高端領軍人才-風險投資家、創新資本創始合伙人崔健。

請注意,這位可不是「在雪地裡撒野」的崔健,而是領航資本創始人/管理合伙人兼CEO、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移動夢網」創始人、美國AT&T貝爾實驗室(Bell Labs)工程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國際管理碩士。


崔總今天分享了自己總結的「創業四勢五先」。投資人和創業者或多或少地會具備一些相同的特質,崔總的總結這聽上去就很有意思。



最後一位是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碩士杜小峰,他曾任江蘇高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總監,諾德基金管理公司監察稽核總監。杜小峰投資項目包括:江蘇力星通用鋼球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A股上市)、南通某單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某同位素有限公司等。



交流環節,現場有人提問,從北京中關村的情況出發,蘇州金雞湖創業長廊也已經聚集了這麼多眾創空間,那麼現在國內的孵化器這麼多,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會是什麼樣子呢?


高博士和崔總分別就此談了自己想法。




PLUS ONE +1 眾創空間

PLUS ONE+1

PLUS ON+1 眾創加一 是一家專注於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共性需求與全程金融服務的孵化器,以創業企業的需求為核心,整合融資、科技金融與專業服務等各類資源,打造高效的創業服務平臺;

針對企業的個性需求,制定專業的融資規劃,促進企業與科技小貸、VC/PE、銀行、券商等機構的對接。目前在北京、蘇州兩地均設有辦公室,擁有近五千平的敞開式空間,共計超過1000個工位。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星湖街328號創意產業園2號樓B101

聯繫:李淑桂

手機:17751430512

郵箱:plusone_lsg@163.com



相關焦點

  • 打造沒有陌生人的創業生態圈 2020兩岸青年創業孵化器高峰論壇成功...
    論壇邀請了兩岸青年創業孵化器代表分享交流,乾貨滿滿【通訊員 田毅 陳思遠】12月17日,兩岸青年創業孵化器高峰論壇在南京隆重開幕,來自兩岸青年創業孵化器的管理者、負責人、專家學者、媒體代表等通過線下交流、雲上對話的方式
  • 兮達科技與成都光谷咖啡創業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更多資訊以及諮詢、合作請關注公眾號【兮達科技】近日,成都光谷咖啡創業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谷」)與成都兮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兮達科技」)達成戰略合作。成都光谷咖啡創業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2013年初雷軍和李儒雄共同投資成立武漢光谷咖啡創投有限公司。雷軍任董事長,李儒雄任總經理,宣潔任執行總經理。公司願景:培育打造天使投資生態環境,成為創業經濟的發動機。
  • 張維為談「中國震撼」 曾做過鄧小平英文翻譯
    張維為:在中國震撼裡看中國       採訪手記:  張維為曾經是鄧小平的翻譯。2008年,他寫過一本《中國觸動全球》,是張維為走完一百多個國家的一些感觸。那本書寫完之後,他總覺得還有些想法沒有表達出來,所以又用兩年時間寫了《中國震撼》。這本書一經上市,立刻成為熱銷書,繼而人人搶讀。
  • 孵化器30周年 ⑦|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六位一體創業微城、北大科研...
    高質量羨慕篩選形成數字經濟產業集群作為金華第一家孵化器,金華科技園創業服務中心於2001年成立,是扶植和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的服務機構,2005年成為金華第一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截至目前,累計引進培育孵化企業826家,孵化畢業企業261家,現有在園企業300餘家。
  • 科技部考評國家級孵化器 安慶創業服務中心獲評優秀
    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2019年度1173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考評結果,235家獲評優秀,其中安徽省6家,安慶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位列其中。安慶創業服務中心作為全市唯一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近年來,市科技局和安慶創業服務中心積極實施「135工程」,推進國家級孵化器做優做強。
  • 【專訪鄧小平翻譯】高志凱:他說一不二
    —————下面是正文——————人物簡介:高志凱,1962 年生於江蘇太倉,耶魯大學法學博士。第二、三屆是同時錄取的,1981年入學,第二屆讀一年,我是第三屆,讀兩年。」每個同學由聯合國支付6000美元的培訓費,這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高志凱被編入同聲傳譯組,不僅學翻譯,也學很多外交和國際政治課程。        1983年,高志凱正式進入外交部翻譯室。「機遇是給做好準備的人的,但不管個人多努力,如果生不逢時,大環境沒有提供機會,也很難發揮出來。從這一點說,我很幸運。」
  • 矽谷孵化器的中國江湖-虎嗅網
    從歷史角度和全行業角度,他一點點從側面詮釋了矽谷孵化器入華的思考、競爭、轉型、和規劃。文裡有中美貿易戰的金戈鐵馬;有經濟硬著陸的嚴冬開端;有新老玩家的逐鹿江湖,以及很多中美創投圈不得不說的故事。矽谷:幾個流傳甚廣的故事說來,矽谷孵化器的故事很多都與大學路165號相關。
  • 「國字號」孵化器齊聚 杭州北部軟體園升級企業培育網
    許雲峰說,在這兒的孵化器創業,那是相當省心。眾創空間,是北部軟體園眾多重量級孵化平臺中的一個。此外,這裡還有智慧網谷孵化器、國際人才創業創新園等多種形態和功能的孵化載體。創業者在此工作,不僅能獲得入駐優惠、產業扶持等政策服務,更能受益於一張「大網」。它涵蓋了從中央到地方的有關部門,從高等院校、兄弟園區到產業協會等社會資源,為創業者網住機遇、網住風口。
  • 川渝粵臺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在成都開幕
    11月24日,以「共享機遇·築夢未來」為主題的川渝粵臺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在成都開幕。活動由四川省臺辦、重慶市臺辦、成都市臺辦、郫都區人民政府共同舉辦。他還鼓勵臺青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講好在大陸發展的故事,為更多剛來大陸發展的臺青提供資訊和服務便利,做他們圓夢築夢的貼心人。
  • 外交部原副部長浦壽昌逝世,曾任周恩來總理英文翻譯
    在美國學習結束後,浦壽昌留在美國負責留美中國學生工作;曾任《文匯報》駐美國特約記者。曾為賽珍珠的東西文化協會擔任講員,到美國各地巡迴演說。同時,協助馮玉祥將軍在美國開展反對內戰、反對獨裁、反對美國援蔣的活動,並任馮將軍的英文翻譯。
  • 我的第一桶金來自幾個企業的千人投資人,他們的創業指導
    首先我先給大家講個小案例,我參加有個年輕的小師弟,他現在創業比較成功,做一家影視劇的製作公司,在最早的時候呢,我說你的第一桶金是你父母給的嗎?因為父母都很有錢,他不是我父母給的,是我的同學給呀。我說怎麼是你同學給的呢?他說我在英國上學的同學啊,家裡條件跟我家是一樣的,都是很有錢的人。
  • ...科技部火炬中心發布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019年度評價結果
    二十餘年來圍繞中小型科技企業的發展需求在雙創空間拓展、高端人才引進、企業梯度培育、投融資要素聚集、雙創氛圍營造等維度上持續探索深耕,革新生態格局,實現從「孵化鏈條建設」到「生態體系建設」的突破,被評為「國家級科技創業服務中心」,成為全國僅四家、西部唯一一家的科技企業加速器試點單位,「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服務鏈條示範單位,打造了中國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五模式之一的「西安模式」,更是獲得了亞洲企業孵化器協會
  • 【創業在青島】90後畢凱斌:生存易,追逐理想的創業很難
    魯網9月15日訊(記者 劉亮亮 祁琳)創業,是一個人與一群人的故事,也是一個人與一座城的故事。創業過程中,也許會經歷孤獨、脆弱、委屈、冷眼、嘲笑……但,只要仍然在奔跑,終將成為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即日起,魯網青島推出「創業在青島」專題新聞欄目,通過一個個初創者的故事,看這座青春之島如何培育和孵化這些新生力量,觀這座城市能否給這些創業者提供一個留下來紮根的理由。  本期,我們的採訪對象是一位90後創業者—畢凱斌,來聽他講述他的創業初衷和現狀。
  • 鄧小平著名的「貓論」源自哪裡?
    鄧小平的語言魅力:簡練、平實、幽默  1904年8月22日,鄧小平出生於四川廣安協興鄉牌坊村,直到1920年前往法國留學,他在四川生活了16年,語言風格深受四川方言的影響。鄧小平的語言藝術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簡練、幽默、平實,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著名的「貓論」就是一次集中體現。  簡練,是鄧小平語言的突出特點。
  • 外籍創業者在上海 來自美國矽谷的"洋"孵化器如何為"中"用
    早上9點,位於浦東祥科路的Plug and Play(聯即用創業孵化器,簡稱PnP)看上去有點冷清,雖然這裡的企業入駐率並未飽和,但這家孵化器的總經理龐稼卻神情淡定:「我們的收益並不在租金,我們在上海有50多家企業會員,已完成65個虛擬項目。」去年9月,這家總部位於美國的科技企業孵化器還只有龐稼一個人。如今,這支平均年齡27歲的10人團隊,每個月要考察100多個項目。
  • 走出創業「死亡谷」 「小巨人」企業創新創業啟示
    孵化器,原意是人工孵化禽蛋的專門設備,現也常用來指代為舉步維艱的初創企業提供資金、管理等多種便利的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科技創業孵化鏈條一般包括「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三個階段。對高新技術成果、科技型企業和創業企業進行孵化,構成了國家創新體系中的重要一環。
  • 鄧小平翻譯高志凱:我怎麼確定小平說「四」還是「十」
    在打字間裡住了5年外交部翻譯室,用高志凱的話說:「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英文翻譯基本都來自這裡,出了很多出類拔萃的人物。」一開始,高志凱以為自己在翻譯室是個過渡,很快會被派到聯合國去。「無論紐約還是日內瓦,無論總部還是分支機構,對我都太有吸引力了,整天就盼著趕緊到聯合國去。」
  • 貼身翻譯談鄧小平:從未見過這麼精彩的人
    中新網8月21日電 8月15日,復旦大學中國發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科院中國學所所長、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維為教授在上海社聯大樓群言廳舉辦了主題為「鄧小平時代與中國大轉折——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的講座。80年代中期,張維為教授曾擔任鄧小平等領導人的英文翻譯。
  • 這個園區,迎雙喜!
    甬港現代科技園成立於2008年,擁有孵化面積3萬多平方米,曾獲國家級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示範基地、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級眾創空間等稱號。2018年10月,啟動3.0園區建設,助力創業者不斷提升企業家精神,實現自我事業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 調查:近七成大學生創業月收入不足3000元
    人大代表孫維在進京的列車上接受記者採訪再過幾個月,又將有700多萬大學生走出校門,面臨逐年激烈的就業競爭,創業成了不少大學生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但與此同時,大學生創業難的話題卻始終不絕於耳。圍繞大學生的創業問題,孫維聯合有關機構用大半年時間,對33744位在校大學生、5357位畢業兩年的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問題涉及創業意願、創業收入、遇到的困難、啟動資金及其來源、對扶持政策的了解程度等多個方面。八成大學生創業啟動資金不到5萬元對33744位在校大學生的調查顯示,64.9%的在校大學生有創業想法,20.7%目前沒有創業想法,還有14.4%的人仍在猶豫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