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眷侶|沈復和陳芸

2021-02-23 翠霞心鏡

人人都說愛情是婚姻的墳墓,可沈復和陳芸的愛情,卻是愛情的天堂。

沈復這個人出身於「衣冠之家」,但後來習幕經商,後又賣畫為生,浪跡四海,一生無成,寂寂無聞。唯有一部自傳體散文《浮生六記》,名垂青史。

沈復在書中直率地描述了自己和妻子陳芸至誠至愛的婚姻生活以及充滿藝術的日常。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讀浮生六記,就覺著沈復和陳芸的婚後生活讓人羨慕不已。

陳芸是沈復的表姐,與沈復同齡長沈復十月,二人自幼兩小無猜。陳芸生而聰慧,刺繡之餘漸通吟詠。

在沈復十三歲的 時候,沈復隨著母親歸家探親,對陳芸一見如故,後又見到了陳芸的詩稿,對陳芸的愛慕之心更甚,竟告訴他的母親說:「若為兒擇婦,非淑姊不娶。」更令人可喜的事情沈復的母親也喜歡閨中的陳芸,便立即脫下自己手中的戒指,讓他們締結良緣。

自那日定親後,又過了五年,沈復如願以償的將陳芸娶進家門,在洞房花燭之夜,沈復輕輕地掀起陳芸的蓋頭,猶如久別重逢,他們比肩而坐,沈復在桌子底下悄悄地握住陳芸的手。

沈復擔心陳芸餓著,讓陳芸吃點菜,可是陳芸不吃,說自己在吃齋,在得知陳芸吃齋的原因竟是為了自己,沈復很是感動。

為了讓陳芸開戒,沈復對陳芸說「今我光鮮無恙,姊可從此開戒否?」陳芸心領神會,「笑之以目,點之以首」。

自此耳鬢廝磨,親如形影,常寓雅謔於談文論詩間。二人琴瑟和鳴二十三年,年愈久情愈密,家庭之內,同行同坐,初猶避人,久則不以為意。

陳芸還有一個小癖好,這或許是文藝女的癖好,她不怎麼喜歡珠寶,卻很喜歡讀書,對於那些破書殘畫更為珍視,隔壁鄰居知道陳芸這一愛好只會,竟然將自己收集的破書殘頁買給陳芸。

陳芸有著文藝女青年的一切屬性,愛一切具有文藝氣息的東西物件,比如說,山中碎石,路邊野花,園中盆景。

陳芸自己也是善於做盆景的高手,正是這一個特點,讓沈復對陳芸更加愛惜疼愛,陳芸也因此更加隨心所欲的做自己。

有一次因為沈復在「花照」廟會上看到了「花光好影,寶鼎香浮,若龍宮夜宴」的熱鬧場景,回來敘述給陳芸聽,陳芸羨慕的很。於是同樣灑脫不羈的沈復,便出了女扮男裝的「餿主意」。餘曰:「冠我冠,衣我衣,亦化女為男之法也。」

於是易鬢為辮,添掃蛾眉;加餘冠,微露兩鬃,尚可掩飾;服餘衣,長一寸又半;於腰間折而縫之,外加馬褂。二人在廟會上逛的忘乎所以,以至於芸娘不小心碰到了一位姑娘,只好脫帽翹足露,證明為同性,方才化險為夷。

在沈復還未被逐出家門之前,他所居住的地方位於滄浪亭畔,那裡有水有亭,他們二人至此形影不離,在一起讀書論古,品月評花,飲酒作詩。

他們曾於七夕鐫「願生生世世為夫婦」圖章二方,沈復執朱文,陳芸執白文,以作往來書信之用。二人又曾請人繪月下老人圖,常常焚香拜禱,以求來生仍結姻緣。

沈復曾隨口而道:「來世卿當作男,我為女子相從。」還是芸說得好「不昧今生,方覺有情趣」,管不了來世,好好在今生相愛;還是沈復說得痴「卿當作男,我為女子」,來世好好報答,再做夫妻。

沈復在自己的閨房記樂中說到,陳芸不是長壽之貌既一語成讖,他們的愛情最終沒有一個完美的結局,這也是人們常說的恩愛夫妻不到頭。

特別是在陳芸失歡於公婆後,他們夫妻幾度受逐於家庭,日子清苦異常。但是二人痴情一往,略無怨尤,患難之間感情益深,然芸終因血疾頻發不止,魂歸一旦。

因貧困,芸至死不肯就醫,在陳芸彌留之際,她說:「憶妾唱隨二十三年,蒙君錯愛,百凡體恤,不以頑劣見棄。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無憾!唯願來世,還未說完便已經氣絕。

在陳芸故去後,沈復便如行屍走肉一般,之後家庭變故一個接著一個,先是兒子逢森去世,便是父親去世,在父親的葬禮之上還有要債主前來追債勒索,沈復一段想要出家,結束這悽苦的塵世生活。

實際上是在陳芸死後,沈復有在續弦的,但是那又怎麼呢,我們只能說陳芸死後,沈復的靈魂已經死去了,宛如人間幽靈。

從沈復和陳芸的婚後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出好的婚姻是相互成就,相互體諒的。如果沒有沈復對陳芸發自內心的深愛,我們也許會看不到一個可愛的,具有文藝氣息的奇女子,如果陳芸對沈復的深愛沒有回應的話,我們也看不到沈復的才華了。

—作者—

邢翠霞,美國國際青年藝術家協會顧問,美國好萊塢八風音樂公司總裁,公眾平臺《翠霞心境》、《達者天下》撰稿人,美國慧眼雲視《翠霞世界》特約主持人,今日頭條邀約作者頭條號《翠霞說美國》抖音頻道CX58venus_hisin。

—責編—

小小,自媒體主編公眾平臺《小小的書齋》撰稿人,今日頭條《翠霞說美國》、公眾平臺《翠霞心境》、《達者天下》的責任編輯,微信號1540250414。

用晶瑩剔透的心,品味高雅,採擷美好。我們帶你邂逅美國異域風情的精彩,遙看遠方的風景。你若喜歡,請你轉發。

相關焦點

  • 浮生六記:你以為的田園牧歌、神仙眷侶,其實只是貧賤夫妻百事哀
    沈復記得最清楚的,是二人成婚時,那份難以自持的激動,和許下的海誓山盟:願生生世世為夫婦。正是這句"願生生世世為夫妻",讓無數青年把《浮生六記》視作羅曼蒂克的典範,把沈復和芸娘視作俗世紅塵中的"煙火神仙"。
  • 秋侵人影瘦——由《浮生六記》看陳芸悲劇命運
    誠然,沈復文筆細膩,情真意切地記敘了他們夫婦間甜蜜的愛情和平凡家居生活的樂趣、生平的坎坷遭遇以及各地遊歷的見聞,將這一生酸甜苦辣的生活娓娓道來。她對親朋好友皆以真心和熱情相待,處處為別人著想。比如,當沈復的啟堂弟婦,催妝時偶缺珠花,芸"出其納採所受者呈吾母"。"婢嫗旁惜之。"芸卻說:"何貴焉?"可見其善良的性格和豁達的胸懷。比如,在揚州居住時,陳芸自己病臥床榻,僕人捲走錢物跑了,她反而更擔心僕人的安危,擔心她一個女孩子可能會出事,擔心沒辦法向其家人交待。
  • 陳芸:中國文學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
    那麼,陳芸是怎樣奇妙的一個女子,得到了如此盛讚?一、聰穎靈動 才思雋秀陳芸只聽了一遍《琵琶行》,便能背誦下來,此時她才只是一個剛會說話的幼童;因四歲喪父,家徒四壁,陳芸只得靠刺繡賺錢養活了自己還有母親和弟弟,但是她在刺繡間隙抽空學習,不曾正式上學的她寫出了「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詩句,其天資聰穎可見一斑。
  • 【名師】秋日憶「陳芸」偶記 | 劉玉存
    秋日閒暇中我腦海中突然湧現一句」偷得浮生半日閒」,」浮生」二字不禁讓我想到了沈復的《浮生六記》以及裡面可愛的女子「陳芸」。在書中她是沈復的妻子,自她走後沈復的人生便再也沒有那樣有趣靈魂的陪伴「無人與他立黃昏,無人問他粥可溫」。
  • 《浮生六記》裡的陳芸像大觀園裡的誰?
    曹雪芹和沈復描摹二人時不約而同都用了同一個詞——「顧盼神飛」,眸子明亮靈動,神採飛揚。這樣的眼神告訴我們:主人聰慧,有主見,行事練達。不是嗎?探春理家,亂象叢生的大觀園被整頓得眾口嘆服;陳芸則把小日子過得井井有條,且饒有情致。說起來,陳芸其實命苦,幼時「家徒壁立,芸既長,嫻女紅,三口仰其十指供給」。工於針黹、刺繡,並以之養家,這就又有點像史湘雲了。
  • 陳芸,中國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人
    沈復問她喜歡杜甫還是李白的詩作,陳芸議曰:「杜詩錘鍊精純,李詩瀟灑落拓;與其學杜之森嚴,不如學李之活潑。」沈復又問她為什麼只喜歡李白的詩作,陳芸回答:「格律謹嚴,詞旨老當,誠杜所獨擅;但李詩宛如姑射仙子,有一種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愛。」她覺得李白的詩作活潑、有趣、可愛,這樣的評價倒也新穎,符合她的性格。
  • 沈復:你有一封來自200多年前的情書,請查收
    1763 年,一個平凡卻又不平凡的日子,雪落紛紛,銀裝如玉,伴著一絲江南少有的料峭,蘇州沈家,一個註定譜出浮生悲歡的嬰兒,呱呱墜地,他,就是沈復。1. 青梅舊事13歲那年,沈復第一次遇見表姐陳芸。她彎彎的柳眉,明媚的雙眸,婀娜的體態,盈盈的笑顏,顧盼神飛間,自有一股風流妍態。
  • 《浮生六記》12歲相識,17歲結婚,這對夫妻活成了神仙眷侶的模樣
    芸娘知道後便偷偷把他帶到自己的閨房裡,拿出藏好的熱粥和小菜。哪知這事被芸娘的堂哥瞧見了,堂哥調侃她:「剛才我來要粥飯,你說吃完了,原來是藏了起來,專門招待心上人。」芸娘臉都紅了,從那以後,每次沈復去芸娘家,芸娘都會害羞得躲了起來。
  • 《浮生六記》裡的沈復,究竟是渣還是暖?
    他要的是一個可以和他談天說地,陪他遨遊天下的精神伴侶,而不是一個聽話的傭人。這樣的胸襟,這樣的思想,羞煞了多少把妻子當保姆使喚的男人?平等,是人與人之間最起碼的尊重。這也是倆人婚姻之所以能夠幸福長久的主要原因。芸娘終日生活在內宅之中,對外面的世界很是嚮往。在古代,女子是不允許隨意拋頭露面的。可當沈復知道芸娘想去滄浪亭小住的願望之後,不是斥責她不守婦道,也不打壓她的興頭,而是拍手稱好。
  • 因為沈復的《浮生六記》,她被稱為「中國文學中最可愛的女人」?
    《浮生六記》是清代文人沈復的自傳體散文,其中將他與妻子半生的喜樂閒情和坎坷遭遇,以及自己在全國各地的遊覽見聞都做了細緻的記述。但這本書裡,最為後人津津樂道的是沈復的妻子芸娘。林語堂先生稱芸娘是「中國文學中最可愛的女人」,魯迅先生也贊其「雖非西施面目,並且前齒微露,我卻覺得是中國第一美人。」
  • 《浮生六記》從神仙眷侶到家破人亡,他們的愛情敗給了什麼?
    前半部分作者沈復通過情真意切的文字,描述夫妻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處處透露出兩人相知相愛、默契、浪漫和快樂。令人感動和嚮往。看到後面,又令人唏噓感嘆,痛心不已。 這不是一個虛擬的故事,是清代文學家沈復的自傳散文體小說。流傳一時,這部作品深受後人喜愛,有著很大的影響力,被稱為「小紅樓夢」。沈復和芸娘這一生到底經歷了什麼?又帶給我們什麼啟示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神仙眷侶,一對璧人
    神仙眷侶、一對璧人。他,如山的男子,磐石深沉無轉移,是滇文化古玩圈的領軍人物;她,如水的女子,蒲葦纖細韌如絲,是一位瑜伽高手。
  • 沈復與芸娘:青梅竹馬又志趣相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