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滿人身難得,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2022-01-01 鹿耳傾聽

@秋實心友:

常常把福報跟外在的物慾相連,得不到的任何事都怨自己福報不夠,每每這樣想時,從沒有意識到能得人身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種福報。今生能得人身,如此幸運,該倍加珍惜。

而這個人身在過去幾十年歲月裡沒有得到真理的指引,迷茫,困惑,雖也有樂,但大多苦樂摻雜。也從來沒有想過去主動調整自己,更不知道生命的危機是什麼,當考驗到來時,當危難突然降臨時除了傻眼,彷徨,就是哭泣,悲傷。

能得人身,能遇佛法,更重要的是還有善知識指引,真是人生中最最幸運的事。

尤其這次參加完六期訓練營後,對自己的方向更明確了,老師幫我堅定了向前的動力,而我在不斷搖擺中也清晰了自己的定位,為了自己生生不息的高質量的生命,我將更真實,更客觀的不斷完善,在一點一滴的修行中努力去提升。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把生命的終極目標和修行放在自己生命中最重要位置,讓自己活的越來越真實,越來越明白,越來越充滿希望。深深感恩張老師,感恩能遇見您,有了您的指引,我不再迷茫。

@俊穎心友:

認真朗讀了師父暇滿人身難得,好鋼用在刀刃上的開示,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仿佛師父就在身邊告訴我們,能夠得人身是可遇不可求的福報,能夠如此安逸的生活,並且可以聽聞佛法就是更大的福報了,應該珍惜。師父告誡我們,要有分享心,有辨別是非的能力,相信因果,不斷充電,傳承佛法,傳承文化,讓修行融入生活,人生無處不修行,讓生命生生不息。

雖然是一個人在朗讀,真的希望有人甚至十方世界的友情眾生可以聽到,早聞佛法,獲得正等正覺。

起初不明白暇滿人身是什麼意思,百度了一下,註解如下:

暇滿人身,佛教名詞。暇滿是指遠離八無暇和具足十圓滿,指學佛的善緣條件。暇滿中的「暇」字是空閒的意思,指先天上有時間有條件修行;「滿」為圓滿之意,是指具備修學佛法的自身條件和外部環境以及師資等。

相關焦點

  • 暇滿人身難得
    什麼是暇滿人身?總體概括起來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外部環境具備學佛的條件,另一個是自身具備學佛的條件。一般不學佛的人,只得人身,他再努力行善積德,比如修橋、鋪路、濟貧、放生等等,最終也只能投生上三道(天、人、阿修羅),他不可能逃脫輪迴,不可能成佛,因為他沒有成佛的方法,也沒有成佛的願。        惟有得到暇滿人身,才有可能修學佛法,超脫輪迴直至成佛。
  • 暇滿人身難得(一):人身如摩尼寶
    我們幸獲難得人身,又有聽聞、修學佛法之機會,當思維暇滿人身難得,不可無益空過。又當念一切皆無常、壽命不能長保,此世不能久住,知死亡必至,死後無非轉生六道。觀六道無非是苦,信業果之不虛,明解脫之功德,希涅磐於大道。然學佛如沒有師承,即為妄修。欲入菩提正道,必須依善知識開示正法,依教起行,否則不得成就。然而六道眾生無非自己大恩慈母,發利他成佛的無上菩提心,行菩薩六度大行。
  • 暇滿人身
    上師:誰說佛教徒就不會墮惡趣呢?再說你吃素,也不應該成為一件總拿來炫耀的事,吃素只是發願不傷害其他生命時應該做到的。作為修行人,若每日精進地依教奉行,固然會一步一步地接近成就;但若只是自稱為修行人,並沒有真正地珍惜暇滿人身,每日僅混沌度日,那來世等待著的唯有惡趣!
  • 暇滿人身,是生命升沉的關鍵
    觀想上師說的一個道理,才五分鐘就感覺很漫長。這樣的顛倒幾乎每天上演!大寶佛法,不應是茶餘飯後的談資,不應是我們完成世間雜事後,滿足閒心的一口心靈雞湯。佛法應是正餐,我們一刻也離不開。如此認識法教的重要,實是真正學習佛法,開始修持的關鍵。人身最為寶貴,我們應該以之為舟筏,渡生死苦海到彼岸,以之為寶珠,滿眾生樂願成佛道。得到了暇滿人身而不真實修持,就是無量劫來最大的浪費。
  • 暇滿人身的力量
    暇滿人身具有怎樣的力量呢?比摩尼寶還殊勝,可以分三士道來講。下士道的人具有轉生人道和天道的能力;中士道具有解脫的能力;上士道具有得到一切智慧的能力。具有暇滿人身修學佛法的人才有這三種根基。暇滿人身的功德如此殊勝。也許我們要問:「其他道眾生的身體是否也具有此能力?」比如說天道、色界天、無色界天、或不具備暇滿人身的人道,他們具備這個條件嗎?能有這三士道的提升嗎?
  • 暇滿人身有多難得?有人做了一個試驗~
    對有緣者而言,佛經的這個比喻非常好,如果你到了大海邊,應以此觀想人身極為難得。當然,倘若你成天只是造惡業,什麼佛法都不學,這個人身也不一定難得,就像米拉日巴對獵人袞波多吉所言:「本來佛說暇滿人身珍貴難得,但看見像你這樣的人,便會覺得人身沒什麼好珍貴的。」因此,造惡業的人身並不難得,而造善業的人身,才極為難得。
  • 夏壩仁波切:我們的暇滿人身就像如意寶一樣,無所不能
    節選自夏壩仁波切《修心日光論講記》我們的暇滿人身就像如意寶一樣,無所不能。正因為如此,人身意義非常重大。就是這個比如意寶還要殊勝的有著種種功德大義的人身,有智慧的人誰會讓它徒自消耗空無果利呢?另外,《入菩薩行論》當中說:既得如是暇,我若不修善,無餘欺勝此,亦無過此愚。
  •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可是憑著偶爾的機緣,盲龜頸也可能正好鑽入木軛孔內,而獲得暇滿人身比這更為困難。大家不要認為這是一個神話,或者只是一種說法,而要用心去體會其中含義。從前,有位法師講經時,以盲龜值木之喻說明人身難得。當時有個童子聽後,內心雖有感悟,但為證明此事不虛,回家後把木板穿一個孔,擲於門旁水池中,親自作相似之試驗。不料躍身跳入池中,雖經時時低頭抬頭,欲鑽入木孔,但因水漂木蕩,始終未能做到。
  • 珍視自己的暇滿之身,因為妙身比摩尼寶還要珍貴無數倍
    難得易失如空電,思已則覺世間事,縱勞無益如揚糠,故應晝夜取堅實。至尊恩師如是修,欲解脫者如是行。」暇滿人身的珍貴,勝過了如意寶。既然今生有緣感得,那麼就應該明白,人身無常,難得到卻易失去的原理。信士既然意識到了佛法難聞,人身難得的深義,就應該趁著色身強健,意識明朗,從而修得圓滿的功德。
  • 電影《金剛川》:好鋼用在刀刃上,刀哪裡去了?
    比如大量使用的遮罩鏡頭,即劉浩、關磊等人頻繁用望遠鏡觀察戰場,這當然符合人物行為,卻也因為缺乏更明確的敘事何風格目的,而讓此技巧顯得有些意味不明。與之類似的還有大量的升格鏡頭,給人物和場景蒙上一層不必要的儀式感,因為使用次數過多,再配合煽情式的音樂,反而嚴重阻礙節奏的流暢性,隔離了應有的情感投射。所以「對手」這個單元,最終給我留下的印象,就是又看了一出矯枉過正的全景式歷史敘述觀。
  • 這是魔宮,一進去,暇滿就被吃了!益西彭措堪布開示【看得我驚心動魄,無地自容】
    水面上漂著一支木環,在海浪間漂蕩。這隻龜每一百年才會浮上水面一次。佛教徒說,生為人身比那隻盲龜浮上水面,又剛好把頭穿過木環還要困難。又說,即使出生為人,那些有很大福氣接觸佛法的人更是稀有難得;而真正把佛法牢記心中,表現在行動上的人,更是寥寥無幾。
  • 仁珍千寶|大圓滿耳傳金剛橋廣講第三課(三)人身為什麼難得
    我們剛剛提到人身難得,人身為什麼難得,其它不難得呢?難得的道理在哪裡?難得的主要原因是我們獲得暇滿人身需要很多條件,這些條件不具足的情況下,別說是一個修行的人身,就是想得到人身都很困難。因為得到人身不僅需要前世守持清淨的戒律,還要有布施和發願。以持戒為基礎、布施來輔助,另外和清淨的願結合去修持,只有這三個都圓滿了,才可以得到一個難得的人身,難得的原因就是這樣。
  •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淨土法門更是難遇
    經上講到: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假使不是前世種植善根的因緣,比如在諸佛前承事、供養、聞法、發願等等,今天連佛經的名字都聽不到(比如現在世界上有幾十億人沒聽過佛經的名字,甚至「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六字洪名,都沒有聽說過。
  • 好鋼用在刀刃上 榮威RX5 PLUS底盤解析
    [愛卡汽車 科技頻道 原創]底盤是汽車三大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它是影響一輛車可靠性和行駛品質的核心之一,也就是說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一款車好不好開。不過由於底盤區別於發動機和變速箱,構成相對簡單,比較難用量化的參數作為性能的指標,更加偏重廠商調教這種不易被消費者直觀感受的因素,因此底盤也非常容易被忽視。
  • 《普賢上師言教》 I 7、第1章 暇滿之難得(十六種令人無法修行的因素)
    (八)已經步入密咒乘的人,卻毀壞了對上師與金剛道友的三昧耶誓言,會對自他都帶來損害,摧毀任何成就的可能。以上所述就是八種令人遠離佛法、熄滅解脫明燈的習性。 在此未法時期,尚未將這十六種令人無法修行的因素都排除之前,我們可能都以為自己具足所有的瑕滿,而且都自以為是真正的佛法修行人。
  • 人生是苦,人身難得
    釋迦牟尼還是太子的時候,感悟到生、老、病、死之苦,從而發下大願,要追求了脫生死的真諦,最終在菩提樹下證得了無上正覺。
  • 人身難得,如盲龜浮木
    得人身已是難能可貴,而已經得到人身,一旦失去了,要再獲得人身是非常困難的事,並不是說沒有機會,但是很困難。      佛陀曾經在《雜阿含經》中用「盲龜浮木」的譬喻來說明「人身難得」,經中說:在八萬四千裡這樣寬廣的大海中,海面上有一塊浮木,浮木中間有一個孔;有一隻壽命非常長的盲龜,可以說無量壽,盲龜必須經過一百年,才有機會浮出水面一次,這隻盲龜浮出水面的時候,剛好遇上這塊浮木,並且剛好把頭伸進浮木的孔。      這種機會有多少呢?
  • 人身難得
    點擊圖片上方【宏揚法師】即可添加關注1 佛常常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你必須是得人身,又有緣遇到佛法,你才有機會往上提升;如果你得不到人身,或得人身但聞不到佛法,你這一生就空過了。得人身是五戒十善,這是佛講的,那我們想想看,我們的五戒十善有沒有做到?如果你做不到,你就曉得自己來生不能得人身!3 現在我們五戒十善不談,我們再降低一層,《弟子規》上講的一百一十三樁事有沒有做到?真正做到了,你就能得人身。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真正做到了,可以保住得人身。
  • 陶文銓院士: 電直熱是好鋼沒有用到刀刃上,我非常反對
    陶文銓院士: 電直熱是好鋼沒有用到刀刃上,我非常反對 2019-08-27 14: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為何說人身難得,中國難生?
    為何說人身難得,中國難生?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國難生…得到人身,不生在有佛法流行的地方,你也聞不到佛法。中國是大乘佛法普及流行之地,沒有佛法的地方就等於邊地,聽聞不到佛法,所以中國難生,可見生在中國需要大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