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難得,如盲龜浮木

2021-03-02 半畝書房

      釋迦牟尼佛說:「人身難得。」得人身已是難能可貴,而已經得到人身,一旦失去了,要再獲得人身是非常困難的事,並不是說沒有機會,但是很困難。

      佛陀曾經在《雜阿含經》中用「盲龜浮木」的譬喻來說明「人身難得」,經中說:在八萬四千裡這樣寬廣的大海中,海面上有一塊浮木,浮木中間有一個孔;有一隻壽命非常長的盲龜,可以說無量壽,盲龜必須經過一百年,才有機會浮出水面一次,這隻盲龜浮出水面的時候,剛好遇上這塊浮木,並且剛好把頭伸進浮木的孔。

      這種機會有多少呢?如果這隻盲龜在東面,浮木在西面,或可能龜在南面,浮木在北面,所以說機會是極不可能的。佛陀又說,雖然極不可能,可是總有機會,但是如果人一旦失去了人身,進入三惡道,要再得人身的機會,比這「盲龜浮木」還要困難。

      從這一點來看,人生有一件大事,什麼大事呢?人生無常,誰都不敢保證他今天晚上躺下去,明天早上會好好爬起來,或轉身出門,會安全到達。人生真是無常,生命很脆弱,隨時都可能死去,墮落三惡道豈不是非常痛苦,故此生死輪迴一定要解決。

      看過《地藏經》的人,就知道地獄道有多麼的痛苦,釋迦牟尼佛也曾經在很多部經典,用具體的譬喻來說明地獄之苦。比如說:曾經有一個犯人被抓到了,這個國王命令部下,用三百枝刀刺向犯人的身上;明天國王問部下說,這個犯人死了沒有?部下說還沒有死,這個國王就命令再刺他三百枝刀。

      第三天,國王又問,這個人死了沒有?部下說還沒有,國王再度命令剌三百枝刀。

      釋迦牟尼佛問弟子說,你們想想看,一個人連續三天,每一天身體都被剌三百枝刀,這個人是否還有像小豆那樣的完膚?

      弟子們說,身體上幾乎沒有完膚,而且那種痛苦,是無法形容的痛苦。釋迦牟尼佛說,是的,可是這種痛苦如果跟地獄比起來,這種痛苦便像小石頭,而地獄的痛苦就像喜馬拉雅山。

      想想看,地獄就是這麼樣的苦,即使沒有墮落地獄,出生在餓鬼道,也是苦不堪言。我們知道,餓鬼道五百世不聞水漿之名,連口渴要喝水都不可能,肚子餓要吃飯也不可能,不但實際的東西吃不到,連名稱都聽不到,即使有水到了嘴邊,這水便立即變成火;在畜牲道中,更是弱肉強食,時刻生活在恐怖與懼怕當中。

      人身一失去,就難再得人身,墮三惡道之後,再得人身,且能得聞佛法,得到解脫,這樣的機會有多少?因此,有幸出生在人道,就應努力達成人生的目的──超越六道輪迴,否則誰敢保證生生世世不會墮落三惡道。

      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如盲龜浮木,時間是那麼長。佛陀也曾經在《涅盤經》形容人身難得說:「得人身如掌中土,失人身如大地土」,因此我們要安住當下的每一刻,精進修行,求生淨土!

相關焦點

  • 暇滿人身難得(一):人身如摩尼寶
    我們幸獲難得人身,又有聽聞、修學佛法之機會,當思維暇滿人身難得,不可無益空過。又當念一切皆無常、壽命不能長保,此世不能久住,知死亡必至,死後無非轉生六道。觀六道無非是苦,信業果之不虛,明解脫之功德,希涅磐於大道。然學佛如沒有師承,即為妄修。欲入菩提正道,必須依善知識開示正法,依教起行,否則不得成就。然而六道眾生無非自己大恩慈母,發利他成佛的無上菩提心,行菩薩六度大行。
  •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於是說偈云:「盲龜遇浮木,相值甚為難,惡道復人身,難值亦如是。我今求出家,願離三有獄,恆時善修習,必使得解脫。」(此偈就像大成就者的教言一樣,寫得非常好。)他後到寺院出家,一直觀修人身難得,最終獲得了真實成就。對有緣者而言,佛經的這個比喻非常好,如果你到了大海邊,應以此觀想人身極為難得。
  • 人身難得
    點擊圖片上方【宏揚法師】即可添加關注1 佛常常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你必須是得人身,又有緣遇到佛法,你才有機會往上提升;如果你得不到人身,或得人身但聞不到佛法,你這一生就空過了。得人身是五戒十善,這是佛講的,那我們想想看,我們的五戒十善有沒有做到?如果你做不到,你就曉得自己來生不能得人身!3 現在我們五戒十善不談,我們再降低一層,《弟子規》上講的一百一十三樁事有沒有做到?真正做到了,你就能得人身。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真正做到了,可以保住得人身。
  • 人身究竟有多難得
    人身難得  佛法難聞  善友難逢
  • 人生是苦,人身難得
    人身是苦的聚合之所。但在這世界上要修成人身也頗不易,需要多種善因,可謂人身難得。人生是那樣的苦、又何以要修得人身,還要感嘆人身難得呢?       釋迦牟尼是在人道成佛的,只有人身才能成佛。餓鬼、畜生道太苦,沒有條件修行,天道太舒服、也無心修行,只有人道有苦也能離苦,有條件修成正果。        我們生存的世界是「娑婆世界」,娑婆二字意思是「堪忍」,或稱「有缺陷」。
  • 暇滿人身難得
    什麼是暇滿人身?總體概括起來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外部環境具備學佛的條件,另一個是自身具備學佛的條件。一般不學佛的人,只得人身,他再努力行善積德,比如修橋、鋪路、濟貧、放生等等,最終也只能投生上三道(天、人、阿修羅),他不可能逃脫輪迴,不可能成佛,因為他沒有成佛的方法,也沒有成佛的願。        惟有得到暇滿人身,才有可能修學佛法,超脫輪迴直至成佛。
  • 為何說人身難得,中國難生?
    為何說人身難得,中國難生?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國難生…得到人身,不生在有佛法流行的地方,你也聞不到佛法。中國是大乘佛法普及流行之地,沒有佛法的地方就等於邊地,聽聞不到佛法,所以中國難生,可見生在中國需要大福報。
  • 暇滿人身有多難得?有人做了一個試驗~
    對有緣者而言,佛經的這個比喻非常好,如果你到了大海邊,應以此觀想人身極為難得。當然,倘若你成天只是造惡業,什麼佛法都不學,這個人身也不一定難得,就像米拉日巴對獵人袞波多吉所言:「本來佛說暇滿人身珍貴難得,但看見像你這樣的人,便會覺得人身沒什麼好珍貴的。」因此,造惡業的人身並不難得,而造善業的人身,才極為難得。
  •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淨土法門更是難遇
    經上講到: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假使不是前世種植善根的因緣,比如在諸佛前承事、供養、聞法、發願等等,今天連佛經的名字都聽不到(比如現在世界上有幾十億人沒聽過佛經的名字,甚至「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六字洪名,都沒有聽說過。
  • 為什麼又說「人身難得」?
    」又常聽他們說:「人身難得!」矛盾嗎?其實,以佛教的邏輯來看,這兩種說法不僅不矛盾,還是統一的。佛教認為,人生充滿了老、病、死等諸般痛苦,而五蘊(色、受、想、行、識)和合的人身,是眾苦之本,煩惱之源。甚至說,即便是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身,也不值得貪著。佛也終會捨棄肉身而入般涅槃。
  • 百千萬劫難遭遇——人身難得
    上一次我跟大家講宇宙的場所有多少,這一次就講到宇宙裡面怎麼去填充,我們怎麼在宇宙裡面穿插轉化,實實在在的情形,要如是來信佛。那麼我們來看,我們這一次的主題是人身難得,輪迴中的我們。剛才講到了由於第八阿賴耶識執持著我們的業力種子,生生世世這樣去投胎、這樣去輪迴,然後被一個第七識末那識執持有我的存在,生生世世這樣以我的身份去輪迴,一會我上天、一會我下三途、一會我做人。
  • 暇滿人身難得,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秋實心友:常常把福報跟外在的物慾相連,得不到的任何事都怨自己福報不夠,每每這樣想時,從沒有意識到能得人身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種福報。今生能得人身,如此幸運,該倍加珍惜。而這個人身在過去幾十年歲月裡沒有得到真理的指引,迷茫,困惑,雖也有樂,但大多苦樂摻雜。
  • 郭臺銘的尾牙宴 百千萬劫,「人身」難得
    在臺灣,大的如廣達、仁寶、華碩、和碩,每一家都在衰退。同樣做蘋果iphone代工的和碩公司,下滑了4.57%,比鴻海還差。可人家尾牙,該唱歌還是唱歌,該喊話還是喊話,該表演還是表演,吃吃喝喝照舊,就是沒有人道歉。郭臺銘三鞠躬後歉聲說:「我自己領導無方,對不起各位!
  • 仁珍千寶|大圓滿耳傳金剛橋廣講第三課(三)人身為什麼難得
    我們剛剛提到人身難得,人身為什麼難得,其它不難得呢?難得的道理在哪裡?難得的主要原因是我們獲得暇滿人身需要很多條件,這些條件不具足的情況下,別說是一個修行的人身,就是想得到人身都很困難。因為得到人身不僅需要前世守持清淨的戒律,還要有布施和發願。以持戒為基礎、布施來輔助,另外和清淨的願結合去修持,只有這三個都圓滿了,才可以得到一個難得的人身,難得的原因就是這樣。
  • 「人身難得,中土難生」,到底是什麼意思?這次給你講清楚……
    我們常常聽到兩句話,叫做人身難得,中土難生。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現在很多人很喜歡把自己身體的殘障,展現給別人。這個我不好意思說,你的身體的殘障,就是你累世做得不好,才讓你身不全,所以你這輩子更要好好修,希望下輩子能夠有一個完整的身體。現在不是,你還拿出來好像很光榮,那好吧,那你下輩子再殘障吧。很多人真的不了解這個。
  • 暇滿人身,是生命升沉的關鍵
    人身最為寶貴,我們應該以之為舟筏,渡生死苦海到彼岸,以之為寶珠,滿眾生樂願成佛道。得到了暇滿人身而不真實修持,就是無量劫來最大的浪費。米拉日巴尊者對獵人怙主金剛說:「本來佛說暇滿人身珍貴難得,但看見像你這樣的人,便會覺得人身並沒有什麼珍貴難得的。」再沒有比人身更容易成為惡趣墜石了。如頌云:「此身行善即是解脫舟,此身造惡便是輪迴錨,此身一切善惡之奴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