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的你,還喜歡聽粵語歌嗎?喜歡粵語歌的90後多不多?這個要分地域來看。我相信廣東地區,特別是接近香港地區的人喜歡粵語歌會多一些,因為他們本身就是說粵語的,而粵語歌則可以說是粵語的流傳文化了,所以他們仍然會喜歡粵語歌。然而隨著國內流行音樂蓬勃發展,國語歌則越來越佔主導地位,另外國家普及普通話,現在的小孩從幼兒園開始便被灌輸國語,導致新一代說粵語的越來越少了,他們的文化習慣越來越國語化,娛樂聽歌方面不愛聽粵語歌,自然而然選擇國語歌便不足為奇了。
公認的天王
說起粵語歌,那一定要說香港,而且是90年代的香港,相信70、80後一定會懂得。那是一個經典的時代,70年代開始,《鐵塔凌雲》、《千千闕歌》便是經典中的經典。80年代是粵語流行曲的全盛時期,那時即使國內的朋友不懂粵語,但是也會聽粵語流行曲,甚至跟著唱。徐小鳳、羅文、甄妮、譚詠麟、張國榮和梅豔芳雄霸了80年代的香港樂壇,還有其他出色出眾的眾多歌手,他們百花齊放,在香港樂壇大放異彩。到了90年代,女歌星代表是王菲、鄭秀文,而男歌星便是我們熟知並很多人都喜歡的四大天王——張學友、劉德華、黎明和郭富城。他們熱力四射,多姿多採,創作出許許多多被廣泛傳唱的精彩粵語金曲,也成為70後、80後最為喜歡的歌星。尤其記得掛在客廳中的掛曆、臥室裡的海報都是他們的在大頭像。在筆記本貼小貼紙,抄歌詞成了閨蜜之間樂此不疲的生活趣事。
時代的變遷
時代在不斷變遷,好戲總有落幕之時。隨著國內經濟、文化飛速進步,流行音樂也蓬勃發展,不斷進步著,華語流行音樂中國語歌曲漸漸佔據了主導地位。2000年後網際網路興起,國語歌曲迎來了全面的整合發展,曲風變得多樣性,比如網絡歌曲、民謠、搖滾、新民歌、中國風等等,而這些變化唯一不變的是,它們都是國語歌曲。
另一方面,深化改革開放,全面開展全國九年義務教育,普及普通話,目前全國各地包括廣東省內的00後基本是從小就開始說普通話的了,無論在學校裡、家庭中,普通話都成為主導語言了。這一代人說著普通話,有很大比例的人不會說甚至聽不懂粵語,那麼他們選擇聽的歌曲大概率不是粵語歌曲啦。
衰落與重現
97年後期由於香港受全球金融風暴的影響,其經濟出現衰退,盜版音樂、K歌文化進一步影響香港樂壇的發展,整個粵語樂壇進入低迷期並且逐漸衰落。直到2006年後,古巨基、陳奕迅、容祖兒三人光輝顯現,他們憑著多樣性的演唱風格,終於抹去了粵語流行音樂「K歌」、「情歌」這種標籤,重塑了粵語樂壇的生機。不過可以看得出來,粵語樂壇已經不再是那麼鼎盛輝煌了,誠然粵語歌依然是華語樂壇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感覺佔據的比重越來越低了。
結語:
所以,我覺得粵語歌曲會漸漸變得小圈子小眾化了,粵語歌曲會慢慢成為一代人的回憶與情懷。或許10年之後,它可能成為經典文化而不再流行。不過,即使粵語歌曲的輝煌時代已不再,但並不影響我對它那一種深藏於內心深處的關注與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