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自吸那麼香,都沒把渦輪增壓踢出局?

2020-12-23 玩兒車派CarPlayPie

很多人都好奇,為什麼之前豪華車上經常出現的自吸發動機越來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渦輪增壓遍地開花,難道自吸不香了嗎?當然不是,香的很,只是大家兜裡沒錢了,嗨不起來了,自吸車主的真香定律都是基於自己的豪車車主身份才會這麼說的,他們的車都是高配大排量,一腳油門動力嗷嗷的,現在的自吸大部分都是各大廠商的低端小排量車型,主要是走量便宜配置低,說句不好聽的,過個土坡都費勁,你還能指望車主說自吸真香?

自吸真好,我選渦輪增壓

自吸車主的口頭禪:動力絲滑平順源源不斷、沒有頓挫、沒有延遲、想超誰就超誰。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大多數人購買自吸的理由無非是經濟型和動力的順滑,很多渦輪黑車主都說渦輪貴,成本高,誰買誰知道,的確,發動機增加了渦輪,加了油路給增壓器潤滑、加了水路給增壓器冷卻、再加上渦輪的配件費用,確實成本很高,但不會有人告訴你,現在的渦輪配件,在某寶上恨不得比出廠價都便宜,少抽一包煙,少喝一瓶酒,順手就買了。

論平順性,自吸發動機在洞裡輸出和響應速度上確實比渦輪增壓好,尤其是低速加油的起步階段,渦輪會有明顯的延遲,有的低端車還會出現明顯的頓挫感,動力來的太急,好像過山車,但這種刻板影響已經隨著技術的更迭在不斷改進,現在的技術已經足夠成熟,這種渦輪延遲幾乎已經消失不見。

渦輪增壓到底強在哪?

要知道,很多汽車製造廠的前身都是發動機甚至拖拉機製造廠,同樣,渦輪增壓這門技術最早也是用於飛機發動機,最早發明車用渦輪增壓機器的就是著名的飛機製造商薩博,增壓器的工作原理其實就是個空氣壓縮器,通過壓縮空氣,配合燃油的高壓油泵技術,使得發動機在燃燒過程中有更多霧化的汽油和空氣,進而提升整體的性能。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經常被大家吐槽的奔馳E200的1.5T發動機,184馬力,280牛·米的數據其實看起來真的不少了,而同級別的雷克薩斯ES用的是一臺2.0L排量的自吸發動機,也只有173馬力而已,如果同樣是2.0的發動機,渦輪的優勢會以肉眼可見的的速度和仔細拉開差距,甚至可以把自吸吊起來打,當然這不是在說渦輪有多先進,這種優勢也不是增壓器單獨一項技術的功勞。

便宜和可靠,不可兼得

除了性能外,渦輪增壓技術也降低了發動機的整體油耗,對發動機的排法有相當大的好處,但是廢氣渦輪增壓器給發動機帶來巨大收益的同時,也伴隨著新的風險,隨著渦輪增壓器輪端的溫度越來越高,對於材料的考驗越來越大,從最開始的能承受950度高溫的D5S材料到後來的1.4848甚至1.4849高鎳不鏽鋼,增壓器的成本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一發不可收拾,同時,過高的溫度也為周邊的零件產生了威脅,一但車輛的熱管理系統出現問題,自燃是小事,出人命才是大事。

新技術下的改進

為了能讓渦輪增壓技術進一步加強,同時優化被人詬病的高溫問題,VC-turbo選擇開發了各種發動機的新技術,增加壓縮比肯定是第一選擇,除了能增強最大扭矩、降低油耗,再結合其他技術甚至能降低油耗,但是一味的增加壓縮比也並非好事,在高負荷的高溫條件下,缸壓過高就會不可避免出現爆震問題,所以現在的高壓縮比發動機都會採用多噴油來降低燃燒室的溫度,這就不可避免的增加了油耗。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英菲尼迪在VC-turbo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累計超過三萬小時的臺架試驗,總裡程超過百萬英裡的路試,最終開發出了可變壓縮比連杆系統,簡稱VCR,開創性的解決了這些問題。

在全新的VCR系統中,通過增加可變壓縮比,在高負荷情況下,依然能夠有效降低缸內壓力,緩解在做工時的高排溫,同時降低增壓器渦輪端的溫度,對整個燃燒室系統都帶來不小的改善。

堪稱突破性的可變壓縮比技術

為了更好的匹配VCR,VC-Turbo還採用了兩套燃油噴射系統,分別是將燃油噴射至進氣歧管中的多點噴射系統與噴射至汽缸內的直噴系統。兩套噴射系統分別匹配發動機在不同壓縮比下的工作狀態,以精確控制燃油

高壓縮比狀態下,採用缸內直噴,噴油量控制更精確,壓力更高、燃燒更稀薄,同時規避高壓縮比狀態下的發動機爆震。低壓縮比狀態下,採用進氣歧管噴射,可以充分混合空氣和燃油,從而實現充分燃燒,提升性能和燃油經濟性。雙噴射系統的應用,按需精確控制燃油噴射,不僅提升了VC-Turbo的性能與燃油效率,也進一步提升了其可靠性與運轉平順性,在眾多技術的加持下,VC-Turbo發動機有著180kW的最大功率,380Nm的最大扭矩,極佳的的油耗表現,搭載了VC-Turbo發動機的英菲尼迪QX50有著相當棒的駕駛體驗。

相關焦點

  • 渦輪增壓發動機比自吸式發動機好在哪裡?
    我們經常遇到的車輛發動機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然吸氣發動機,另一種是渦輪增壓發動機,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帶有T的發動機,渦輪增壓器技術的英文單詞為turbo,因此以T表示,與自吸式發動機相比,具有渦輪增壓器的發動機在相同排量下更複雜,功能更強大,必須更好,因此,總的來說,具有相同排量和相同配置的車輛肯定比具有T的車輛好,沒有T的價格昂貴。
  • 自吸和渦輪增壓,區別到底有多大?車主:記住兩句話,就不會選錯
    十多年前,渦輪增壓發動機在帕薩特身上使用的時候,國內開始掀起了一波關於渦輪增壓發動機和自然吸氣發動機之間優劣討論的熱潮。保守派認為,渦輪增壓技術不成熟,還有待觀察和發展,開放派則認為渦輪增壓能讓小排量車爆發更強的動力,是未來汽車的主流。
  • 車主快看,渦輪增壓發動機和自吸發動機在日常駕駛中感受有何不同
    車主快看,渦輪增壓發動機和自吸發動機在日常駕駛中感受有何不同?大排量(DOHC3.0以上OHV5.7以上),大排量自吸氣扳回來了,我的Pontiac G8 GT如果改到輪上450+hp,高速rolling對全stock GTR,真不怵,而且保養經濟性都更好(當然NA高轉速日常依然很痛苦),喪心病狂級別組——這個沒啥好說的,增壓完勝,主流賽事都這樣了,F1 LM NHRA除了Nascar以外不上增壓的並不多。
  • 買渦輪還是買自吸划算?
    買渦輪還是買自吸划算?渦輪增壓就是提高了升功率,降低了排量,同時降低汽車廠家車輛出廠價內稅,降低了成本,所以汽車廠家的水軍忽悠大家說渦輪增壓發動機好!一些不懂行的讀者跟著起鬨!並且渦輪增壓發動機普遍積碳嚴重,工作溫度更高,更容易產生故障,配件更容易損壞。為維修保養費用也更高。
  • 自然吸氣、渦輪增壓發動機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自吸機越來越少了?
    準備買車或者對車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發動機有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兩種;大部分人只是知道在相同排量下,渦輪增壓發動機動力要比自然吸氣動力強。但究竟強多少就不清楚了,又或者這二者之間有什麼其他的具體區別,它們都各有什麼優勢等?
  • 都說自吸香,為何車企一個勁造渦輪車?老司機說出真相
    都說自吸香,為何車企一個勁造渦輪車?老司機說出真相發動機是汽車最核心的部件之一,發動機的質量決定了整車的性能和品質,如有損傷,不僅維修費用昂貴,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所以在買車時對於發動機的選擇,車主都是慎之又慎的,目前市面上主要以自吸和渦輪兩大發動機技術陣營,很多人都覺得自吸的車更香,但是自吸車這麼受歡迎,為什麼市面上越來越多的新車都是渦輪車呢?老司機說出了其中真相。
  • 渦輪增壓1個「T」相當於自然吸氣多少個「L」呢?
    經常有人想了解渦輪增壓發動機到底相當於多少排量的自然吸氣這並沒有嚴格的對比標準,主要看增壓壓力。渦輪增壓發動機為什麼比同排量自吸動力強發動機的動力本質上就是混合氣燃燒膨脹對活塞產生的推力。大排量車動力好是因為氣缸容積大,活塞能壓縮更多的混合氣。
  • 相同排量:自吸、渦輪、混動和壓燃誰使用更經濟?
    編輯用排量都是2.0L的車型進行對比,2.0L自吸發動機、2.0L壓燃自吸發動機、2.0L混動輕混車型、2.0L渦輪發動機和2.0L渦輪插電混動車型進行對比。編輯選擇2.0L馬自達3昂克賽拉、2.0L昂克賽拉壓燃板、2.0L雅閣混動、2.0L渦輪機指揮官PHEV插電混動版和2.0L渦輪機帕薩特進行參數對比。
  • 小T近來一直被黑,渦輪增壓發動機真的這麼危險嗎?
    說法1.日本車少用渦輪增壓是日本人知道它危險,到底真還是假?日本車少用渦輪增壓確實比較少用渦輪增壓,但是你有問過日本工程師原因麼?你這麼任性的將個人想法強加到日本工程師的頭上真滴好麼?如果你對日本車有所研究,你會發現日本車通常都是壓榨發動機本身的性能,這正是他們少選擇渦輪增壓的原因,什麼日本人知道渦輪增壓危險才不用那都是騙小孩滴。說法2.渦輪增壓的發動機工作時排氣歧管燒得通紅很危險,可信不可信?
  • 高手在民間——小踏板自改渦輪增壓!
    都說高手在民間,這句話一點都不假。車友在看了國外網站上有人改了渦輪增壓摩託車,他沒有停止於心動,自己動手也改了一臺,接下來和小編一起看看他的改裝作品:一開始在臺灣和日本的網站上看到有人改了渦輪的摩託車,覺得好爽特別是聽見洩壓閥的聲音頓時就開始幹了。
  • 小排量吊打大排自吸,小小渦輪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隨著國家排放標準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受到熱捧,其實不只是排放問題,渦輪增壓發動機還存在多方面優勢,尤其是經濟性、動力性能這一塊都要優於同排量甚至更大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渦輪到底是何方神聖,竟擁有如此大的魔力?
  • 嫌渦輪遲滯/自吸動力弱?機械增壓車型要考慮嗎?
    茶哥最近試駕了某款渦輪增壓車型,方方面面都兼顧到位,入門售價還相當親民,但唯獨它在擁堵路況的動力表現著實讓茶哥不爽。受制於基礎排量較小的原因,車身尺寸又較為龐大,為了得到更充裕的動力,渦輪介入轉速被迫延後,但正是這種節約成本的動力組合,渦輪遲滯以及渦輪介入的突兀感也被放大了不少,在走走停停的擁堵路況下,哪怕茶哥的黃金右腳也無法抑制住車身的前傾後仰,實屬難受。
  • 渦輪增壓使用壽命問題分析:抹黑增壓技術實在沒有意義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問題:渦輪增壓發動機的使用壽命是否很短,真的是十萬公裡就要更換嗎?關於增壓機與自然吸氣發動機哪種更省心且省錢的話題已經討論太久,然而不論爭論的結果如何,這種機器都已經成為了主流的機型;貌似除了日系汽車主力品牌以外,其他車系均以這種機器為主。
  • 從綜合角度看,機械增壓和渦輪增壓哪種更優秀?六個細節給你解釋
    平時關注汽車的朋友可能或多或少都知道,市場上常見的發動機增壓技術大致離不開三種:機械增壓和廢氣渦輪增壓以及複合增壓,而這當中渦輪增壓技術相對較為普遍,機械增壓因為出身較貴通來說只有在高端豪華車型上見到,而複合增壓呢因為結構複雜,技術含量較高,在維修保養方面稍微麻煩些,那麼從普及性來看
  • 家用車到底選自然吸氣還是渦輪增壓?
    很多將要購車的,或者已經購車的朋友都曾經面臨一個令人糾結的問題,買車到底是自然吸氣好呢,還是渦輪增壓好呢?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什麼是自然吸氣發動機?自然吸氣發動機在動力輸出上的平順性與響應的直接性上,要遠優於增壓發動機。什麼是渦輪增壓發動機?渦輪增壓發動機指的是配備渦輪增壓器的發動機。渦輪增壓器實際上是一種空氣壓縮機,通過壓縮空氣來增加進氣量。它是利用發動機排出的廢氣慣性衝力來推動渦輪室內的渦輪,渦輪又帶動同軸的葉輪,葉輪壓送由空氣濾清器管道送來的空氣,使之增壓進入氣缸。
  • 新款馬自達3亮相:首搭渦輪增壓 227馬力+四驅
    在操控方面有著東瀛寶馬之稱的馬自達,旗下的支柱車型馬自達3,卻因為「萬年」自吸發動機,導致其與同級車型相比,動力稍顯羸弱,這也成為馬自達3一個不小的短板。不過,好消息是,馬自達也終於捨得給馬3配備渦輪增壓發動機了。
  • 關於渦輪增壓的小知識
    關於渦輪增壓的小知識經常在汽車上看到有1.5T、1.8T或者是2.0T等內容,還有2.0L、1.6L等等。一些對汽車參數不太了解的人都不清楚這些表示什麼,比如1.5t是什麼意思?1.5T和1.5L有什麼區別等等。1.5t是指汽車排氣量是1.5升,指汽車發動機是渦輪增壓。1.5T中的T是Turbo的縮寫,是渦輪增壓的意思。
  • 渦輪增壓發動機更容易壞嗎?以下幾種行為,最傷增壓器
    跟朋友聊天時,很多朋友依然對渦輪增壓發動機有成見,覺得渦輪增壓容易壞。渦輪增壓自1961年開始,在小轎車試探性的安裝,1977年問世的薩博99汽車,渦輪增壓技術走向成熟,已經有40年的時間了,經過40年的改進和發展,渦輪增壓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只要按時保養,正確駕駛,渦輪增壓器可以和發動機做到同壽命,那渦輪增壓器如何正確保養才能做到和發動機同壽命呢?
  • 從原理出發,買車選自然吸氣還是渦輪增壓?
    買車選自然吸氣還是渦輪增壓?(比如渦輪增壓、機械增壓都算是主動強制進氣),會讓你日常行車的時候隨時都能獲取最好的加速度。不足:經過了增壓之後,發動機在工作時候的壓力和溫度都大大升高,因此發動機壽命會比同樣排量沒有經過增壓的發動機要短,而且機械性能、潤滑性能都會受到影響,對日常維護要比較高。需要經常檢查渦輪增壓組件工作狀態,保持潤滑油和冷區液工作良好狀態。
  • 1.6THP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 快來狂野吧
    【車訊網報導】  【1.6THP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是男人,就來「野 野 野」!都市生活中,男人的野性漸漸失去,變得文雅,變得紳士。這是社會的進步,歷史的必然,但凡事適可而止,不能過了頭,因為沒有野性,男人便沒有了脊梁,失去了標誌。現在,就讓C3-XR把它的自由野性傳給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