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渦輪遲滯/自吸動力弱?機械增壓車型要考慮嗎?

2020-12-23 車早茶

茶哥最近試駕了某款渦輪增壓車型,方方面面都兼顧到位,入門售價還相當親民,但唯獨它在擁堵路況的動力表現著實讓茶哥不爽。受制於基礎排量較小的原因,車身尺寸又較為龐大,為了得到更充裕的動力,渦輪介入轉速被迫延後,但正是這種節約成本的動力組合,渦輪遲滯以及渦輪介入的突兀感也被放大了不少,在走走停停的擁堵路況下,哪怕茶哥的黃金右腳也無法抑制住車身的前傾後仰,實屬難受。

在同等的基礎排量下,渦輪增壓介入突兀,自然吸氣又動力稍弱,那還有什麼解決辦法呢?機械增壓車型的導購便應運而生。

01

紅旗H9

機械增壓版官方指導價:45.98-53.98萬元

是的,你沒有看錯,我們自主品牌也同樣具有機械增壓的車型——紅旗H9 3.0T 車型。新車搭載3.0T V6機械增壓引擎,最大馬力283Ps,峰值扭矩400Nm。相比起同品牌的HS7所搭載的自研V6機械增壓發動機,H9在動力調校上更偏保守。不過搭載在車身更輕,沒有越野場景的H9上,也可以說是理所當然。

外觀方面,紅旗H9定位中大型豪華旗艦轎車,長寬高分別為5137*1904*1493mm,軸距3060mm,部分數據已經超過同級5系、E級等車型,與德系一線豪華品牌停在一起,氣場也不輸。另外,遍布車身的中國傳統元素設計是紅旗最能拉開競品的優勢所在。對於中國消費者而言,德系豪華品牌可能是豪華的代名詞,但紅旗本身更是自帶形象光環。更為重要的是,搭載3.0T V6的高配動力版本,原廠即配備雙色車身設計,哪怕身旁停著的是勞斯萊斯以及邁巴赫,反而有種稱兄道弟的感覺。

車廂內部紅旗H9同樣不弱, D級車必備的大面積Nappa真皮包裹只是基本操作,真鋁合金、山水紋理飾板等多種材料搭配才是點綴氛圍的畫龍點睛之筆。與車頭設計相連的紅旗元素,擺脫了同級競品自帶的銅臭之氣。雙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結合鋁合金與玻璃元素的空調面板、鋼琴按鍵式操作面板,成熟又高級。電動記憶座椅、電吸門、四溫區空調、全車座椅通風/按摩/加熱、253色氛圍燈,統統不在話下。如果你自認能hold得住紅旗的品牌調性,那麼這款H9確實值得一選。

02

路虎(進口)-攬勝星脈

官方指導價:57.28-87.88萬元

距離茶哥第一次接觸路虎攬勝星脈已過去了將近兩年時間,還記得當時開上這款3.0T機械增壓的車型,它那種酣暢淋漓的加速體驗,隨叫叫到的動力響應,著實讓茶哥深陷其中。路虎攬勝星脈3.0T V6機械增壓發動機提供了高低功率兩款不同調教版本,其中P340 R-DYNAMIC S版本最大功率250kW,峰值扭矩450Nm。高動力版本的P380 R-DYNAMIC SE/HSE最大功率280kW,峰值扭矩同為450Nm,0-100km/h加速5.7秒,相比S版本要快上0.7秒,兩個版本均匹配8檔手自一體變速箱。

值得一說的是,路虎攬勝星脈搭載ATRS路虎全地形反饋適應系統,該系統可以根據路況的不同,自行調節發動機、變速箱、四驅系統、懸掛系統以及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的響應,實現車輛牽引力與穩定性的最優調配。

外觀方面,路虎產品的顏值一直都不需要擔心,而路虎攬勝星脈在茶哥心中更是路虎品牌的顏值擔當。大面積的家族式網狀進氣格柵,兩側矩陣式雷射LED大燈組,讓本該臃腫的SUV造型變得時尚動感了起來。

3.0T車型還有專屬的R-DYNAMIC運動套件,其中包括前保險槓葉片、引擎蓋及翼子板通風口都採用了拋光銅色的裝飾。車身側面,隱藏式門把手、20寸輪轂、懸浮式車頂設計、大燈延伸到車尾的平直腰線,在強調陽剛的同時也營造出不錯的科技時尚感。車尾方面,上翹的車尾部以及燻黑的亮光裝飾板讓星脈的設計更具年輕氣息。

來到車廂內部,路虎詮釋了什麼是「SUV中的勞斯萊斯」,除了大面積的溫莎真皮材質+ 縫線元素外,還提供羊毛混紡材質的織物面料,搭配上雙拼色真皮環繞式座椅,營造出了不錯的豪華感。中控臺上的兩塊10英寸液晶觸控屏構成的InControl Touch Pro Duo系統(智能馭領雙屏尊享觸控信息娛樂系統)又再次強調了車型的科技特性。

03

日產樓蘭

官方指導價:23.88-37.58萬元

說到日產,大家馬上想到的會是上個月大賣四萬五千輛的軒逸車型,而在SUV領域,逍客以及奇駿也有著不錯的市場表現。但提到今天的主角——樓蘭,好像就有了爸爸不疼,媽媽不愛的感覺。從上市之初的雄心壯志要腳踢漢蘭達,最後的收場又和其他競品一樣,「鐵打的漢蘭達,流水的競品」。

動力方面也有點小意思,機械增壓版本採用了油電混合的驅動方式,其中電動機總功率15kW,峰值扭矩160Nm。發動機方面採用直列四缸機械增壓發動機,該款發動機還配備了雙C-VTC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技術,最大功率180kW,峰值扭矩340Nm。傳動方面採用模擬七檔CVT變速箱。零百加速8.8秒,工信部百公裡綜合油耗8.6L。

外觀方面,相比起更親民的奇駿,樓蘭明顯要更講究設計感。上揚並向後延伸的大燈組設計配搭上日產家族化的V型鍍鉻裝飾件,辨識度極高。懸浮式車頂設計加上雙C型尾燈組,一下子拉開了與奇駿的距離。

內飾方面,還是熟悉的日產居家風,隨處可見的真皮包裹配搭上強調實用性的車機系統,雖然對於年輕消費者而言並不討好,但對於目標的中年消費者而言,絕對算得上是好事。值得一說的是,樓蘭配備的主動安全系統,集成了預碰撞智能剎車、車道偏離預警、盲區預警、移動物體/行人探測預警、智能疲勞駕駛預警和油門誤踩糾正等,十分貼心。

茶哥之言:

從以上三款推薦車型可以看出,機械增壓的車型無論是自主品牌、合資品牌還是進口車型,在官方指導價上都算不上親民。但在有限的基礎排量下,又不想要渦輪遲滯,機械增壓確實是不錯的解決方案。如果預算充足,你會選擇考慮機械增壓的車型嗎?歡迎評論區告訴茶哥。

相關焦點

  • 自吸和渦輪增壓,區別到底有多大?車主:記住兩句話,就不會選錯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很明顯這個問題似乎已經有了答案,渦輪增壓已經成為家用車的主流選擇,特別是1.5T黃金排量,在主流家用車中大行其道。雖然渦輪增壓已經廣泛在各種車型上使用,但是依然有個別車型依然堅持使用自然吸氣發動機,比如馬自達和豐田。也依然有人在討論,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區別到底有多大,是不是渦輪增壓就一定要比自然吸氣更有優勢,兩者之間該如何正確得選擇。
  • 買渦輪還是買自吸划算?
    渦輪增壓確實有渦輪壓力轉化的能機械能助力,但這種機械能對於推動活塞來說沒有實質作用,把同等體積的氣體壓縮到不同容積的容器,小的容器氣體體積變小密度增大壓力增大,但把不同容器的氣體釋放到自然氣壓狀態,氣體的體積還是一樣。增壓主要的好處就是把大排量的容積放到小排量容器裡,實質,東西還是那東西味還是那個味換了個鍋而已。
  • 為什麼自吸那麼香,都沒把渦輪增壓踢出局?
    很多人都好奇,為什麼之前豪華車上經常出現的自吸發動機越來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渦輪增壓遍地開花,難道自吸不香了嗎?當然不是,香的很,只是大家兜裡沒錢了,嗨不起來了,自吸車主的真香定律都是基於自己的豪車車主身份才會這麼說的,他們的車都是高配大排量,一腳油門動力嗷嗷的,現在的自吸大部分都是各大廠商的低端小排量車型,主要是走量便宜配置低,說句不好聽的,過個土坡都費勁,你還能指望車主說自吸真香?
  • 自然吸氣、渦輪增壓發動機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自吸機越來越少了?
    準備買車或者對車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發動機有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兩種;大部分人只是知道在相同排量下,渦輪增壓發動機動力要比自然吸氣動力強。但究竟強多少就不清楚了,又或者這二者之間有什麼其他的具體區別,它們都各有什麼優勢等?
  • 小排量吊打大排自吸,小小渦輪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隨著國家排放標準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受到熱捧,其實不只是排放問題,渦輪增壓發動機還存在多方面優勢,尤其是經濟性、動力性能這一塊都要優於同排量甚至更大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渦輪到底是何方神聖,竟擁有如此大的魔力?
  • 相同排量:自吸、渦輪、混動和壓燃誰使用更經濟?
    在相同的排量下,自吸發動機,渦輪發動機,混動車型和壓燃發動機,誰的油耗更低,誰的保養成本更低?當然,從價格來看,還是自吸發動機車價最低,渦輪發動機車型比自吸發動機車型略貴,混動發動機和壓燃發動機價格持平。每種發動機適合不同對動力和油耗需求的消費者,您喜歡那種動力型代步汽車呢?
  • 卡羅拉增1.5L動力版本,自吸、渦輪、混動隨心選
    豐田卡羅拉自1966年誕生以來,作為全球最暢銷的車型,截至2020年全球累計銷量突破4900萬輛,卡羅拉已然是全球最經典、最具生命力的車型。在百多年的汽車歷史中,有著無數經典車型,但很多都隨著時間的流逝消失在市場中,唯有卡羅拉成為歷久彌新的經典車型,總會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
  • 從綜合角度看,機械增壓和渦輪增壓哪種更優秀?六個細節給你解釋
    平時關注汽車的朋友可能或多或少都知道,市場上常見的發動機增壓技術大致離不開三種:機械增壓和廢氣渦輪增壓以及複合增壓,而這當中渦輪增壓技術相對較為普遍,機械增壓因為出身較貴通來說只有在高端豪華車型上見到,而複合增壓呢因為結構複雜,技術含量較高,在維修保養方面稍微麻煩些,那麼從普及性來看
  • 沛動力,機械增壓(Super charger)
    發動機皮帶傳動的部分是我們簡稱的「機械增壓器」(super charger)。通過高位進氣輸入更新鮮的空氣達到發動機更高的混合比和動力輸出。主要用於賽車和改裝展示,現在法律已經不允許這種改法,畢竟佔的視線很大。但是機械增壓是允許我們進行改裝,他並不影響汽車的原車外觀。
  • 機械增壓為何淪為「改裝件」-相比廢氣增壓系統有哪些缺點?
    其次則是有普拉多2700等動力極差的NA車型會選擇改裝,一種能夠在後市場改裝,通過提升進氣氧濃度的「空氣壓縮機」——技術是不可能足夠先進的,因其升級效果必須很低,否則變速箱會出現相當嚴重的損壞。因為量產汽車的變速箱都有標定的扭矩容量,如果發動機的最大輸入扭矩超過標準,總成的損壞只是時間問題。
  • 從原理出發,買車選自然吸氣還是渦輪增壓?
    (比如渦輪增壓、機械增壓都算是主動強制進氣)不足:經過了增壓之後,發動機在工作時候的壓力和溫度都大大升高,因此發動機壽命會比同樣排量沒有經過增壓的發動機要短,而且機械性能、潤滑性能都會受到影響,對日常維護要比較高。需要經常檢查渦輪增壓組件工作狀態,保持潤滑油和冷區液工作良好狀態。
  • 渦輪增壓發動機比自吸式發動機好在哪裡?
    我們經常遇到的車輛發動機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然吸氣發動機,另一種是渦輪增壓發動機,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帶有T的發動機,渦輪增壓器技術的英文單詞為turbo,因此以T表示,與自吸式發動機相比,具有渦輪增壓器的發動機在相同排量下更複雜,功能更強大,必須更好,因此,總的來說,具有相同排量和相同配置的車輛肯定比具有T的車輛好,沒有T的價格昂貴。
  • 車主快看,渦輪增壓發動機和自吸發動機在日常駕駛中感受有何不同
    車主快看,渦輪增壓發動機和自吸發動機在日常駕駛中感受有何不同?在都是面向家用車風格的調校下,都有良好的變速箱匹配下,同等馬力的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之間,渦輪增壓在城區路況有更好的燃油經濟性;同等排量的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相比,渦輪增壓有出力更早的扭矩輸出平臺。沒有什麼問題是一個渦輪解決不了的,如果有,再加個機械增壓。
  • 家用車到底選自然吸氣還是渦輪增壓?
    自然吸氣發動機在動力輸出上的平順性與響應的直接性上,要遠優於增壓發動機。什麼是渦輪增壓發動機?渦輪增壓發動機指的是配備渦輪增壓器的發動機。渦輪增壓器實際上是一種空氣壓縮機,通過壓縮空氣來增加進氣量。它是利用發動機排出的廢氣慣性衝力來推動渦輪室內的渦輪,渦輪又帶動同軸的葉輪,葉輪壓送由空氣濾清器管道送來的空氣,使之增壓進入氣缸。
  • 新款馬自達3亮相:首搭渦輪增壓 227馬力+四驅
    在操控方面有著東瀛寶馬之稱的馬自達,旗下的支柱車型馬自達3,卻因為「萬年」自吸發動機,導致其與同級車型相比,動力稍顯羸弱,這也成為馬自達3一個不小的短板。不過,好消息是,馬自達也終於捨得給馬3配備渦輪增壓發動機了。
  • 渦輪增壓器到底是什麼,拆開了讓你看個清楚
    所以在低轉速時,發動機的扭矩輸出表現也十分出色,但是在發動機高速運轉時,機械增壓器對發動機動力的損耗也是很大的,動力提升不太明顯。 針對廢氣渦輪增壓的遲滯現象,排氣管上並聯兩隻同樣的渦輪,在發動機低轉速的時候,較少的排氣即可驅動渦輪高速旋轉以產生足夠的進氣壓力,減小渦輪遲滯效應。
  • 1.6THP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 快來狂野吧
    【車訊網報導】  【1.6THP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是男人,就來「野 野 野」!都市生活中,男人的野性漸漸失去,變得文雅,變得紳士。這是社會的進步,歷史的必然,但凡事適可而止,不能過了頭,因為沒有野性,男人便沒有了脊梁,失去了標誌。現在,就讓C3-XR把它的自由野性傳給你吧!
  • 渦輪增壓1個「T」相當於自然吸氣多少個「L」呢?
    經常有人想了解渦輪增壓發動機到底相當於多少排量的自然吸氣這並沒有嚴格的對比標準,主要看增壓壓力。渦輪增壓發動機為什麼比同排量自吸動力強發動機的動力本質上就是混合氣燃燒膨脹對活塞產生的推力。大排量車動力好是因為氣缸容積大,活塞能壓縮更多的混合氣。
  • 渦輪和自吸 它們動力升級基礎都是一樣的嗎?
    對於動力提升,四衝程引擎四個階段「吸壓爆排」,優化好全部四個步驟,動力則肯定是一定提升的。問題是,如何可以更簡單且有效的去優化呢?舉例渦輪,同時增加了「吸」(強制進氣)和「壓」(壓力值),卻被「排」限制了輸出,因為廢棄渦輪的動力就來自「排」。
  • 普拉多27HKS機械增壓動力提升40%,推背感就是這樣來的
    HKS機械增壓優點1. 採用新開發的離心式機械增壓,擁有噪音小,體積精巧化的表現。2. HKS機械增壓不同於以往ㄧ般產品會因使用超轉速齒輪而摩擦產生噪音。3. 嵌入效果與傳遞扭力成正比,較快的加速反應,毫無遲滯,中轉速扭力表現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