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國家的罪臣,百姓卻尊其為英雄,臨死大呼三字,至今無人能懂

2021-01-17 韓非讀史

革命先烈鬱達夫曾說過:「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隸之邦,一個有英雄而不知尊重的民族則是不可救藥的生物之群。」魯迅先生也說:「中國幾千年的文明之所以能夠傳承下來,並在現在的世界民族之林中佔據重要的一席,就是因為中國從古到今,每個時代都有著自己的脊梁,有著自己的英雄在支撐著!」中國其實是一個不缺乏英雄的民族,然而縱觀歷史,這些能稱為民族英雄的人卻絕大多數都不能施展心中的報復,有的往往還會淪為國家的罪人,是在讓人痛心疾首。

在滿清統治時期,漢人群體中也誕生過很多民族英雄,其中林則徐就是其中一位。林則徐的父親林賓日是一個以教書為生的窮秀才,本著子孫多福的傳統,林賓日和妻子共生育了十一名子女。由於長子早夭,次子林則徐便成了家中的老大。

在日常的生活中,林賓日以微薄的收入養育著10個子女,儘管他起早貪黑,但是一家人還是常常飢腸轆轆,吃完上頓沒有下頓。為了補貼家用,林則徐的母親不得不做些女紅,讓林則徐在讀書之餘拿到集市上去賣。貧困的生活讓年幼的林則徐對社會下層百姓生活之艱辛感觸至深,這也讓他日後立志一定要做一個清官,做一個好官。

12歲時,林則徐在郡試中拿了第一名,13歲又考中了秀才。隨後在福建最高學府鰲山書院苦讀了七年,期間被福建巡撫張師誠召為幕僚。在這段官場生涯中,林則徐深刻認識到官場的貪汙腐化以及鴉片給百姓帶來的巨大危害,雖然他立志為國為民,但對於一個一沒官位,二無權勢的窮秀才來說,這個抱負無異於痴人說夢。於是林則徐繼續秉燭苦讀,衝刺科舉。

嘉慶十六年,林則徐考中進士,終於走進了官場。在做了7年的小京官後,才被調離京城,先後被派往杭州,江蘇,江寧,河南等地為官。林則徐每至一處都專心整頓吏治,不畏權貴,關心民間疾苦,遇到饑荒之地,全力安排賑濟工作,為民請命,因此他很快名聲遠揚,被百姓稱為「林青天」。

道光時期,清朝持續衰落,道光有心富國強民,但由於大清積重難返,吏治腐敗,而道光又意志力不堅定,手腕也不強硬,以至於很多措施朝令夕改,收效甚微,國家也每況愈下。早先英國與清朝進行平等的貿易往來,但在正常的貿易中,英國殖民者發現從清朝購買的瓷器,茶葉等數量非常龐大,而輸入到中國的東西卻很少,貿易赤字非常嚴重。於是他們就勾結清朝海關貪官,向內地輸送鴉片,來搜刮中國百姓的血汗錢。道光在位時,鴉片更是屢禁不止,愈發泛濫。當時出任湖廣總督的林則徐實在看不下去,就向道光上書陳述鴉片的危害,並請求嚴禁鴉片。

道光看完奏疏,大為認同,於是就讓林則徐前往廣東禁菸。林則徐雷厲風行,一絲不苟,嚴厲打擊鴉片的走私活動,並收繳2376254斤進行統一銷毀,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虎門銷煙。林則徐的銷煙行動被百姓拍手稱道,道光帝也派人送匾進行嘉獎,並高興的說:「可謂大快人心!」然而在舉國歡慶時,林則徐也意識到銷煙已觸動了列強的蛋糕,必會帶來打擊報復,於是他就迅速購買洋槍大炮,招暮勇士,在廣州整軍備戰。並上書道光帝要加強沿海各港口布防,以防外敵入侵,然而在腐敗的朝堂上,這封奏疏也被束之高閣,無人理睬。

果不其然,在第二年的6月,英國殖民者就派軍艦封鎖珠江口,進攻廣州,然而林則徐布防嚴密,兵勇將悍,英軍進攻受挫,不能登岸,於是就北上轉攻定海,定海軍備不整,疏於防範,臨戰時連一口合格大炮都沒有,很快失陷,英軍又兵臨大沽口,威逼北京。

這一下可嚇壞了道光帝,他急忙讓直隸總督琦善前去議和。琦善因和林則徐曾有過節,就趁機打擊污衊林則徐,說英方不滿的只是林則徐一人,只要嚴懲林則徐,所有問題都可以解決。結果道光帝信以為真,翻臉比翻書還快,期間林則徐上奏陳述自己禁菸的合理性,道光帝斥責他是一派胡言,並將他革職查辦,交給琦善審問和發落。

可憐的林則徐淪為階下囚後,英軍還是繼續入侵,讒言媚外的琦善在吃了幾番敗仗後,又把責任扣在林則徐頭上。道光帝此時還不醒悟,為了議和,索性將林則徐發配到新疆伊利,以解英國人的心頭之恨。林則徐一心報國,最終卻在列強的淫威和議和派的打擊下成為國家的罪人,堂堂功績反倒成為了汙點。

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籤訂後,清政府賠償了2100萬兩白銀。為了湊夠這些巨額賠償,清廷不得不默許官吏搜刮民脂民膏,腐敗更加橫行,很多地方的百姓不堪官吏的魚肉盤剝,爆發了起義。林則徐也在被流放了4年後,再度被朝廷召回啟用,去鎮壓安撫各地的起義軍。 道光二十九年,林則徐在剛維護完雲南邊境後,又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去廣西鎮壓拜上帝會的反清起義,期間因病重辭歸。不久太平軍起義,道光不顧林則徐年邁患有重病,又令他帥軍徵剿廣東的太平軍。

君命難違,林則徐拖著病體,勉強走到普寧,就一病不起,臨死前,他以手指天大呼三聲「星鬥南」後,與世長辭。他的這三字遺言也一直困擾著後世的歷史學家,星鬥南到底是個什麼意思,至今也無人能懂。

相關焦點

  • 呂布臨死前大呼六字,曹操卻沒有在意,否則三國會被改寫
    呂布三國第一猛將的威名,在呂布臨死之前一直響徹三國。三國之中無人敢墜了呂布的英武。呂布雖然有才,可卻太過搖擺不定,最終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
  • 秦始皇臨死前發生的3件異事,至今無人能解,正史還是野史?
    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為了結束各個國家為爭奪封地而挑起戰爭,計劃統一中原各國,經過秦始皇嬴政父輩們的努力,最後,終於由嬴政完成了統一六國的大業,正式開始了封建社會的歷程。在我們的印象中,秦始皇是個有能力的帝王,他統一了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制,統一了度量衡和貨幣,為社會發展做出重要改革和巨大貢獻。他的政績卓越,但隨之而來的暴行也是讓人們怨聲載道。
  • 中國古代3大「奇門秘術」,符咒排第二,第一至今無人能懂
    中國古代3大「奇門秘術」,符咒排第二,第一至今無人能懂中國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了,可以說歷史上遺留了許多珍貴的文物,這些古老而又神秘的文物,隨著朝代的更迭,時間的流逝,很多古老的東西早就失傳了,如今只能出現在史書古籍中,其中最神秘的就算數這「三大」奇門秘術了,排名第一的至今無人可懂
  • 太平軍躲過剋星,林則徐進剿病逝廣東,臨死大呼「星鬥南」啥意思
    1850年11月22日,「民族英雄」林則徐在廣東潮州病重,臨死前指天三呼「星鬥南」之後,與世長辭,享年六十六歲。林則徐當時再次被清廷任命為欽差大臣,負責廣西軍務,進剿太平軍。他的突然離世讓太平軍首領洪秀全鬆了一口氣,真正的剋星終於無法形成威脅了。
  • 他是三國真小人,恩人幾乎被他殺光,但百姓卻為其立碑,保護至今
    而在其中,有德者自然受到百姓的歡迎,效忠者無數,而無德者自然是人人喊打,誰也見不得他。遙想當年呂布,雄姿英發,勇武無匹,卻因認賊作父,掛上三姓家奴的惡稱,為人所厭惡。而如張闓等恩將仇報的人更從不在少數。不過,在三國中卻有個人物做的更絕,別人恩將仇報殺一個,他卻殺一窩。甚至到最後盤點時發現,幫過他的恩人基本都被他害死,他的笑裡藏刀和真小人行徑,更為其留下千古罵名。
  • 中國一位地主在臨死之前,將300箱金子藏起來,至今無人知曉在哪裡!
    而在晚清時期,也有這樣一位地主,曾在臨死前把300箱金子藏起來,至今無人知曉其藏寶地點。他祖上曾幫助黃帝平息叛亂,所以被皇帝欽封為當地土司,世世代代相傳,到了鹹豐年間已成為了名門。到了李潤之這輩時清朝已不復存在,但他憑藉自己的能力和積累下來的名望,又把自己家族重新振奮起來,甚至達到了發展的巔峰。 李潤之的父親李國寶生前經營鐵廠,給李潤之留下了不少財富。李潤之是個有能力的人,所以即使父親逝世後,自家實力也沒有衰減。
  • 林則徐不為名為利,捨身取義,他是民族的大英雄!
    其實,當初英國下院,就為了和我們大清的戰、和一事,爭吵個不休,後來還是那個,老早隨馬嘎爾尼到天朝來的翻譯小斯當東,一句:「這是個聽不懂商業語言,只聽得懂槍炮聲音的民族。」的一錘定音,才讓維多利亞女皇,下定了開戰決心,且英國佬,從來都認為這只是一場因貿易糾紛,產生的不入流戰爭!
  • 趙匡胤臨死交代三件事,趙光義全部照辦,結果呼楊兩家就倒黴了!
    在《楊家將演義》裡,趙匡胤臨死交代三件事,趙光義全部照辦,結果呼楊兩家就倒黴了,怎麼回事呢?趙匡胤交代趙光義的三件事:第一,河東是邊防要地,不可不取。第二,太行山呼延贊當召來重用;第三,楊業父子是當代名將,要勸他們出山,為國效力。
  • 一個誤國誤民的歷史罪人,老百姓至今把他當大英雄崇拜
    每日定時為您推送,伴您度過美好的一天,優秀的你喜歡就關注吧!      現代人想了解歷史,只需步入書店或者打開網際網路,歷史知識浩如煙海唾手可得,但對於古人而言,這並非一件易事。古代由於印刷術的落後與制約,書籍量少而價昂,能夠擁有整部二十四史、閒來無事翻看一番,只是少數王公貴族和文人學士的專利,普通百姓很難擁有這個條件。
  • 被凌遲的帝國英雄:百姓爭啖其肉,他死得冤不冤?
    至少他被凌遲處死的時候,北京城裡的官民都是高聲叫好,甚至爭啖其肉,以解心頭之恨。歷史上有無數英雄的冤死,但從來沒有一個英雄死得如此憋屈。哪怕遭遇構陷不得不死,電閃雷鳴的天氣變化也能證明他的清白。然而,袁崇煥沒有得到這樣的待遇。當他死時,全世界都當他罪有應得。這是很詭異的一件事情。
  • 曹操一時糊塗,呂布被殺前大呼七個字提醒他,但他沒聽懂
    歷史不時表現為一團烏七八糟的偶然事件,像急轉的洪流一樣。他不拘一格降人才。他甚至發出遠大理想:月稀,黑鵲南飛。它們圍著同一棵樹轉三圈。它們棲息在哪根樹枝上過夜?沒有一座山是過於陡峭和高大的。對我的事業來說,再深的大海也不為過。周公吐哺,天下歸其心。與劉備,孫權相比,曹操比劉備,孫權更看重人才。然而,在對待呂布投降的問題上,曹操卻是一頭霧水。
  • 哪四個國家的國名是中國冊封的,一直使用至今?
    亞洲有一些國家,其國名都是經過中國冊封,才正式使用的,乃至於到了現在,還帶有明顯的漢文化痕跡。天朝褒賜國號,著用「越南」二字,以「越」字冠其上,仍其先世疆域;以「南」字列於下,表其新賜藩封;且在百越之南,著於《時憲書》內,將「安南」改為「越南」。自此,中國正是冊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中國相關正史《清史稿》等亦有類似之記載,這就是「越南」國名的由來。
  • 王國維:兩度娶妻相敬如賓,51歲沉湖自殺,16字遺書至今無人能解
    王國維:兩度娶妻相敬如賓,51歲沉湖自殺,16字遺書至今無人能解除了上面提到的幾位人物,還有一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被郭沫若稱為「新史學開山鼻祖」的王國維,他一生成就卓越,他創作的《人間詞話》更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 秦檜曾孫秦鉅是愛國名將,其成長經歷包含三條發人深思的教育規律
    一提起秦檜,大家都知道,就是那個跪在嶽飛面前的大奸臣,可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秦檜的曾孫秦鉅卻是真正的愛國名將,不但文武雙全,還愛國愛民,拼死捍衛宋朝的領土,寡不敵眾戰敗,全身人以身殉國,當地百姓為了紀念這位年僅39歲的英雄,為他在蘄州城建了廟,皇帝還親自為其廟賜額,御題「褒忠」二字
  • 他是陳賡搭檔,被其稱讚為「當代諸葛亮」,晉升速度無人能比
    在這支部隊中,湧現過無數個名將,其中有一位的晉升速度可謂是無人能比。他還是陳賡的搭檔,就連陳將軍都贊其為「近代諸葛亮」,這位名將便是開國上將王新亭。那麼王新亭的人生又有何傳奇事跡呢? 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12月23日,王新亭生於湖北孝感王家崗村的一個農民兼小手工業者家庭。在那個文盲遍地的年代,王新亭因著家裡人的思想,得以讀了些書。
  • 《蜀相》杜甫 |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三國英雄有人尊曹,有人尊劉,有人愛周郎,有人敬關公,但是杜甫是獨尊諸葛亮的,為諸葛亮寫過將近二十首詩,特別是「安史之亂」中,杜甫流寓成都,踏入蜀漢故地,親瞻諸葛武侯的遺幘,親睹諸葛武侯的廟貌,對諸葛亮的敬仰之情,更如滔滔江水,一發不收,這首《蜀相》正是杜甫初入成都時期的作品。
  • 五本被書友封為神作的精品小說,至今無人超越,老書蟲必看!
    今天給大家推薦五本被書友封為神作的精品小說,至今無人超越,老書蟲必看!新書等級制度:鬥者,鬥師,大鬥師,鬥靈,鬥王,鬥皇,鬥宗,鬥尊,鬥聖,鬥帝。經典語錄:倔著骨,咬著牙,忍著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 甄嬛傳:浣碧母親與舒太妃同為罪臣之女,為何舒太妃卻能被封妃?
    曾經,兩人都是罪臣之女,所以,浣碧終身都在奴籍,她的父親甄遠道不敢公開何綿綿的身份,更不敢公開浣碧的身份。畢竟,浣碧是罪臣之女生的。 既然如此,為何「同為罪臣之女的、果郡王的母親」卻能貴為皇妃、而何綿綿卻至死不能翻身,以至於到死都無法擁有一個光明正大的、妾室名分呢?
  • 老酒館大結局:小尊結婚當天看到他嚇得自殺,三個真相讓新郎哭慘
    老酒館大結局:小尊結婚當天看到他嚇得自殺,三個真相讓新郎哭慘(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抄襲必究)一共四十六集由陳寶國、賀雷及秦海璐等老戲骨主演的《老酒館》終於大結局了,這個大結局很普通但卻很真實,而特務小尊也受到了應有的懲罰,為死去的小棉襖償命了。
  • 豆瓣9.7,這天花板至今無人能破
    當時沒人預料到,它的豆瓣9.7,至今無人能破。 01 用四個字概括這片,文質彬彬。 先說「文」。 畫面、音樂、文稿、配音,缺一環就有短板。孔氏的道德模範是君子: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窘困而改節。 被困塞外十三年,而張騫不失漢節,他就是儒家君子的註腳。 但片中偏能講出新意。多說了兩個人。 歷史教材寫道,十三年後,張騫返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