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編制序列上存在過一支威震四海的主力部隊,那就是第一野戰軍。在這支部隊中,湧現過無數個名將,其中有一位的晉升速度可謂是無人能比。他還是陳賡的搭檔,就連陳將軍都贊其為「近代諸葛亮」,這位名將便是開國上將王新亭。那麼王新亭的人生又有何傳奇事跡呢?
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12月23日,王新亭生於湖北孝感王家崗村的一個農民兼小手工業者家庭。在那個文盲遍地的年代,王新亭因著家裡人的思想,得以讀了些書。也好在他讀過些書,算是為今後的謀略生下打下了基礎。十二歲後開始幹農活,當過學徒和店員,18歲那年偶然接觸到了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
在進步思想的影響下,王新亭也加入了其中,1930年參加紅軍。他入的是紅一軍,因著表現出色,一路從連教習(政治教員)往上升。第二年進入紅四軍後,便成了第10師30團團部書記、政治處主任。這不是因著別的,近代諸葛亮的稱呼可不是白來的,而是因為他在出謀劃策、處理文書工作方面十分了得。
也是謀略方面了得,陳賡十分賞識他,將其選為了自己的搭檔。他隨著紅四軍,一路參加了川陝蘇區反三路圍攻,到1933年。原先只是一個小小連教習的他,在三年的時間就成了軍政治主任,這速度簡直無人能比。但王新亭並未因此驕傲自滿,繼續腳踏實地的辦事,抗日戰爭爆發後,前往太南和冀南地區開展遊擊戰爭。
1938年便先後指揮了長生口、神頭嶺和響堂鋪戰鬥,期間先後跟陳再道與楊得志合作。一個月的連續戰鬥中,肅清了平漢路東、漳河以南、衛河兩岸南北近50公裡地區內的敵人。也在這一片地區開闢了抗日根據地,1942年又帶部隊前往中條山地區開闢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同樣戰功赫赫,1945年的10月12日,殲滅敵軍2萬多人。
活捉第八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十九軍軍長史澤波。1947年3月,又在十天的激戰中,奪取數座縣城。他也擅長總結經驗,比如說這一年的10月,王新亭帶人圍攻運城失利。事後他沒有灰心,而是靜下心來思考教訓,兩個月後採取坑道爆破、多路突擊戰法。最終攻克了運城,殲敵1.3萬多人。這一招在後來1948年臨汾戰役時,又派上了用場,拿下臨汾。
這是國軍在晉南的最後一個據點,接著,王新亭又帶人參加晉中戰役和太原戰役。成績十分出色,1949年當上了第18兵團第60軍軍長兼政治委員、第18兵團第一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建國後,王新亭一直在西南軍區一帶工作,肅清了殘黨和土匪,並協助解放西藏。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以及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
王新亭的一生堪稱是身經百戰,他始終堅持自己的信仰,對事業忠心耿耿。兢兢業業了大半輩子,也為人民和國家奮鬥了一生,生活中更是嚴於律己,從來不搞特殊。1984年12月11日,老將軍去世,享年7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