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三傑之一、抗美援朝大功臣,陳賡:坑道戰法的完善者

2020-12-23 沉浮小記

導言

抗美援朝後期,也就是1952年3月,當時擔任志願軍司令員的彭德懷身體十分不好,經專家會診,急需回國治療。

當時,彭德懷要求堅守陣地,但中央經過考慮後,最終派剛回國的陳賡再次入朝,主持原彭總工作,陳賡到朝鮮後,有力推動了韓戰的繼續開展。

往事

陳賡14歲進入軍旅,1922年入黨,在黨齡軍齡中可謂老資格了

後入黃埔軍校學習,被稱為「黃埔三傑」之一,可以說是經過了正規的軍事學習和歷練的。

要論起步,他比參加南昌起義的徐向前、陳毅等人要早。

只可惜,他的運氣常常不夠好。

在南昌起義時,他的左腿不幸受傷,雖然堅持作戰,但最終只得到上海去治療,之後便呆在上海乾了幾年的地下工作。後來加入紅軍部隊擔任紅四軍參謀長,很快攆上徐向前,並且要超過林將軍。

然而仿佛是上天的捉弄,他的右腿又受傷了,沒辦法,又一次去上海治療。

這一去一回的,直接影響了他在軍事場上立功的機會。並且他的再去上海可以說運氣更差,當時他因為叛徒出賣而被抓,最後因為蔣介石念其救命之恩,加之宋美齡相助,其最後得以逃脫。

土地革命時期,其在軍隊的功勞被徐向前等人超越。

抗日戰爭時期,他的軍事才能進一步展現,其帶領的386旅受到美國人大加稱讚,稱其為「中國最好的旅」,在與日軍作戰時,把日軍揍得屁滾尿流,引起了日本人的極大痛恨。

解放戰爭時期,他的部隊是中央直屬,當時直屬方面軍共有四大野戰軍,可見陳賡在軍事上的本領與地位了。

總結經驗

陳賡先對志願軍司令部進行了重新分工後,立即投入緊張的工作中。

他主持召開會議,對連續八個多月的防禦戰進行了總結與交流,在對坑道工事進行分析後,讓大家心裡更有了底。

對這項防禦戰,陳賡可以說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他認為,這項既能保存自己、又可殲滅敵人的戰術,是經過解放戰爭實踐證明了的。

要進一步運用好坑道,確保能藏能打,要與野外作戰搞好結合的文章,確保打好勝仗。

之後,經過當時戰事的實踐後,他又在一次總結會上指出了坑道作業的不足,並提出了做不好就是自掘墳墓的說法。

他指出,提倡坑道是劣勢一方對付優勢一方的好方法。

但是,如果坑道建構不好,就會有很大的危險。

對此,他要求坑道必須要有統一的標準,並要求雨季前確保坑道完工。

當得知有的陣地尚沒坑道時,便火速調集其他地方的力量進行挖掘,用了三個月時間,最終形成了完整的坑道作戰防禦系統。

此防禦體系,使得我軍堅如磐石,牢牢守住了陣地。上甘嶺戰役中,敵人實施狂轟亂炸,整個山頭被夷為平地,還用了毒氣,但是依然沒有佔領高低。

最終不得不以和談方式結束戰爭。

日理萬機

指揮作戰期間,他每天聽匯報、做指示,處理大量的工作,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決定如何修建鐵路、防洪措施等,並全面做出登陸作戰部署。

在指揮作戰的繁重之餘,陳賡還抽出時間接待了西南軍區和中南軍區的中高級幹部赴朝參觀團,同他們親切座談交流,徵求他們的意見建議,還給他們做專題報告,讓他們受益匪淺。

小結

1952年夏,陳賡回國,負責籌建哈爾濱工程學院,為我國的國防事業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

1961年因勞累過度在上海病逝。

他的一生可謂傳奇的一生,在抗美援朝一年左右的時間裡,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屬於真正的幕後功臣。

相關焦點

  • 讓蔣介石頭疼的黃埔學生,他是黃埔三傑之一,1955年授銜時為大將
    延安整風時,康生質問陳賡「要不是你救蔣介石,哪用打這麼多仗」陳賡反駁說「那時他死了就成革命烈士了,跟廖仲愷一樣」陳賡大將,是我軍知名的高級將領,在他的身上,發生了許多的傳奇故事,他是黃埔一期生,被譽為黃埔三傑之一,而他,也是讓校長蔣介石頭疼的學生。
  • 著名的黃埔三傑,除了蔣先雲和陳賡,還有一個為何很少被人提起?
    黃埔軍校被譽為近代中國軍事人才的搖籃,其中著名的黃埔一期更是湧現了一大批叱吒風雲的名將。這一期最早招收學生499人,加上各地講武堂保送生,一共700人,都是當時中國最優秀的青年俊傑。而其中公認最出色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黃埔三傑:蔣先雲、陳賡、賀衷寒。
  • 陳賡58歲英年早逝,戰友李克農怒摔酒杯:陳賡不在,喝酒沒味
    陳賡大將,一生傳奇:黃埔三傑,上海特科,東徵救蔣公,長徵救周公,抗戰專打386旅日本人都佩服,解放戰爭陳謝兵團中央總預備隊,援越抗法,抗美援朝,創建哈軍工,培養我軍的高級將領的搖籃,戰功彪炳千秋,是擁有元帥戰功的大將軍!
  • 黃埔三傑是黃埔一期中的哪三個?這三個,都是湖南人
    引言在我國軍事史上,黃埔軍校的存在不可取代,因為培養出了太多人才,很多人直接影響了當時國家局勢。從北伐到抗日戰爭,從解放戰爭到抗美援朝,期間都離不開從黃埔軍校畢業的人才。在黃埔軍校的第一期學員中,有這麼三個人,他們表現非常突出,分別是蔣先雲、賀衷寒、陳賡。當時有這麼三句話眾人皆知:蔣先雲的筆、賀衷寒的嘴、陳賡的腿。因為外界傳說比較多,所以他們在當時被譽為「黃埔三傑」。比較有意思的是,他們三個還都是湖南人。
  • 黃埔三傑名下無虛,陳賡將軍一世傳奇
    陳賡將軍經常和黃埔舊友開玩笑說——我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上,學會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兩件事:欣賞別人的老婆、記著別人的錯誤。到前線督戰的蔣介石怕被叛軍俘虜,拔出手槍企圖「殺身成仁」,幸虧陳賡眼明手快,搶下了校長的槍……陳賡不顧個人安危,連背帶拖,將蔣救了出來。之後,陳賡又不眠不休,長途跋涉找到何應欽和周恩來的第一師,搬來了援兵。
  • 「黃埔三傑」之一的賀衷寒為什麼主張武力解決「西安事變」?
    本鬼在前文《「黃埔三傑」中唯一反動的賀衷寒為什麼會失去蔣介石的信任?》中提到,「黃埔三傑」之一的賀衷寒之所以失去蔣介石的信任,主要原因是主張武力解決「西安事變」,想要了蔣介石的命。不過讓人奇怪的是,位列「黃埔三傑」之一的賀衷寒應該是個聰明人並且很了解蔣介石,不會不知道主張武力解決「西安事變」等同於背叛蔣介石。既然如此,賀衷寒為什麼主張武力解決「西安事變」呢?與背叛革命的原因類似,賀衷寒沒有意識到「西安事變」本質上是民族矛盾激化臨界點的表現,已經涉及到各方面。
  • 「黃埔三傑」中唯一反動的賀衷寒為什麼會失去蔣介石的信任?
    在黃埔軍校一期學員中,蔣先雲、陳賡、賀衷寒並稱為「黃埔三傑」。當時間黃埔軍校有句順口溜:「蔣先雲的筆、賀衷寒的嘴、敵不過陳賡的腿(陳賡救過蔣介石的命)」,蔣介石也很欣賞「黃埔三傑」。然而蔣先雲、陳賡大將都是堅定的革命者,後來都堅決反對蔣介石的反動統治。只有背叛人民與革命的賀衷寒追隨蔣介石。但奇怪的是,「黃埔三傑」中唯一反動的賀衷寒後來卻失去了蔣介石的信任。在土地革命戰爭期間,蔣介石還是非常重用與信任賀衷寒的,畢竟是唯一追隨自己的「黃埔三傑」。
  • 「黃埔三傑」之一的賀衷寒,1949年跟隨蔣介石去了臺灣,結局如何
    「黃埔三傑」之一的賀衷寒,1949年跟隨蔣介石去了臺灣,結局如何黃埔軍校創校時,有三位特別優秀的學生被稱為「黃埔三傑」,這其中,蔣先雲25歲戰死沙場,陳賡稱為新中國的開國大將,還剩下一位賀衷寒,很多人不是很熟悉,今天就來說說他的經歷。
  • 文藝兵見到陳賡,嚇得連忙敬禮,陳賡大笑:坐下吧,我又不閱兵!
    事實證明,毛主席看法非常正確,抗美援朝一戰,不僅粉碎了美國的企圖,也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為新中國外交打開了新天地。 鮮有人知,除了毛主席和彭老總,還有一位大將也支持抗美援朝。得知中央出兵援朝,他竟主動請求入朝參戰。 這位大將就是大名鼎鼎的陳賡。
  • 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零敲牛皮糖戰法成功挫敗美軍磁性戰術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是,面對「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如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創造出全新戰法,以劣勢裝備戰勝裝備技術佔絕對優勢之敵。5月27日,毛澤東召見第三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賡和志願軍參謀長解方,著重了解為什麼在朝鮮戰場上難以達成大的殲滅戰,進一步加深了對這場戰爭特點的認識。他在談話中指出:在打法上同意不斷輪番各個殲滅敵人的方針,即「零敲牛皮糖」的辦法。每軍一次以徹底乾脆殲滅敵一個營為目標。一次戰役使用三四個軍(也可多一點),其他部隊整補待機,有機會就打。
  • 黃埔一期畢業的六位開國將帥,有兩位身份很特殊
    在黃埔軍校中,最珍貴的是一期生。黃埔一期人才輩出,國民黨方面就有大名鼎鼎的杜聿明、鄭洞國等抗日名將。那麼,共產黨方面呢?
  • 他那些小九九,都是旅長陳賡玩剩的
    陳賡是黃埔一期學員,是有名的黃埔三傑之一。他和胡宗南、宋希濂,熊綬春,黃維,李鐵軍這些國民黨後來的大將都是同學,有趣的是這些人後來在解放戰爭中,都成了陳賡的手下敗將。正是因為陳賡正確的修築坑道的戰術,所以雖然他後來回國了,上甘嶺戰役才能堅守下來,對志願軍最後取得勝利,意義重大。可以說,上甘嶺取得勝利,陳賡是一個幕後英雄。兩次的國際戰爭都參加的人,沒有幾個人可以和陳賡相比。不僅如此。
  • 他是黃埔三傑中最傑出的一位,他與蔣介石同姓,但犧牲最早
    ——范文瀾(中)文章類型|歷史文化字數|1008,閱讀約3分鐘說到近代史上的黃埔軍校,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許多國家和國家的著名將領大多出自該校。那麼在眾多的黃埔學子中,誰才是最優秀的呢?軍銜沒有好壞之分。
  • 志願軍畏難陣地戰,彭德懷推行坑道,為何說:簡直就是墳墓?
    抗美援朝戰爭,這場戰爭打出了中國軍隊的軍魂,打出了中國的尊嚴,打出了軍威國威,打出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打出了美帝是紙老虎的原形!當然,這場戰爭無疑也是史上最殘酷的戰爭之一。1951年,美軍的狂轟亂炸,我們的陣地工事被大量摧毀,戰士傷亡嚴重。一些部隊面對敵軍的裝備、火力優勢,對陣地戰有了畏難情緒。
  • 看一看我們的開國將帥,有多少人是黃埔軍校畢業的?
    林元帥在黃埔上學時,就擔任所在連隊的支部書記,屬於政治和軍事都過硬的學員。黃埔畢業後,林元帥先後參加北伐和南昌起義等革命戰鬥,一步步成長為我軍優秀的指揮官,並於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除了林元帥和徐元帥外,十大元帥中的聶榮臻元帥曾經黃埔軍校政治部秘書。葉劍英元帥曾經擔任黃埔軍校的教授部副主任,掌管軍事理論的學科教育,是黃埔最有威望的教官之一。
  • 都說黃埔之後無俊傑,但96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致敬黃埔軍魂
    當然我國也有世界聞名的軍校,如近代最為出名的黃埔軍校。國共內戰中聞名的指揮官,如黃埔三傑:蔣先雲、陳賡和黃埔軍校是中國現代第一所革命軍政學校,1924年6月16日始建於廣州黃埔長洲島,通稱為「黃埔軍校」,正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在全國也有多處分校。
  • 陳賡執行秘密任務,險遇敵軍司令錢大鈞,錢大鈞故意裝糊塗放走他
    1928年,陳賡準備前往天津執行秘密任務,他在上海坐上了火車,是普通車廂,三等客車,等火車到了南京以後,陳賡出來透氣時,突然看到有一群人圍著國民黨的一個大官進了火車的包廂。陳賡一看,糟糕,這個國民黨大官他認識,那是他在黃埔軍校學習時,他的教官錢大鈞。
  • 陳賡執行任務,險遇敵軍司令錢大鈞,老蔣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一九二八年,陳賡準備到天津去執行秘密任務,他在上海坐火車,是普通車廂,三等車廂,等火車到南京後,他出來透透氣,忽然看見一群人圍著一個國民黨大官走進火車包廂。這是個很糟的事,陳賡知道這位國民黨大官就是他在黃埔軍校學習時的教官錢大鈞。
  • 抗美援朝戰爭中破解相持局面的戰術對決
    零敲牛皮糖VS磁性戰術——抗美援朝戰爭中破解相持局面的戰術對決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是,面對「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如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創造出全新戰法,以劣勢裝備戰勝裝備技術佔絕對優勢之敵。
  • 江蘇有個「小蔣介石」,黃埔模範生,功德林勞模,是同一個人嗎?
    傳說中的蔣介石麾下一百零八將,邱行湘是其中之一;蔣介石手下七十二弟子,邱行湘也是其中之一,但凡這一類的排名中,基本上少不了他。邱行湘是怎麼躋身於蔣介石「親信圈」的,這要從黃埔軍校開始說起。在一次點名的時候,蔣介石突然手指邱行湘,大聲提問:「你叫什麼名字?什麼地方人?來黃埔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