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載自電影派(dyp833)
不可二次授權
只限微信平臺
世上的愛情千千萬,最玄的莫過於一見鍾情。
不過派爺經過長期觀察,終於發現了一條真理——
什麼荷爾蒙的躁動,多巴胺的分泌;
什麼一眼萬年,金風玉露一相逢;
全都歸於兩個字:
看臉。
試想——
你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TA一眼,卻被一個醜比辣了眼。
可以說是人間慘劇了。
長得不好看的人,早就被剝奪了一見鍾情的資格。
其實,看臉並不可恥。
否則公孔雀也不會開屏。
生物進化論的道理派爺就不多分析了。
我們都知道,好的愛情是靈肉合一。
但一見鍾情也好,日久生情也罷,始終繞不開「看臉」的環節。
嚴重打擊顏值普通群眾追求真愛的積極性。
除非,出現生命中的「奇蹟」——
今天的故事來自一部匈牙利電影,今年的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得主。
片名很直觀——《肉與靈》。
大多數的愛情,都是由肉及靈。
原始的性吸引力先擦出火花,逐漸發展成靈魂伴侶。
本片探討的是一種新型戀愛——
由靈及肉。
靈魂已經完美契合了,肉體竟然還是牴觸的。
並不是因為醜。
男主角安德,一位中年成熟魅力男,左手殘疾。
他一個人吃飯旅行走走停停,有點社交障礙。
女主角瑪麗亞,比安德還要孤僻。
她一個人工作,一個人生活,一天下來可以一句話不說。
瑪麗亞是安德的新同事。
很難想像,這麼文藝唯美的愛情故事,居然發生在一個毫無情趣的環境——
屠宰場。
安德擔任財務總監,瑪麗亞是個肉類質檢員。
安德對瑪麗亞的印象不錯,鼓足勇氣搭訕:
食堂裡的南瓜好吃,我還喜歡喝點湯。
人類一戀愛,智商就掉線。
然而瑪麗亞情商奇低,張口就是一句:
你是個殘廢,喝湯比較方便吧。
派爺都想替安德抽她。
回到家的瑪麗亞十分懊惱。
隨手拿起兩個調料罐,扮演安德和自己。
把當天和安德失敗的交談,重新思考演示了一遍。
那時候我應該說……他就會說……
我再說……我們就可以正常聊起來了。
原來,瑪麗亞患有重度人際交往障礙。
認真又懊惱的小表情,直擊派爺的少男心。
第一次接觸失敗後,安德和瑪麗亞幾乎沒了來往——
你不接近我,我也懶得理你。
要是沒有外力助攻,兩個重度社恐+死宅,這輩子恐怕都和「肉與靈」無緣了。
直到屠宰場出了一件意外。
藏在藥櫃裡的「交配粉」失竊,警方認定是內部人員作案。
「交配粉」專供屠宰場裡的牛交配時使用。
一包粉服下,兩百多斤的牛說「騎」就騎。
屠宰場工作人員偷走這種「禁藥」,令人細思極恐。
警察查案的同時,欲言又止地向安德提議:
你們應該找個心理醫生,給屠宰場員工都看看。
心理醫生問診中有一個環節:解夢。
每個員工都要告訴醫生,自己昨晚做了什麼夢。
醫生問了一圈下來,突然驚訝地發現:
安德和瑪麗亞的夢境——一毛一樣!
在冰天雪地的森林中,兩隻鹿在小溪邊散步覓食。
沒有交配,只是在喝水時碰到了對方的鼻尖。
純情得派爺忽然老臉一紅。
唯一的區別在於——
安德夢見自己是那隻雄鹿,瑪麗亞夢見自己是那隻雌鹿。
湊成了完美的一對。
心理醫生拍案而起:
你們兩個是不是串通好了來耍我?
她把安德和瑪麗亞同時叫來,當庭對質。
場面堪稱史詩級的尷尬。
看到這裡,派爺發現又被這部《肉與靈》給騙了。
頂著讓人血脈賁張的片名,上演了一部年度悶騷大片。
為了弄明白他們為什麼會分享同樣的夢境,安德和瑪麗亞越走越近。
臺詞一本正經地不忍直視:
我很想和你一起睡覺。
瑪麗亞和安德共處一室,一個睡床上,一個睡地上。
希望能夠同時入睡,研究夢境的同步程度。
可惜小心臟砰砰亂跳,入睡失敗。
孤男寡女,夜半三更,安德和瑪麗亞決定——
打牌打發時間。
論小清新,歐洲片這次居然不輸日本純愛片。
當然,結局必須「扣題」。
從靈魂的共振,到靈肉結合的大和諧。
連唯二的兩場船戲都拍出了性冷淡的味道。
《肉與靈》是一部超現實愛情片,卻浪漫得一塌糊塗。
張愛玲通過《色·戒》表示——
到達女人的心要通過陰道。
《肉與靈》則擁有不可思議的浪漫——
在身體找到對方之前,靈魂已然相識。
不愧是女導演。
瑪麗亞不懂得和人打交道,抗拒身體接觸,有重度強迫症。
看似複雜的毛病,可以匯總為一個詞:
「現代病」。
現代人或多或少都有這些症狀。
遇見瑪麗亞之前,安德已經把自己封閉了好幾年。
他也交往過別的女人;
往往是受不了寂寞,一段時間過後就發現,還不如獨自一人。
安德的情感觀,加上瑪麗亞的人生觀——
基本上等同於現代人的世界觀。
有多期待,就有多懷疑;
有多謹慎,就有多貪心;
有多嚮往真愛,就有多恐懼真愛。
安德和瑪麗亞的故事,像是韓劇一樣「宿命的愛情」。
按照往常,派爺才不信。
但《肉與靈》的超現實處理,越奇幻,越讓人感覺充滿希望。
它是一劑治癒系的雞血——
沒一副好看的皮囊,照樣有人稀罕你有趣的靈魂。
別管方法多扯淡,總有機會遇到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