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一早,臨泉縣委書記鄧真曉以「結個窮親戚,當個好心人」為題,通過個人微博呼籲社會成功人士伸出溫暖之手,幫助「窮親戚」們度過難關,為臨泉當前脫貧工作鼓與呼。
作為縣委書記,
鄧真曉為何發布該條微博?
作為安徽省深度貧困縣,
臨泉當前脫貧攻堅工作當前進展如何?
和小編一起看一下吧!
對於發布該條微博的原因,鄧真曉稱「微博已說明」:臨泉縣目前還有7.7萬人沒有脫貧,他們有的因為孩子上學而致貧,有的因生病而致貧,有的因為事故而致貧,有的因為沒有勞力而致貧等等。
鄧真曉說:「臨泉縣脫貧工作困難大、任務重、矛盾多。」為此,他在微博上呼籲更多的社會成功人士伸出溫暖雙手,在臨泉「結個窮親戚」,幫助貧困戶們度過難關。
臨泉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徐紅豔補充說,從當前臨泉縣脫貧攻堅工作的效果來看,「一對一」幫扶針對性非常強,成效顯著。她舉例說,當地有一戶困難家庭,丈夫去世後,雙目失明、腿腳不便的妻子帶著兒子生活,異常困難。去年11月,合肥市廬陽區一位企業主得知這戶家庭的情況,對他們進行「一對一」幫扶。春節前帶著老婆、孩子數次趕到這家,不僅為母子倆添置了各類家具、電器,準備了所有的過年物品,還幫房屋內外打掃得乾乾淨淨,現場令人感動。
「目前,這戶家庭不僅困難得到了解決,母子倆的思想狀況也好了很多,孩子不僅比以前懂事,學習也認真多了。」徐紅豔總結說,一方面大量的貧困戶有被幫助的需要;另一方面,很多成功人士有這方面的意願,「所以鄧書記就在微博上發起了這樣的倡議。」
鄧真曉的微博暱稱叫「中原牧場大臨泉」。正如微博簡介「中國第一(230萬)人口大縣,姜尚故裡、雜技之鄉,臨泉歡迎您」中描述的那樣,鄧真曉不僅在微博上為臨泉代言,他的微博也成了群眾反映各類問題和化解情緒的平臺。
7月4日,關於臨泉芥菜的視頻在央視播出,鄧真曉不僅面對鏡頭,向世人推介臨泉縣情和土特產芥菜絲,還在個人微博予以轉發:「臨泉芥菜,我的最愛!」
鄧真曉說,有不少同誌喜歡在他的微博裡投訴或發言,這是對他的信任,一般都會有相關部門關注處理,緊急嚴重的我會轉辦跟蹤。「因為這是我的私人空間,沒有專人打理,加上事物纏身,很難一一作答。」不過,中安在線記者瀏覽了近幾年鄧真曉發布的微博,發現他不僅會針對百姓反應的問題給予轉辦並告知進展,還經常在微博上安撫老百姓的情緒。
看到假疫苗事件引起的公眾焦慮,不由想起了曾經的三鹿奶粉,想起了某地的大頭娃娃,想起了三聚氰胺、塑化劑、爛尾樓等,資本的逐利本性,迫切需要套上法律的繩索,否則市場經濟釋放的魔鬼會吃人的。一方面要嚴厲懲罰失信者,另一方面要反思我們的教育,是否可以在淨化心靈上做的更好。我們的發展為了什麼?我們的步子很快,靈魂跟上來沒有?
「臨泉有230多萬人,訴求多元,群眾在微博上有時會有牢騷話和不滿的語言。」鄧真曉認為,微博不僅可以傾聽民聲,還成了化解老百姓情緒的平臺。「群眾情緒不好,反而讓我更明白下一步哪些工作該怎麼更好地去做。」
據了解,臨泉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安徽省深度貧困縣,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2.3萬、貧困村96個,歷史欠帳多,貧困基數全省最大。
為儘快奪取脫貧攻堅的勝利,臨泉縣確立了「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思路,構建了特色產業、務工就業、健康脫貧等「1+25+18」政策體系,創新推行園區帶動、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合作社帶動、經營大戶帶動和貧困群眾自主發展產業的「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模式,並被作為經驗在全省推廣。
去年4月19日,臨泉縣扶貧基金會正式成立,70多家企業積極認捐,助力扶貧。截至目前,該基金會已接納各類社會捐款2000多萬,所得款項大部分用於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
臨泉縣目前已有46個貧困村順利出列、14.6萬貧困人口脫貧。其中,去年該縣完成4.5萬人脫貧,36個村出列的任務。2016年、2017年,臨泉縣連續兩年在全省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考核中獲得「好」的等次。
來源:臨泉縣市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