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華媒:日本報復社會案件頻發 難當「安全大國」

2021-01-1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8月18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日前撰文稱,最近,東京都杉並區發生一起惡性報復社會事件,一名68歲男子向正在參加「森巴舞節」的人群投擲了6個裝滿汽油的火焰瓶,大火夾雜著玻璃,造成15人受傷,其中還包括一名1歲的兒童。

  文章稱,由於時值日本的「盂蘭盆節」,此事件引起了日本民眾的極大恐慌,人們紛紛質疑,報復社會案件頻發,日本還是那個「安全大國」嗎?

  東京警視廳高井警察署接到報案後,迅速趕到現場,鎖定了犯罪嫌疑人。當警方衝入男子家中時,該男子已經上吊身亡。警方在其家中發現了可以殺人的「弓弩」和至少10個已經準備好的汽油瓶

  。值得慶幸的是嫌疑人中途收手,如果將這些「武器」全部使用,後果將不堪設想。無疑,這是一場有預謀的「臨死拉墊背」的行為。據稱,該男子處於無業狀態,生活狀況並不樂觀。

  文章指出,此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兩周前發生在日本神奈川縣相模原市殘障人士療養中心的「惡性持刀殺人事件」。該中心的前職員植村聖,在被辭退後心懷不滿,於7月25日凌晨潛入療養中心,用事先準備的刀具砍死了19名殘障人士。

  不到一個月連續發生兩次惡性報復社會事件,引發了人們對日本社會安全的擔憂。無差別殺人事件不同於恐怖襲擊,行兇者的作案動機多出於自身的境遇,沒有太強的政治目的,而兩者的相同之處是能夠造成大量平民傷亡。

  有人稱,無差別殺人事件的行兇者都是不想活的人,他們這是「變相自殺的行為」。的確,自殺者自殺的原因也與「無差別殺人」的原因有相似之處。

  日本內閤府統計顯示,2015年日本共有2.4025萬人選擇自殺,其中男性自殺者有16681人,佔總數的69.4%。而在自殺人群中,有6成是無業者。正如此次發生的案件一樣,自殺是目的,而給社會造成困擾是過程。那是什麼原因讓一些日本人走上這條不歸路呢?

  文章分析稱,首先,經濟下滑,低收入者人數大幅增加。泡沫的破裂,讓日本經濟近30年長期停滯不前,為了節約成本,日本各大企業開始改變僱傭制度,減少正式職員數量,大幅增加臨時工數量。臨時工不僅收入低,沒有保障,而且大多從事一些「髒累差」的工作。

  他們的年收入一般低於300萬日元。而300萬日元也是日本社會默認的一條「貧困線」。據日本國稅廳調查顯示,4成日本民眾的收入在紅線以下。生活的貧困讓很多人感到絕望。

  文章隨後指出,其次,社會保障系統開始崩塌。雖然人們常說:「日本是高福利國家」。但高福利並不能夠惠及到每一個人,高福利也並不意味著老無所憂。由於日本財政赤字嚴重,老年人能夠拿到的養老金越來越少。

  這不僅讓老年人過得不舒心,更讓年輕人看不到希望。然而,日本政府卻在不斷提高消費稅,從原來的5%到現在的8%,再到以後的10%。這勢必會讓低收入者生活更加困難。漏洞百出的社會保障再加上日本政府的火上澆油,讓低收入者生活陷入絕望。

  文章還指出,最後,個人精神問題。雖然日本社會存在各種原因,但選擇報復社會的人卻是少數。這齣於日本社會的冷漠與無情,讓很多低收入者不僅生活無著,而且精神上也陷入孤苦之中,久而久之就會出現精神疾病,成為「瞬間破壞一切規矩的人」,直接造成「大規模殺傷事件」。

  文章最後指出,日本社會經濟環境的惡化讓低收入者對生活產生絕望,而日本政府的不當政策還在給這種絕望加碼。一旦某些精神存在問題的低收入者達到極限,很可能用最極端的方式宣洩自己的憤怒。而正是這種來自底層的憤怒,讓日本不再安全。

相關焦點

  • 日本校園性騷擾案件頻發 記者寫書揭秘原因
    近年來,日本的校園性騷擾案件頻發,引起社會極大關注。另有一個案例是一名高中教師半強行帶自己的女學生到賓館,欲施行強姦但強姦未遂。也正是因為這樣,把校園性騷擾當作社會問題來看待也有利於保護孩子們免受侵害。  近年來,日本的校園性騷擾案件頻發,引起社會極大關注。
  • 日華媒:日本校園暴力只是青春的疼痛?
    日華媒:日本校園暴力只是青春的疼痛?其校園暴力不僅是青春疼痛,還有三方面原因:許多家庭父親早出晚歸,母親過分溺愛,導致不少青少年形成以自我為中心性格;日本是學歷社會,過分強調學生的考試技能而忽視身心全面發展;日本媒體過分渲染暴力行為對青少年造成不良影響。  文章摘編如下:  去年10月份,日本滋賀縣大津市市立中學一名13歲男孩因不堪忍受校園暴力而自殺。
  • 揚言報復社會?拘留沒商量!萊蕪公安辦理兩起揚言報復社會案件
    近日,先後有兩人 因為揚言報復社會, 被萊蕪公安依法拘留。 城東派出所快速辦理該兩起揚言報復社會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規定,二人涉嫌構成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適用行政案件快速辦理程序,分別對兩人作出行政拘留九日、五日的處罰。
  • 恐怖襲擊事件頻發的根源:索馬利亞亂局
    原標題:恐怖襲擊事件頻發的根源:索馬利亞亂局  7月26日,中國駐索馬利亞大使館所在的半島皇宮酒店發生爆炸,至少造成15人遇難。經外交部核實確認,中國大使館1名武警罹難,3名武警受傷。   事後,「索馬利亞青年黨」宣布對此襲擊負責,其目的是為了報復非盟駐索馬利亞特派團和索馬利亞政府軍對該組織的打擊,並聲稱酒店裡駐有協助打擊行動的「西方」使團。   半島皇宮酒店靠近摩加迪沙國際機場,被認為是當地最安全的酒店,多國使館人員在此辦公。然而,安全永遠是相對的。當「索馬利亞青年黨」把襲擊的目標轉移到這裡的外交使團後,情況開始改變。
  • 日媒:日本因自然災害多發在世界安全排名持續走低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雅虎新聞網7月1日報導,日本一直嚴格把控安全問題,但是在世界安全排名持續走低。在2015年世界最安全國家及地區排名中,中國香港位居第1,中國臺灣位居第6,而韓國和日本分別排名第17位及第22位。
  • 日華媒:中國發展海洋經濟可借鑑日本經驗
    日華媒:中國發展海洋經濟可借鑑日本經驗   中新網11月8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8日刊載《中國發展海洋經濟可借鑑日本經驗》一文,文章指出,中國政府已提出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但實事求是地說,中國發展海洋經濟起步晚、基礎差、經驗不足,但起點高、進展快,出現了形勢對理想要求與實際狀況脫節的現象。
  • 日華媒:近7成受訪日本家長感覺教育費負擔重
    日華媒:近7成受訪日本家長感覺教育費負擔重 2019-03-26 15:27:1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涉學生交通安全事故頻發 誰該為學生交通安全負責?
    ◇發揮檢察建議作用、強化責任單位的履職意識是解決當前涉學生交通安全的一劑良方;檢察機關要依照刑法有關規定做好對涉學生交通肇事案件涉案人的懲戒工作,使駕駛人心中有敬畏;按照「誰執法,誰普法」原則開展好「普法進校園、進社區」等宣教活動,通過案例視頻回放、新媒體展播等途徑宣傳交規知識,提升全社會尊崇交規的意識。
  • 日華媒:日本教育差距與貧富差距成「雙生花」
    日華媒:日本教育差距與貧富差距成「雙生花」   中新網6月4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4日刊文指出,在相同的分數線上,低收入家庭子女進入日本公立或國立大學的機會越來越被高收入家庭的子女擠壓。
  • 日華媒:日本高中女生陪大叔散步或成色情溫床
    日華媒:日本高中女生陪大叔散步或成色情溫床   中新網10月21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19日刊載評論文章《日本少女陪大叔散步有何蹊蹺事》,文章指出,現在日本,「陪人散散步就能賺大錢」的廣告傳單,被人不斷塞進日本高中女生手裡,不少人為此動心。
  • 美國槍擊案件頻發,華裔青年不幸當場身亡,留學安全如何保障?
    槍擊案頻發,留學生安全如何保障這已經不是美國第一次因槍擊而導致留學生遇害的案例了。美國這樣的案件還有很多很多.最令小編感到憤慨的是,很多這樣的悲劇都是兇手的反社會心理無差別殺人,他們對生命的漠視,讓一個又一個鮮活的個體就那麼「輕易地」消散在槍口下。美國一貫號稱自由美國,是多種文化匯集,相互包容,相互交流的沃土。而就是在這個號稱自由的王國,連民眾最基本的生存權利都沒有辦法保障,這難道不是一種諷刺?
  • 2019年國際安全形勢:和平局面保持、亂象危機頻發
    2019年,世界總體和平與穩定的大局未變,大國關係既有對抗性和摩擦性加劇的一面,也有競爭性接觸、選擇性合作維持的一面,大國間仍然守住了不發生軍事衝突和戰爭的底線。但2019年的國際安全形勢亂象叢生、危機頻發,突出表現在全球動蕩源和風險點進一步增多,地區安全形勢更加複雜嚴峻,全球安全治理舉步維艱。一些國家的政治和社會動蕩有向整個地區乃至全球蔓延的危險。
  • 【光明網評論員】女性被侵害案頻發,社會焦慮須彌合
    夠了,實在夠多,夠令人痛心了!短短一個月之內,全國接連出現多起侵害女性的大案要案,遺憾、失望、焦慮一次一次刺痛心扉,讓整個社會為之黯然神傷。人們迫切地追問:為什麼會接連發生多起類似案件?如何才能避免其再度發生?不少人提出,女性受侵害主要在於防範意識不強,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加強女性的安全教育,提高她們的防範意識。這有一定的道理,但沒有看清問題的本質。
  • 日華媒:飄洋過海的老北京涮鍋 一解華人思鄉之苦
    日華媒:飄洋過海的老北京涮鍋 一解華人思鄉之苦 2019-04-15 15:42:06來源:中新網客戶端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日媒:日本社會毒品大麻泛濫「亂如麻」
    中新網電,近日,中國多位明星因吸食大麻等毒品被逮捕,引發關注。日本新華僑報日前刊文稱,毒品也是困擾日本的一大社會問題。就在前不久的5月17日,日本著名歌手ASKA因持有大麻被日本警視廳逮捕;此後,又有日本媒體爆出村上春樹在德國開「大麻Party」,引發廣泛關注。整體看來,日本的大麻等毒品違法案件頻發,毒品大麻「亂如麻」。  文章摘編如下:  在明治時期,大麻作為治療哮喘的要去被廣泛應用。
  • 疑似報復社會,湖南男子在小學門口砍傷四名學生,畫面令人心痛!
    疑似報復社會,湖南男子在小學門口砍傷四名學生,畫面令人心痛!近日,據湖南媒體報導,在湖南省桑植縣澧源鎮文明路路段發生一起故意傷害刑事案件,四名市民受傷,傷者暫無生命危險,持刀傷人嫌疑犯某已被當場捕獲。此案件正在調查處理。
  • 為薩德中國對美韓多管齊下,韓國媒體擔憂「大國的報復」
    迄今為止,中國官方並未宣布任何制裁措施,但敏感的韓國媒體還是發現,中國似乎在多管道齊下對美韓施壓,在加上今年以來火爆的中國遊客赴韓遊現降溫苗頭、韓國藝人在華演出取消、赴華籤證審批趨嚴等情況,有韓媒宣稱「大國的報復」已經開始。《環球時報》稱,韓媒的這種調子試圖把中國塑造成「以大欺小」的形象,卻忽略了韓國自身才是這場風暴的肇事者。
  • 報復社會的人,心理病了
    就在剛才安順公安局就7月7日安順公交墜湖事故調查結果進行了通報:系司機蓄意報復社會。公交車司機常感家庭不幸福,生活不如意,有厭世情緒,事發前飲酒;公交車無機械性故障。由此想到了2018年6月28日中午發生在上海徐匯浦北路近桂林西街人行道附近1名男子持菜刀砍傷3名男童及1名女性家長,最終導致2名男童因搶救無效死亡的惡性案件。犯罪嫌疑人黃某是因生活無著落產生報復社會念頭,進而行兇。這兩起案件都是因為要報復社會而為。
  • 山西呂梁永聚煤業安全事故頻發涉嫌瞞報,區長李瑞剛至今未被追責
    山西呂梁:永聚煤業安全事故頻發涉嫌瞞報,區長李瑞剛至今未被追責!書記區長應擔責    一側《山西離石永聚煤業安全事故頻發涉嫌瞞報 》的爆料出現在多家媒體網站社交平臺和微信公眾號,引起網民的廣泛關注。
  • 當紅藝人浴室滑倒事故頻發,衛浴安全短板如何破?
    值得注意的是,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在此之前,因浴室滑倒造成的安全事故並不少見,就此產生的法律糾紛也不少。業內專家指出,浴室防滑一直是個難題,也是長期以來沒有解決的問題。這要求企業生產防滑安全的衛浴產品,尤其是更多關注適老、適幼的衛浴市場。而消費者在設計建造浴室時,需要提醒設計師和產品供應商要考慮不同年齡、身高、體重的家庭成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