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菜單是一家火鍋店的靈魂,小菜單裡有大乾坤,是賺是賠全看它。
今天,餐見君搜集了海底撈、巴奴、湊湊、蜀大俠、大龍燚、小龍坎這6個火鍋品牌的最新菜單,看看他們都如何排兵布陣。
海底撈
表面「平平無奇」,卻最人性效率最高
9年前海底撈門店就啟用了PAD點餐,顧客可以只點半份菜,也可以隨時退菜,並實時觀察自己的消費金額,非常人性化。
雖不像紙質菜單那樣一目了然,但只要點擊某個菜品圖片,會出現詳細介紹。而且電子菜單更容易搜集客戶信息,實現大數據管理,會員積分管理等,從而實現效率最大化。
海底撈的菜品分類簡單直接,結構上分為10個板塊,鍋底、特色菜、牛羊肉等。之前還推「招牌十撈」,現在改成了「特色菜」,菜單就更沒特色了。
但也有3大亮點,一是鍋底個性化定製,比如經典麻辣鍋,在辣度上,可以選擇加麻、加辣;番茄鍋可以加酸、加甜。
二是強大的甜品、飲品研發能力。海底撈有自製乳酸菌、精釀啤酒和夏日冰淇淋系列,比如冰皮麻薯、鹹蛋黃冰淇淋風味慕斯蛋糕等,擺盤精緻,顏值高,在抖音、小紅書等社交軟體刷屏。
三是,單看菜單「平平無奇」,但實際上它最大的競爭力在於網上流傳的各種「隱藏菜單」,比如自製酸辣粉、番茄牛腩燴飯、海鮮粥等,這也正是海底撈的強大之處,消費者主動為其提供創意和談資。
海底撈最近新推的產品:紐西蘭草原秘制嫩羊肉、蛋黃魚豆腐、魚籽魚滑、mini火鍋油條、撈派滑嫩鴨血,以及三種口味的酸奶。
▲海底撈鄭州公園茂店小程序點餐
巴奴
品牌價值傳遞最到位
▲點開可看大圖
巴奴的菜單整體給人精悍的感覺,在此次盤點的所有菜單裡,巴奴在品牌價值體現方面做的最好,文案和圖片等呈現,始終圍繞「產品主義」體現「鮮和品質感」。
首先整個菜單正面右上角,也是視覺重心處,醒目體現品牌主張和品牌榮譽:「為社會精英創造新鮮美味;大眾點評必吃榜」。
菜單背面,有三分之一是中央廚房的宣傳,有圖有真相,為產品品質做背書。
其次,產品排版上重點突出。正面只有三大分類:毛肚、十二大護法、野山菌湯。每個加以點睛文案描述,可見這三類產品的地位。
尤以毛肚為最,圖片顯示也是最大的,冠以「火鍋頭道招牌菜」,當然「食神」蔡瀾的背書也得體現出來。
接下來的「十二大護法」,圖片鮮豔,文案到位,「180天小羔羊、天然牧場、0-4度保鮮、100%純蝦肉、非轉基因……」用這些字詞傳遞食材新鮮和高品質。
野山菌湯那一欄,放的不是一碗菌湯,而是菌湯出品的過程:1選材—2熬製—3保鮮—4營養,每個步驟放一張圖,首圖以穿著少數民族服飾的採菌人在綠色山林中的形象出現,純天然、原生態的感覺撲面而來。
整個菜單,能用圖的產品都放了圖片,最大限度地直觀表現,尤其是不局限於產品圖,而應用了工藝、原產地、央廚等圖片。但菜單整體看起來有點滿,留白不足,太整齊有時會缺乏美感。
巴奴最近推出的新品是:泰國椰子、小香芹、龍珠鮮筍。
▲巴奴菜單主要分類和主打產品
湊湊
「造概念」是一大特色,突出社交,以情動人
湊湊的菜單是一本「雜誌」冊子,一季度一換,封面有不同的主題,比如9月17日更新的主題是:「湊湊就是多一點」。
因為很多人把品牌名誤認為是「湊湊」,所以品牌乾脆來一個普及,以「少一點是湊合,多一點時湊湊」為主題,延伸出系列文案,比如多一點驚喜、多一點體驗;多一點玩味。
菜單大概有二三十頁,菜品圖片呈現比較充分。整體有兩大特點:
其一是鍋底,做了認知上的差異化創新,鍋底命名上,把消費者的內心需求和社交場景做了一個結合。
比如勵志鍋(臺式麻辣鍋)、暖心鍋(胡椒豬肚雞鍋)、回味鍋(辛酸菜魚鍋)、治癒鍋(老四川風味麻辣鍋)、表白鍋(番茄牛膝骨鍋)等,一共7個鍋底,以聚為核心,表達7種不同的情感訴求。
▲鍋底價格根據就餐人數從65~139元不等
每個鍋底介紹很全面,同時融入文案,暖心鍋為例,分為規格、友愛原料、風味、社交功能、售價、辣度、茶飲妙搭。
其二是奶茶產品。也是湊湊「發家」的爆品,所以在菜單上佔比較大,餐見君在微信點餐系統裡數了一下,足足有87款產品,「選擇困難症」患者表示很不友好。
其他主推菜品(上圖)以「銷量排行、心選推薦」的形式展出:湊湊特供肥牛,牛腱。好評熱賣產品分別是:QQ企鵝丸、排酸羔羊肉、時蔬拼盤、飛魚籽墨魚滑、風味鴨腸。
新品:無骨雞腿肉、豬肚、伊比利亞黑豬肉、醬香鵪鶉蛋、德國豬頸肉。
▲來自湊湊鄭州正弘城店微信點餐
蜀大俠
讓菜單成為最大的引流入口
▲牛油紅鍋是主打,辣度劃分為:微辣、中辣、重辣。
「內功是鍋底,外功看菜品」,圍繞這一主題,蜀大俠將在9月30號上線全新菜單。。
相比舊版,這次的菜單更加簡潔,留白比較多,俠寶海浪的形象也實現了升級。
除了延續經典的「一帥九將」,新菜單多了「外功菜品」分類,以新品身份出場:我愛小郡肝、大俠熟牛肉、藤椒牛排、狀元玉米糕;肉類菜品細分出兩塊,一個涮,一個煮;首次看到「世界味」分類,都是進口食材,如千絲蟹柳。
還有個變化是,之前菜品重量/數量換成了涮煮時間。不變的是,會員依舊是蜀大俠運營重心,菜單正面,引導會員充值明細一覽無餘,如充500送50+方塊底料.
有趣的是,在鍋底板塊,著重推薦了「新鮮竹筍搭配牛油麻辣鍋」的組合,俠寶最愛,極具四川特色。
有一個細節很值得學習,就是把產品的味型體現出來,如鮮筍牛肉卷的酸辣解膩開胃,冰川鵝腸的脆嫩化渣.而味型直接對應人的味蕾,刺激點單欲望。
▲蜀大俠菜單主要分類和主打產品
大龍燚
畫重點,用小細節引導顧客點餐
▲點開可看大圖
大龍燚的菜單上,可愛的龍妹呼之欲出。
菜品結構清晰,分類明確,3大爆款:雪山毛肚、上品鵝腸、鮮切吊龍,圖片以紅色為底色比較顯眼,文案突出「鮮」,比如宰場直供,每日限量、現取鵝腸。
其次,「五大天王」和必點菜,這兩者的分類價值感覺沒有區別開來。
菜單裡分出一個「谷飼類」,看得出是為了推牛肉,但缺乏介紹文案,只有一個欄目名,產品價值感體現不足。
在菜單背面,吸引眼球的是右下方的會員福利、零售產品和外賣的信息露出。「掃碼入會」這招可以學起來,不放過任何一個推廣機會。
印象深刻的是有些菜品專門標註了會員價,有利於刺激消費者入會。部分板塊命名上也很有特點,比如葷菜類稱為「肉嘎嘎」;素菜類稱為「素菜菜」。
每一個菜品清晰標註涮煮時間,讓人一目了然。
▲大龍燚菜單主要分類和主打產品
小龍坎
用新品引流,薄利多銷
▲點開可看大圖
小龍坎用一整個封面推廣新品:牛奶鴨血,只賣8元,引流目的不言而喻。
它的欄目名很有意思,如「我屬兔我吃素」、「今晚不喝醉你就沒機會」,在「我就是很懶」欄目下方,還有兩個套餐,分別是249元四人套餐、299元六人套餐。
相比其它品牌的菜單,小龍坎多了「每日鮮運」板塊,包括鵝腸、鴨腸、腰片、排骨、花生苗5款菜品,但似乎也沒有格外突出「鮮」,缺少文字描述。
同時,每個菜品都標註的有涮煮時間,不少菜品後方,會出現紅色標識,比如會員價、新品推薦、火爆菜品等,幫助顧客選擇。
鍋底分為牛油紅鍋、三味鍋、太極鍋,另出了個「逆襲鴛鴦鍋」,就是紅湯和清湯互換位置,適合不吃辣星人,定價全部是8元。每款鍋底都有3個等級的辣度選擇。
▲小龍坎菜單主要分類
總結
讓消費者容易點單,點的都是你想賣的,就是最好的菜單
首先說封面,一張菜單的封面,就是消費者拿到菜單時,先入為主的第一品牌印象,不同定位的品牌,傳遞的內容也不一樣。
有的用封面建立消費者對主打或者特色產品的認知;
有的放新品,吸引消費者嘗鮮,達到推廣賣貨的目的;
也有的只用來傳遞當下的品牌主張,比如「湊湊就是多一點」.
其次在結構上,從巴奴「十二大護法」、蜀大俠「一帥九將」、大龍燚「五大天王」能看出,通過造概念來綁定消費也是一個策略,通過強化主推產品的價,增加點單率。
最後,考慮整體效果。圖片、文案、排版背後,是強化、引導、暗示和提醒,每一個呈現和表達都需要有明確的目的。
讓消費者容易點單,點的都是你想賣的,就是最好的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