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的書法家中,胡秋萍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女書法家,她是一位才女,也是一位美女,她的書法功底深厚,頗具美女味,並且她在書法理論上也有不凡的建樹。胡秋萍的行書行寫得十分漂亮,字跡行雲流水,寫出了王羲之書法的藝術精髓;她的草書,寫的頓挫有效,筆力鼎健,法度嚴謹,是一位深得草書之妙的大手筆,深受書法愛好者的喜愛。
胡秋萍,1962年生於河南開封、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草書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培訓中心教授;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客座教授。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河南省詩詞學會副會長。
她的書法作品曾參加全國第三、四、五、六、七屆書法篆刻展覽和全國第三、四、五、六、七、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覽;四川巴蜀點兵——現代書法展;中國美術館首屆當代名家書法提名展等。入選首屆《書法》雜誌「中國書法方陣——尋找30家當代優秀範本」。
她還獲得中國書法家協會「德藝雙馨」會員等榮譽和稱號,;在《中國書法報》2016年度遴選活動中,被評為「當代十大女性書法家」。其《聽花堂詩語》獲得河南省優秀圖書二等獎。
說起來,胡秋萍的書法之路有點特別,她在10歲時到同學家去玩,見到同學在練習毛筆字,她說,「我也要寫毛筆字。」從此,她便與毛筆相伴了,幾十年來,這一路走來,她靠的是自學,靠的是自悟,自學書法之路也是格外的艱辛。
無論她是在文工團、還是在老幹部局、後來在報社工作,她白天上班,晚上便是刻苦練習書法,從沒有間斷過,是勤奮和刻苦圓了她的書法夢想。她說:「要做中國最優秀的書法家」。2001年,她調入了省書畫院,成了專業書畫家。
胡秋萍是一位美麗典雅而又嫻靜沉穩的書法家,她不僅苦練書法,在書法理論造詣很深,學書40多年,期間她對二王、顏真卿、柳公權、懷素 等書法大家的碑帖悉心臨摹、細心領悟;她勤奮地讀帖、意練、結體、積澱,從中尋求共性,創造個性,入古出新,行成自我。
胡秋萍說:「以筆墨和漢字書寫作為載體,實現了我對美與永恆的追求,也是我作為當代藝術工作者的個性化視角詮釋和藝術表達。藉由此,也是我對生命終極意義不斷地探索、追求。」這就是她的個性,也是她的對書法藝術的努力和不懈追求。胡秋萍的書法作品運筆熟練,顯得雋秀嫻雅,蕭散大氣,功力頗深。這與她在文學詩詞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是有關係的。她從小開始練習書法,進入文工團,再到報社做編輯等,工作閱歷和勤奮好學,使她能寫散文,會作詩詞,能吟誦,她的興趣廣泛,這給她的書法創作起到了重大的助推作用。
有名人曾說:「文人不是書法家,書法家必須是文人。」胡秋萍就是會寫書法的文人,也是真正的書法家。著名書法家張旭光曾說:「不能自作詩詞,你離真正意義的書法家還差得很遠。」書法家當是雜家,胡秋萍不僅是雜家,還能作詩文,這樣就提升了她書法藝術的內涵。胡秋萍的書法修煉經歷是令人敬佩的,她一步一步走來,不靠攀附,靠的是勤奮和鑽研,靠的是悟書法之道。
書法大師沈鵬這樣評價她的書法:「胡秋萍的草書既有『二王』筆法,又有張旭、懷素雄勁挺健的風姿併兼以王鐸渾厚大氣、墨色淋漓的氣勢。」
一個人要成就書法藝術,需要耐得住寂寞。胡秋萍是能守住寂寞的人,2001年,胡秋萍離開了被人們所羨慕的報社時,許多人當時不解,她說:「我這個喜歡安靜、孤獨、不愛喧鬧、不愛動的人實在不是一個優秀記者的料,喜歡靜靜地臨摹,激情地創作,自由地遐想的感覺。」她在離開報社時,還作了一首小詩以明志:「四十才圓少時夢,求來寂寞養清心。繁華刪盡秋雲裡,留得閒情聽梵音。」
可見,胡秋萍對書法藝術是多麼地追求和嚮往。她是一個成功者、更是一個追夢人,從中也使我們明白了她書法成功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