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巖松的書法不錯,渾厚灑脫,字如其人,深邃穩重,不落俗套
現代的主持人,不僅多才多藝,而且文化修養也非常高,不僅如此,個個還擅長書法,尤其是央視的主持人們,諸如倪萍、董卿、白巖松等等,提到白巖松,這是一位深受觀眾喜愛的一位主持人,他的主持風格不僅穩重,而且言語中還讓人發省,很有深度,尤其是他所主持的《新聞周刊》,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看,其實,他也是一位有個性的主持人
-
京海墨韻名家張仁芝以書畫為主體,書法為載體,傳文化之薪火
在二十世紀的書法發展史上,畫家書法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據不完全統計,畫家而同時善書法者,其總數超過畫家總數之大半。若以影響中國畫壇較大的前十名中國畫家如,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林風眠、潘天壽、李可染、徐悲鴻、劉海粟、張大千、傅抱石而言,其中只有林風眠一人不長於書法,其比例竟是九比一,而且其中長於書法的九位泰鬥均為書法的高手。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二十世紀的書法殿堂裡,如果去掉畫家書法這一組成部分,整個書法史將會黯然失色,也必將改寫。
-
22字書法對聯拍出1610000元,一字7萬多,啟功書法憑啥這麼貴?
雖然啟功先生十分低調,如他在《自撰墓志銘》中說自己「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但他也是政協常委、中國書協名譽主席、西泠印社社長等。他的這些地位,都是實打實地靠個人的能力與威望獲得的,與很多鑽營投機者有天壤之別。
-
登鸛雀樓書法欣賞 被贊為千古絕唱的經典詩詞
:易從網 詩歌具有韻律美,吟詩頌詞的高低渾厚之音樂美,朗朗動聽,膾炙人口,詩書的結合,更讓人神魂顛倒,如痴如狂。這裡,詩人運用極其樸素、極其淺顯的語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進入廣大視野的萬裡河山,收入短短十個字中;而後人在千載之下讀到這十個字時,也如臨其地,如見其景,感到胸襟為之一開。
-
劉海粟與黃山的不解之緣
《黃山雲海》是劉海粟六上黃山所作油畫,描繪的正是這一奇景奇境。劉海粟通過強化大面積的橫向雲、霞,以及因日光普照而生出的天空與雲海交錯之感,雲氣的流動與山石形成的團塊相輔相成,又因山勢向上而雲氣橫流,顯得整幅作品斑斕變幻,富有張力,氣象浩瀚,有胸懷宇宙、吞吐大荒之境界。 人民網記者 魯婧 黃山之美成就了他與畫家之間不解的緣分,畫家愛畫黃山,黃山在畫家筆下成就新生。
-
清朝這位書法名氣不大,為何啟功最愛學他的字?
縱觀梁詩正的書法,可以發現他早年初學柳公權,掌握了柳體書法的勁健的骨力,繼而學習文徵明與趙子昂,領悟出其圓活遒勁、清秀雅致的書法筆法,晚年梁詩正又鑽研顏真卿、李北海,將顏筋柳骨應用地爐火純青。《梁詩正書法集》他的行書清秀勁挺,典雅端莊,圓潤又不失力度,深厚乾隆皇帝的賞識,乾隆皇帝將之命其隨身侍書,書法史大名鼎鼎的《三希堂法帖》,便是由梁詩正編纂的。
-
梁啓超三種書法風格,展示出真正的飲冰室主人
梁啓超字(二十世紀中國名人書法大成)1997年王光英題字的《二十世紀中國名人書法大成》裡面載有的這張作品,用筆與中晚年不一樣,用筆自由灑脫,結字鬆散自然,筆力厚實,了無晚年書法的嚴謹拘束梁啓超寫給大隈重伯爵的信nnu另一張,收藏於劉海粟博物館的字,題款「海粟兄」,似有章草習氣在裡面,沒有足夠的信息來支撐,不敢判斷,或許也是中年時期的泛泛之作,與其晚年嚴謹認真不同。
-
一位廁所清潔工的書法,被啟功連連點讚,稱他「中國楷書之王」
自唐朝之後,楷書便成為了書法入門的基礎書體,雖然唐之後依然會有很多天賦異稟的書法家不以楷書作為基礎書體,但那只是鳳毛麟角,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若想練好書法,最好是從楷書開始入手。為什麼呢?通常來說楷書好的人,都懂得掌握好結字法則、用筆、用墨,來平衡字的重心,把控字的外形。而有了楷書功底的書家,其行書、草書、包括大字榜書穩重、勁道、大氣。反觀沒有楷書根底,走捷徑的,其行、草書多輕飄、浮躁、散亂,自謂飄逸、意趣、隨性。縱觀古今,行草書好的大師,一般都有一手好楷書。
-
80後書法女博士從師王冬齡,寫醜書不忍直視,啟功評價一針見血
王佳寧,書法界後起之秀。所謂「字如其人」,她一手草書所展現的字筆之功,令人驚異且詬病之後,不禁令人反思中國書法將何去何從?大道日喪,語不涉己,悠悠空塵。她究竟是立碑引路之模,還是汙亂清正的濁流。書法博士與現代書法王佳寧中國書協會員,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學博士、現代書法研究員。
-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弘一法師書法藝術初探
法師出家後,書法更臻化境,自成風貌。弘一法師的好友,著名書法家馬一浮居士賞讚云:「大師書法,得力於『張猛龍碑』,晚歲離塵,刊落鋒穎,乃一味恬靜,在書家當為逸品。」現在,傳世的法師大量手札、經抄、著述手稿、墨跡,楷法渾厚精勤,神韻獨絕。法師於書法無一苟筆,至誠通神。瞻仰法師的書法,殊令人生贊仰心、生敬畏心,使人躁矜之心頓釋。
-
啟功鋼筆書作《心經》鑑賞,三分行書七分楷書,行楷相彰,好書法
啟功的書法講究乾淨利落,蒼勁有力,飄逸秀美,書卷氣濃厚,有皇家氣派。在書壇大家公認啟功是中國近代以來排在前十的大書法家之一。啟功的字三分行,七分楷,行楷相彰,筆法流暢,啟功先生不只是書好、畫好,詩也好。學術方面,在古典文學、文獻學、語言文字學、佛學、敦煌學、文物鑑定學上都卓有建樹無愧於一代大師!啟功老師的字今人評價是瓦當美。
-
雖是啟體書法,筆法已超越啟功,字體險峻秀逸章法古厚,好書法
書法用筆力度及藝術風格概述:用筆包括了下筆、行筆和收筆,這就要求充分利用筆毫柔軟而富有彈性的功能,使運鋒鋪毫首尾完善,氣勢流暢,筆力豐盈,使筆毫在順逆相交,疾澀相顧,輕重相間的情況下運行,這就是用筆。要做到這一點,不僅需要一定時期(甚至長時期)的反覆練習,而且要勤於思考,分析運鋒鋪毫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即不同的用筆方法下,點畫線條所產生的形態,從中找出一些藝術規律。所謂力度,就是當線條點畫進入讀者的視覺後,經過分析綜合,而產生的一種心理感應。
-
劉炳森書法有匠氣?大眾喜愛的,就是好書法
他強調,從事書法的人在年富力強之時,應該在字的結構方面下功夫,儘可能做到間架優美,結構嚴謹,不應過早地以「返樸歸真」自詡,號稱「寧拙勿巧」,而忽視造型之美感。當今書法界,似乎有一種聲音認為劉炳森之隸書呆板無神,有館閣體之匠氣。筆者則認為,對書家實無必要求全責備。
-
劉墉的字被人稱為「墨豬」,其書法好在哪裡呢?
劉墉的書法初學趙孟、董其昌,後學顏真卿、蘇軾,直追二王,終於形成自己的獨特書法風格,他書法功力深厚,是帖學之集大成者,與成親王、翁方綱、鐵保並稱為「清代四大書法家」。清朝徐珂稱讚劉墉:「文清書法,論者譬之以黃鐘大呂之音,清廟明堂之器,推為一代書家之冠。蓋以其融會歷代諸大家書法而自成一家。所謂金聲玉振,集群聖之大成也。其自入詞館以迄登臺閣,體格屢變,神妙莫測。」
-
胡秋萍書法渾厚大氣,看罷很養眼
她的書法作品曾參加全國第三、四、五、六、七屆書法篆刻展覽和全國第三、四、五、六、七、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覽;四川巴蜀點兵——現代書法展;中國美術館首屆當代名家書法提名展等。入選首屆《書法》雜誌「中國書法方陣——尋找30家當代優秀範本」。
-
美女30次入展中書協,40歲為清華大學書法教授,書法行雲流水
搞書法的人都知道,想要在書法上取得一定成就,除了努力鍛造自己的書寫和創作水平外,還要通過參加中國書法家協會舉辦的書法展覽才行,這種形式是通過官方所認可的,也是公平公正的一種評選形式。如《全國書法大字展》、《全國草書展》、《全國婦女展》、《全國青年展》、《全國楹聯展》、《全國手卷展》、《全國扇面展》一直到《全國蘭亭展》,可以說,幾乎所有的書法項目上都有她的名字,可謂是一名全能型的青年書法家。
-
歌手李玉剛的書法很灑脫,行雲流水,率性自由,略帶啟功筆意
你覺得李玉剛的書法怎麼樣?如何評價他的書法?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2006年憑藉紮實的歌唱功底,在央視《星光大道》節目,獲得了年度季軍,同時也走進了大眾視野,不僅《貴妃醉酒》出名,而他的《逐夢令》、《清明上河圖》、《四美圖》、《蓮花》,也深得大眾的喜愛,成為人們隨口哼唱的經典,他的每一首歌曲都非常有古典氣息,同時也有一種令人神往的境界,不僅如此,他的書法和他的歌曲相得益彰
-
優墨書法為家長解讀:孩子怎樣練字更有效?
從書法納入中考加分項到日前高中升學對書法的考核,「一手好字,受益一生」已經不再只是一句口號,更關係到孩子能否在升學考試中脫穎而出,進入更好的院校學習。低年級是孩子認字寫字關鍵期,此時孩子年齡尚小,課堂上知識吸收有限,課後又沒有老師監督,很難做到紮實掌握,及時鞏固。寫字姿勢不正確、筆畫順序顛倒、結構有誤等這些常見問題,往往都是在大量不規範練習中養成的錯誤習慣。
-
電影海報中的書法篆刻元素研究
楷書端莊沉著,結構間架平穩不欹,線條沉實穩健,整飭中不失微妙細膩的變化。用筆不輕浮、不纖巧、不薄弱,線條渾厚飽滿,給人以如錐畫沙,力透紙背,遒練頓挫之感。電影《山河故人》便使用了顏體來做影片片名的字體,豐腴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端莊雄偉,正與其電影的風格有著密切聯繫。 楷書作為主流字體,易識易認,因而也多被選為電影海報片名字體。
-
啟功:破除書法迷信,寫好字沒有那麼玄妙,核心就這三句話!
關於書法學習的問題,歷來有一些人喜歡說得很玄妙,更有一些書法理論講得高深莫測,對於初學者來說,有很多人雖然喜歡書法,卻將其視為畏途,不敢花時間和精力去嘗試。啟功先生是原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西冷印社社長,當代書法泰鬥,著名文物學家和教育家,一直強調要破除書法迷信,扔掉那些不切實際的說法,解除初學者的心理壓力。啟功先生認為寫字沒有那麼玄妙,核心其實就這三句話,我們可以理解為書法學習的三大要領——第一,寫出來的字,首先要能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