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元瑜
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碩士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曾任職臺灣創建預防醫學機構健康管理師
端午節這一天,很多朋友會發「端午節快樂」這樣的簡訊。大家知道嗎,端午節這一天是祭祀的日子,所以「快樂」還是免了吧……
門上要掛菖蒲和艾葉闢邪,給小孩子戴香包保健
「臺灣端午的習俗和大陸大體上差不多,小的時候門上要掛菖蒲和艾葉,端午節正好是暑溼天氣,暑氣,溼氣特別重,『蟲毒』就特別多,在門上掛上菖蒲和艾葉可以闢邪。暑氣是溼氣加上熱,溼氣一重,人的濁氣就會比較重,會容易生病,特別是小孩子,因為孩子的脾胃發育還不是很完善,(如果)感受到這個濁氣,會比較容易嘔吐、腹瀉,所以小孩子掛個香包,聞藥裡面的氣味,可以達到一個保健的效果。」
「香包的方子特別多,常用的比如丁香、菖蒲、艾葉、薄荷葉、白芷、川芎、紫蘇、八角茴香等芳香闢穢行氣藥材,根據需要選用,做好的香包又香又好看,小孩子戴著開心,漂亮,又可以保健。」
雄黃酒不是用來喝的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吃粽子,飲雄黃』,其實雄黃酒說是可以喝,但是毒性比較大,所以我們一般不建議喝,但是會用雄黃酒在孩子頭上畫一個「王」字闢邪,也是傳統。此外,家裡還要大掃除,門框、窗框的邊兒上,會灑雄黃酒,驅蟲。」
端午立蛋,一整年都有好運氣
「除了吃粽子之外,端午的正午,會立一個雞蛋。就是生的雞蛋,就在地上或者桌子上撒點兒鹽,試著看能不能把它立起來。端午節這天把雞蛋立起來的人,這一年都有好運氣——我小時候經常放多鹽,這樣容易讓雞蛋立起來。」
端午節更適合喝四神湯,祛溼,護脾胃
「在臺灣,四神湯是很常用的保健方子,對我們女性效果很好。別看薏仁、蓮子、芡實、茯苓都是常見食材,看似簡單,但配合在一起會有健脾、清火、利尿、養顏的效果。」
「特別是在端午,端午正在暑熱之時,更容易出現『溼重』。這時候選擇四神湯,或者其他這類祛水溼的方子,養生效果特別好。比如平時很多女孩子容易水腫,水腫之後,新陳代謝變差,身上就會出現膚色不均勻、皮膚鬆弛的情況,這時候可以用薏仁米,紅豆薏米湯等食療(解決水腫),但是有人光喝薏米,效果可能不夠,而且薏仁是偏寒性的,有些人體質本來就是偏寒的話,喝薏米可能沒有什麼效果;再比如有些女生容易起皮疹,背上癢,辯證以後,如果是水溼引發的,那麼就得把水排掉;這些情況用如四神湯、五苓散、苓桂術甘湯這類能夠把水排掉的方藥,效果很好。」
夏天胳膊上起「雞皮疙瘩」,覺著癢,不一定是「溼氣」引起。
有些時候這種情況是表示有「鬱」,溼氣散不出來;
有的是受到風邪,熱邪也有可能有這種現象;
一旦這種情況反覆發作,瘙癢難耐,不要隨意用藥,要儘快前往醫師處解決。
嘉賓邵元瑜與醫界微訪談主持人合影
策劃/秦小娜 平萍 出品人/於雅光
(本文為醫界微訪談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並標明出處。)
↑長按上圖,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O(∩_∩)O
《醫界微訪談》國內醫療微訪談第一品牌,訪談聚焦:醫學泰鬥、醫界精英、鄉村醫生、醫療機構、醫藥品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