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到,五毒醒,「五毒」到底都是啥?喝雄黃酒能避開嗎?

2020-12-24 市井覓食記

「玉粽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端午節與中秋節、清明節、春節並稱為民間四大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會舉行各種各樣的儀式活動,必不可少的就是賽龍舟、吃粽子,除此之外還會有掛艾葉、菖蒲、喝雄黃酒等習俗,古人認為這樣可以驅邪避毒。

五月初五這天更是九毒日之首,古人認為這一天最容易被這些邪物所侵襲,於是就衍生了各種驅毒驅邪的習俗,例如在門上掛艾草、身上佩戴香囊、飲用雄黃酒等,老百姓認為這樣做可以去驅毒避邪,以防「五毒」上身。

什麼是「五毒」

端午到,五毒醒」,古人稱五月為五毒月,因為此時仲夏之交,陽氣旺盛、濁氣上升,而人體在這個時節極易出現問題。在古人看來,五月是多災多難季節,各種病毒瘟疫泛濫。

而這時也是蛇、蠍、蜈蚣、蟾蜍、壁虎等民間盛傳的「五大毒物」出沒的時期,在這天大人們都會喝一些雄黃酒來防瘟疫驅五毒,小孩則是將雄黃酒塗抹在耳朵、鼻子、腦門、手腕、腳腕上等,以此來避「五毒」。

喝雄黃酒真的能避五毒嗎?

端午節喝雄黃酒自古就有,傳說喝了雄黃酒可以殺菌驅蟲、解五毒,而在經典影視作品《新白娘子傳奇》中,就有喝雄黃酒解五毒,避百邪的說法。

而白素貞也是在端午節當天喝了雄黃酒後才現出了蛇形,由於《新白娘子傳奇》的廣泛流傳,但一定程度上也使大家更加相信了雄黃酒的「魔力」,但喝雄黃酒真的能避五毒嗎?

事實上雄黃是一種礦物質,學名叫:四硫化四砷,確實是也是一味中藥,也可以作為殺蟲劑。但加熱到一定溫度後,可以被氧化為劇毒成分三氧化二砷,也就是常說的砒霜。

使用雄黃泡出的酒會有一種特殊的氣味,利用這種氣味確實可以驅趕蛇蟲鼠蟻等毒物。

大人們會喝雄黃酒,小孩子不能喝酒就把雄黃酒塗抹在身上,以此來避「五毒」。但雄黃具有毒性,在泡雄黃酒時需放極少量的雄黃,避免飲用不當會對身體造成損害。

——老井說——

除了喝雄黃酒,民間還有門上掛艾草、佩戴五色線、佩戴香包等民俗,其實都是利用同樣的道理,民間的習俗雖沒有嚴謹科學依據,但是仔細觀摩,都是有民間的大智慧在裡面的,能流傳千百年自然是有它的道理的。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為什麼要喝雄黃酒,這些端午習俗你知道多少?
    端午這天無論身在何處都要回家和家人團聚,而在這一天人們會舉行各種各樣的儀式活動,必不可少的就是賽龍舟、吃粽子,除此之外還會有掛艾葉、菖蒲、喝雄黃酒等習俗,而在古時候還有拜神祭祖、放紙龍、放紙鳶、栓五色絲線、佩香囊等,到現代部分地區仍流傳著這些習俗。今天主要介紹為什麼端午節會有和雄黃酒的習俗呢?
  • 端午只知吃粽子就外行了!五毒餅、雄黃酒、葫蘆花……您都知道嗎
    其實現在科學發達一些,知道壁虎、蠍了虎子沒有毒,但是就看它的長相,就把它劃為五毒之一。端午節,老北京街頭售賣草編「五毒」蛇,實際上老北京的長蟲,基本上也都是無毒蛇,可是把它也畫在了五毒的範疇。老北京有個民謠:「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
  • 趣聞堂/喝雄黃酒真能讓白娘子現蛇形?
    現在流行的戲曲和影視作品中都提到這是法海和尚教唆許宣的陰招,但在乾嘉年間的兩個白蛇傳本子(方成培的《雷峰塔》和玉花堂主人《雷峰塔奇傳》)裡,當時還不認識法海的許宣只是為了「與賢妻避邪解毒,同賞佳節」,小青更是提前給白娘子打過預防針:「娘娘,明日乃端午佳節,家家戶戶皆要買用雄黃酒。俗言道:『蛇見雄黃酒,猶如鬼見閻王。』」
  • 2020年端午節剛過,你喝雄黃酒了嗎?小心中毒
    端午節也是我國四個傳統節日之一。無論端午節在哪裡,都必須回家與家人團聚。在這一天,人們將舉行各種儀式和活動。比如賽龍舟,吃粽子和掛艾草,還有喝雄黃酒。過了一會兒,水面真的漂浮了一條龍,人們還將這條龍拖到岸上,用力將其剝皮,然後將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然後用雄黃酒擦在七竅上,認為這可以保護孩子免受昆蟲和蛇的傷害。這也是端午節喝雄黃酒的起源,到目前為止,我國許多地方都還有喝雄黃酒的習慣。
  • 這種酒不一般,白娘子喝了現原形……端午雄黃酒,應該這麼用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首先來憶憶童年……電視劇《白蛇傳》相信是不少小夥伴曾經的心頭好,其中白娘子喝雄黃酒後現出原形的片段更是讓人印象頗深。雄黃酒究竟是啥呢?它真的能喝嗎?蛇真的怕雄黃?喝雄黃酒曾是我國端午節常見的傳統習俗之一,可為啥現在的端午節很少出現雄黃酒的身影了呢?莫急!今天藥娃就跟小夥伴聊聊雄黃酒的前世今生。端午節飲雄黃酒緣由為何?小夥伴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而設立的。
  • 七旬老人誤飲雄黃酒造成砷中毒,端午節還能喝雄黃酒嗎?
    端午節快到了,除了吃粽子、划龍舟以外,還有雄黃酒也是比較出名的。夏季蚊蟲較多,小時候大人會在小孩子的面龐耳鼻手心足心附近塗上雄黃酒,用來驅蟲;也會帶香包,用來驅蚊和預防感冒。現代社會依舊有大部分地區保持著引用雄黃酒的習俗,中國自古就有「喝雄黃酒,百病遠走」的說法,古人認為雄黃酒可以去除妖邪和體內毒素,但也容易出事。汪先生今年73歲,平時沒事喜歡「喝兩口」,端午節期間他在家中招待親友,一時興起從櫥櫃裡拿出一瓶開了封的酒飲了幾盅。哪知飯後不一會兒,他胃裡就一陣難受,開始上吐下瀉。
  • 端午,安康
    「端午」是仲夏的開端,古人認為五月五日,為不吉之日即惡日,天氣燥熱,蟲蛇繁殖。於是人們插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用最隆重最熱烈的方式,來避開五毒,驅邪禳災。先祖用他們的智慧,庇佑著後世子孫一世安寧!
  • 夜讀丨端午節喝雄黃酒,吃櫻桃和黑白桑葚
    旅美作家張北海是老北京人,他寫過一部長篇小說《俠隱》,其中有一章「端午節」,裡面寫到端午的吃食肯定離不開刻有「五毒」的核桃酥。這一天要喝雄黃酒,要吃櫻桃和黑白桑葚。這些都是老北京講究的風俗。端午節一到,夏天就來了,蚊子、蒼蠅開始出沒騷擾人,人們稱為「毒五月」。包括桑葚在內的這些吃食,便有了驅蟲闢邪之意。
  • 端午 | 喝雄黃酒相當於吃砒霜,真的假的?
    這些年,為了重建大國文化自信,從媒體宣傳、文化輸出到政策保護等等都在試圖喚醒人們對於中華傳統與遺存的感懷和珍視。例如,文化類綜藝《中國詩詞大會》、《了不起的長城》意在弘揚中華文化,古代歷史題材劇《琅琊榜》、《清平樂》展示出中國歷史風貌,而將傳統節日定為法定節日就更是顯而易見了。
  • 讓白娘子顯出原形的雄黃酒 真的能驅蛇嗎?
    許仙:我多加了一些闢邪解毒的藥,叫雄黃,端午節喝最好了。舊時,古人相信雄黃可以驅蛇,因此在很多地方,端午節都有喝雄黃酒以驅疾除病的習俗,但雄黃酒真的能驅蛇嗎?在醫學尚不昌明、疾疫肆虐的古代,許多節日都包含了「驅瘟祛病」的含義。
  • 端午節戴玉指南:念屈原,避五毒,「五毒」在玉雕中的寓意
    端午節在傳統文化中是個重要的日子,驅兇闢邪是個這個節日的重頭戲,這不馬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大家都知道端午節由來最為主流的傳聞是為了紀念屈原的,五月初五端午節這一天被人們認為是"九毒"之首,所以民間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端午節驅"五毒"~
  • 古人「粽」意的端午防疫內幕,你get到嗎?
    端午,仲夏時節,正當「五毒醒不安寧」。因此,端午節民間有貼五毒符驅五毒的習俗。五毒符就是在紅或黃色紙上印畫出五毒的圖像粘貼在屋內牆壁上再拿五根針刺在五毒之上意為刺殺五毒,驅除五毒祈求全家人平安健康03 喝雄黃酒避蟲毒「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俗話說:五月五,雄黃燒酒過端午作為一種中藥,雄黃藥性辛苦、溫,有大毒,主要用做解毒、殺蟲,外用治療惡瘡、蛇蟲咬傷等,效果較好。
  • 端午節為什麼要飲菖蒲酒、喝雄黃酒?
    端午節又叫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女兒節,時間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日。大約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形成了。為什麼端午節會有飲菖蒲酒、喝雄黃酒的習俗呢?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是個兇日,為什麼呢?於是,人們為了避災、闢邪、除惡,逐漸就有了飲菖蒲酒、喝雄黃酒的習俗。因為,五月五日正是夏季上升期,各種蟲害開始活躍、各種疾病開始流行,人們認為飲菖蒲酒、喝雄黃酒具有解毒的功效。唐朝詩人殷堯藩寫道:「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可見,在那個時候,菖蒲酒已在民間廣泛流傳。
  • 白娘子都害怕的雄黃酒,到底是個啥?你不知道的端午節知識來啦
    其實也不該我們,因為好多的傳統節日都和吃聯繫在了一起。正月十五元宵節就不用說了吧,看名字就知道了。八月十五必吃月餅,雖然我覺得並不好吃,但是每年過節還是少不了的。再就是我們的春節還是要吃一頓餃子的。那麼除了這些代表性的食物,還有其他的風俗嗎?既然馬上就是端午節了,那我們就來說說端午節的那些事兒。
  • 端午節 專家告訴你如何正確塗用雄黃酒
    在白娘子的傳說中,白素貞在端午佳節喝了雄黃酒,從而現了原形。那麼常人是否可以飲用雄黃酒呢?不少網店出售雄黃酒,能否飲用說法不一記者在某網際網路購物平臺上以「雄黃酒」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了許多售賣雄黃酒的店家。
  • 端午喝雄黃酒的白娘子,輸了許仙,她就輸了全部
    一年端午,許仙興致衝衝拿著雄黃酒來同白素貞共度佳節,他並不知道白素貞是白蛇所變,只是按著自己的意志來準備各種過節之物,熟人告訴許仙,端午節喝雄黃酒是民間習俗。對此許仙深往不疑,將一大勺雄黃粉倒入酒中,帶回與白素貞共飲。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別忘記吃「5紅」,能夠驅五毒,寓意健康順遂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端午節」也是我國法定節假日之一,今年的端午假期安排已經公布了, 6月25日(星期四)至6月27日(星期六)放假調休,共3天。6月28日(星期日)上班。
  • 端午節揭開白蛇現原形背後的秘密:白娘子為何一定要喝雄黃酒?
    每次到了端午節,我們都會想起《白蛇傳》裡的白娘子在這一天所遭受的厄運。「端午現原形」是每一出白蛇戲中都不必可少的一個橋段,早期編撰的白蛇戲中白娘子雖然現過身,但是都沒有叫許仙看見。現代很少有人再去喝雄黃酒了,因為有醫學證明,雄黃實際上有毒性,泡酒喝多了容易中毒,若是在進行加熱處理,就行同喝了慢性砒霜。一開始流傳的《白蛇傳》中,許仙並不知道白素貞害怕蛇,他準備雄黃酒就只是因為想要過端午節,因為可以驅邪避兇。
  • 端午節的香包,今年你戴了嗎?
    那天我們迫不及待地綁上五彩繩,臉上也樂成了一朵太陽花,一碰到小夥伴兒就得意地舉起手腕,問一聲:你有嗎?當然,奶奶牌溫暖香包也必不可少,細密的針腳、別致的花樣和那怡人的清香瞬間讓你在小夥伴中成為焦點。你看,前面那個背著書包一蹦一跳,手上還甩著香囊的二貨是不是你?今天我們不說粽子,單說這端午節為啥要佩戴奶奶牌溫暖香包?
  • 端午竟是「九毒」之首?諸事不宜!3大禁忌6大講究,讓你傷身又敗運...
    毒五月,這些禁忌不能犯民謠有云: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從端午這天起,之後的一個月,都是讓古人忌諱的「毒月」。於是,古人想了一系列方法,不僅能平安度過這端午「毒日」,其中不少還有旺運的功效哦~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寶課原創出品另外,端午節還有喝雄黃酒的習俗。古語有云「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古人認為雄黃不僅能驅逐五毒,還有闢邪的功效,但雄黃酒不宜多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