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是萬家歡樂的節日,然而在幾百年前的大宋臨安城裡,這一天卻發生了一場愛情悲劇。經營藥品零售的許宣讓家妻白素貞喝下一杯雄黃酒,結果白娘子腹如刀絞,現出蟒蛇原形,嚇死了許宣。這就是「一杯雄黃酒引發的血案」。
現在流行的戲曲和影視作品中都提到這是法海和尚教唆許宣的陰招,但在乾嘉年間的兩個白蛇傳本子(方成培的《雷峰塔》和玉花堂主人《雷峰塔奇傳》)裡,當時還不認識法海的許宣只是為了「與賢妻避邪解毒,同賞佳節」,小青更是提前給白娘子打過預防針:「娘娘,明日乃端午佳節,家家戶戶皆要買用雄黃酒。俗言道:『蛇見雄黃酒,猶如鬼見閻王。』」只不過白娘子自恃「修道年久,豈怕雄黃」,不聽小青的警告,遂不幸中招。
端午喝雄黃酒在明代已成流行。《警世通言》有言:「今日是個端陽佳節,那家不吃幾杯雄黃酒?」《金瓶梅》裡也記有春梅「置了一桌酒席,和孫二娘、陳經濟吃雄黃酒,解粽歡娛」的故事。
不過宋朝的小青能料到禍事臨頭,恐怕是修成了穿越能力,因為宋朝人過端午節,流行的是喝菖蒲酒,而非雄黃酒。此俗南朝即有,宋代已蔚然成風,有關詩作甚多,如徐鉉《和李秀才端午日風寄》:「角黍菖蒲酒,年年舊俗諳。」蘇軾《端午帖子詞·皇太后閣六首》:「萬壽菖蒲酒,千金琥珀杯。」這一習俗在明朝仍然興盛,卻因雄黃酒的競爭而逐漸銷聲匿跡。
為何會有這樣的轉變?實因端午節和雄黃酒之間的緣分太複雜。
端午節為何要「闢邪解毒」
現代人的節日觀較為世俗、喜慶,恐怕很難想到古時許多節日竟都包含了「驅瘟闢邪」的嚴肅含義。在醫學尚不昌明、疾疫肆虐的古代,利用方術乃至儀式來驅瘟逐疫,能滿足民眾的心理需求,不啻為可喜可賀的盛事。
端午居於五月之始,氣候轉暖加上梅雨到來,高溫溼熱伴隨蚊蠅孳生,正是傳染病高發季節,因而驅瘟一直是端午的重要內容,甚至有觀點認為划龍舟的習俗也屬於上古的驅瘟儀式之一。
某些驅瘟儀式極為隆重,比如福建沿海在「明末大瘟疫」時期盛行「出海」,即建造大船,放水流或焚燒,以示送瘟出界,盛況空前,「舉城若狂」;而普通人則有簡單易行的方法,比如南朝人宗懍在《荊楚歲時記》記載的一種方術,至今仍流傳於民間:「以五彩絲系臂,名曰闢兵,令人不病瘟。」
此俗源於漢代緯書《孝經援神契》:「仲夏始出,婦人染練鹹有作務……一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闢兵繒;一名五色絲;一名朱一作百索,名擬甚多。」「五」這個數字在古人眼中代表了「五行」概括的宇宙觀,而端午是五月五日的疊加,上應五行,五行又對應五色,故認為端午系五色絲可以驅瘟。
古人更是把端午的「瘟」也對應到五行,認為瘟也分五方五瘟,如《七元真人說神真靈符經》所記,有東方青瘟之鬼等五方瘟鬼。「瘟鬼」是個抽象概念,對於廣大民眾,把「五毒」的頭銜安到具體的五種動物身上,更好理解。依照民間流行的版本,五毒是蛇、壁虎、蜈蚣、蠍、蟾蜍,其中蛇的分布最廣、毒性最強,自然成了五毒的代表。
端午節和蛇的聯繫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明代以前端午民俗裡並無雄黃酒
驅瘟闢邪的另一種方式是服食或佩掛某些藥物。
在古人所用的此類藥物中,雄黃備受尊崇,但其功能與真正的藥理性質並無十分聯繫,多數出自附會。雄黃是一種礦物,橘紅色,晶體呈有光澤的透明到半透明狀,甚富麗,能讓人聯想到十足赤金和「陽氣」。因此從煉丹術風行的南北朝開始,外丹家就把雄黃列為上品:「諸石之中,唯有丹砂、雄黃為上。」「雄黃千歲,化為黃金。服食黃金,命曰真人。」
在神秘主義的指導下,雄黃的應用方式也顯得頗為玄幻,比如將它佩戴在身上就能闢邪:「雄黃能殺百毒,闢百邪,殺蠱毒。人佩之,鬼神不敢近;入山林,虎野狼伏;涉川水,毒物不敢傷。」「以雄黃帶頭上,或以棗許系左腋下,終身不魘。」在家灑雄黃水也能驅邪,而且不能有一丁點陰氣沾染:「用真雄黃三錢,水一碗,以東南桃枝咒灑滿屋,則絕跡。勿令婦女見知。」
但雄黃並沒有從一開始就成為端午節的驅邪上品。明代之前端午節驅邪所用的藥物,主要是菖蒲、蘭和艾。這些芳香草藥本身有一定的消毒防疫作用,因而也有了驅瘟能力的附會。《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四民並蹋百草之戲。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以菖蒲或鏤或屑以泛酒。」
隨後菖蒲和艾的應用已經混同,菖蒲也用來佩掛闢邪,還講究刻成葫蘆形或者人形。艾可以紮成虎形,或者「翦彩為小虎。粘艾葉以戴之」,或者和菖蒲一樣製酒飲用。這兩種藥草在端午節民俗中的地位一直保留至今,掛蒲劍、做香囊在一些地方還常常可見。
為何早期端午民俗中沒有雄黃的位置?因為彼時雄黃產量很低,價格昂貴。韓愈寫過:「醫餌之藥,其物多空青、雄黃諸奇怪物,劑錢至十數萬。」正如很多補藥如冬蟲夏草、鐵皮石斛一樣,雄黃也是「物以稀為貴」,名聲建立在低產量、高價格上。唐宋時期,喝雄黃酒恐怕是一件燒錢的事情,非普通百姓所能消受。
雄黃開採一次,需要相隔數年甚至數十年。如此難得,丹藥家還要挑剔產地。陶弘景等諸家皆言,雄黃以武都(今甘肅隴南)者為上,因為戰亂頻繁,「近來紛擾」,只能用當時稱為「新坑」的湖南石門雄黃中的上品來替代,然而一般被視作低端代用品,稱其「劣」。但即便是被人看不起的石門雄黃,開採也異常艱難,《水經注》雲「鑿石深數丈,方見佳黃」。
在酈道元的筆下,採雄黃並不是為了丹用藥用,而是為了祭祀。到明代,雄黃逐漸有了更多工業用途,包括喪葬防蟲蟻、泡水噴灑住宅防蟲、製作印泥和顏料、製造煙火藥等。在產業需求下,雄黃開採量激增,價格也隨之走低,普通人家終於可以把當年煉丹家筆下的神品拿來和菖蒲一樣泡酒了。
南北朝時人即認為,雄黃對驅蛇也有效用。《抱樸子》曰:「帶雄黃入山林,即不畏蛇。若蛇中人,以少許敷之,登時愈。」這一古老觀念,在端午和五毒掛鈎的明清又被重提,就有了端午喝雄黃酒可以驅蛇的這一套新說法,這就是白娘子在端午節喝雄黃酒現原形一說的背景。
雄黃背後的血淚史
然而,採雄黃直到近現代仍然相當艱險,開採一次需要數百人一起作業,攀緣而下至數百米深處再人工背出,「下井一根繩,車水一根竹,照明一盞燈,採黃一支籤,背黃一個簍」,而且毒性極大、礦難頻發,「黃氣浸漬,毛髮佇赤,已復人色。不幸巖崩水溢,牽相與縱窟葬其中」。清代,石門雄黃礦發生兩起大塌方,每次死傷近百人。更有甚者,1902年九澧公司採黃時,強迫礦工加大油燈,引發雄黃大火,毒死燒死礦工523人。
更不幸的是,用血汗換來的雄黃,其實只是「微有特異臭氣」,許多現代人做過實驗,蛇對這種氣味並無反應。雄黃加熱或燃燒後,確能發出強烈的大蒜樣臭味,加上燃燒發煙,能夠達到驅蛇效果,但人是和蛇一樣會被毒害的,因為雄黃的氧化產物是二氧化硫和三氧化二砷,前者可引發急慢性中毒,後者就是聞名遐邇的砒霜。
所以,雄黃酒加熱飲用,相當於服用小劑量砒霜。那麼不加熱能喝嗎?同樣不可以,因為天然雄黃礦常含有浮選法無法去除的雜質,包括可溶性砷和砒霜類價態砷,可導致急性中毒。即便是高純精製雄黃,其中的砷長期攝入體內後具有強致癌作用,也一樣是不應服用的。
湖南石門縣鶴山村雄黃礦區,村民因砷中毒,手腳開始長出黑色斑點,最終會潰爛並轉為皮膚癌。
假如開藥店的許宣生活在今天,依照1988年頒布的《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雄黃屬於生產銷售受到國家管制的毒性中藥,若許宣隨意賣出,臨安府食藥監局就該找上門來了。我國目前藥用雄黃唯一產地是開採了1500年的石門礦區,因長期採礦及土法煉砒,周圍居民有數千人患砷中毒,其中有很高比例已經轉化為癌症,甚至一家七口因癌症辭世,十分慘烈,被媒體稱為「毒地」。
雄黃闢邪驅蛇只是古時傳說,用現代科學的眼光看,其本身的毒性並不下於蟲蛇。為自己、為他人計,端午節喝雄黃酒都不可取,既有中毒傷身之虞,又有許宣白娘子的愛情悲劇前車之鑑。何不和心愛的人一起做艾虎、剪菖蒲、看龍舟、吃粽子,過一個歡樂祥和的端午節呢
● 侯瑞宇簡介:字:善鏷,號:天鶴鳴人,中國著名命理學家、風水學家、姓名學家。現任中華周易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姓名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世界周易學會高級研究員。
研《易》三十多年來,自成體系,開創了「瑞天姓名學」和「瑞世風水學」兩個最新的流派,被譽為「實用周易泰鬥」,是周易界實踐派代表之一。
(侯瑞宇先生與全國人大環資委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女士(居中者)合影)
(侯瑞宇先生與耶魯大學教授、歷史系和東亞研究中心主任、美國歷史學會主席史景遷先生合影)
2002年入選《世界周易名人錄》,《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世界名人錄》等工具書。
2006年4月9日,在重慶參加並主持了「第二屆國際易經與現代文明學術研討會」;2006年10月23日,在人民大會堂參加由文化部等主辦的「首屆姓名文化研究大會」,榮獲「全國十大優秀命名策劃機構」金牌和「全球(堪輿)風水應用大師」稱號,並應大會邀請在故宮給中外風水學家講評故宮風水。
(侯瑞宇先生與工程院院士、十屆全國人大常委、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魏復盛先生合影)
(侯瑞宇先生與著名哲學家、武漢大學教授唐明邦先生合影)
2007年4月21日,應邀參加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行的「首屆中國傳統文化與易學高峰論壇暨第二屆中華姓名文化與命名策劃討論會」,並榮獲「全國十大易學堪輿最具推動力人物」金杯獎和「全國十佳命名策劃大師」證書;2008年4月13日,參加在全國政協禮堂召開的「中國易學與傳統文化高峰論壇暨第三屆中華姓名文化與命名策劃大會」,並榮獲「2008中國十大影響力易學傑出命名策劃大師」稱號。
(侯瑞宇先生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邵雪民先生合影)
(侯瑞宇先生與中國奧組委環境活動部長餘小萱先生合影)
2009年4月25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做題為《姓名、名稱和品牌策劃》的主旨演講;2009年4月26日在北京大學做題為《風水與現代家居和園林風水策劃》的主題演講。
2010年5月1日,應邀參加「首屆中國諸葛亮論易高峰論壇」(山東.臨沂);2010年6月10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參加《中易網》上線新聞發布會。
(侯瑞宇先生與文化部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會長楊麗麗女士合影)
(侯瑞宇先生與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王培元先生合影)
2011年10月18日,應邀參加在釣魚臺國賓館由文化部等相關部門召開的「國際周易研討會」;2011年10月28日,在濟南萬達凱悅大酒店給部分省市領導和演藝界、商界精英做《周易與養生》的專題講座。
2012年8月18日,應武當山風景區管委會邀請參加「首屆武當論易高峰論壇」。
(侯瑞宇先生與中國加入WTO智慧財產權商標談判原首席代表、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原副局長,現任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高級經濟師、國家工商總局中華商標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董葆霖先生合影)
(侯瑞宇先生與香港著名導演凌鋒(中)先生合影)
2015年1月18日,在全國政協禮堂參加由文化部等部門召開的「中國傳統文化與易學高峰論壇暨第九屆中華姓名文化與命名策劃研討會」,並榮獲「中國易學和諧大使」獎和「中國權威風水師」金杯獎。由原民政部副部長、現聯合國老齡研究所理事張文範先生親自頒獎。
個人官方網站:www.houruiyu.com
開運金名軒官方網站:www.sdname.cn
微博請搜索並關注:侯瑞宇1959
長按二維碼加入微信平臺,獲取更多資訊
侯瑞宇先生個人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