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位於安徽省北部,毗鄰河南省。亳州歷史上有一個很有名的人物,就是三國時期的曹操。市區有曹氏家族墓地和曹操公園。亳州的另一張名片是藥材,三國時期的神醫華佗,出生於亳州,與曹操是同鄉,亳州被稱為中國的藥都。自古醫藥業發達,著名的旅遊景點花戲樓也與藥材有關。
花戲樓位於亳州老城區的北部,是該市最具代表性的旅遊景點之一。門票只要20元,是一個非常值的景點。因為地處老城區,華西樓的交通很方便,花戲樓旁邊的老街是一條步行街,有各種當地小吃,一大早,景區遊客不多。花戲樓的主體建築,叫做大關帝廟。
花戲樓還有一個名字,叫山陝會館。山陝會館在很多城市都有,對很多遊客來說並不陌生。明清時期,晉商活躍在大江南北。因為亳州是藥材集散地,所以很多山西、陝西的藥材商都來這裡做生意。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山西商人王璧、陝西商人朱孔領發起籌建花戲樓,至今已有363年的歷史。
山峽會館,顧名思義,是山西、陝西兩省商人聚集的地方。因為山西和陝西都崇拜關羽,所以在會館裡建了一座關帝廟,後來改成了戲樓。因為劇場裡的磚雕、木雕、彩畫主要是以地方戲為主,所以俗稱花戲樓。
這些雕刻中最著名的是磚雕。大關帝廟的正面牆上有各種浮雕,都是手工雕刻的,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仍然很美。這些磚雕可以看出晉派的微雕藝術。人物雖然只有花生大小,但栩栩如生,表情各異。磚雕的內容以戲劇故事為主,如《三顧茅廬》,《白蛇傳》,《郭子儀做壽》等等。
在關帝廟的東側,還有一座嶽飛廟,也叫嶽武穆王廟。現在的嶽飛廟建於清康熙時期,是亳州人為紀念這位英雄而建的祠堂,院子裡有跪著的秦檜夫婦的雕像,面向大殿中的嶽飛,常年跪在這裡。
如今,花戲樓已經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除了主體建築大觀園外,還包括朱公書院、糧坊會館等古建築。這些建築相互連接,形成一個大規模的整體。明清時期的亳州因商業繁榮而被稱為「小南京」。亳州有30多個會館,其中一個是梁芳會館,有近300年的歷史,不過現在這座糧坊會館是整體移建的。
走進糧坊會館,有一個非常受遊客歡迎的聚藝堂。聚藝堂每天都有定期的演出,遊客在那裡欣賞當地的民間藝術節目,身著古裝的演員演唱傳統民間藝術或相聲,給遊客帶來歡樂,體驗當地文化。
華西樓風景區是一個古老的建築風格,亭臺、水池、草地景色怡人,以及許多歷史遺蹟,是外地遊客了解亳州文化的好地方。
從花戲樓出來就是亳州古城,那裡的小巷密布著古樸的建築。小巷是幾百年前繁華的店鋪,離南京巷的花戲樓就幾百米的南京巷,還有一家錢莊,保留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