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空調巨頭半年報出爐:疫情影響下毛利率普降 美的空調收入趕上格力

2020-12-24 手機鳳凰網

8月30日晚間,格力電器(000651,SZ)與美的集團(000333,SZ)基本同步對外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業績報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美的與格力的業績均承壓。

今年1~6月,美的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390.67億元,同比下滑9.56%;實現淨利潤(即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同)139.28億元,同比下滑8.29%。記者注意到,美的集團的業績表現已經是領跑全行業。上半年,格力電器實現營業收入695.02億元,同比下滑28.57%,實現淨利潤63.62億元,同比下滑53.73%。不過,格力電器宣布擬每10股派現10元(含稅),派現額將超59億元。

從兩巨頭的半年度財報來看,美的空調收入在上半年已經趕超格力。從渠道上看,今年上半年美的加大對線上、線下市場的進攻,而格力方面也以線上直播掀渠道變革。受此影響,上半年無論是格力還是美的,空調的毛利率均出現下滑。

美的空調收入趕超格力

實際上,上半年家電市場整體步履蹣跚。據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和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2020年上半年家電行業國內市場零售規模為3365.2億元,同比下降18.4%。

從格力電器的半年報來看,上半年公司各家電品類銷售收入均同比萎縮。其中上半年格力空調實現收入413.33億元,同比下滑47.89%;生活電器收入是22.19億元,同比下滑13.36%。空調收入佔總營收比例從去年同期的81.53%降至59.48%;生活電器佔營收比例略有提升至3.19%。

對於上半年所取得的經營業績,格力電器坦承,渠道變革疊加疫情影響,公司短期內業績承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自今年4月底開始,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頻繁親身上陣直播帶貨。而董明珠在直播中一直都將資源和精力集中在格力高端空調及格力生活電器、廚衛電器上,希望藉助直播掀起格力的渠道變革以及推進格力電器的多元化。但是從生活電器的銷售收入表現上看,直播對格力多元化的推動似乎收效不大。

美的集團方面,上半年暖通空調收入也出現同比下滑,為640.3億元,同比下滑10.37%;上半年美的消費電器的收入也同比下滑了9.11%至530.35億元。

記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美的在空調業務收入上趕超格力,大幅領先格力226.97億元。這不是美的首次在空調業務上超越格力。2010年上半年,美的空調及零部件業務收入是258.55億元,也一度領先格力空調及配件營收(229.72億元),不過當時美的只是暫時領先,從2010年全年來看,格力的空調及配件的收入還是比美的略多。

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8月31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美的上半年之所以能在空調業務收入上超越格力,他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美的空調在平均單價上比格力有優勢。在兩者空調品質已無差距的情況下,偏低的價格成為美的重要的市場拉動力;二、美的的渠道布局要比格力完善很多。上半年受疫情影響以及格力啟動渠道變革,格力原有的線下渠道優勢已經不明顯,在這種情況下,美的渠道優勢顯現。

對於今年全年,格力空調收入是否還有機會反超,劉步塵認為,「理論上是有可能的」。他表示,上半年格力空調的毛利率比美的高,這意味著格力空調還有降價空間。如果格力下半年繼續啟動價格戰,大幅降價,格力還會扳回一部分市場。同時,他認為,如果今年全年美的空調收入超過格力,那麼將會在資本市場上帶來系列連鎖反應,董明珠也大概率不會丟掉「空調中國第一」的位置。「理論上是有可能的,但能不能最終實現反超,還是個問號。」劉步塵說。

一位不願具名的行業人士也告訴記者,「美的內部自己也認為,上半年與格力在空調營收上的差距其實還不是特別大。至於全年格力還有沒有可能反超,現在說這個還有點早,主要要看後半年的促銷大節點,看看格力要怎麼弄,會不會繼續採取一些措施」。

空調毛利率普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上半年美的與格力的空調毛利率均同比下降。其中,格力空調毛利率為32.05%,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3.97個百分點;而美的暖通空調業務毛利率為24.2%,同比下滑7.88個百分點,下滑幅度比格力空調大。

前述不具名的空調行業人士告訴記者,上半年空調市場,線上線下的價格戰都非常激烈。格力與美的的毛利率下滑,一方面是價格戰的原因,另一方面,營銷推廣費用高也是影響巨頭毛利率的重要因素。他提到,近幾個月來,美的一直在線下對老能效空調產品打折促銷。

記者從奧維雲網(AVC)方面獲得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空調線上均價同比下跌473元,線下均價同比下跌409元。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空調都是所有大家電中均價下跌幅度最大的品類。

圖片來源:奧維雲網(AVC)

記者了解到,美的集團在半年報中稱,公司家用空調產品全渠道份額提升明顯,線上市場份額超過35%,全網排名第一。線下市場份額也已經超過30%,但仍排名第二。而從奧維雲網的監測數據來看,上半年空調線下市場,格力零售額市佔率是35.63%,同比有所下滑;美的的零售額市佔率同比提升至34.17%,進一步逼近格力。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上半年淨利潤腰斬,但格力電器仍然豪氣地宣布了分紅預案。記者了解到,格力電器的分紅一直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之一。今年6月,董明珠在2019年度股東大會上談到分紅時曾表示,公司有能力分紅,但也要注意細水長流,希望股東理解經營團隊的決策。

截至8月31日收盤,格力電器股價為54.5元/股,當日跌幅是0.98%;美的集團股價是70.54元/股,當日微漲,漲幅為0.37%。

相關焦點

  • 格力空調上半年收入被美的反超200億,線下門店受疫情衝擊大
    八月末,格力電器、海爾智家、美的集團三大白色家電巨頭先後公布了備受外界關注的上半年「成績單」。半年報顯示,海爾、美的、格力的淨利和營收均呈現下跌狀態,其中海爾、格力下滑幅度較大,但環比改善明顯,這也說明二季度業務正逐漸復甦。
  • 格力半年淨利潤劇降53%,空調營收被美的超過,董明珠這樣說……
    作為中國兩大家電巨頭,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昨晚同時發布上半年業績。這兩份業績報告透露出多個關鍵信息,首先,受疫情影響,美的和格力營收淨利雙雙下滑;其次,美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是格力電器的兩倍,兩者總體業務規模差距拉大;再次,美的在暖通空調業務的營收規模上首次超過格力。
  • 財面兒·季報深解|美的格力,白電巨頭的「殊途同歸」
    10月30日晚間,國內白電市場上的兩大巨頭先後發布三季度報告,儘管上半年由於疫情衝擊,美的集團、格力電器在營收與利潤方面都遭遇不同程度的下滑,不過走過第三季度,兩者卻開始走出不一樣的步伐。
  • 一舉趕超格力,中國最大空調集團誕生,半年入帳1390億!
    說到空調,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格力這個品牌,畢竟它在我國空調市場上一直處於一個絕對領先的位置,它們的「中國製造」的廣告標語也是十分深入人心。在我國空調市場,格力一直處於遙遙領先的位置,當然這與它本身產品質量等受到消費者認可的因素,也有格力主要領導董明珠的個人影響力。格力、美的、海爾是我國空調市場的三大巨頭,這三個品牌就佔據了空調市場80%以上的份額。
  • 空調巨頭第三季度PK:美的淨利潤增速超格力40個百分點,但也各自有...
    記者|徐詩琪10月30日晚,白電行業兩大巨頭——格力電器(000651)與美的集團(000333),幾乎同時發布了三季度財報。由於銷售下滑,格力的經營性現金流同比減少90.74%。老對手美的集團則已走出了疫情影響。美的集團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7-9月)公司營收為776億元,增長15.71%;淨利潤為80.9億,增長32%。整體來看,前三季度(1-9月),公司營收為2167億元,跌1.88%;淨利潤220億,微增3.29%。
  • 格力空調技術水平是不是世界一流,或者說離三菱、大金還有多少差距?
    格力缺乏核心空調技術。如果格力真是一家缺乏核心技術,靠組裝零部件賺錢的公司,那麼它憑什麼進入世界一流空調企業行列?格力空調的毛利率為37.07%,超越美的空調的29.04%(數據均源自2018半年報)。僅和美的比,還看不出這個毛利率數據的含金量大小。我們知道的蘋果公司,2018年毛利率是多少呢?38.3%,也就是說,格力空調的毛利率僅比蘋果低1.23%。蘋果公司近10年平均毛利率為39.28,格力空調超過30%的毛利率保持了也有近10年時間。
  • 中國第一空調集團誕生,一舉擊敗格力
    現在,空調市場的競爭相當激烈,國內的三大空調巨頭是格力、美的和海爾。其中,格力和美的發展很快,但是在董明珠的帶領下,格力要略勝一籌。由於疫情的影響,格力第三季度總收入僅為1258億元,淨利潤只有136.9億元,與往年相比降低了不少。然而,美的第三季度的財務報告讓格力感到驚訝。
  • 中國最大空調集團誕生,成功超越格力,僅半年盈利高達139億!
    格力空調在2020年的銷售情況並不理想而在我國的空調品牌裡面,格力、海爾以及美的無疑是三大巨頭,這三種品牌的空調佔據了空調市場上將近八成的份額,尤其是格力,之前更是在空調市場上出類拔萃,是很多消費者的首選。
  • 格美之爭:一場招投標引起的巨頭「互掐」|格力|冷水機組|中國移動|...
    (IC photo/圖)炎炎夏日,兩個家電巨頭正上演一場隔空掐架。導火索是中國移動採購與招標網於2020年6月1日發布的一則公告。標包一的第一中標候選人是重慶美的通用製冷設備有限公司(下稱「重慶美的」),第二中標候選人是格力。標包二的第一中標候選人也是重慶美的,第二中標候選人還是格力。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中國移動在很多城市都建有若干大型的數據中心機房,機房小至上千、大至上萬平方米,需要專業的大型中央空調進行恆溫冷卻。「這樣一個項目有好幾億,對空調企業來說比較重要。
  • 曾是格力美的的「老大哥」,被譽「空調一哥」,現靠賣別墅求生?
    提起國內知名空調品牌,很多人會想到格力和美的這兩大空調巨頭。在董明珠的帶領下,格力電器在2020年前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74.68億元,淨利潤136.99億元;而美的集團今年表現更為出色,2020年前第三季度實現收入2177.53億元,而淨利潤則達到220.18億元。
  • 危機重重的格力,如何迎戰領先兩千億的美的
    據美的財報顯示,前三季度美的實現營收2178億元,即使有疫情的影響,但下滑幅度僅1.88%,也就是說疫情帶來的影響並不大,同時淨利潤反而實現了同比增長3.29%,達到220.18億元。在整體成績上,美的可以稱得上是遙遙領先。
  • 被低估的國產高端空調巨頭:超越格力大金,它以40%份額拿下第一
    超過2000億元的空調消費規模,讓美的、格力、奧克斯等空調企業成為受益者。以格力電器為例,根據《暖通空調資訊》發布的數據,格力中央空調以14.7%的市場佔有率實現國內市場「八連冠」;而在家用空調領域,格力電器更是以20.6%的全球市場佔有率位居首位。 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高端空調市場開始備受青睞。在以往,高端空調市場還主要是外資品牌的天下,但是隨著國內品牌在這個領域的頻頻發力,它們逐漸確立起了領先的地位。
  • 空調行業「大洗牌」?格力跌出前三名,最大黑馬竟是「外行」?
    就目前來看,我國國內的家電市場基本上都被美的、格力以及海爾這三大巨頭所"壟斷"了,尤其是家用空調市場,這三大巨頭的市場佔有率是很高的,佔據著70%以上的市場份額,就這個情況來看,其他的行業競爭者想要突破撼動這三大巨頭的地位還是比較困難的。
  • 2020年,空調市場「冷風吹過」_-中文科技資訊-你關心的才是黑科技
    2020年上半年,大多數家電品類普遍遭遇「量額齊跌」,其中空調是受影響較大的行業。  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空調產量1.04億臺,同比下降16.4%,空調行業主營業務收入2949億元,同比下降21.6%,空調行業利潤總額265億元,同比下降20.7%,這也是近8年來,空調冷年最大的市場降幅。
  • ...發酵,格力美的恩怨何時了|珠海格力|美的|格力電器|空調|中國移動
    眾所周知,格力和美的是國內空調市場最直接的競爭對手,並且是十幾年的老對手。不同於家電其他品類相對平靜的狀態,格力和美的之間的很多「鬥爭」都被擺在了明面上。2007年,美的在產品宣傳中直指格力等同行空調產品的銅鋁連接管是「黑心管」;2008年,格力就美的空調「舒睡」功能侵犯其「按照自定義曲線運行的空調器及其控制方法」提起訴訟;2012年,格力起訴美的侵犯其「可拆裝式空調室內機管路安裝擋板」實用新型專利;2013年,格力又以美的在同一種商品上侵犯涉案「五穀豐登」註冊商標專用權為由向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015年,格力稱抓住兩名進入該公司車間用手機偷拍的美的員工
  • 空調價格戰就地打響
    「雙11」前夕,格力電器在官方微博宣布今年11月11日當天空調產品最高降價達到3900元,空調價格戰就此打響。 據悉,格力穩坐多年空調老大的地位,隨著今年這場疫情的出現了動搖甚至不保,今年上半年美的空調收入便首次超過了格力。那麼,格力降價能否挽回空調一哥地位呢?
  • 格力空調醞釀推大松子品牌 應對美的多品牌矩陣
    奧維雲網總裁郭梅德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格力有這個意向,但沒確定。空調業資深分析人士張彥斌認為,格力推出大松空調的可能性很大,以應對美的多品牌矩陣。2020年上半年,美的在暖通空調業務上的營收規模上首次超過格力。
  • 格力空調製熱效果好,為何有人說大金空調好?如何判斷空調好壞?
    ①:中央空調所負載的面積基本上一致。也就是說,我們在對比兩款中央空調製熱效果好壞的時候,首先要區分的就是我們這兩款空調所負載的面積是一致的。例如,同樣是30平米的客廳,這樣它們的面積保證是一致的。③:中央空調的輸入功率要完全一致。因為中央空調在制熱的狀態下所需要的輸入功率就是制熱的功率。也就是中空調在制熱狀態下運行時所消耗的功率。另外,我們還需要注意中央空調製熱狀態下是否有電輔熱的功能,也就是輔助加熱的功能。
  • 格力美的搶跑線下雙十一 大搞工廠直銷衝刺年底業績
    格力、美的「11.7」大型工廠直銷活動的紅色促銷頁面,最近頻頻在微信朋友圈內刷屏。空調兩巨頭在線下「搶跑」雙十一,既為了緩解巨大的庫存壓力,同時又可平衡線上線下渠道,更是為了衝刺年底業績。  家電巨頭也愛「造節」  兩大巨頭針鋒相對,連促銷手段都大同小相關公司股票走勢異。
  • 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的「明撕」與「暗戰」
    透過 「明撕」的表面現象看,是渠道變革下,兩大空調巨頭的「暗戰」。與格力電器當下力推「新零售」,進行渠道變革相比,美的集團推行「T+3」「商務中心」「網批」等時間點更早,2020年5月,光大證券發布的研報稱,自2019年第四季度開始空調領域發生的激烈價格戰,實質是美的集團藉助經營模式變革向格力發起的份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