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修仙皇帝30年不上朝,他是如何總攬大權

2020-12-25 安安看電視

《大明王朝》大家都應該看過把。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裡面的皇帝——嘉靖了。「嘉靖嘉靖,家家皆淨 」,講的就是當時的社會環境之下,每家每戶都是非常的貧窮的。

《大明王朝》這部電視劇是由著名演員「陳寶國,黃志忠,王慶祥」等人主演的。這部電視劇主要講述的事情就是嘉靖年間,皇帝嘉靖與臣子海瑞的故事。

相信大家在看《大明王朝》的時候最喜歡的片段就是有嘉靖皇帝的片段了吧。嘉靖皇帝真的是一個人才,不管是什麼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想要修成仙。而且,在劇中我們也得知,嘉靖皇帝最喜歡的人就是張三丰,而他的目的就是想要稱為張三丰一樣的人。

在這部劇中更值得大家一看的就是,雖然嘉靖皇帝30年都沒有上朝,但是他的皇權一直是自己把握著。那麼他是怎麼做到的呢?這應該就是大家非常想要知道的一點了。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嘉靖皇帝是如何總攬大權的。

首先,我們都能夠看出來,嘉靖皇帝是非常的自私的,不管是什麼東西都是自己掌管著。他也是一個非常喜歡錢財的一個人,所以,錢財一直是他自己掌管著。在這部劇中,還有值得一看的一點就是嘉靖皇帝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海瑞作為忠臣,最見不得的局勢貪汙腐敗,但是,這樣的事情就是因為嘉靖不理朝政發生的。所以,作為,忠臣的海瑞及時自己被關押在監獄之中依然上奏嘉靖皇帝。

作為忠臣的海瑞在上奏的時候都是將自己的領導一頓狠批,這也就是為什麼皇帝嘉靖要把忠臣海瑞關起來的最大的原因。其次的原因局勢在皇帝的心中還是非常愛戴海瑞的,之所以不殺海瑞為的就是希望讓自己的兒子可以重用忠臣海瑞。

不得不說作為皇帝,嘉靖還是非常的清閒的。假如你是嘉靖皇帝,你會如何去總攬大權。

那麼對於這樣的一件事情,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的這位皇帝三十年不上朝,後人打開他的棺材後,真相大白!
    ,將原本就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打入了一個更加漆黑的地獄。 那麼,勤奮的萬曆皇帝為何突然死去,難道真的是一個懶惰的靈魂寄宿在了萬曆皇帝的身上,讓他在之後的日子裡不再上朝嗎?這也導致萬曆皇帝和他手下的大臣們拼命的解釋,但是大臣就是不信不聽,甚至還群起去攻擊萬曆皇帝。 一切真相大白還要等到1958年,考古學家發現了定陵,也就是萬曆皇帝的陵墓,大家將陵墓挖開,終於用肉眼見到了當年的萬曆皇帝,當大家把萬曆皇帝的屍骨重新拼接在一起之後,大家都被眼前的情景所驚呆了。
  • 朱翊鈞:28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為何前期和後期判若兩人
    朱翊鈞:怠政國衰微,極欲落罵名說起朱翊鈞這個名字,一般人還真有些陌生,當然不包括資深歷史愛好者和專業學者,而一說起萬曆,大家便都知道了,因為他是以28年不上朝以及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著稱,更何況史學界還有個著名的論斷,這就是「明實亡於萬曆」。
  • 《大明王朝1566》:嘉靖皇帝逃離紫禁城
    編者按:《上海書評》將持續發布徐美潔對《大明王朝1566》的觀劇筆記,本文為第四篇。點擊下方連結,可以閱讀前三篇:上海書評︱《大明王朝1566》:那一年,嘉靖還殺了誰《大明王朝1566》:戚家軍缺糧怎麼辦?喝粥!
  • 嘉靖皇帝二十年不上朝潛心修道,大明朝仍能安然運轉?真相比電視劇有意思!
    比起大明的嘉靖皇帝朱厚熜,現在的老闆們弱爆了,嘉靖朱老闆二十年不開會,朝廷依然欣欣向榮,還創造了嘉靖中興局面,看看朱老闆是怎麼做到的。在中國幾千年來天人合一的思想下,但凡有大人物出現,老天爺總要「動容」暗示下,即所謂的天有異象。1507年9月16日,大明興獻王王府一道紅光直衝天際,與此同時,黃河本來渾濁的水變得清澈,天空中祥雲增多。
  • 大明王朝之明世宗(大明史上著名的道君皇帝)
    不走尋常路」的明武宗朱厚照荒唐去世後,並無子嗣的他,該傳位給誰呢?誰來接手這大明江山呢?那今天的主角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便登上了歷史舞臺,開啟了他以「道」治天下的帝王生涯。 這樣這位道君皇帝便拉開了他執政46年王朝的神秘面紗。
  • 大明王朝最悲催的皇帝,在位僅30天就暴斃身亡,死因成謎
    大明王朝從太祖朱元璋建立後,再到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朱由檢煤山上吊自縊,享國祚共276年,這期間一共經歷了16位皇帝。我們耳熟能詳的大概就是靖難之役奪了侄子江山的明成祖朱棣,勵精圖治開創弘治中興的明孝宗朱佑樘,喜歡做木工的明熹宗朱由校等等這些皇帝的傳奇故事。
  • 嘉靖的超高情商和獨特的性格造就了一位大明王朝的「另類皇帝」
    正德十六年四月(1521),春暖花開,百草爭豔,大明王朝即將迎來了最重要的一個人物,而他將主宰大明王朝46年之久,他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世宗實錄》卷八九)這些都是鬱結在嘉靖心裡的實話,天性聰明,自尊極強的他絕不甘於受人操縱,面對元群臣脅迫,朱厚熜臨危不懼,力挽狂瀾,確是顯現出他獨具的膽略與才幹,這個鬥爭以左順門事件發展到了頂點。 他登基後的第六天,就下詔群臣討論如何尊崇他的親生父母。當楊廷和以既定的「承祧」原則提醒他時,這位15歲的皇帝惱下臉來狡辯說:「孝宗本是伯父,如何變成了父親?
  • 明朝多數皇帝看似一般,大明卻能國祚276年
    即使考慮到清朝編撰的《明史》有抹黑的成分,明朝大部分皇帝,也稱不上是好皇帝。包括史書評價「明之亡,實亡於神宗」中30年不上朝的萬曆帝朱翊鈞,以及杖笞群臣、崇奉道教並禍及自身、尋興大獄、誤用佞臣、剛愎自用的嘉靖帝朱厚熜,還有耽樂嬉遊,暱近群小的正德帝朱厚照更是明朝皇帝中備受爭議和批評的。但就是在這樣大部分平庸的明朝皇帝統治下,大明依照享國276年,到底是為什麼呢?
  • 《大明王朝1566》觀後感
    雖說嘉靖二十年不上朝,但他卻對政治權利控制得相當老到,朝廷百官控制為以嚴嵩和虛階為首的兩黨,中間引入了以司禮監為代表的宦官這個特殊群體,形成了嘉靖-宦官-百官之間一條關係鏈,三黨之間在大明王朝政治中心互相調和,互相牽扯,以至於誰都無法形成一家獨大,無所拘束的局面,這猶如太極的陰陽調和之理,三個黨派均形成了以嘉靖皇帝為中心的權力中樞,讓嘉靖將朝局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控制之中。
  • 《大明王朝1566》到底講的是什麼?
    嘉靖就裕王這麼一個兒子,但因為長期修仙,親情淡薄,兒子也不大見得著他,所以裕王是被冷遇的狀態。但呂芳知道,冷歸冷,兒子還是兒子,將來只能傳位給他,一朝天子一朝奴才,他離當今皇帝太近了,難免會成為新皇帝的忌憚,他需要在裕王身邊安插親近的人,來保全自己的晚年。呂芳的手是伸得很長的,一伸,伸到世子也就是後來的萬曆皇帝身上去了,可見他思慮很遠。
  • 大明王朝各位皇帝的簡析(上)
    明朝建立圖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男,漢族,字國瑞,小字重八,濠州鍾離縣(今安徽省鳳陽縣)人,大明朝開國皇帝。這是大明朝最慘的皇帝(我認為這是他自己的作的即使他並不想這樣)年號建文,在為四載,在位期間懲處貪官釋放一些被冤枉的官員,同時任用方孝孺、黃子澄和齊泰(結果導致了靖難之變),可能這位年輕的皇帝覺得他叔叔們都太厲害了,來了個削藩,把周王湘王給整了,結果還想整未來的大明第三任皇帝,結果踩馬蜂窩了,讓人家一頓胖揍和自己的豬操作下活活把自己作的失蹤了,不過孝順是一流的,懿文太子朱標死的時候他老人家哭的那個慘,
  • 歷史上自負多疑敏感的嘉靖皇帝,讓《大明王朝1566》演活了
    《大明王朝1566》是歷史劇裡面難得的好劇,他和《走向共和》一起被評為歷史劇裡的兩大神劇,裡面一群老戲骨的各種飆戲滿足了我們對於明朝嘉靖時期歷史事件的所有想像,把一段精彩的歷史重新呈現在我們面前。張璁無權無勢,連皇帝都搞不定的事情,他是如何力挽狂瀾的呢,答案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資歷尚淺的他只能從繼位詔書裡找根據,大家明明知道這個詔書不是明武宗寫的,但是所有人還都得揣著明白裝糊塗,必須把最後的遺詔封為繼承大統的根本依據,詔書原文如下:「朕疾彌留,儲嗣未建,朕皇考親弟興獻王長子厚熜年已長成
  • 豆瓣評分第一,國產歷史劇的頂峰——《大明王朝1566》
    朱厚熜去世之年,同時也是中國封建專制的峰值,中國歷史上的專製程度在嘉靖朝達到最高峰,並在他之後開始衰落。嘉靖帝在這一年的駕崩,終於暫時結束了持續二十餘年的皇帝不上朝的局面,繼位的隆慶帝坐鎮已經冷清了很久的乾清宮。同時在他繼位期間所存在的弊端也在他駕崩後逐漸顯現出來。
  • 為什麼有人說《大明王朝1566》是大陸最好的電視劇?
    日慕鄉關一直認為張黎的另一部作品《走向共和》才是中國大陸電視劇的神作,當然,《大明王朝1566》也是非常好的一部電視劇。中國歷史中「明史」是一段特殊的存在,不僅僅因為它距離現代社會比較近,還因為他是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中原文化為核心的社會制度集大成的一朝,有很強的借鑑意義和研究價值。
  • 「大明王朝1566」為什麼是一部聰明的劇?
    說「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聰明人做的劇原因在於編劇是做過「雍正王朝」的劉和平,導演是拍過「走向共和」的張黎。他們沒雞賊似的去靠以前的老本騙錢騙觀眾,還肯學習、肯用心、有野心,對歷史有了解、對社會讀得懂,他們的才華和能力也沒辜負他們的野心。事實上,劉和平和張黎不僅聰明,而且智慧。
  • 靜水深流的《大明王朝1566》
    嘉靖皇帝修道,幾十年不上朝。開篇一句:「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很有意境,想起林白的《過程》,「八月就是八月/八月我守口如瓶/八月裡我是瓶中的水/你是青天的雲。」現在就是流火的八月,大雨後的八月,橙色警報的八月,恐懼後充滿希望的八月,死亡與重生合謀的八月。看到這句話,想到白色田野和金色麥浪的八月。八月,我再看《大明王朝1566》。第一集即有針鋒相對的庭辯,直入主題,劍拔弩張。
  • 《大明王朝1566》古怪的模範官員
    歷時近三個月,斷斷續續地把《大明王朝1566》重新看了一遍。正如《雍正王朝》,或者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不管什麼時候看,也不管看了幾遍,每次都有新的感觸。萬曆十五年正好是歷時18年的隆萬大改革的結尾,而這部《大明王朝1566》則正是開啟了這場改革的序幕。
  • 如果明朝的16位皇帝有一個微信群,那他們都會聊些什麼呢?
    大明王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封建王朝之一,一共經歷了16位皇帝,享國更是長達276年。正所謂,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獨特的風格;大明帝國的16皇帝自然也是如此,每一位皇帝都有著自己的獨特個性風格。比如說,殺人狂魔明太祖朱元璋;城府極深的明世宗朱厚熜;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明思宗朱由檢等等,這一個個性格鮮明的明朝皇帝最終造就了一個令人難忘的大明王朝。
  • 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如何深入看懂(核心人物解析)
    #大明王朝1566#《大明王朝1566》其實是一部非常少見的好作品。其真正精髓是少有的影視作品能從統治階級(主要指的皇帝和官僚)視角展開故事,而不是從大眾認為(想像)的統治階級進行展開,這一個角度有點類似《資治通鑑》(當然只是類似)關於大明王朝,我想到一個哲學典故還是很形象的:看山景,在山下,在山中,在山頂,大家看到的風景各不相同,但是大家看到的又都是風景。
  • 《大明王朝1566》真是神劇,就是有點恐怖,皇帝最後像個守財奴?
    我們今天來說說一部被2007年上映,口碑爆棚,被大家稱為「神劇」的一部劇。《大明王朝1566》這是國產劇的一座豐碑,至今提及這部劇,很多人都是讚不絕口。甚至很多觀眾都是二刷,三刷,無數遍的刷。我們也需要看看,這貪官他到底是為了誰才貪財的,又是誰在縱容著他們貪財?在《大明王朝1566》中,嚴嵩也不是十足的奸臣了。他也有自己的苦衷,同時也有自己的優點。嚴嵩的優點就在於他的知人善任,他對胡宗憲有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