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電影觸動我的瞬間,我都截圖了

2020-08-08 懷辭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電影那些絕美感人瞬間,我都截圖了

還在上海生活的姨媽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電影那些絕美感人瞬間,我都截圖了

潘知常到底是不是騙了姨媽,電影沒有說,但發哥的背影很帥,電影拍了。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電影那些絕美感人瞬間,我都截圖了

全片最讓人唏噓的角色——金永花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電影那些絕美感人瞬間,我都截圖了

姨媽離開上海時的街景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電影那些絕美感人瞬間,我都截圖了

姨媽和 寬寬 大凡都曾經看到過的月亮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電影那些絕美感人瞬間,我都截圖了

姨媽最快樂的日子

相關焦點

  •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是前一陣我推薦過的、一部很有意思的電影。不過放心,電影充滿了瑣碎的生活細節,看著饒有趣味,你也無死角觀察了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姨媽有文化,是那個年代為數不多的大學生,當英文私教都堅持英倫口音無數貫穿全程的、尷尬的、滑稽的、又有點真實的情節,起了很大作用:姨媽發現被騙後,騙子仍能面不改色站在她面前辯解,她心灰意冷地說:「我要是十七八歲,你騙騙我,我還能掙回來。可如今你在絕我的路啊!」
  • 一部神奇的電影《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話說2007年出來的電影《姨媽的後現代生活》,2014年又拍成了電視劇。他們都基於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署名燕燕的同名小說。
  • 周潤發的電影路,從《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開始,不再英雄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改編自女作家燕燕的長篇小說,導演許鞍華在初拿到改編劇本時便決定一定要把這個故事搬上銀幕。在國際化的上海,無數人都在跌跌撞撞追趕著時代的步伐,每個人都在改變著適應著,種種變遷下的故事耐人尋味。
  •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女人的算計與慈悲
    最開始看到《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這一與李檣的文藝調性不相符的電影標題時,我以為會是一部輕喜劇,而影片開頭也確實為觀眾製造了一些輕喜劇的氛圍,比如火車站裡斯琴高娃誇張的叫喚「寬寬」,比如葉如棠養的十四隻鳥在房間裡飛,比如葉如棠和小外甥寬寬的關於用水電的斤斤計較,無不是小市民輕喜劇的調調。但是,似乎又不是。片頭,火車窗玻璃上打出的音樂製作是久石讓,主演是周潤發。
  • 【佳片推薦】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2006)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的劇情簡介 · · · · · ·  12歲的侄子寬寬,在假期去看望退休後獨自在上海生活的姨媽(斯琴高娃飾)。在寬寬眼裡,姨媽是個怪癖多多的人。  一次姨媽在公園遇到了一個從廣東到上海來發展的江湖混混潘知常(周潤髮飾),這個神秘男人使得姨媽神魂顛倒,兩人因京劇成了知音,並演繹出一段黃昏戀情。不料好景不長,潘知常帶著姨媽的棺材本積蓄一道消失。與此同時,姨媽又發現保姆(史可飾)竟然是靠「碰瓷」來賺取外快。
  • 金像獎最佳影片《姨媽的後現代生活》,當姨媽的「新衣」被扒掉
    《到燈塔去》描寫了一次大戰後拉姆齊教授一家和幾個親密友人在蘇格蘭某島嶼度假的一段生活,作者伍爾夫指出了自我是有可能逃脫流逝不息的時間甚至死亡的威脅而長存不朽的。而在《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中》姨媽的自我卻被現實生活擊潰得猶如皇帝的新衣。
  • 「姨媽」的後現代藝術讀本:對一部電影的12種圖解
    對一部電影的12種圖解關於《姨媽的後現代生活》組畫的札記 吳亮 2005年秋天的一個晚上,袁梅從北京給我打來電話,說那部叫《姨媽的後現代生活》的電影馬上要開拍了(多麼古怪的片名啊!)圍繞著《姨媽的後現代生活》,接近它、圖解它、重現它或乾脆讓它變形,正是我感興趣的「懸疑」之所在——它們將分別以什麼樣的樣式和基調出現?我的期盼說不定比袁梅還強烈,其中還摻雜著形形色色的猜想。
  •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可嘆人生不如戲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很容易讓人想起編劇李檣和導演許鞍華之前的作品。
  • 豆瓣日曆 2020 年 8 月 19 日《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英語:The Postmodern Life of My Aunt)是2007年公映的香港電影,根據燕燕所寫的同名小說《姨媽的後現代生活》改編,該片講述的是一個上海女性在生活中遭遇的種種故事。
  • 藍顏專欄|《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老戲骨斯琴高娃和「小燕子」趙薇共同演繹一種矛盾、複雜、抽離的生活
    但這種縮影投射到我們的真實生活中,卻大有存在。而這種存在,正是導演藉由姨媽向我們拷問:究竟是作為普羅大眾的「姨媽們」本身出現了問題,「姨媽們」的刻板印象出現認知扭曲,還是這種「後現代生活」本身的特性就是如此。  通過電影觀察,姨媽既是這種生活的局內人,也是這種生活的局外人。姨媽生活的這種困境,也是我們與生活之間的困境。
  •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中年女人的少女心終究只是一場泡沫
    電影《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電影《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講述了一位心懷夢想的中年知識女性,葉如棠在與命運抗爭了大半輩子後,依然不得不向命運妥協的故事,道盡中年女性生活的真實與不易。電影《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退休後的葉如棠,獨自居住在上海的一套老房子裡,
  •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奔命
    由於心理作用,也許故鄉的月亮會更圓會更大,也會更明亮,但事實上所有的月亮都是一樣的,無論你身在何處,只不過是睹物思情。於是,我們看到了姨媽與寬寬眼中的不同月色,雖然都是明亮,卻帶來了不一樣的心情。作為一個小孩子,他不可能理解姨媽的所作所為,他沒有那種生活的閱歷,只剩下的是對世俗的嘲弄,於是,這種嘲弄演變成一場虛假的綁架案。結果當然是姨媽為孩子背上了這個黑鍋。於是,寬寬這才發現了姨媽的善良,其實對於小市民來說,這種善良絕不是善良本身,只是一種原則。
  • 佳影片金像獎佳影片《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阿姨的「新衣」被移除
    作者《到燈塔去》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拉姆齊教授和幾位好友在蘇格蘭島上的生活,作者伍爾夫指出,有可能是不朽的,可以逃避時間流逝甚至死亡的威脅。在《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中》中,阿姨的自負被現實生活粉碎了,就像皇帝的新衣。
  • 《姨媽的後現在生活》,這才是真正的女子生活圖鑑
    許鞍華導演的這部《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讓我看到各種不同背景年齡的女子的生活狀態,我覺得這才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女子生活圖鑑」。看女主「姨媽」,獨居在大都市的孤獨老太太,我心裡的靈魂發問,「我老了怎麼辦?」「我好像看到了我自己」。
  • 關於姨媽學,真的要早點取經
    可能是每個月都要囤姨媽巾,我對於大姨媽完全無法忽視。大概女孩子的聊天總避免不了身體這一Part。我的6年內宿生活及合租期間,平時茶話會簡直可以用一句話總結。上有內衣,下有姨媽。圖片來源於電影截圖前天深夜臨睡,我的朋友還在叭叭地跟我聊起近日來姨媽的尷尬。
  • 32、《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小姨的演技、顏值、職業精神,是我十輩子都無法企及的。 小姨和小姨夫之間的事,媽媽三緘其口,我怎麼問她都不說。可我發現小姨變了,她開始喜歡演姐弟戀題材,穿著愈發大膽前衛。可是小姨,就算生活欺騙了你,也請記得找帥哥啊。帥哥才能撫平你的創傷,醜男只能在傷口上撒鹽。
  • 我說薛姨媽
    說薛家母女一進賈府就是衝著寶二奶奶的寶座來的,並為此施展陰謀詭計,散布金玉姻緣之說,這真是一種無可救藥的機械化概念化的看法,實在把薛家這樣的封建貴族太世俗小人化了,也完全違背了生活的基本常識。並不是說貴族一定就多麼清高,但貴族總要講究貴族的體面身份,總要有貴族的作風氣派。莫說薛家,即便我等小民,去貴族親戚家住幾年,也放不下那樣的臉面一心想讓自己家的姑娘嫁給人家。
  • 渡十娘|請聽我說說我的三姨媽
    逢年過節,小孩子的新衣要先用布票和錢買來衣料,裁剪後,再由大人用縫紉機縫製出來。小時候我和姐姐毎年的新衣服都是三姨媽做的。因為布料有限,要精心剪裁,不浪費每一寸,才能用有限的布料做出新衣服。三姨媽就承擔起了這個艱巨的任務。每逢年三十的晚上,穿好三姨媽為我們做的新衣服,點上燈籠,出門放炮,是小時候最高興的事啦。三姨媽向來熱心,親戚,朋友,鄰居,同事,有求必應,且分文不取。
  • 捕光集 | 影像2020:在生活的電影中截圖
    於我而言,拍照其實一直都不算是「創作」——我沒有很多著意去布置或構造或命題作文的「創作性」的作品,更多的還是即時的「記錄」。看到了,就這樣拍了。今年為自己找到了個說法,覺得我拍照有點像是「生活截修圖」——在生活的電影中截圖,截取無數瞬間的切片,並試圖用影像和記憶的化學作用,將其衝洗為永恆。27個文件夾,至少上千張照片,我沒有認真去數,選取其中的一些,作為一個記憶的引子。
  • 《 扒一扒女星們當眾來大姨媽的尷尬瞬間 》
    《  扒一扒女星們當眾來大姨媽的尷尬瞬間  》 米愛琪  但是對於那些經常演戲,活躍在舞臺上的女明星來說,當眾突來「大姨媽」,怎麼辦?且看女星突發大姨媽醜態百出的慘象。李冰冰:拍水戲突來大姨媽   被稱為娛樂圈的「勞動模範」這話確實不假,不僅演戲,公益事業也發展的順風順水的李冰冰在工作上絕對算是拼命三郎。因為拍戲,不僅傷痕累累,而且更不顧自己生理期仍在水中拍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