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已經衰敗了,學淨土宗的人,已經把佛教變散文了

2020-12-23 文殊經函與文殊智慧劍
六道輪迴圖

最近,我看了電腦與手機網際網路上很多撰寫佛教的文章,很悲哀,發現了一個重大問題,說明佛教已經衰敗了,很多學習淨土宗的人,把佛教散文化了,撰寫的文章,除了配上一些淨土宗的佛像之外,滿篇綺語,講的根本不是佛教經典經續,與文學作品散文無二無別。把佛教散文化了。

學習淨土宗的人,根本不按釋迦牟尼佛所傳承的佛教基本教義精神核心撰寫文章,而是自由發揮,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只要在文章裡面配上一些淨土宗的佛像圖片,滿篇綺語,胡說八道,談的根本不是佛法,談的都是世間法,談的都是人間俗世的一些生活瑣事與雜七雜八的事,或自己胡思亂想出的一些生活感悟之類,專業的人,一看根本不是佛教方面的文章,頂多算人間俗世的散文文學作品之類的文章。文章下面,因為很多人不懂佛教,對佛教不專業,很多人點讚或寫個阿彌陀佛之類的評論。這些讀者本身對佛教不專業,不懂佛教,也辨不清作者撰寫的到底是不是真正的佛教,反正看見文章裡面配有淨土宗的佛像圖片,就點讚,來個阿彌陀佛之類的評論,也不去認真思考辨別,此篇文章是不是真正的佛教方面的文章。

佛教世界觀地圖

這些學習淨土宗的人,把佛教散文化,只要在文章裡面配上淨土宗的佛像圖片,滿篇綺語,滿篇自己胡思亂想的生活感悟,作者自己誤認為是佛教,其實根本不是佛教,頂多算散文之類的文學作品,因為文章配上淨土宗的佛像圖片,誤導眾生,讓眾生以為作者這些胡說八道,作者自己胡思亂想的生活感悟就是佛教,誤導眾生,把佛教散文化。這些作者不但沒有任何功德,而且已經犯下錯誤,把佛教散文化,用散文隱秘佛教,用散文遮擋佛教。

相關焦點

  • 佛教:佛陀教育與淨土宗
    佛教是宗教,很多年來給我們社會上有一個錯誤的認識,認為它是屬於迷信、消極的,不是社會大眾普遍接受的一個宗教。正確的認識佛教,對於初機者很重要!很多人對於佛教的觀念是錯誤的。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世所必需,佛教不是宗教而是佛陀教育。
  • 佛教淨土宗祖師贊
    淨宗祖師贊淨宗始祖慧遠尊。儒門宗匠智慧人。學六經融匯貫通。達官顯貴眾人欽。捨棄富貴與榮華。道安法師為落髮。立身行道披袈裟。勤修苦練悟大道。廬山東林種白蓮。淨宗道場渡有緣。念佛三昧詩文寫。常觀西方殊勝景,讚美淨土極樂城,無量壽佛放光明,83歲肉身換金身。淨宗二祖善導尊,專修淨土妙法門,念佛光明從口出,每天念佛幾萬聲。嚴守戒律不毀犯,激勵弟子苦修行,精細事物大眾吃,粗糙劣質自留存。
  • 佛教淨土宗的發源地,一池白蓮續寫千年情誼,門票吃飯都免費
    但今天要介紹的這座寺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依然低調地奉行自由行為,不收門票,齋戒也是免費的,保持著佛門難得的淨土。日本佛教淨土宗被視為祖庭。東林寺位於江西九江廬山西北麓,由東晉高僧慧遠從襄陽來廬山修行多年,於386年創建,成為中國佛教淨土宗的發祥地,為中國佛教八景之一。
  • 淨土宗是中國佛教影響最大的,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就是佐證
    淨土宗是中國佛教影響最大的,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就是佐證【印光大師開示】教雖中下猶能得益,非上上利根不能大通,以涉博故。宗雖中下難以措心,而上根便能大徹,以守約故。宗則參破一個話頭,親見本來,便能闡直指宗風。佛法大興之日,及佛法大通之人,宜依宗參究。喻如僧繇畫龍,一點睛則即時飛去。佛法衰弱之時,及夙根陋劣之士,宜依教修持。喻如拙工作器,廢繩墨則終無所成。
  • 佛教中有些菩薩的淨土,竟然就藏在地球上?
    極樂淨土阿彌陀佛經過若干大劫的善願及修持力所成就的淨土,其中環境優美、無苦純樂,佛法學修條件優越,且往生條件相對較低,與地球眾生非常有緣,所以得到人們非常的喜愛。在漢傳佛教淨土宗的觀念中,觀世音菩薩是接替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第二任教主,所以觀世音的淨土從本質上說,與極樂世界無異。
  • 佛教 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誠如此言,一切爭論可以休矣!
    今天我們接著學《壇經》。一切佛教法門的修學皆應以修心為要。不拘禪宗淨土,乃至於無量的法門統統皆應以修心為要!明心見性的是我們的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也是我們的心。《觀無量壽經》有雲: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佛祖經中所言,洩盡「天機」矣。
  • 佛教:走出千迷道的曇鸞,被後世尊為淨土第一人
    縣鸞,是雁門人。按《續高僧傳》卷六的記載,縣鸞家近五臺山,佛教氛圍很濃,民間流傳著各種神奇的佛教相關的神話傳說。曇鸞自幼受此影響,十餘歲就登山尋訪佛教遺蹟,被五臺山的佛教勝景感動,「心神歡悅,便即出家」。曇鸞出家之後努力學習,廣學內外經典。
  • 漢傳佛教究竟有多少分支?
    佛教尤其對東亞文化圈影響巨大,中國作為東亞文化圈的核心引擎將佛教文化與中華本土的儒家和道家等傳統文化融合在一起,佛教在中國經過積澱和革新後逐漸發展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漢傳佛教,其中,漢傳佛教有許多的分支,大體分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兩類,大乘佛教分為三論宗、涅槃宗、地論宗、攝論宗、天台宗(法華宗)、淨土宗、律宗、禪宗、法相唯識宗(慈恩宗)、華嚴宗(賢首宗)、密宗(真言宗)等十一個派別,小乘佛教分為俱舍宗和成實宗兩大派別
  • 佛教紀錄片:《靈巖道風》講述高僧顯聖淨土祖庭:靈巖山寺
    敬請關注《佛教電影在線》敬請分享 《靈巖道風》
  • 佛教:行策、實賢、周夢顏、彭紹升,兩僧兩居士,使淨土再次興盛
    淨士法門逐漸取代禪學的地位,成為在佛教界和社會上最具吸引力和影響力的佛教信仰和實踐,是清代佛教的一個突出特點。總的說來,淨土的興盛與禪學的沉寂是同步的,這個轉折發生在雍正時期。在這個轉折的過程中,長江流域的中下遊地區成為淨土興盛的中心,出現了多個淨土宗的重要人物。
  • 淨土宗與極樂世界——心淨則佛土淨
    從今天開始,咱們介紹另一個很重要的宗派——淨土宗,這也是我國佛教大乘八宗之一,而且也是至今還能保持傳承的三宗之一。這個話題也比較大,紅塵君打算用三到五篇文章來分析,這第一篇主要講一下淨土宗的來歷,依據,以及最主要的特點。
  • 原創視頻:七個佛教人物,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
    35歲時,他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逐創立佛教,隨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恆河流域一帶傳教。年80在拘屍那迦城逝世。2 玄奘法師「寧往西天一步死,不向東土半步生!」惠能,佛教禪宗祖師,得黃梅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東山法門,為禪宗第六祖,世稱禪宗六祖。唐中宗追諡大鑑禪師。是中國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佛教高僧之一。陳寅恪稱讚六祖:「特提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一掃僧徒繁瑣章句之學,摧陷廓清,發聾振聵,固我國佛教史上一大事也!
  • 漢傳佛教的主要宗派及祖庭
    佛教在古印度傳承時期,只有大乘、小乘之分。又如小乘佛學分為「空」、「有」兩派,但實際上並沒有獨立門戶。佛教自東漢傳入我國漢地以來,至隋唐時期基本形成各宗派並立的局面。在我國漢傳佛教有十三宗、十宗和八宗等之說,這是以主要流派而言,實際上的數量可能更多。漢傳佛教各宗派的形成,和各派創立祖師所依經典有關。
  • 佛教經典:《維摩經》淨土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本經甚至被外國學者喻之為「大乘佛教文獻寶冠之珠」,可見本經在佛學界地位是非常崇高的。但是,本經主角維摩居士出場之前,經文的第一品卻是討論著大乘的一個當時非常流行的觀念,這便是「淨土思想」。自古至今,「維摩淨土」被認為是唯心淨土,與繼而出現的大乘淨土三經之西方極樂世界、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的藥師淨土、東方阿閦佛淨土、及後來的兜率天彌勒淨土所顯示的淨土境界都不同。
  • 中國最著名的的八大寺廟,佛教八大門派的祖庭
    正如近代大德虛雲長老在自述年譜中所說——密宗一法,經一行禪師發揚之後,傳入日本,我國即無相繼之人。 直到1991年,臺灣大毘盧寺成觀法師,至日本真言宗的總本山、高野山(弘法大師所創之真言宗總本山),修學真言宗密法。 密宗是大乘八大宗派之一。
  • 佛教啟示:全世界一共有多少佛教宗派?
    一、佛教發源地:印度佛教宗派作為佛教的發源地,印度佛教的發展,對於全世界的佛教宗派都會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尤其在早期時候,或者印度佛教高僧到世界上其他國家去傳播,或者所有的其他國家從印度取經,回去後經過學習消化,才能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進一步讓佛教生根發芽。所以,沒有印度佛教,根本不會有後來的其他佛學宗派。
  • 中國佛教文化常識
    **作者簡介**商景桂,號南溪山人,畢業於中山大學哲學系;曾先後在院校中為人說教,在軍隊中摸爬滾打,在商海中追逐財富,現任職於某經濟研究院。著有《學成語,講故事》、《中國佛教文化傳說》等作品。
  • 佛教東傳中國,八大佛教分支戒律森嚴,為何密宗會有歡喜禪?
    佛教我們都知道,在古印度發源,早在東漢的時候就傳進我國,從此在中國向四面八方傳去,東渡日本南下緬越,宗教文化發展迅速,到了今天,已經成為了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佛教分支之一·密宗。佛教傳到中國,由於理念各不相同,因此因地制宜,在中國分成了八個派別,其中我們最熟悉的是佛教就是禪宗,是達摩祖師一脈相傳,千百年來,禪宗都是中國影響最大,最為成熟的教派。除了禪宗之外,還有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華嚴宗、律宗、淨土宗以及密宗七大教派,此八大佛門分支同出一門,卻有個不行同,而其中以密宗為最。
  • 佛教人物第五:大慈彌勒菩薩,以及和極樂淨土並稱的彌勒淨土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咱們繼續來分享佛教人物,前四篇我們介紹了帝釋天,韋陀菩薩,四大天王,第六天魔王波旬,今天出場的是一位相當「重量級」的人物——彌勒菩薩,或者說是彌勒佛。只不過大部分師兄可能只知道彌勒菩薩這個笑口常開的形象而已,對於他修行的場所,法門,以及這個形象的來歷可能就未必清楚了,此外知道「彌勒淨土」的人恐怕就更少了——但這在過去甚至比如今的彌陀淨土還要盛行。那麼為何如今信仰彌勒淨土的人少了呢?此外還有哪些高僧大德是修彌勒法門的呢?咱們今天就一起來聊聊。
  • 關於佛教的派系劃分,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說藏傳佛教就是密宗
    我們知道,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也被人俗稱黃廟和青廟。它們有各自的歷史文化、自然環境和生活習俗,也存在一些的不同。現如今,漢藏佛教兩者卻在五臺山共同存在,那兩者之間到底是青中有黃,還是黃中有青呢?還是各念各經,互不來往呢?千僧齋會,是五臺山一個傳統的佛事活動,法會設在藏傳寺廟羅睺寺,屆時山上所有四眾弟子,誦經念佛、虔誠頂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