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自己個人收入70%投入公益!南安這位僑親你認識嗎?

2020-12-24 印象海絲

取諸社會,用諸社會。每當我做了一些有益於社會的事時,我心裡就有一種特別愉悅的感覺。 ——黃豐州

黃豐州

黃豐州又名黃衍田,1919年出生於南安豐州頂堡村。2歲時父親遇害,隨母親艱苦度日;7歲入私塾讀書,因家庭貧困,半工半讀;14歲開始做過小販,當過苦力工;17歲因逃避戰亂抓丁,南渡印尼謀生,艱苦創業。積極從事愛國社團工作,歷任印尼僑團總會工委、南安公會主席、同益社和群益學校副主席。1966年轉返香港發展實業,先後擔任香港福建同鄉會輕工商會副主席、南安公會主席、福建中學董事,中國僑聯委員,福建省政協委員、僑聯委員,泉州市僑聯副主席,華僑大學董事,南安華僑中學董事長等職位。

「能為社會做點貢獻,應該看作是一種責任」

黃豐州將個人收入70%投入社會公益事業

黃豐州的人格魅力,讓認識他的人無不欽佩。身在海外,他時刻牢記自己的祖國和故鄉;功成名就,他將自己辛苦打拼的大半財富投入社會公益事業;為人處世,他關心幫助身邊每一個人。

把愛國愛鄉當成自己的責任

每年國慶節,位於南安市豐州鎮的海濤皮革箱包公司全體員工都會停下手頭的工作,舉行一場莊重的升國旗儀式,這是該公司自1987年創辦以來保留下來的傳統,從未間斷。

這個傳統就是因黃豐州而起的。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傳到了印尼僑親們的耳中,黃豐州就與其他僑領一道在當地升起了五星紅旗,宣揚國威。「改革開放後,他鼓勵孩子回鄉創業,公司就保留了這個傳統。」黃豐州的兒媳黃阿逸告訴記者。

從泉州僑聯原副主席郭景仁的回憶中,記者了解到了更多關於黃豐州愛國愛鄉的事跡。「早在抗日戰爭時期,黃老先生就積極參與籌賑祖國活動。」郭景仁回憶,上世紀60年代印尼遣僑,黃豐州又四處奔走,安置困難僑胞,並加入遣僑委員會,多方活動做通海關工作,只為了讓回國的僑胞能隨身多帶一些財物。「我出生於印尼,也是當時被遣返的一員,親歷過那段歷史,才能體會到黃老先生做的事有多了不起。如果沒有帶回來的財物,很多僑胞的生活一下子就要陷入困境。」

在得知家鄉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後,黃豐州為之著急,他不僅自己帶頭捐款,也四處募捐,用籌集的款項購買米、油、化肥、抽水機等物資。「當時,這些物資是沒辦法直接從印尼寄到國內的,黃老先生就想辦法先把物資寄到香港,再僱人馱回國內,過程曲折。」郭景仁說,這些物資就像一場及時雨,拯救了不少人的生命。

「愛國愛鄉是中華民族的好傳統,我們能為社會做點貢獻,應該看作是一種責任,而不能當成是功勞。」這句話,黃豐州經常對自己的子女及朋友說,而他自己,也是這麼做的。捐資擴建豐州衛生院、籌建豐州僑辦文化宮、捐資倡辦燕山基金會、集資建設南安科技大樓……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黃老先生將他辛苦打拼下來的70%財富投入社會的公益事業。」郭景仁介紹,特別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黃豐州對於省、地、縣各級僑聯會工作的開展給予了大力的支持。

「那時候,各級僑聯會的經費都十分有限,是黃老先生自掏腰包資助。1980年,他還給當時的晉江地區僑聯會,如今的泉州僑聯捐了兩輛小汽車。當時省僑聯會都沒有這麼好的配置,要招待貴賓時,還要找我們借車。」回憶這些往事,郭景仁頗多感慨,他說多虧了黃豐州的大力支持,僑聯工作才能開展得又順又好。

華僑的精神代代相傳

由黃豐州先生捐建的南安華僑中學尚平樓

2011年,華僑中學校方找上了黃阿逸,告訴她學校的幾棟教學樓成了危樓,雖然向上級財政申請了一筆資金進行翻建,但資金仍有缺口。危樓之一的尚平樓,是上世紀50年代中期黃豐州與黃印麻合資捐建的。「還差多少錢,都由我來出。」聽完校方來意,黃阿逸沒有一絲猶豫,把70多萬元的資金缺口補上了。

「公公的為人值得後輩敬重、學習。」黃阿逸投身社會公益事業,並於2013年獲得南安慈善貢獻獎,「我是在向他老人家看齊,而我做的仍遠遠不夠」。

黃阿逸的記憶中,老家不管是誰有了困難,找上黃豐州,他都盡心盡力幫忙。黃阿逸說:「子女孝敬給他的錢,他轉頭就能捐出去。」

「他還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即使是下屬。」黃阿逸說,下屬遇到難題,他能一直記掛在心中,「當他下次回國,再遇到這個同事,會關心此前的難題是否解決了,這些舉動令人感動。」

另一個深受黃豐州影響的是傅仰沯,他是黃豐州的表侄,同時也是一名著名的愛國僑親。1983年,在黃豐州的鼓勵和帶領下,傅仰沯首次回到了闊別30多年的故鄉——豐州大坑村。「30多年過去,傅仰沯眼中的大坑村幾乎沒有變化,還是一樣的貧困。究其原因,是這個村子沒有通往外界的道路,黃老先生當場鼓勵他為村子修一條道路,傅仰沯立馬答應了。」郭景仁當時也陪同在一旁,並用相機記錄下這寶貴一刻。

由黃豐州先生捐建的南安華僑中學尊師樓

「黃老先生在擔任華僑中學校董會董事長期間,自己帶頭捐款,同時以自身在僑胞的影響力,發動僑胞捐建了校舍大樓六座,充實了教學設施,大大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促使教學質量明顯提高。」郭景仁說,當黃豐州即將卸任校董會董事長時,他又出面說服傅仰沯接任。而後者也沒讓黃豐州失望,在他帶領下,華僑中學步入南安市的先進學校行列,成為享譽海內外的著名僑校。

由黃豐州先生捐建的南安華僑中學光華樓

「每一個了解黃老先生的人,都由衷敬佩他。」郭景仁同樣如此,他說,黃豐州對公益事業十分慷慨,但他的個人生活卻非常節儉。「他每次回國,都會婉拒僑聯的熱情接待,他更願意自己一個人吃一份炒米粉配一碗水丸湯。」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因黃老先生而投身公益事業的僑親有很多。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愛國僑親,才使得我們的家鄉越建越美麗。」郭景仁說。

來源:海絲商報

相關焦點

  • 海外鄉親向南安捐贈百萬,日本南安同鄉會送來3.6萬多隻口罩
    4日23時30分許,菲律賓南安商會副秘書長趙世鶴尚未入眠,他向記者傳來一個消息:這次疫情,菲律賓南安同鄉總會、菲律賓南安商會聯合菲律賓鳳山寺董事會,發動廣大旅菲南安同胞倡捐,短短兩天時間,已有28人認捐款項148.1萬元,經本會理事長決定,先撥出100萬元捐給家鄉南安,剩餘轉入救災基金繼續捐獻助力菲律賓和家鄉抗擊疫情
  • 剛剛,這部電影在南安開機!這些明星你認識嗎
    電影《中國兵王·絕密任務》在南安水頭正式開機啦 17日上午,由中共南安市委宣傳部榮譽出品,平成影業(平潭)有限公司、貓眼娛樂、泉州市南翼置業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福建省美凱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的《中國兵王·絕密任務》在南安市水頭鎮五裡橋文化公園舉行開機儀式。
  • 知南安 | 南安召開全市領導幹部警示教育大會;南安醫療技術哪家強?看名單就知道了……
    10日,南安首次成批引進了23名來自寧夏同心縣籍的務工人員,開啟了南安「閩寧合作」項目勞務對口的開端,也為今後南安同寧夏地區的勞務輸出項目合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據悉,加上11日到來的第二批人員,本次閩寧勞務對接共引進寧夏籍員工39名。
  • 南安僑親故事——李家才:刻骨銘心故鄉情
    李溫成,1924年6月出生於南安金淘玉園村,小時候李溫成就很聰明懂事,他很愛讀書,上過私塾,但是由於家庭貧困,在他十五歲時,抱著「闖南洋」去打拼一番新天地的想法,隻身飄洋過海來到印尼。一開始隨父親一起做小本生意。儘管自己事業正處於初創階段,身上沒什麼錢,但他很有正義感,看不慣西方列強耀武揚威、欺壓百姓的行為,積極參加印尼獨立革命鬥爭,後來印尼政府特地頒授他「印尼退伍軍人」的榮譽。
  • 有你認識的嗎?
    這一年,口罩遮住了面龐,卻從未遮住過我們滾燙的心;走過2020,一群又一群南安人的身影,一幕又一幕挽救生命的場景,每當想起,都禁不住熱淚盈眶。    你還記得他們嗎?這一年,你印象最深的面孔,有誰?年初,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發展,口罩暢銷起來,不少地方甚至出現脫銷的情況。
  • 致敬南安2020年平民英雄
    這一年,口罩遮住了面龐,卻從未遮住過我們滾燙的心;走過2020,一群又一群南安人的身影,一幕又一幕挽救生命的場景,每當想起,都禁不住熱淚盈眶。    你還記得他們嗎?這一年,你印象最深的面孔,有誰?年初,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發展,口罩暢銷起來,不少地方甚至出現脫銷的情況。
  • 「南安陳嘉庚」創金雞母模式:捐建60棟大樓無一座自己名字,十萬感謝信是一生最大財富
    他,被家鄉人譽為「南安陳嘉庚」。他遠渡重洋、白手起家,將一生積攢的巨資奉獻給祖國的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福利事業;他捐建60棟大樓,無一座寫上自己名字,卻把十萬感謝信當成一生中最大財富。他說他自己很敬佩南安鄉賢黃仲鹹,黃仲鹹年幼失學前往印尼謀生,上世紀50年代事業稍有所成就熱心公益。上世紀80年代,他將海外資產逐步變賣,回到國內,並成立福建省黃仲鹹教育基金會。他們夫妻立下遺囑,作了公證,把全部家產注入基金會,如今,基金會資產已超10億元。
  • 請記住2020年南安這些人這些事!
    這一年,口罩遮住了面龐,卻從未遮住過我們滾燙的心;走過2020,一群又一群南安人的身影,一幕又一幕挽救生命的場景,每當想起,都禁不住熱淚盈眶。    你還記得他們嗎?這一年,你印象最深的面孔,有誰?年初,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發展,口罩暢銷起來,不少地方甚至出現脫銷的情況。
  • 福建南安打造泛家居產業新高地
    隨著南安市家具產業協會的成立,南安家具業間的交流合作、抱團發展將更加緊密,將拉滿弓為打造中國品牌家居搖籃、實現南安家具業千億集群目標,完善升級泛家居產業鏈、開啟石材、水暖、家具「三足鼎立」的南安產業全新局面貢獻家具力量。
  • 徐匯這位小學生入圍上海「十佳美德少年」,你認識嗎?
    徐匯這位小學生入圍上海「十佳美德少年」,你認識嗎?評選共包含了10個類別的獎項:「自尊自強」「傳承文化」「明禮誠信」「正直勇敢」「勤儉節約」「熱愛勞動」「孝親敬老」「勤學善思」「熱心公益」「尊重自然」。活動過程中,各區共推薦了212名候選人,經過專家組的初評,有26位同學進入了」十佳「候選人。徐匯區高安路第一小學丁怡帆入圍市級「十佳」美德少年候選人名單啦!
  • 【關注】準格爾旗這位「達人」,你認識嗎?
    【關注】準格爾旗這位「達人」,你認識嗎?後來隨著題庫的增加,他也不斷地刷新著自己的最好成績1665道題,1691道題直到1840道題,他越戰越勇,越學越有興趣。
  • 南安少女與男友吵架後稱要自殺結果…;南安這老人四處遊蕩誰認識;泉州一男子生命垂危急尋家屬
    小雲說,自己為男友遠離家鄉來到南安工作,而男友居然為了瑣事跟她吵架,她生氣就離開居住地。看到男友沒有挽留,小雲就跟家人抱怨,並表示要輕生。她沒想到,自己的一時氣話,不但嚇壞了遠在湖北的家人,也浪費了警力資源。  核實小雲安全後,民警立即通知家人讓其放心。在民警的教育下,小雲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表示今後再也不開這類玩笑。
  • 南安這些地方曾經有老虎出沒,你知道嗎?
    這個小太監,正是與十三皇子自由為伴,忠心耿耿的小沙子葉寒將這墳包挖開,看到這小太監的屍體時候,眼中卻是露出了幾分暗淡。他失望地自語道:「看來,還是來晚了一步」原來,他如今冒險回到這個地方來,卻是還想著回來看看能否救活這個小太監按照艾箐雪傳給他的關於靈魂修煉的信息,他知道,一個人死後靈魂不會立即消散,若是及時處理,保住其一絲殘魂,或許還有機會將其復活。
  • 南安多個單位、個人入圍
    按照《泉州市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管理辦法》《關於開展泉州市2017~2019年度精神文明建設各類先進評選工作的通知》(泉委辦〔2020〕3號)要求和程序,為體現公開、公正、公平原則,現將泉州市2017~2019年度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和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候選名單予以公示。
  • 三兄弟在南安累計捐贈超3億!此時此刻,請允許我賦詩一首點讚
    三兄弟秉持父親遺訓,一生為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特別是教育方面,與家鄉南安有著深厚的情緣。2010年5月17日,福建省政府分別授予李成義三兄弟「福建省捐贈公益事業突出貢獻獎」。2011年11月10日,泉州市政府分別授予李成義三兄弟「泉州市捐贈公益事業功勳獎」。2013年12月27日,第六屆世界南安青年聯誼大會暨慈善城市公益活動上,南安市委市政府分別授予李成義三兄弟「南安慈善家」榮譽稱號。
  • 南安歷史人物短視頻動漫發布啦!
    韓偓出身於書香門第,自幼天資聰慧,10歲作詩送給自己的姨夫李商隱,令滿堂驚座,李商隱稱讚其詩是「雛鳳清於老鳳聲」。他於889年中進士,歷任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等職,唐昭宗多次想讓他當宰相,都被他推辭。梁王朱全忠把持朝政後,將他貶往外地。唐末,韓偓辭官攜族人避亂入閩,定居於南安豐州環山村杏田,自號「玉山樵人」。
  • 這位南安東田人獲得2019年度法治人物
    「無論鬧市,還是遠方,你奔忙的腳印裡,雕刻著信念的形狀。」這是評委會給吳金鑽的頒獎詞。今年37歲的吳金鑽,2007年7月從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專業畢業後,就進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從事行政複議和執法監督工作。12年來,他累計審理行政複議案件1223件,有小到幾元錢的消費糾紛,也有大到上億元的經濟糾紛。
  • 才貌雙全的女演員,每年將收入20%捐公益,網友:人美心善
    今天要介紹的這位,17歲進演藝圈,出道25年無緋聞,她就是楊童舒。楊童舒笑臉清秀文雅,氣質怡人,是中國傳統美女。1998年將原名楊柳改為楊童舒。楊童舒沒有在演藝事業上越走越好,卻頗有投資的頭腦。楊童舒還非常熱心公益。2007年,楊童舒創立了「舍予愛心基金」 ,每年把自己收入的20%用作基金款,並與其它基金會合作,建立希望小學、幫助貧困學生等。
  • 「南安合伙人」捧回粵港澳網絡大電影「金種子獎」,編劇兼導演可是金淘人哦!
    不過和《中國合伙人》裡成冬青不一樣的是,葉福西一直沒能碰到自己的合伙人,電影夢的暫時擱淺讓他一直在「蟄伏」。通過自學、到電影公司「偷師」,他不斷提升自己對電影的感悟,研磨拍攝手法。直到2015年,他遇到同樣來自南安的影視製片人蔡艾賓,兩人一拍即合,一部講述年輕人在大都市打拼的大電影《折翼的候鳥》呼之欲出。
  • 一大波南安舊照片集聚,帶你回到南安的舊時光
    老照片是一座城市的記憶一磚一瓦都記錄著南安的風貌、人情南安撤縣建市以來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