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曾是各種霸凌的幫兇

2021-02-19 女俠鵺話

中關村二小的事情發展到現在,從第一波到第三波反轉都出現了。

一開始是有人說被霸凌的小學生是會跆拳道的,不可能任由人欺負,後來又有傳聞說他的母親是編劇,所以編故事功夫一流,孩子能上名校走的是高層路線云云。

別說這種傳說本來可信度不高,就算是真的,會跆拳道就等於他不會受到欺負?我還知道會柔道的男人在家天天被家暴呢。

還有說媽媽是編劇,所以特別會編的……羅爾那樣編是能騙錢的,一個媽媽好好編出來自己兒子被扣大便紙簍子,這是有病還是變態呢?


中關村二小這樣的學校,就算有霸凌,還是會有家長前赴後繼地想擠進去,如果不是家長已經走投無路,顯然也是不會選擇得罪校方的。

我反正是這麼想的,就是不知道後續會不會再有什麼反轉,帶實錘的那種。

可是,無論有沒有什麼反轉,校園霸凌這種事現在已經不再是藏著掖著就能糊弄過去的了。

如今人們得到信息的門檻大大降低,如果官方再不第一時間澄清事實真相,等到各種謠言滿天飛的時候,聲譽更是無法挽回的。

不過看中關村二小的公告,他們好像並沒有在怕這種事,仍然是一副睥睨眾生的姿態,打著上世紀80年代的官腔,絲毫看不出對涉世學生的一點關懷。


這樣根本不關注事實,只顧著維護形象的聲明,找罵是肯定的。

其實大家關心的就是「孩子到底受沒受欺負,「究竟有沒有被扣廁所的紙簍子」,「受害者媽媽有沒有捏造事實」這些幾句話就能說清楚的事情。

一個勁繞彎子避而不答,究竟是何居心呢?

於是熱評裡的一批大V紛紛把聲明翻譯了一下,認為這麼大段話無非是在告誡吃瓜群眾:

第一,我校牛逼;


第二,這是我校的私事,我們自己會處理;


第三,誰再逼逼就等著收律師函;


第四,你們這些草民雖然構不成威脅,但是真的很礙眼,快滾開吧!


如果沒有意外,這件事還要繼續發酵是肯定的,就像前不久的民生銀行關小虎事件一樣,似乎民意不沸騰、事件不擴大影響,這些機構和單位根本就不會重視。

民生銀行一開始不也是發布了一個不疼不癢的聲明,說涉事女生是臨時工,微信騷擾不算實質性騷擾,關小虎受到暫時停職和扣獎金的處理。

估計是滿以為這樣就能搪塞過去了,結果卻是徹底觸怒了大眾,大家紛紛轉發和停卡,更引起了大股東史玉柱的重視,事件才得以進一步得到解決,關小虎被徹底解除勞動關係。


然而事情到此就算完了麼?

如果關小虎因此得到嚴懲,工作生活都無法順利繼續,女生得到民生銀行的公開道歉和賠款,今後的人生也不會因此受到影響,我們才能相信,從此會有更多的受害者能勇敢站出來,有更多的人渣會得到他們該得的下場。

受害人不再沉默的前提,是整個社會都不再沉默。

可是,現在的事實情況是,受害女生明明沒有做錯任何事,卻還是受到種種非議,甚至有人放話說她被整個銀行業拉黑,以後任何一個銀行都不會錄用她。

因為她毀壞了整個銀行業的形象。

可是,毀壞行業形象的,難道不是那些明晃晃性騷擾還威脅他人的人渣?


如同現在這個受到霸凌的小學生一樣,老師得知他被欺負以後,第一反應不是安慰,而是責怪他沒有告訴老師;

校方在得知家長到教育局投訴了之後,不是溝通解決問題,甚至表示學生被扣了屎盆子也是個「過分的玩笑」,反而傲慢指責家長小題大做,損壞學校的形象。

像校方這樣的想法的人並不在少數,他們認為孩子在學校受到了欺負怪不得別人,因為「他怎麼不欺負人家光欺負你?」肯定是你招了對方了吧?

於是欺負人的孩子活得各種理直氣壯,認為自己是被保護的,而被害者極其家長生活在不安和焦慮中,隨時受到社會上的各種指責。


很久之前有中學女生被同班男生下春藥未遂的新聞,想複習點下面的藍字

校園春藥投放事件到底寒了誰的心

事件發生後,很多同校同學同情下毒者,指出受害女生「平時就不討人喜歡」,「人緣不好」,而下毒男生「成績好受歡迎」。

所以不討人喜歡就活該被下藥,別說是未遂了,就是既遂,被QJ了也只能是女生的錯,誰讓你不檢點,為什麼光找你一個下藥?

正是這種「受害者有罪論」,才讓越來越多的受害人忍氣吞聲,而那些人渣們卻活得逍遙自在,甚至因為他們的暴行受到追捧。


「不討人喜歡就活該被欺負」,這種奇葩的理論現在看來,是非常匪夷所思的。但是要知道,在未成年的中小學生,尤其是心智未開的小學生人群裡,真的有很大的市場。

成績不好,長得不好,性格不好,家境不好,都有可能成為被霸凌的理由,有時候甚至是老師無心的一句話,學生就可能成為被排擠的對象。

少有同學會不受這種風氣的影響。

就算不去主動欺負人,也會因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選擇迴避。至於主動跟被排擠的同學交往的,不是同樣被欺負的角色,就是真正勇敢的孩子了,可惜這樣的例子太少。

《摩登家庭》裡的Lily曾經懟過學校裡的明星學生,真是個又mean又萌又勇敢的妹子。


非常多的被害者站出來講述他們被霸凌的歷史,程度或輕或重,但都對他們的人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可是,更多的沒有發聲的人們,不是他們生活一帆風順沒有被欺負過,也不是他們清白無辜從沒有欺負過別人,而是他們曾經都是旁觀者,卻從頭到尾視而不見。

並不是被打得很慘,被排擠到無法上學,精神產生焦慮和抑鬱才叫被霸凌。


被取笑外形,被起難聽的綽號,被扔書撕作業,被起鬨吹口哨,被調戲糾纏,只要沒有得到當事人的同意,就都是霸凌的體現。


可惜很多人無法意識到這一點。

《老友記》裡胖胖的Monica沒少受欺負


《生活大爆炸》裡有一集,Penny和Amy還有伯妮三個人回憶高中生活,A和B因為當年其貌不揚又都是學霸,受過不少欺負,A甚至形成了討好型人格,有人願意跟她玩,她就感恩戴德。

P顯然跟她們不是一國人,她長得好看又受歡迎,是學校裡的Queen,她笑著回憶當年怎麼一起欺負同校的女生,A和B都笑不出來。

她們對P指出她是在欺凌同學的時候,P還毫無意識地說:


不會啊,這只是開玩笑而已。


胖虎也只會覺得他動不動揍大雄一頓是開玩笑,因為大雄的表現讓他覺得好笑。

至於大雄自己覺得不覺得好玩,胖虎管不著,反正大雄也不敢表達真實想法,因為會被揍更慘。

Penny被A和B逼著去打電話給當年欺負的女生道歉,結果被對方罵了碧池。

可見對方並不覺得這是玩笑,而且這麼多年過去了,依舊耿耿於懷。


TBBT劇裡的主要角色,除了Penny以外似乎都受過霸凌,看起來好像相安無事,但仔細分析,這在他們的人格形成過程中無疑是非常重大的影響。

明明是很應該自豪的科學家們,卻處處顯得畏畏縮縮,毫無自信。

耳朵是自信了,可又是另一個極端。


如果胖虎和大雄是霸凌事件的當事人,那麼不僅是看客小夫,周圍那些無動於衷的路人就都是幫兇。

正是因為人們有意無意的縱容,以及「受害者有罪」的論調,才讓人渣們有恃無恐。

小孩子就什麼都不懂嗎?可是中關村二小的當事人已經懂了「他們不敢把你怎麼樣」這個事實。


孩子會受到「明星學生」的影響,會受到老師的影響,會受到外界的各種影響。他們滿以為自己討厭某個人,是因為對方值得討厭,其實是在反覆的潛移默化之後形成的結果。

事後他們自己回想起來,可能都覺得莫名其妙,但當時誰也不會有異議,因為不合群就會被排擠,沒有孩子不怕被排擠。


中學的時候班上有個女生據說挺作的,很多人都不喜歡她,久而久之就變成了班裡集體排擠她。一次她到講臺上寫題目暈倒,我們不僅無動於衷,還異口同聲跟老師說她是裝的。

老師氣得聲音都變了,說沒想到我們是這麼冷血的孩子,不知道實情如何就直接判定事實,接下來課都不上了,給我們開了很長時間的班會。我們卻還是不以為然,覺得老師根本不了解情況,只有我們自己知道她是個碧池,所以她活該倒黴。

現在想來,老師確實是好老師,是我們自己有毛病。

可惜老師後來不到四十就去世了,我們卻苟活至今。


其實後來我捫心自問過,那個女生並沒有招惹到我,就算她真的作,也沒作到我頭上來,對我挺好的,出去玩還給我帶過小禮物。

可是我卻受到了莫名的影響,覺得她煩得要死,她晚自習想跟我坐同桌,我卻大聲讓她走開。

上了大學之後她在街上見到我,像從沒有過任何芥蒂一樣跟我打招呼問好,我內心其實是非常羞愧的。

那個孩子被欺負的媽媽有一句話說得很對:

孩子不懂什麼是惡,也不懂自己能作惡到什麼程度,但當家長和做老師的,要告訴他們。


只有越來越多的成年人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未成年人,幫助他們樹立起碼的三觀標準: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在自己的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勇於承認,勇於承擔,而不是忙著推脫責任轉移視線,孩子才有可能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和處境究竟是否正當。

社會、學校、老師,尤其是家長,如果不能正視孩子之間的齟齬,在造成傷害之後還覺得是「開玩笑」,只不過「過分」了一點,那麼悲劇就還會不斷上演。

天道好輪迴,害人的孩子就不可能淪為受害者嗎?

有些東西你不教給孩子,有的是人會能分分鐘教會他們。


不記得從哪裡看到這句話,覺得在這種事上特別合適:

從來不認為世界上有什麼神佛,如果有的話,那也一定是眾生。

女俠鵺話原創

歡迎勾搭,歡迎轉發

不過轉載要提前告知醜俠~

相關焦點

  • 我們都曾可能是霸凌的一份子
    這其實就是霸凌。「霸凌」這一詞應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可能也有很多人都曾經做過霸凌的參與者或者旁觀者。霸凌這件事,其實離我們很近。仔細回憶,我們上學的那陣,班上是不是總有那麼一兩個同學,是班上其他同學平時「開玩笑、調戲」的目標。給他們取綽號、隨意拿他們的東西、「橫眉冷對」、處處挑事,這些應該都已經是常見的行為了。更惡劣的,那可能就是稍不順眼,便拳腳相加。可能有的人會覺得,當時我並沒有對別人惡意相向啊。可是再細想來,在那些同學被欺負的時候,你有沒有在旁邊跟著一起鬨堂大笑?有沒有在他們被欺負時,袖手旁觀?
  • 「娘娘腔」是我們的錯嗎?——校園性霸凌再反思
    殊不知,這些看似戲虐的玩笑話已經構成了校園性霸凌,性霸凌其實離我們每一個人都很近。我們從小在學校裡所遭遇的通常是程度非常輕微的性霸凌,程度可能甚至輕微到了受害人自己都沒有感覺到其中的惡意。但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每一位受害者都是如此幸運的,有一些受害人因為學生時期遭遇到的性霸凌徹底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 《悲傷逆流成河》題材真的很好,校園霸凌這是很嚴重的社會問題
    曾經看過原著,當時挺喜歡齊銘,現在看電影真的是對齊銘一點都愛不起來,他太軟弱太順從了,也許是因為他真的一帆風順,沒有必要去反抗。深深體會到易遙為什麼要告誡齊銘不要對她太好,其實也是在告誡自己不要愛上齊銘,因為易遙的處境真的愛不起他。總之我因為這部電影哭了,我覺得它還算不錯。並且暗暗發誓如果以我利當上教師,我一定要關注關心自己的學生,不希望有人被欺負被孤立老師卻視而不見甚至做幫兇。
  • 韓國女星長期遭人霸凌不敢發聲?發文稱:葬禮都不要來,太髒了
    ,當時申智珉曾發文 「小說」 (目前貼文已刪除)表達立場。在韓國女主組合中,仿佛永遠都不會缺少「隊內霸凌」這個話題,凡此種種,讓中國網友對韓國女團成員的生存環境十分擔憂。更加擔心權珉娥的身心健康問題。據悉,AOA隊長申智珉在隊內長期霸凌前成員權珉娥,導致權珉娥患有嚴重的抑鬱症。
  • 從電影《懲戒者》談校園霸凌
    但少有人知道的是,這部電影其實是來源於發生在中國的一個真實的校園霸凌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李XX,他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一直到小學五年級都被全校學生欺負,整整被折磨了五年時間,期間幾乎沒有一天不被欺負。他上課時同學扔石子和各種垃圾,還朝他頭上滴化學粘液,身上潑墨水,甚至在老師上課的時候就敢走過去毆打他。老師和家長也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 這些偶像都曾是校園霸凌的受害者,好心疼啊!
    校園霸凌算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網上時不時就爆出校園霸凌事件,因為多是未成年人,所以問題非常難處理!
  • 遭遇「霸凌」,我們該怎麼辦?
    《少年的你》我絲毫不懷疑,在陳浩南和山雞叱吒風雲的年代,80後遭遇霸凌乃家常便飯;而在《喜洋洋灰太狼》中成長起來的00後,遭受欺辱時可能更加無所適從。無論你是「欺凌後」、「霸凌後」抑或「久凌後」,你,或者你的孩子,都有可能成為下一隻黑羊。
  • 面對校園霸凌我們都是如何做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旁觀者也是兇手
    隨著劇情的推進,暗戀齊銘的唐小米漸漸對易遙心生嫉妒,開始對易遙進行所謂的「打壓」,霸凌就從這裡開始了。隨著唐小米聯合女生,進行的實際上是欺凌的所謂玩笑,易遙的在學校的生活越來越變得黑暗,而她的性格也變的越來越憂鬱。之後她身上的性傳播疾病被曝光,連母親都懷疑她的清白,這讓她的生活陷入了更深的黑暗。
  • 黃子韜自曝曾被校園霸凌
    如今校園暴力事件仍然常常發生,那麼在校園暴力發生時我們要如何面對?黃子韜的做法給出了我們答案:他反擊了那幾個對他施暴的男生。確實,當你遇到校園暴力,請一定要說出口。只有在說出來你才能更好的得到外界的幫助,才能讓你恢復正常的校園生活。不僅如此,也會讓更多同樣受到校園欺凌的人選擇說出口。
  • 「我也曾是校園霸凌的受害者。」
    文丨Mikky明@bigfun社區你有經歷過校園霸凌嗎?無論是肢體霸凌,言語霸凌還是冷暴力,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校園霸凌。無論是親身體會,還是親眼得見,在我們的學生時代,校園霸凌這種事情就像趕不走的幽靈一樣盤旋在我們頭頂的天空。
  • 「300萬」的杯子引發校園霸凌,當年受欺負的女孩,後來怎樣了?
    主持人馬東曾在《奇葩說》中坦白自己在學校被欺負的經歷——「沒被打過,但是他們會把我帶到一個磚垛神秘的拐彎抹角的去處,然後按著我的腦袋說:『說段相聲』」。誰會覺得「說段相聲」是一種霸凌呢?老師也不覺得。網劇《刺》的作者李尚龍也曾講過一條親身經歷的事跡:2016年他去柳州一所中學籤售的時候,一名想要發言的男生剛剛站起,全班就哄然大笑,他什麼話都沒說,班裡已經大笑三次,帶著輕蔑。
  • 孩子遭遇校園霸凌,被暴打致傷,家長如何才能真正保護孩子
    這些年,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我們不禁要問校園暴力何時休?01恃強凌弱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學校和老師並不能及時制止校園暴力的發生。學校也是個小社會,自然就分出各個小團體和等級。而這等級是如何定的呢?02沉默的羔羊我們從小教育孩子要聽話,要謙讓,不能動手打別人。如果孩子違反了上述行為準則,就會被家長批評。久而久之,孩子在學校受到欺負,也因道德束縛和對背德的恐懼,不敢反抗。況且起初的髒話辱罵,也是孩子間的常見現象,孩子忍一忍也就過去了,一般不會告訴家長,於是欺凌上升到了推搡。
  • 又是校園霸凌?小學六年級男生從4樓跳下,已進ICU治療5天
    根據美國教育部門的公開數據,5歲到12歲的學生中,有超過20%的人曾經遭遇過校園霸凌。此外,在一項調查中顯示,以多名男同學為實施校園霸凌主體的佔比最高,達到38.6%,純女性的比例也大大超出人們的預期,佔比15.1%。這些數據告訴我們,我們認為的很遙遠的校園霸凌已經成為了非常普遍的存在。
  • 被霸凌、被欺侮、被羞辱……面對人生晦暗,我們到底如何走出深淵
    「雪崩之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面對校園霸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反思。  或許一時半日我們無法完全消除校園霸凌,但能做到一點推動也是進步之姿。有更多的人不再袖手旁觀,一切就會有好起來的可能。 —他們沒有真的同霸凌者一道去動手,但恐懼也讓他們無意間成為了霸凌的幫兇。
  • 《聲之形》霸凌者的幫兇,旁觀並非無錯
    這個時候班主任讓石田單獨站了起來,石田手足無措地把全班都拉下了水,而島田這個時候趕快撇清了責任,解釋道他曾經讓石田住手,也說過石田這樣做太過分了。事情結束以後,班裡所有人記恨著石田,其實他們都參與了這場霸凌,包括毫無作為的班主任,因為他從一開始就知道西宮的情況,他也意識到自己的班裡存在著霸凌的行為,他一直沒有去處理任何的事情。
  • 張瓊姿女兒曾遭校園霸凌 曾出演《金粉世家》
    張瓊姿女兒曾遭校園霸凌網易娛樂5月6日報導 據臺媒報導,近日,曾出演《金粉世家》的演員張瓊姿及兩個女兒郭思瑜、郭思維接受採訪,二女兒郭思維自曝小學時曾遭校園霸凌。她掃地時,同學會說:「不要給她掃,她爸媽會來抗議,她是千金小姐,不用做我們這種工作。」長期言語霸凌讓她的幼小心靈很受傷,也希望老師不要讓其他同學知道她爸媽是誰。張瓊姿也表示,自己連籤聯絡簿的時候也會注意:「我都籤得很草,而且只籤姓。」據悉,郭思瑜、郭思維姐妹都是張瓊姿和郭泰源以試管方式得到的。
  • 三分之一學生都曾遭校園霸凌,現實遠比電影《少年的你》更殘忍!
    不知不覺中,陳念成了學校中的「壞人」,被集體所孤立;被同學故意推下樓梯摔傷也沒人扶;被嘲笑母親到處欠債……就這樣,來自外界的各種目光和敵意強行撬開了這個緊閉上鎖的小世界,陳念變成了下一個被霸凌的人。緊接著,陳念揭發了同學間的霸凌行為,結果施暴者被停學、班主任遭調走,可是,並沒有人覺得她勇敢,反倒怪她多事,結果受害的人被推成了混亂的源頭,她成了公敵。
  • 韓國娛樂圈好黑,孝琳被曝曾校園霸凌同學整整三年!
    金孝靜,大家也教她孝琳,1991年1月11日出生於韓國仁川,韓國女歌手、演員孝靜曾參加JYP的選秀以第一名的成績成為JYP娛樂公司練習生。2010年6月4日,金孝靜正式出道;同年加入由經紀公司STARSHIP Entertainment推出的女子流行音樂團體SISTAR。
  • 影后馬思純曾遭校園霸凌:面對霸凌,如何拯救少年的你?
    其實,現實中,校園霸凌真的十分普遍,不管你長得漂不漂亮,成績好不好,家裡有沒有錢,都有可能會遇到。這種行為通常指一個或者一群孩子對「看起來比較弱」的孩子下手,打罵、侮辱,而對方卻無力反抗的行為。不僅發生在學校裡,還發生在網絡上。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顯示,有32.5%的學生遭到過校園霸凌,其中將近30%的學生最終選擇沉默。
  • 電影《少年的你》:關注校園欺凌,為所有被霸凌的人發聲!
    什麼是霸凌?它是指由少數人帶領的群落,對個別人圍攻、羞辱、孤立、毀謗,並對對方的身心進行持久的傷害。影片中,除過主角陳念外,還有兩個女生遭受了霸凌。他們之間有什麼共同點嗎?為什麼會是他們?其實並沒有,任何莫名其妙的原因,都可以成為被霸凌的理由。你長得太漂亮,你學習太好,甚至你性格很好,這些都可以成為你被霸凌的理由。所以,如果被霸凌,不要懷疑是否自己哪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