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校園霸凌我們都是如何做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旁觀者也是兇手

2021-01-09 小胖生活耶

有空去電影院看了《悲傷逆流成河》,這年頭這麼真實的反映霸凌的電影,導演算得上很有勇氣了。

開場是易遙的惡劣的家庭環境,母親沉迷聲色不關注她,旁人看不起她,只有從小一起長大的齊銘對她還算可以,女主通過學校的電腦了解到了自己的病情嚴重。之後就是女配唐小米,唐小米一出場就切換鏡頭到了她以前被欺負的經歷。唐小米對男主一見鍾情。在醫院女主了解到自己得了性傳播疾病,悲痛欲絕之際,遇到了顧森西。而齊銘則陰差陽錯在獎學金領取典禮上將花撞到了顧森湘,導致她花粉過敏,兩者不打不相識。回到家,性格倔強的易遙沒有告訴母親自己的病情。

隨著劇情的推進,暗戀齊銘的唐小米漸漸對易遙心生嫉妒,開始對易遙進行所謂的「打壓」,霸凌就從這裡開始了。隨著唐小米聯合女生,進行的實際上是欺凌的所謂玩笑,易遙的在學校的生活越來越變得黑暗,而她的性格也變的越來越憂鬱。之後她身上的性傳播疾病被曝光,連母親都懷疑她的清白,這讓她的生活陷入了更深的黑暗。幸運的是顧森西出現了,他告誡易遙要敢於反抗霸凌,在顧森西的引導下,易遙漸漸變的開朗,性病也被證明是母親的客人用了易遙的毛巾導致傳染,最終得到治療,看似一切都開始往最好的地方發展。然而顧森湘的意外死亡,讓唐小米等人把矛頭再次指向易遙,最終易遙跳河以自證清白,被顧森西所救,顧森湘的死亡最終也被證明和易遙無關,而霸凌的核心唐小米最終被判刑入獄。

這部作品原作者是郭敬明,算得上是小四難得的霸凌作品。小四的這部作品,看似用了一個最極端的例子,各種不幸都發生在了她身上,但是很充分的反應了我過初高中校園霸凌的現實。

首先我們來看唐小米,她是一個霸凌的受害者,好不容易逃離霸凌的她,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她不想在過以前那種認人欺辱的生活,她變的很沒有安全感,她想要佔有一切,她害怕只要自己沒有佔有一切,那霸凌的惡魔就會立馬趁虛而入,讓她再次陷入以前的生活。所以當她對齊銘一見鍾情後,強烈的佔有欲讓她難以忍受齊銘與易遙的關係,她嫉妒,她想除去易遙,想佔有齊銘。除了與齊銘的這層關係,經受過霸凌的唐小米,漸漸學會一到學校就各種請唱歌,拍合影,來交到一群朋友已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同時出於害怕自己被欺辱的事情被眾人知道,她需要找一個對象來轉移大家這方面的注意力。

反觀易遙,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家境貧寒,穿著土裡土氣的舊班服,再加上班長兼班裡的男神齊銘對她關照有加,早就成了班裡女生討厭加嘲笑對象的她自然而然就成了唐小米轉移自己被霸凌這件事的對象。加之唐小米對易遙的嫉妒,和班裡其他女生對易遙的厭惡,對易遙的霸凌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或許換了別人,被霸凌了告訴父母老師,那還不至於到了最後的結局,但是易遙倔強而又怯懦的性格成了她致命的缺點,面對霸凌,她想告訴母親,但是母親對她的不管不顧,讓她認為母親根本不會管自己的死活,她沒有向母親開口,而老師,在她因為生病常常遲到的情況下,她的怯懦讓她不敢開口更不敢反抗霸凌。在她的性病被同學發現之後,對於因為性病而被霸凌,讓她更不敢開口,最終她在霸凌中度過了一段黑暗的日子。如果沒有顧森西的出現,或許最後易遙會因為長時間的霸凌而患上憂鬱症,最終走向死亡。

其實易遙面對霸凌的這種行為體現了廣大學生面對霸凌時最常見的態度:忍。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性格偏軟弱的被霸凌者錯誤的以為只要忍住了,熬過了,一切的黑暗就會過去,被霸凌的日子終將會結束。再加上日漸成熟的心理讓他們覺得告訴父母老師是自己沒有能力的體現。最終在這樣的日子裡苦苦掙扎,甚至漸漸失去生活的信心,變得麻木。然而被霸凌者卻從未想過,自己的忍,實際上是在縱容霸凌者,只有被霸凌者不斷的掙扎,在苦難的日子裡默默的忍著,霸凌者才有繼續下去的勇氣,畢竟死火山不可怕,活火山可怕啊。然而與易遙類似的被霸凌者卻大多不明白。

幸運的是易遙有顧森西,在顧森西的帶領下她漸漸走出陰霾,但是這時候唐小米就瘋了,易遙和顧森西在一起了,也漸漸擺脫霸凌,病也治好了,她漸漸的開始害怕,她失去了轉移自己被霸凌過這件事注意力的對象,同時看到齊銘與顧森湘,顧森西與易遙成雙成對,沒有和齊銘在一起,導致至今還是孤家寡人的她對易遙的嫉妒變得越來越重。漸漸開朗起來的易遙收穫了那些自己身邊的人的友誼,漸漸有了自己的圈子,這讓唐小米對易遙的態度加了一分恨意。最終造就了顧森湘的悲劇。

至於為何顧森湘的死最後會被眾人認為是易遙所為,除了發給顧森湘的那條致命的簡訊經過了易遙的手之外,還在於當事件發生後,我們都會出於對死者的同情開始用自己的主觀意識推斷一個最優可能的兇手。在上述的心態下,雖然性格漸漸變的開朗,但是出於以前有性病等汙點的前提,再加上眾人對唐小米原本的信任就超過剛開朗起來的易遙,於是在唐小米的一番推動下,易遙是殺死顧森湘的兇手就變得理所當然。在這種百口莫辯的情況下,倔強的易遙最終選擇了跳河自殺。雖然明白這是小四為了文學效果所故意設置的悲劇情節,但是小編告誡各位被污衊的同學,這時候自殺不如通過法律保護自己。

綜合所有,經過電影洗禮過的小編只想告訴各位經歷著霸凌的同學,勇敢的學會反抗,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

相關焦點

  • 《悲傷逆流成河》:面對校園霸凌,我們能做什麼?
    死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你聽說過校園霸凌事件嗎?你身邊有校園霸凌事件發生嗎?校園霸凌事件嚴重情形足以致人死亡,面對它,我們能做什麼?又該做什麼?反對校園暴力,塑造美好青春。《悲傷逆流成河》這部片是由落落根據郭敬明同名小說執導而來,於2018年9月21日上映。其中主要內容講述是一個高二女學生的悲慘經歷。而女孩這些悲慘經歷的由來,全因校園霸凌。
  • 《黑色燈塔》告訴你校園霸凌的可怕之處,我們又能做什麼?
    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卻成了殺害保姆的兇手。徐天鶴家的保姆被殺,而一切證據都指向了徐天鶴,在法院上,所有的人聽說了徐天鶴的所作所為都認為人是徐天鶴殺的,但是實際上呢?鄭雅文飾演和代旭飾演的魏宇泰是在法庭上的對手,一個公訴徐天鶴殺人,另外一個又要為徐天鶴辯白,但是私下裡面兩個人都不相信是徐天鶴殺人,魏宇泰更是認為殺人兇手是徐天鶴繼母,在徐天鶴家裡,魏宇泰面對著殺人兇手將兇手行兇過程講述的頭頭是道,一點不差,可惜的是,兇手做的天衣無縫,絲毫證據也沒有。
  • 《少年的你》沒有拍出來的內容更重要:面對校園霸凌,如何保護「年少的你」
    人民日報轉發呼籲全社會關注校園霸凌,保護「少年的你」。這是中國少有的直面校園暴力的現實題材電影,把家庭教育、高考、青春話題融合在一起,為我們呈現了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愛與痛。高三優等生陳念和社會青年小北,兩個同樣未曾感受過家庭溫暖的孩子,因為抵禦校園暴力互相取暖。他們本該是青春洋溢的快樂少年,卻提早見識了世界的冷漠無情。
  • 影后馬思純曾遭校園霸凌:面對霸凌,如何拯救少年的你?
    就像電影《悲傷逆流成河》裡,被霸凌者易遙,最後絕望跳河前對霸凌者說:「你們殺過人麼,你們永遠不會承認自己多惡毒,你們只會說,我只是鬧著玩的,我沒有餵她吃過垃圾,沒有……你們巴不得世界上多死一個人。我不知道誰殺了顧森西,但殺死我的兇手,你們知道是誰。」
  • 從電影《懲戒者》談校園霸凌
    但少有人知道的是,這部電影其實是來源於發生在中國的一個真實的校園霸凌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李XX,他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一直到小學五年級都被全校學生欺負,整整被折磨了五年時間,期間幾乎沒有一天不被欺負。他上課時同學扔石子和各種垃圾,還朝他頭上滴化學粘液,身上潑墨水,甚至在老師上課的時候就敢走過去毆打他。老師和家長也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 聚焦校園霸凌:你是施害者、被害者、旁觀者、拯救者還是治癒者?
    圖片來源:網絡 如果你說被霸凌一定是有原因的吧,那麼我告訴你,沒有原因。一旦被選定為對象,就是毫無來由的討厭,處處被針對,剩下做什麼都是錯的。 最近在《看我的生活》節目中馬思純與多年好友敘舊,談及自己曾在初中遭受校園霸凌,有同學拿著她的信在全班朗讀,甚至在她的飲料裡倒粉筆灰、拖把水。 青少年時期這樣的經歷影響了她的人格,甚至成了她不自信的來源,甚至後來看到好友周冬雨以校園霸凌為切入點的電影《少年的你》,都非常能感同身受。
  • 遭遇「霸凌」,我們該怎麼辦?
    群體性行為魯迅曾經這樣寫看客:「他背後的人們竭力伸長脖子,有個瘦子竟至於連嘴都張得很大,像一條死艫魚。」滑稽之餘帶著沉重。除了施暴者,不作為甚至瞎起鬨的旁觀者也是兇手。《不能說的夏天》美劇《十三個原因》則用另一種方式揭穿了旁觀者的殘酷,女主角漢娜自殺前,將錄製的13盤錄音帶寄給了所有在她被欺辱時冷眼旁觀的人,沒有誰是兇手,但又人人是兇手。
  • 霸凌施暴者究竟想要什麼?旁觀者又在看什麼?-- 校園霸凌心理分析
    人跟人之間有不同很正常,孩子們之間出現個體差異,產生價值觀也是令人高興的事情。然而,Salmivalli和一些學者認為,一些孩子對於「地位」過分的追求帶來了霸凌行為。想要贏得別人的關注和尊敬沒有錯,但是認為「只有通過壓踩他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就會促使這些孩子實施暴力行為,變成校園霸凌的施暴者。
  • 被霸凌、被欺侮、被羞辱……面對人生晦暗,我們到底如何走出深淵
    影片開頭是一個血淋淋活生生的校園霸凌慘案。 所有學生都聚集在操場上,圍得裡三層外三層水洩不通,齊刷刷往操場中心看去,並且竊竊私語。而操場中心到底有什麼呢? 鼓點般急促的背景音樂讓觀眾也跟著心跳加速。 「雪崩之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面對校園霸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反思。
  • 「喜塔臘學姐」出沒,校園霸凌比宮鬥還恐怖
    校園霸凌不分國界,生活比電視劇演的還要驚悚十分,霸凌者永遠不會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罪惡,也不會為其懺悔,只有被霸凌者承受無邊的痛苦,就像電影《悲傷逆流成河》中所說:「你們罵過我最難聽的詞,你們動過手的沒動過手的都一樣,你們比石頭還冷漠,你們又惡毒又愚蠢,你們膽小怕事,別人做什麼你就跟著做什麼,你們巴不得世界多死一個人,因為你們的日子真的無聊,因為你們覺得自己不會承擔任何後果
  • 網劇《刺》:面對霸凌,施暴者更可惡,還是旁觀者更可恨?
    小跟班柴紫晶的爸爸動動不動就打她和她的媽媽,往死裡打的那種,所以造成了她殘暴的性格,對待同學,也是從不手下留情。但這些都不能成為他們施暴的藉口,當然,我非常討厭劇中這兩個人物角色,但是咱們不要上升到演員本身,咱們通過他們的表演討厭這兩個角色,那麼說明這兩個演員是成功的!
  • 金馬影后被灌拖布水粉筆灰、戀愛中地位卑微|我們如何應對校園霸凌
    成名後的馬思純,不但人氣頗高,還有金馬影后的光環。我們如何阻止霸凌?眾所周知,許多霸凌事件中,受害者往往是不反抗,對霸凌者絕對順從的,難道是他們真的不想反抗嗎?這需要我們提高對於校園霸凌的關注,深入了解霸凌產生的原因,改變霸凌者錯誤的認知和行為方式,給予受害者和潛在容易成為霸凌者目標的人群以關心,採取更多的措施為受害者撐起一把牢不可破的保護傘,給他們帶來希望而不是更深的絕望。而另一方面旁觀者也至關重要。
  • 女神降臨帶我們走近校園霸凌
    在小編自己看劇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在校園中常見的問題這也是近年來的電影電視劇的熱門題材校園霸凌不論國內國外校園暴力都是令人頭疼的問題我們熟知的 少年的你,悲傷逆流成河…等國內的上映的電影也在講述校園霸凌的故事
  • 面對校園霸凌,家長們該如何保護「少年的Ta」?
    家長朋友們,有去看最近很火的電影《少年的你》嗎?說實話,柚子媽看完心臟有點疼。不過電影拍攝也好,演員演技也好,真的都挺不錯的。
  • 延禧攻略爾晴手撕知否盛墨蘭:從校園霸凌看施暴者與旁觀者
    她在這部劇中飾演女主韓曉婷,校園霸凌的受害者。既有受害者,必有施暴者。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看韓曉婷如何在職場中扳倒當年的施暴者張蓓蕾,我就不劇透了。今天我比較想聊一聊校園霸凌這個普遍存在的現象。除了我們能看到少數新聞媒體報導的背後,還有許多沉默的大多數。那些被欺負的人,他們把一輩子的自卑都藏在最裡面,掛在外面的自信,也是搖搖欲墜。
  • 延禧攻略爾晴手撕知否盛墨蘭:從校園霸凌看施暴者與旁觀者
    內容深度層次都到達了,大概是因為演員並非流量愛豆,也沒有給力的宣傳營銷炒作手段,所以並沒有掀起什麼風浪。相比較大部分在播的劇而言,這部劇實在太安靜了。但它揭開了校園生活最殘酷及真實的一面。女主是飾演前幾年大熱劇《延禧攻略》裡女反派的代表人物——喜塔臘爾晴,蘇青。她在這部劇中飾演女主韓曉婷,校園霸凌的受害者。
  • 「娘娘腔」是我們的錯嗎?——校園性霸凌再反思
    殊不知,這些看似戲虐的玩笑話已經構成了校園性霸凌,性霸凌其實離我們每一個人都很近。踢貓效應告訴我們兩位受害者不僅不會報團取暖,而是很有可能出現聲音尖細的男生加入霸凌者隊伍去霸凌另一位男生,因為在這個場景下,性別認同為女性的男生處於歧視鏈的最底端。
  • 《少年的你》,15億票房,橫掃各類大獎,這部電影把校園霸凌說透
    而這部《少年的你》在導演的改編之後,整個電影呈現出一種少年人獨有的倔強,把遭遇校園霸凌的陳念和社會小混混小北刻畫地入木三分,兩個人在對抗霸凌時,從一次善意的幫助到相惺相惜,患難與共,再到最後成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01 面對校園霸凌:少年,你不是一個人!《少年的你》是 2019-10-25(中國大陸) 劇情 / 愛情片,導演是曾國祥(曾志偉的兒子)。
  • 《少年的你》反抗校園霸凌,中國首部直面校園霸凌的電影!
    校園暴力的新聞,我們屢見不鮮,甚至近年來愈演愈烈。而校園霸凌是世界範圍內存在的老問題了,在電視裡、微信、微博上我們可能閱讀過很多次這種新聞報導。在痛心的同時,卻無法知道那些經受過暴力的孩子們最終怎麼樣了。人民日報評論,電影《少年的你》上映,把校園霸凌話題帶入公眾視野。相比劇情,現實更殘酷。校園角落裡的暴力,可謂不少人的童年噩夢,甚至是一生難走出的牢籠。
  • 校園霸凌不止是《少年的你》《嘉年華》,是時候看看這部「神作」
    提到「校園霸凌」相關的電影,我們印象比較深刻,近兩年的就有《嘉年華》。2017年底上映,上映之時正趕上三色幼兒園事件,更是引發了觀眾對這部電影的關注乃至評價。獲獎無數,影片中對於輿論、破碎的家庭對於權勢的勾結都有一定的諷刺暗示,只是都點到為止。也許是迫於形勢,也許是想留給觀眾來評價。不論如何,這部電影都是這兩年來不錯的展現校園霸凌題材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