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雲總是話很多,
他們不遠千裡聚在一團只為說上幾句。
星星總是不說話,
他們相隔萬裡在各自的天空熠熠發光。
陰差陽錯地從電臺主播變成了主持人,當時沒有很失落,心想著這樣也不錯。後來的故事裡也證實了這點,主持成了那時校園生活的頭等大事。
穿著借來的大了一圈的西裝,臉上擦著粉,沒蓋住曬的黑黑的臉,卻讓記憶變得更深刻。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主持。
大會開始前心情挺激動的,換上西裝走到報告廳是自信的,開始前十多分鐘看著數不清楚的人頭開始緊張,前兩分鐘站在側旁候場時兩腿開始發抖。
那天沒有留下什麼照片,只有朋友遠遠用手機放大拍的圖,帶著馬賽克的臉更顯得黑。
第一次聽說了「閃亮」新主播語言主題大賽,也參加了初選,理所當然的落選。我那麼緊張,一首歌都唱不好。
晚會當天,我的任務是主持人助理。也就是給我的部長還有副部飛哥打打下手。
從側臺看著他們走到舞臺中央,看著臺下幾百號人的歡呼,看著沐浴在閃光燈下的身影,看著彩色的禮花飄落在他們的發梢。
僥倖當上了主持採訪部的副部,從面試到第一次部門見面會,再到又一次全社大會。
我看到初來乍到的他們眼睛裡閃的光,新奇以及憧憬,和我剛來的時候一模一樣。
明明沒有比他們大多少,卻用著一股子老成的語氣指導他們該如何做,如何練習發聲,如何站立,如何使用錄音設備。
那是我第二次參與的「閃亮」,比前一年忙很多。雖然我知道自己少點意思,可還是不免期待老師會選上自己主持。
那年主持沒輪到我,不大不小算是一個遺憾。在決賽當晚,領著我的小幹事們做好了禮儀的工作,從迎接到頒獎,厚厚的棉衣下面裹著單薄的旗袍。還是有一點心疼。
當金話筒的獎盃開花結果,在一片歡呼聲中,人們紛紛聚成一團合照,每個人臉上都掛著奶油,那是又一次的通訊社慶生。
當晚,帶著幹事們走出影劇院,馬路上,樹梢上,臺階上,路燈上,全都掛滿了潔白的雪花。
和波哥一起,一邊商量我們的小劇本,一邊參與著部門視頻的拍攝。
全心全意做自己的公眾號,第一批關注我的人,是我那些小幹事們。
找留任的幹事要了幾張票,終於作為正兒八經的觀眾觀看「閃亮」決賽。室友問我臺上的你認識不,我:「那當然,那可是我帶出來的幹事。」
這年沒有下雪,金話筒落入誰人手中也不太記得,因為我又在腦海裡過電影。
看著臺上的熟悉不熟悉的面孔聚在一起,和前兩年模樣一致,嘴角揚起微笑。
這是我眼中的第四年「閃亮」,舞臺上一個個陌生的面孔面對著數百人侃侃而談,後臺搬道具的黑衣人一直在忙前忙後,舞臺中央光鮮亮麗的主持人是想像中的模樣,跑來跑去的工作人員有我那時的影子。
這次主題是以聲音之名,我就以家人之名,衷心的祝福「閃亮」永遠閃亮。
回來路上遇到了波哥,和他一起坐著聊了一會兒,三年元老的他也去看了這一屆「閃亮」。
離研究生考試還有最後七天,該努力的努力,該堅持的堅持,該放棄的放棄。
不論如何,要記得做一個閃亮的星。
當夜晚來臨,
終究會肩並著肩閃爍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