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節奏慢,電視劇秒變紀錄片?但幾處細節卻表明它是精品

2020-11-18 葫八妹影視

王凱、江疏影主演的古代傳奇大戲《清平樂》正式開播,因為「正午出品,必屬精品」的高評價,這部劇剛定檔就吸引了大批觀眾。首播當日也是取得了較高的收視率,目前評分也是保持在8分以上。

說起正午陽光影業,近兩年它基本包攬了諸多口碑好劇,從《父母愛情》到《琅琊榜》,從《歡樂頌》到《都挺好》,抗戰題材的《偽裝者》和《戰長沙》,再到《知否》,正午陽光幾乎是中國影視界「口碑」的代名詞。不靠流量藝人撈錢,憑著著出色的製作團隊,噱頭少營銷弱,可以說是把全力都放在提高劇作質量中了。

王凱也算是正午陽光的御用演員, 很多劇中都有他出演,《北平無戰事》中的警察局副局長方孟韋,也是《琅琊榜》中靖王蕭景琰,轉身又成了《歡樂頌》中的趙醫生。只不過這次他擔任的是主演一角。

團隊和演員都是上乘的,這部劇的劇本水平怎麼樣呢?其實《清平樂》早期叫《孤城閉》,改編自同名小說,只不過定檔前名字改了。小說的原作者也參與了編劇,改編後主人公從宦官梁懷吉變成了宋仁宗趙禎,可以說這和原著基本是兩個故事了,並且還拔高了整個劇的格局高度。

《清平樂》這個名字本身,就很有宋朝範兒。「清平樂(yuè)」本是個詞牌,是宋詞最為出名的詞牌之一,從小到大我們背過不少《清平樂》了。晏殊、黃庭堅、辛棄疾等都有《清平樂》的名作。唐詩宋詞,以詞著稱的宋朝一下子就有了文人雅韻。

近幾年,觀眾們看到的最多的是明清古裝劇,對於宋朝劇我們似乎還停留在「包青天」「楊家將」這樣曾經爆紅的系列劇的印象上,最近一次北宋背景的劇還是趙麗穎的《知否》(也是正午陽光出品)。所以,很多人就拿《知否》來和《清平樂》作比較。比較過後,我們可以看到這次團隊更是用心製作。

無論是在人物造型上,還是在劇中稱呼上,都儘量做到符合當時的歷史環境。劇中非常注重細節,讓人不得不服。看到人物海報背後的這張畫,你是不是能想到古代山水藝術作品?

拍攝手法還講究構圖的黃金比例,在展現朝堂之上的大臣與皇帝時也十分注重平衡分布。為了營造出宋朝氣質,布景與道具也是十分契合當時的歷史背景。

此外,還要誇的就是《清平樂》的服化道異常精細,無論是臺詞、服飾、風格還是配色,都很「大宋」。這樣的服化道即便放在宋朝的紀錄片中,也絲毫不會違和。

比如:宋朝官帽的兩根長翅是直腳幞(fu)頭,宋代大臣上朝時所帶的笏板,甚至是吃茶時採用的獨特製作方式沒有明指出來,卻是融入到了生活中去。

尤其是劇中皇后、太后、帝王等人的髮飾,都是從宋朝的畫上扒下來的。無論是太后上朝的鳳冠,還是皇后臉上貼的珍珠,幾乎完全還原了歷史。在大眾審美能夠接受的情況下,堪稱國劇楷模。

人物臺詞方面,文白結合,不會晦澀難懂,又頗有幾分文藝氣息,兼顧雅俗,符合說話人的身份地位。而且,在專用語言上也是符合歷史用語,比如:宋人稱呼皇帝為「官家」,皇帝稱太后為「大娘娘」,大家稱呼摺子為「劄(zhá)子」。

無論是古色古韻的生活場景,還是貼合宋人喜好的羅紗衣料,都呈現出北宋雅致的生活方式。這種不動聲色的古典意味,可以說每幅取景都是一副中國山水畫了吧。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部在事事都做到專業的電視劇,卻在播出後被觀眾吐槽節奏太慢了,有網友指出導演張開宙似乎是在拍紀錄片,把什麼都事無巨細地展現給觀眾,還稱張開宙是導演界的李子柒。

那麼,大家說的節奏慢這個情況到底是什麼樣的?我們來看看前幾集的劇情。第一二集,講的是仁宗少年時候的故事,這兩集裡交待了人物和背景。一開篇就以狸貓換太子,這個古代民間最著名的皇家故事為引子,因為故事裡的太子就是劇裡的主角宋仁宗趙禎

不過,在這部劇裡「狸貓換太子」沒有採用戲說的解釋,而是改成了宋真宗授意下為延續皇室血脈,由皇后劉娥抱養了嬪妃李順容的兒子。

此時的趙禎剛剛得知,養母貴為皇后輔佐聽政,而生母地位卑微只得守靈。年輕的宋仁宗衝出宮門,想要憑藉一己之力接回生母,卻無奈寸步難行。

幽禁在陵墓內的李氏卻比誰都清楚,自己的兒子「六哥兒」已經不是六哥兒了,而是大宋的皇帝。誰能想到,一國之君也有自己無法僭越的事情,他想要為生母盡孝,見一見她,卻被侍衛攔下,又被前來的晏殊攔下。

晏殊用一番話就講明白了,一旦認母,必定會兩宮相爭,而皇帝年少,朝內暗流湧動,皇帝母子嫌隙,那麼大臣一定會以皇帝尚且年幼不能掌管國家,從而大權依舊會旁落在太后手中。

就是這段,少年天子被勸誡,減少了電視劇的劇情衝突,臺詞被放在了高位,對白衝淡了戲劇衝突。在一些電視劇裡,這樣的矛盾衝突本可以是產生矛盾高潮的地方,如今幾句話就化解了,觀眾顯然不適應。

但實際上,這樣的處理恰恰顯示出它更講求的是真實,而不是為了爽劇違背人物形象。用一段話,就講出了天子也不能任意妄為,而這也註定了趙禎日後生活的壓抑和他的不甘。而且,只要細細地看前幾集的鋪墊,你就會發現劇中的很多伏筆都不是多餘的。

比如第二集,用幾分鐘就講清楚了前後宮的人物關係。年輕氣盛的郭皇后無才無德,還是太后親選的,她失寵了,就到處與美人爭風吃醋,剛上來就和美人動起手來,哪裡有母儀天下的樣子?

另一邊,朝堂之上,口舌之爭徐徐展開。皇帝借範仲淹為母守孝請辭,以「孝」揶揄太后,處處暗指奉養母親的,看似和平爭論,實則針鋒相對。

朝堂上,太后雖然佔了上風,可是回到處所,太后聲淚俱下,才讓觀眾得知原來她也只是忍辱負重,聽從先帝安排,卻不被皇帝趙禎理解。她不再是傳奇故事裡霸道的爭寵嬪妃,而是做到盡心輔佐幼主的嫡母,一番傾訴聲淚俱下,看得人動容。

另一邊年少皇帝也不好過,他多年活在養母陰影之下,如今知道自己無法對生母盡孝,也有自己的苦衷。

這樣的處理,讓觀眾對整個局面瞭然於心,兩者都有難言之隱。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清平樂》剛開始就告訴我們,它不是一出正反派寫在臉上的宮鬥劇,而是一次歷史大戲。

其實,能有一部69集的古裝劇給我們講述一段我們所不知道的歷史故事,這樣的正劇如今已經很少見了。節奏是慢了些,但卻是實打實的做到了符合人物氣質,同時也帶我們緩緩進入宋朝歷史的畫卷,品味真正的大宋風骨。

靜下心來,品味這樣的慢,多一些理性情節,難道就不是好劇了嗎?

相關焦點

  • 誰說《清平樂》節奏慢,就不能成爆款?
    接下來《清平樂》主演王凱將面臨「自己打自己」的局面,芒果臺播出的《清平樂》將對陣同檔期東方衛視和北京衛視播出的《獵狐》。但無論這場王凱對陣王凱的戰局如何,《清平樂》顯然都正在從播出初期被吐槽的局面中擺脫出來。針對該劇節奏慢的質疑,也開始遭遇一些反駁的聲音。
  • 《清平樂》低迷,國產古裝劇恐「慢節奏」久矣
    自4月7日首播,《清平樂》網友針對「節奏慢,劇情磨洋工「的弊病討伐一直未停歇。開播首日前兩集,主要人物未登場,背景未講明,戲劇矛盾未鋪墊。開頭直接以幼年宋仁宗尋母為切入角,穿插「梁家微服私訪」等幾件關聯並不大的事件為開場。期間場景切換頻繁,臺詞密集,小演員表演青澀,開局就十分考驗觀眾耐心。第二集結尾,王凱登場,後續宋仁宗和太后之間的博弈,也不緊不慢的浪費了五六集時間。
  • 電視劇「清平樂」:熱度高而收視低,是你看不懂還是劇組太貪心?
    作為一個蘇東坡的鐵粉,「清平樂」剛上線宣傳時我是極為期待的,因為我熱衷於在各種關於宋朝的片段裡尋找蘇東坡的蹤跡。而這部從美術、配色、場景、攝影到服裝、道具、化妝等各方面看起來都逼格滿滿、十分考究的電視劇,讓我十分好奇他會被什麼氣質的演員扮演,服化道在他身上又會怎麼應用?一開始可謂是期待滿滿啊!但當我看了一兩集電視劇之後,就理智地放棄了這個幻想。
  • 清平樂電全集免費在線觀看資源下載 清平樂電視劇每周更新幾集
    正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熱播的電視劇《清平樂》憑藉性格鮮明的人物塑造、娓娓道來的故事情節和演員收放自如的表演,上線兩天便引發網友熱議。截至目前,豆瓣評分達8.1,相關話題#清平樂#登上微博熱搜榜TOP3,#王凱被窩吻#登上微博熱搜榜TOP17,劇集期待值持續走高。《清平樂》根據米蘭lady小說《孤城閉》改編,朱朱擔任編劇,張開宙執導,侯鴻亮任製片人,王凱、江疏影領銜主演,任敏、楊玏、邊程、葉祖新、喻恩泰、王楚然、劉鈞、馮暉、張本煜主演,吳越、許齡月、曹曦文特別出演的古裝大劇。
  • 從《天盛長歌》到《清平樂》,偽高級正劇才是真正的資源浪費
    等待了許久的《清平樂》終於播出了,有《琅琊榜》、《知否》珠玉在前,這部正午操刀,王凱坐鎮的電視劇,在播出之前就給了觀眾無限期待。從早前放出的宣傳照劇就可以很直觀的感受到,這又是一部製作精良的劇集,考究的頭飾,精美的服裝,在服化道細節方面,正午陽光從來都不會讓人失望。
  • 電視劇《清平樂》中的宋仁宗
    《清平樂》最近,以北宋仁宗趙禎為主人公的電視劇《清平樂》在湖南衛視開播。宋仁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狸貓換太子」中的皇帝。原著中,公主微柔與內侍懷吉之間的情感糾葛,是展現整個大宋風貌及封建製作下的人心與人性的第一視角;影視化的《清平樂》,則將側重點壓在宋仁宗趙禎身上,通過展現其與皇后、與公主、與大臣之間的情感(政治)糾葛,展現並還原歷史上真實而又複雜的皇帝的一生。
  • 《清平樂》節奏拖沓成「溫水煮溫水」,導演張開宙被戲稱「人間褪黑素」
    不少觀眾認為,這部劇集節奏太拖沓,《清平樂》開播當晚,#人間褪黑素張開宙#就登上熱搜——「人間褪黑素」的意思是讓觀眾昏昏欲睡。《清平樂》的問題,掰開來說,具體有三點:耽溺於鏡頭美感,習慣於以臺詞體現戲劇衝突,故事缺乏波折和高潮《清平樂》導演張開宙追求鏡頭美感,喜歡長鏡頭,常常是一場戲好幾分鐘不叫停讓演員演,鏡頭以各種角度遠遠地拍
  • 《清平樂》節奏太慢?你品,你細品
    只要不是開場就爆發矛盾衝突,不是一兩集高潮迭起,就一定會被安上」拖沓冗長」「節奏太慢」的評價。而且彈幕總要刷,怎麼主角某某某還不出場,似乎一整部劇只用看主角就夠了。還總有人會用「熬過第幾集,接下來就會真香「這樣的句子來安利,我卻不喜歡這樣的話術,一部好劇,怎麼能用」熬「?
  • 北洋三部曲《邪不壓正》幾處細節表明,姜文導演真的很厲害
    像他導演的《讓子彈飛》也是深受廣大影迷的喜愛,小編這次為你們帶來北洋三部曲《邪不壓正》幾處細節表明,姜文導演真的很厲害。這部電影讓姜文的影迷期待了很久,因為有許多影迷希望這部電影能與《讓子彈飛》媲美,甚至超過《讓子彈飛》。畢竟北洋三部曲中第二部《一步之遙》,實在讓姜文的影迷太失望了。所以對於《邪不壓正》,他們則抱著很大的希望。
  • 電視劇《清平樂》節奏緩慢難道是為拉長劇情?看完你就明白了
    《清平樂》是由張開宙執導,朱朱編劇,王凱、江疏影、任敏、楊玏、邊程、葉祖新、喻恩泰、王楚然、劉鈞等主演的古裝劇。該劇以北宋為背景,在風起雲湧的朝堂之事與剪不斷理還亂的兒女情長之間,還原了一個複雜而真實的宋仁宗。
  • 電視劇收視率排行榜Top3:《清平樂》第二,第一收視高達2.39%
    近日,從「csm59城」收視率數據顯示可知,4月7日,熱播電視劇收視率排行榜Top3如下:《冰糖燉雪梨》以收視率高達2.396%,市場份額7.637%問鼎榜首;《清平樂》以收視率2.294%,市場份額7.911%緊隨其後排第二;《如果歲月可回頭》以收視率2.287%,市場份額7.284%擠進前三。
  • 看了電視劇《清平樂》後,我真的想為網劇《鶴唳華亭》說句話了
    導語:看了電視劇《清平樂》後,我真的想為網劇《鶴唳華亭》說句話了大家都常說一句話——不要帶有色眼鏡看人。今天,小編也套用一句話,不要帶任何濾鏡去看一部劇,因為你極大概率三觀要更新了。坦誠地說,小編一開始看到由王凱江疏影主演的古裝劇《清平樂》開播時的感受是:正午製作,品質應該有保障,畢竟之前《歡樂頌》《琅琊榜》等一系列精品劇的成功絕非偶然,值得一看。然而,當小編真的開啟這部劇時,我其實是沉默的,疑問也有很多。
  • 正午陽光豆瓣8分劇,《清平樂》為何比《我是餘歡水》黯淡?
    4月7日,大型古裝劇《清平樂》(原名《孤城閉》)剛剛開播,就有觀眾指出劇情發展節奏緩慢,導演張開宙旋即被吐槽上了熱搜,更有人將張開宙列為「世界上最慢的幾樣東西」之一。同為正午陽光出品的劇集,較早一天上線的《我是餘歡水》,僅用了3集就展現了底層中年社畜從悲慘到逆襲的荒誕故事,餘歡水從一無所有到名利雙收的魔幻現實帶給觀眾極大的爽感。
  • 桌上的飯菜都是戲,《清平樂》值得注意的小細節,越品越上頭
    正片也延續了這樣的氛圍感,無論是從細節的考究,還是服化道的還原,足以看出劇組的匠心精神。劇中所有人物的服裝和首飾,完全復刻歷史的宋代畫像。王凱全部get;還有皇后曹丹姝的形象,尤以大婚造型最為驚豔,這也是參考了史實:當時流行珍珠花鈿的妝容;就連太后垂簾聽政的造型,也都一比一還原,鳳冠,耳環和項鍊,全都拿下;不止在服化道上的還原,光帝後大婚典禮,劇組還特地參考了《宋史》,還原了幾個主要儀式,如問名禮,這是婚禮前的工序,鮮少電視劇會有拍到
  • 同為正午陽光出品,《知否》好評如潮,而《清平樂》遭不斷吐槽
    繼2018年底趙麗穎、馮紹峰領銜主演的古裝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大火之後,正午陽光又一次帶著王凱、江疏影主演的古裝大作《清平樂》強勢回歸。不過這次的《清平樂》受到了很多的爭議。剛剛放出花絮的時候,徽柔和懷吉的愛情備受關注,但是正片效果卻強差人意。評分從高走低,目前評分降到7.4分。
  • 《清平樂》太驚豔!它的劇,我一部也不捨得錯過
    圖源:豆瓣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與此同時,另一部劇也走入了大眾視野,《清平樂》。尊重歷史、服化道考究《清平樂》值得不同於現實主義題材的《餘歡水》,《清平樂》是一部歷史題材的古裝劇。儘管改編自網絡小說,但在劇集質量把關上一向甚嚴的正午,服化道設計非常考究。
  • 精品歷史劇《清平樂》
    如果你想看電視劇,我還是會推薦《清平樂》給你,這部電視劇雖然比較長,有69集之多,適合邊品功夫茶邊看,有閒慢慢追,但看完回味無窮,不失為一部還原歷史的良心製作,精美好劇。「清平樂&34;的無趣曹皇后是大臣們為他娶的,宮妃們對他恭敬無趣,只有任性靈動的張妼娢給了他男女間的情和愛,他們是宋版的唐明皇楊貴妃。
  • 知否清平樂到喬家的兒女,導演張開宙,讓人又愛又怕的存在
    而他最新的一部作品就是《清平樂》,目前豆瓣評分6.5。02但是對於張導,他的作品劇情太過拖沓,節奏慢劇情的拖沓和節奏慢,主要也是因為張導對於作品過於追求細節,事無巨細都要講述清楚,主次不分以及劇情相對平緩沒有戲劇張力造成的
  • 《清平樂》首播質量撲街,宋代戲的面子,卻依舊清宮戲的裡子
    文/馬慶雲4月7日晚間,電視劇《清平樂》湖南衛視兩集首播。如果以一般衡量準則來論,這部電視機畫面精良、節奏悠緩,演員們的臺詞乃至於導演的鏡頭調度都較為不錯,算得上質量過關的作品了。不過,若是以「精品劇」的標準來論,《清平樂》離真正的優秀,差距還是蠻大的。
  • 大結局後,我還是要誇沒有成為爆款的《清平樂》
    但《清平樂》令觀眾不爽的絕對不止一個結局。正午陽光的戲有慢熱的習慣,也有逆襲成爆款的習慣,《琅琊榜》《知否》剛播出時,都因為節奏偏慢遭到不少人詬病,但最終逆襲成為經典。《清平樂》的開場故事重演,導演張開宙甚至被觀眾罵上了熱搜,但在劇集開局熱度不俗的情況下,從百度指數可以看出,劇集的熱度成一個波浪式的緩慢下滑,結尾才有所攀升。為何這次正午陽光無法從始至終抓住觀眾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