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看了電視劇《清平樂》後,我真的想為網劇《鶴唳華亭》說句話了
大家都常說一句話——不要帶有色眼鏡看人。今天,小編也套用一句話,不要帶任何濾鏡去看一部劇,因為你極大概率三觀要更新了。
坦誠地說,小編一開始看到由王凱江疏影主演的古裝劇《清平樂》開播時的感受是:正午製作,品質應該有保障,畢竟之前《歡樂頌》《琅琊榜》等一系列精品劇的成功絕非偶然,值得一看。
然而,當小編真的開啟這部劇時,我其實是沉默的,疑問也有很多。
之前,其實小編談到《清平樂》的時候也提到了,我認為他拋棄了原著《孤城閉》的靈魂,即反封建追求感情自由的思想。原著用公主趙徽柔這樣一個人物悲劇全篇展現,以小見大,給予讀者非常大的心靈震撼,這也是很多讀者對該作品難以忘懷的重要原因,因為它打動了讀者。再說到《清平樂》,這幾個疑問提出也是顯而易見的。
第一,《清平樂》有無必要靠全劇去展現皇帝趙禎的一生?
其實,《清平樂》不管是服飾還是文化在歷史上都有照應,尤其是「趙禎」。說實話,任何影視創作都不可能完全去還原歷史,因此必然有缺失部分,因而那些展現出來的部分甚至是刻板印象對大眾的導向很難說是好是壞。而且,從另一個角度看,需要去了解一個歷史人物最好的方式,讀史書就好了。
第二,《清平樂》是否忽視了女性角色自身的魅力?
令人覺得遺憾的是,至今《清平樂》中觀眾比較喜歡或者很關注的女性角色,大概還是只有沒出場的趙徽柔。劇中,不管是曹皇后還是張貴妃人物都與原著有出入,曹皇后的智慧包括張貴妃的機敏都展現不足。小編認為,《清平樂》完全可以更包容開放一些,女性角色展現得好完全是錦上添花,而不是只考慮為所謂的男性視角服務。
第三,編劇或者導演是否忽視了影視作品需要引起共鳴?
毫無疑問,有共鳴才能打動人。對於當下快節奏生活的現代人來說,生活壓力包括工作壓力都非常大,導演或編劇真的認為劇中身為皇帝「趙禎」的遭遇,真的能引起觀眾的同情甚至是共鳴嗎?可能,對於很多觀眾來說是體會不到的,因為很明顯劇中趙禎除了不夠自由外,其他生活各方面真的太舒服了。
最後一點,大家都明白,不管是電影還是電視核心還是要講好一個故事,比如之前非常火爆的《延禧攻略》,不管是劇情節奏還是高潮都表現得非常好,而很明顯《清平樂》劇情非常拖沓,集數也到了60集左右。
其實,《清平樂》總體來說是很平的一部劇,甚至是有些「悲」。說到悲劇,2019年末播出的由羅晉李一桐主演的《鶴唳華亭》同樣很具有代表性。
雖然有很多觀眾因為該劇劇情虐點過多,難以持續追劇,但該劇的亮點也非常多,比如服化道包括音樂都不輸《清平樂》。
同時,同樣是原著改編,相比較《清平樂》,《鶴唳華亭》有一點堅持的很好,那就是對於原著精華包括靈魂的堅持。
《鶴唳華亭》全劇同樣以男主角蕭定權為視角,展現其在朝堂中步步艱難的過程,其展現出的文人風骨包括理想可以說振聾發聵,主旨一直都非常明確,給觀眾帶去了一些思考。
當然,該劇也有不足,存在劇情刪減的情況,而劇情節奏卻很不錯。
其實,說了這麼多,小編還是想要表達一個觀點,那就是正如公眾人物承擔正向引導作用,影視創作同樣應該如此。
我們其實也能看到,近期很多電視劇體現出了這一現象,創作者正逐漸回歸初心,比如於正新作《鬢邊不是海棠紅》,格局意義都非常大,這對於觀眾的意義也是非凡的。
讀一部好書可以改變一個人,一部好的影視作品也同樣如此,對觀眾也會影響非常大,希望所有創作者能回歸初心,不忘初心。拂去影視外面的華麗,而真正回歸一個好故事的內核。
看了小編今天的文章,大家有什麼要說的,也和小編今天一起來聊聊吧。本文屬於個人原創,禁止抄襲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