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職人員辦公室在麥金儂酒店6樓,天花板上裸露在外的管道、黑色牆面,沿襲《不眠之夜》暗黑風。更多時候,這裡像寫字樓,工作人員拿著飯盒走進茶水間,演員趿著鞋晃過。音樂傳來,隆隆地像撞在牆上,提醒所有人,一牆之隔有著亞洲最大體量沉浸式演出。剛剛過千場的《不眠之夜》上海版將在12月開始第5年徵程。
「演員一下去就是3小時。」排練導演江保樹用「下去」形容開始表演。
「下去」後是一個幽暗未知的世界——北京西路1013號麥金儂酒店,6000多平方米、5層樓、90多個房間、24個角色,無數隱秘精緻的細節隱藏在標本室、藥鋪、墓地、竹林、精神病院。為增加複雜度而額外鑿出的樓梯、漂洋過海而來的7個裝滿舞美道具的貨櫃,讓時空交錯。
江保樹在德國工作過,因為妻子來上海,他選擇「滬漂」。2016年經歷橫跨倫敦、紐約、上海、北京多地為期半年的選角後,江保樹成為《不眠之夜》上海版中方排練導演。演員意外受傷時,江保樹需要臨時頂替「下去」,他的一半注意力在表演,一半注意力在觀察。
《不眠之夜》以莎士比亞名著《麥克白》為主線,觀眾戴上白色面具,跟隨演員在5層樓行進。3小時裡,故事情節循環演出3輪。
「帶著未知迷失,靠本能探索。」《不眠之夜》上海版開幕前4個月,肖純婕來到麥金儂酒店。學編劇的她,作為舞臺監督,經常戴著黑面具「下去」,處理突發狀況,「3小時跑來跑去,有觀眾會因為低血糖暈倒,有觀眾會害怕。」
黑暗中,肖純婕不假思索左拐右繞,不到1分鐘就找到了觀眾聚集處。她自嘲是路盲,之所以行動迅捷,得益於熟能生巧,「《不眠之夜》近100個房間,每層樓構造不一樣,換誰都會暈。」
上崗第1周,肖純婕致力於探索麥金儂酒店,「每天演員排練時,場內會開工作燈,比正式演出亮一些。我抓緊時間在筆記本上畫小地圖。整整一周,回家地鐵上我一直拼命背地圖。」肖純婕的筆記本,至今是新入職同事「行動寶典」。
頭兩年巡場,肖純婕遇到過觀眾拿著紙筆,邊看邊畫圖,「蠻佩服這樣的人,方位感太好了。但是我們一直強調不要帶攻略,跟著感覺走。」在文藝青年、戲劇愛好者聚集論壇,《不眠之夜》評述交織著趣味與迷亂,「完全沒做功課,打開新世界大門!」「一定要穿平底鞋,跟著演員們瘋」「上下樓跑了三個小時,腿要斷了」……許多觀眾看了一遍不過癮,連刷幾次想解謎,「被布景、轉角出現的角色吸引,被本能牽引走,恍惚如夢境。」不少明星來麥金儂酒店解謎,肖純婕說,除了有位明星曾被粉絲堵住北京西路出口,其他時候都沒被人發現。
肖純婕父母來看《不眠之夜》,她偷偷尾隨他們,「媽媽被演員嚇到了,又像小朋友一樣忍不住探頭看。回家後,他們很熱烈地討論場內見聞,爭論劇情,想拼出時間線,誰也不服誰的樣子,特別像小孩。」
演過千場《不眠之夜》,演員申霓平時刻意收斂眼神,「我覺得只是隨意瞟了一眼,但朋友拍胸脯說後怕,『斜眼看人,好有殺氣』,大概那一刻,我被角色附體了吧。」
在北京演了《白日夢》《杜拉拉升職記》《一把酸棗》《文成公主》等音樂劇、舞劇,2016年申霓搬來上海,加盟《不眠之夜》。
和所有大製作舞臺劇類似,《不眠之夜》上海版演員們先在江蘇崑山集訓。進入5層樓麥金儂酒店後,一切變得不同。申霓演過最有力量的女巫,也演過酒吧神秘女子,「在鏡框式舞臺表演,觀眾看到全景;《不眠之夜》距離只有兩三米,觀眾從頭到腳看細節,演員隨時注意角度、燈光、觀眾方位。」
每天、每周、每個月都在演,申霓再累也不願調動肌肉記憶偷懶,「容易變得機械化,我寧可換種演法。比如每場,我都有遞酒杯動作,這回看到對方演員伸手,我反而把酒杯撤回來,不給他,感覺是不是不一樣?也許哪天,我還會換一個溫柔的角色演。」
日復一日演出,新鮮感也來源於觀眾。《不眠之夜》特有一對一互動時,申霓把觀眾拉進小房間,「他們反應很好玩,有人驚喜、有人驚嚇。」日子久了,演員們會有自己的粉絲,在麥金儂酒店後門等待,求合影和籤名。演員告別《不眠之夜》時,申霓看到,粉絲們拿著演員的小卡片在酒吧裡哭。
《不眠之夜》持續創造演出市場奇蹟,首演開票不到100小時,1萬張預售票售罄。千場演出,平均票價約710元,上座率達96%,觀眾超過33萬人次,其中上海本地觀眾佔52.8%,長三角觀眾佔11.8%,其他地區觀眾佔35.4%。
千場以後,麥金儂酒店前廳換上嶄新的裝飾,觀眾們可以在日曆鋪滿的牆面找到專屬於他們和《不眠之夜》的紀念日。曼德雷酒吧及衍生品、品牌贊助數額不斷上升,票房外合計收入佔到整體項目收入的近30%。
肖純婕幸福的煩惱在於,這兩年《不眠之夜》破圈,越來越多從沒看過戲的觀眾走進麥金儂酒店,「他們容易激動,看到演員摔倒,想扶起;遇害了,義憤填膺;死了,不敢相信,想觸碰演員身體。」以前到大結局,觀眾只會鼓掌、驚呼,沒有人會想去碰一碰「死人」。現在肖純婕必須及時出手,分開躁動人群與演員。
「《不眠之夜》演出強度大,不可預測事情很多。疫情防控需要,出票率限制在50%,相當於1個演員只對應5個觀眾,還取消了一對一互動。」江保樹與同事們研究如何對故事線進行微調,填滿時間。
逢到演出,劇組在上午11點到崗,開製作例會。中飯後演員們開始排練,至晚飯時分,化妝。技術人員修復道具、重置燈光、音響。晚上6點半,一切準備就緒。7點到10點,大家都「下去」了。晚上10點半,全場亮燈,肖純婕與演員溝通當晚情況,包括戲服修補、道具損毀、動作困惑等。申霓說:「上海製作很細緻,有章法。」
肖純婕有一絲絲遺憾——只有很少人在敞亮的大白光中見過《不眠之夜》上海版有多麼華麗的大吊燈,演出時為調節氣氛,這些燈一直被罩住,營造詭秘氣氛,「我們特別用心在做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