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上海版在今年8月27日迎來了第1000場紀念演出。在8月的最後一周,製作方策劃了千場紀念周活動,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繼續探索戲劇IP的破圈營銷。
在線上,原班創作團隊以一場 「沉浸式」線上卡巴萊派對,在抖音平臺直播,當天的在線觀眾人數超8.3萬,微博線上話題討論數87萬。而在線下,「麥金儂酒店」前廳換上嶄新的裝飾,傳達千場紀念的特別主題,觀眾們可以在日曆鋪滿的牆面找到專屬於他們和《不眠之夜》的紀念日。劇院空間二樓的曼德雷酒吧,1000場的限定酒單供應至9月底。
作為Sleep No More在亞洲的唯一版本,《不眠之夜》除了讓觀眾感受到全新演出形式,也在不斷在刷新各種新的演出紀錄。在上海駐演已超三年,依然保持著高口碑和熱度——平均票房上座率高達96%、復購率超30%,超過33萬觀眾走進了「麥金儂酒店」感受「不眠之夜」。這其中,許多「鐵桿粉絲」創下的觀劇紀錄更是驚人,有觀眾甚至「刷劇」超過300次。
一臺演出如何能在3年1000場的駐演之後繼續保持熱度?《不眠之夜》除了本身在內容和形式上破除劇場的「牆」,也在不斷探索突破營銷的天花板。傳統線下演藝擁抱「網際網路+」新模式,其製作方上海文廣演藝集團(SMG Live)正致力於使其成為一個演出行業全方位的「破牆者」。
《不眠之夜》上海版劇照
沒有座位、沒有舞臺,甚至連對白、旁白都一律沒有。20多個角色可能隨時出現在五層酒店的90多個房間中,觀眾通過自主的探索,在三個小時內得到包羅萬象的感官體驗。2018年,《不眠之夜》上海版被授予全球娛樂最高獎項,成為一種現象級文化IP。
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一度停演,但《不眠之夜》卻開始嘗試走向線上,不斷製造各種「吸睛」事件。
4月,上海團隊推出「白日夢沙龍」系列直播,通過5場卡巴萊節目,在演出停擺期間與觀眾對話,邁出了線上化第一步。
「白日夢沙龍」直播
6月,《不眠之夜》復演伊始,上海版就跨界聯手天貓「超級發布會」,開啟沉浸式帶貨新模式,直播在線互動量達到384萬,微博話題閱讀量達1.8億,實現了商業品牌和藝術演出雙贏,打破大眾對於直播帶貨場景認知的天花板。
直播花絮
而時隔兩月,《不眠之夜》上海版舉辦「千場紀念」系列活動,製作團隊再次攜手抖音平臺推出《不眠之夜》線上戰役——「另一個世界」。
因為探索疫情的倒逼,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戲劇的品牌化、數位化戰略正在加速變革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不眠之夜》上海版的每一次「線上化」都不是「照搬線下」的內容,而是中外團隊合力編排的全新原創內容與觀眾見面。在打破戲劇的第四堵牆之後,這部創造了沉浸式體驗的作品,也在打破線上線下的壁壘,通過流媒體平臺上各種嘗試,探索戲劇和影像在網上呈現的當代美學,也讓戲劇藝術走出劇場,走進更多人的生活。
線下裝飾
事實上,在擁抱網際網路之前,《不眠之夜》在過去兩三年間一直在探索各種「破牆」方式,希望讓演出不僅限於戲劇和演出。諸如上海版所在的劇場麥金儂酒店曾陸續推出各類「浸入式」娛樂活動,如萬聖節主題夜會「COVEN」、浸入式卡拉OK「搖滾巨星」、浸入式派對「仲夏夜之夢」等,一度成為滬上潮流青年夜生活的傳奇之地。 2019年,《不眠之夜》上海版相繼推出夏日戰役「秘密生長」、秋冬戰役「Meet Me Again」。「在麥金儂酒店的每一場特別活動,都是只會在這一天,只會有這一次。」成為製作方營銷的核心理念。
麥金儂酒店2019跨年「浸入式派對」
「假如真的存在另一個世界,你,願意加入我們嗎?」這是《不眠之夜》千場之際在直播平臺向大眾發出的邀請。而創造一個始終有全新體驗的世界,或許也是《不眠之夜》能夠迎來千場演出依然擁有熱度的原因所在。
文章轉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