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場演出後熱度不減 這臺沉浸式戲劇的魅力到底在哪裡?

2020-12-23 騰訊網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莉莎 李強

小切口

這是一部怎樣的「神劇」,平均票房上座率高達96%、觀眾超過33萬人次、重複觀劇超過六成、最高紀錄近300次

這是一臺怎樣的演出,1000場駐演之後依然熱度不減?讓一些本地觀眾堅持「一月一刷」,讓外地戲迷「打飛的」、乘高鐵到上海,反覆刷劇?

在國內,唯一的答案指向上海文廣演藝集團與英國浸入式戲劇先鋒Punchdrunk聯合打造的《不眠之夜》上海版。上海是繼紐約之後,全球第二個有《不眠之夜》駐演的城市,也只這部全球頭部戲劇IP在亞洲的唯一版本。

豆瓣網友「一文」是北京人,曾在紐約一刷《不眠之夜》。知道搬來上海之後,她特意定了「早鳥票」,找了個周末飛到上海連看兩次。

來自新疆的滬飄Areslay,在過去兩年中看了數十場,寫了十幾篇劇評。最高峰的時候,他一個月看10場,而後也保持著每月一場的節奏。在他的心中,《不眠之夜》「是一計毒藥,我沉迷其中,無法自拔」「《First Floor》響起在耳邊,是時候再次穿過那黑漆漆的小徑了...……」

是什麼吸引了他們?

首先是戲劇內的功夫。除了超級IP的超強帶動力和演員的精湛演出、現場布景與燈光裝置的互動,這部劇有區別於傳統話劇的特質。

沉浸式的形式給觀眾營造了全新的感受。這部劇由莎士比亞的悲劇《麥克白》改編而成,沒有座位、沒有舞臺,甚至連對白、旁白都一律沒有。在演出地麥金儂酒店,24個演員隨時可能出現在五層樓的90多個房間,劇情在酒店各處實時上演,同一時間只能看到一部分劇情。

Areslay說,「每個人在這部劇種都是自己的導演,你的雙眼就是鏡頭,你選擇的路線就是這部戲的完整劇情。最讓他欲罷不能的,是其中1 on 1的設置,除了男女主角外,觀眾可以跟絕大多數的演員一對一互動。

製作方不斷推陳出新,每隔一段時間,劇情或者演繹就會發生微妙的變化。「好像這部劇是活的,在不停地向前進化」,Areslay說。在這部劇中,每隔一段時間,劇情或演繹會發生微妙的變化;演員也會換角色;每一次參與其中,都有全新的體驗。

上海戲劇學院研究生院院長、教授厲震林曾評價,這種沉浸式戲劇樣式這個比較符合工業4.0的體驗形式,觀眾進入劇院以後坐在那裡不是看,而是直接參與了劇情的發展,它不是被動的,是主動投入,這樣一個文化可能比較接近網際網路時代的網生代年輕人的文化消費方式。

有業內人士評論,《不眠之夜》成為上海市場的一個試金石,顯示出上海演出行業、文旅市場非常巨大的需求儲量。2018年,這一演出項目還獲得被譽為主題娛樂行業」奧斯卡獎」的"全球主題娛樂獎"。

戲外的功夫也許更具借鑑價值。據了解,這部戲劇在創排之初,就在探索延伸產業鏈。其演出地麥金儂酒店位於舊廠房改造的國內首個大型文化產業綜合體「尚演谷」。酒店不時推出各類「浸入式」娛樂活動,一個活動只有一次。卡拉OK「搖滾巨星」、派對「仲夏夜之夢」……一度成為滬上青年夜生活熱門之選。

神秘的802客房,也市場被粉絲提及。媒體揭秘,該房間中每個角落都布置了大量精心設計的物品,裡面隱藏的線索,能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不眠之夜》劇中兩位主角的故事,因此入住率超高。

上海媒體對這部劇不吝讚美之詞——精品文藝演出,已被視為城市經濟不可忽視的增長點。隨著《不眠之夜》在上海的駐場演出,一張恢宏的演藝產業藍圖正逐漸展露出來。從創意製作到市場運營全方位的探索升級,《不眠之夜》為打響文化品牌、拉動旅遊經濟提供了可實踐的範本。

嘗到文化品牌的甜頭,如今上海正在致力於打造亞洲演藝中心,各類文化項目孕育而出。

相關焦點

  • 小切口看長三角 | 1000場演出後熱度不減 這臺沉浸式戲劇的魅力到底在哪裡?| 行走三極 成渝問道⑨
    這是一臺怎樣的演出,1000場駐演之後依然熱度不減?讓一些本地觀眾堅持「一月一刷」,讓外地戲迷「打飛的」、乘高鐵到上海,反覆刷劇?在國內,唯一的答案指向上海文廣演藝集團與英國浸入式戲劇先鋒Punchdrunk聯合打造的《不眠之夜》上海版。上海是繼紐約之後,全球第二個有《不眠之夜》駐演的城市,也只這部全球頭部戲劇IP在亞洲的唯一版本。
  • 上海版《不眠之夜》迎來千場,熱度不減背後的「破牆」探索
    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上海版在今年8月27日迎來了第1000場紀念演出。在8月的最後一周,製作方策劃了千場紀念周活動,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繼續探索戲劇IP的破圈營銷。在線上,原班創作團隊以一場「沉浸式」線上卡巴萊派對,在抖音平臺直播,當天的在線觀眾人數超8.3萬,微博線上話題討論數87萬。而在線下,「麥金儂酒店」前廳換上嶄新的裝飾,傳達千場紀念的特別主題,觀眾們可以在日曆鋪滿的牆面找到專屬於他們和《不眠之夜》的紀念日。劇院空間二樓的曼德雷酒吧,1000場的限定酒單供應至9月底。
  • 《不眠之夜》上海版第1000場演出紀念,"神秘番外"空降抖音
    前言: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上海版在今年8月迎來了第1000場紀念演出。作為一部開創全新演繹形式的先鋒之作,以及一部在上海長期駐演的戲劇項目而言,這無疑是一個空前的數字。&34;……這,是近日《不眠之夜》上海版在抖音上發出的邀請。
  • 上海版《不眠之夜》迎來千場,熱度不減背後的「破牆」探索
    澎湃新聞記者 潘妤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上海版在今年8月27日迎來了第1000場紀念演出。在8月的最後一周,製作方策劃了千場紀念周活動,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繼續探索戲劇IP的破圈營銷。在線上,原班創作團隊以一場 「沉浸式」線上卡巴萊派對,在抖音平臺直播,當天的在線觀眾人數超8.3萬,微博線上話題討論數87萬。
  • 《不眠之夜》上海版迎來第1000場演出
    8月27日,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上海版迎來第1000場演出。上海文廣演藝集團精心策劃了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並與抖音跨界牽手,通過打造「抖音戲劇月」與超過8.3萬觀眾共同迎接跨1000場紀念的高潮。
  • 上海版《不眠之夜》,熱度不減背後的「破牆」探索
    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上海版在今年8月27日迎來了第1000場紀念演出。在8月的最後一周,製作方策劃了千場紀念周活動,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繼續探索戲劇IP的破圈營銷。  在線上,原班創作團隊以一場 「沉浸式」線上卡巴萊派對,在抖音平臺直播,當天的在線觀眾人數超8.3萬,微博線上話題討論數87萬。
  • 工作坊招生|陳文聰《觸碰 - 現在》沉浸式戲劇工作坊
    沉浸式戲劇 Sleep No More 《不眠之夜》上海版(攝影:江帆)自從2016年沉浸式戲劇《不眠之夜》上演以來,「沉浸式」的概念快速衍生到各行各業。可「沉浸式」到底是什麼?「放置於一種液體表面下」,可推論這是全感官的體驗,就如同全身都潛入水中,我們所有的感官都會受到影響,甚至物理規律都會受到改變,比如聲音和光線在水中傳導與空氣中是不一樣的。不僅僅是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這五感,我們的重力感、平衡感、浮力、本體感覺、溫度感等都產生了變化。我們每時每刻的行動,都會受其影響。
  • 原創歌劇有講究,沉浸式戲劇遊戲化,彩虹合唱團又破圈了_文藝_澎湃...
    ▼松山芭蕾舞團創始人松山樹子(右)與清水正夫"947推薦官"一句話點評:這是一部西方芭蕾語言與中國故事完美融合的芭蕾舞劇,復排具有歷史價值08沉浸式戲劇熱搜指數:4.2近日,沉浸式戲劇《不眠之夜》上海版宣布了現場演出的重啟
  • 這部沉浸式戲劇太狠了!喪屍連觀眾都不放過!
    No More》,一票難求;孟京輝《死水邊的美人魚》作為中國第一部原創沉浸式戲劇,更是引爆關注度…… 而這些層出不窮的爆款體驗,都有一個共同的關鍵詞——「線下沉浸式娛樂」,參與者通過與所處的環境、NPC進行互動從而獲得身臨其境的視聽感受。
  • 上話文旅結合的「城市漫遊」沉浸式系列演出,帶你聽見具有藝術魅力的城市故事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自2018年起推出「城市漫遊」沉浸式系列演出,根據城市間不同的文化創編專屬於城市記憶的故事,實地探尋不同演出場地的特色上演,度身打造一場場精品演出。在農曆2019的最後一個周末,話劇大廈經歷了大修後邀請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來到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參加一場神秘的劇場漫遊,分享和劇場有關的故事。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主辦的「2020劇場漫遊」活動首次向觀眾開放工作人員專用區域,不走常規路線,到劇場鮮為人知的幕後,探尋幕啟之前的戲劇篇章。
  • 北京曲劇沉浸式《茶館》駐場演出臺湖帶來文旅新體驗
    這句話就是演員對著觀眾說的,簡直是對「身臨其境」的最佳闡釋。「再沒有比這更生動直觀的戲劇薰陶了。演出時,我和兒子身旁就坐著《茶館》裡的常四爺、松二哥。中間,兒子還跟扮演松二哥的演員小聲聊天。演出看完後回家路上,他還一直問我,為什麼他們穿那樣的衣服?為什麼提著鳥籠來喝茶?有了這份好奇,我以後就有機會把當時的歷史背景和老舍筆下的故事慢慢講給他聽。」一位帶孩子來看戲的媽媽說。
  • 沉浸式「實火」!沉浸式娛樂產品與案例分析
    整體來看沉浸式娛樂產品日趨多元化,產業邊界不斷拓展。在國內,2016年因《不眠之夜》在上海的開演和一炮走紅,而被喻為「中國沉浸式娛樂爆發元年」。此後,沉浸式娛樂輻射領域不斷延伸,從戲劇演出、大型商場的線下主題巡展,到沉浸式藝術展、沉浸式密室,再到VR主題樂園、沉浸式餐廳等,沉浸式娛樂開始滲透到各種消費場景中。
  • 開放世界遊戲與沉浸式戲劇,聊聊科技時代帶來的沉浸感
    在戲劇行業可能最流行的是沉浸式戲劇(immersive theatre),而在遊戲行業這十多年來大行其道的就是「開放世界」(open world)這一類型了。在看了HBO推出的美劇《西部世界》(Westworld)後,我的腦海中無意識地將這兩個不同文化娛樂行業的新類型結合在一起,感覺到兩者在相互影響,並且也似乎預示著未來發展的方向。
  • 華人夢想打造 沉浸式戲劇《風聲》亮相九棵樹
    7月10日、11日,接連兩天,沉浸式戲劇《風聲》工作坊在上海奉賢區九棵樹(上海)未來藝術中心進行成果展示。參與的觀眾紛紛身披黑袍,化身為潛入裘莊搜集情報的地下黨同志,見證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諜戰大戲。區別於市面上已有的同類戲劇,《風聲》是一部由華人夢想耗時數年為中國觀眾量身打造的大型原創沉浸式作品。
  • 沉浸式戲劇《愛麗絲冒險奇遇記》觀後感
    受朋友邀請,又在家附近,就去看了這場沉浸式戲劇!看演出還要籤保密協議按手印,又要寄存包包,又是把手機封存在黑色袋子裡嚴禁拍照,又要安檢!瞬間覺得肯定很無聊!哈哈,一言難盡,反正2小時演出時間讓你充滿了好奇,眼睛一眨就結束了,不得不讚賞演出團隊的腦洞大開和teamwork,綜上所述,有老婆,有女朋友,有情人,有小三的一定要帶過去體驗一下,女孩子會很喜歡的,尤其情侶去最好! 聽說正式演出門票要500元了!小資情調的朋友們可以去觀賞一下不同的話劇!
  • $》沉浸式戲劇...
    消費經濟式微,沉浸式體驗經濟有望在2020年進入更加體系化的高速發展期。  《金錢世界£¥?$》由華人文化旗下的華人夢想(CDELive)於2019年引進並製作出品。華人夢想是專注於舞臺戲劇內容製作和劇院開發及管理運營的行業頂尖公司,近年來已成功引進了多個熱門IP劇作,《金錢世界£¥?$》便是其中之一。  從19年開始,沉浸式在中國進入了快速發展期。
  • 【頭條】7*24小時超長待機,幕後團隊如何打造這場沉浸式體驗
    它的獨特魅力到底在哪?不單用耳朵去聽,而是身處翠綠山林的圍繞之中,抬頭可見皎潔明月,一呼一吸都是花草芳香,眼前是古樸氣派的歷史建築、光彩炫目的璀璨舞臺,這不是真正的「沉浸式」體驗嗎?目前,世界上較為知名的森林音樂會首推柏林森林音樂會,舉辦地點是柏林郊外的一座露天劇場。與之相比,中山陵音樂臺有著85年的歷史,無論是建築風格還是聲學特性,均比柏林的露天劇場更為專業。
  • 歡樂一夏丨蜜啦奇「沉浸式戲劇」夏令營驚爆來襲,讓家中「神獸」C位出道!
    丟掉書包、擺脫紙筆、放下手機,走到蜜啦奇成長中心,伴隨著充滿神秘色彩的指引和音樂,帶上另一種不同的身份,跟隨著戲劇老師進入劇情……這一環節,就是夏令營中「沉浸式戲劇」課程中的一部分。沉浸式戲劇通過參與感,提升孩子對戲劇的興趣,通過戲劇發現自己對生活的感知,從以往的被動接受轉換為主動思考,並從中慢慢獲得收穫感,這正是戲劇真正的魅力所在。
  • 《知音號》演出滿千場「108將」齊修內功再出發
    場演出提檔升級煥新顏「上次來武漢,一直在方艙,哪裡也沒去。沒想到武漢這麼繁華,《知音號》演出這麼驚豔!回去後我會跟其他醫療隊成員說一說,讓他們有機會都來武漢轉一轉」。同時,提檔升級後還會帶給大家不一樣的甲板風情。樂隊部分的最後一首歌曲調整為《武漢武漢我愛你》——我們為這座英雄的城市而自豪。
  • 直播帶貨+沉浸式劇場,可否為中國戲劇行業帶來新的商業模型?
    →「設為星標」本文轉自:澎湃新聞電商直播帶貨也可以「沉浸式」?商業品牌和演出合作直播如何實現商業互贏?6月13日,一場由沉浸式演出《不眠之夜》和天貓跨界合作的「超級發布會」,給很多人帶來了新啟發。這是一場和傳統帶貨很不同的直播。直播伊始,沒有主播帶著貨品開始「買它」的叫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