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總是逼著你成長,而你所有的熱情都在等待和失望中消失。」
1.別為難自己,活得像你自己就行
「找到工作了嗎?」「沒有,那就回家吧!」「不,我還不想回去,還想努力一把!」
看著手機屏幕上父親發來的文字,像個錘子一下一下敲到你內心深處,無奈而又失望。這是失業三個月後,收到父親最多這樣的信息。我很沒用吧!不止一次這樣覺得,連親人們的眼裡似乎也是一無是處。他們的口吻更是讓你懷疑人生:「明明一個大學生,找個工作那那麼久,還不如直接進廠工作?」「找不到工作就回家相親吧,早點嫁了就不用工作了!」「你看誰誰誰,考編制回家做公務員多香啊,你當初就是不聽勸,選了這麼一個專業。」
打壓、嘲諷,這就是現實,好像每一次失敗滿心期待著的安慰只等來的與之相反的奚落,好像從小到大都讓他們失望了,沒有按照他們設定的人生去走便註定會一路磕碰、註定一事無成。曾無數次想要對自己妥協,卻擅長每次讓人失望,不願意成為他們口中的樣子,總覺得那是老一輩未能完成的遺憾你得替他們完成。父親總說:他們都是為你好!而我明明不是個聰明的孩子,擔負太多而沒有能力去承受這樣過著會很累吧!所以才會選擇別為難自己,活得像自己就行,而做了擅長讓您失望的事情吧!雖然生活柴米油鹽把我逼得寸步難行,工作尚未敲定,但身無饑寒,父母無愧於我,人無長進,我何以待父母?
你我都會遇到形形色色貶低自己的人,發自己的光,活得像自己就好了,何必為了別人的三言兩語,吹滅自己的燈。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這個選擇,別人的意見就沒那麼重要。雖然會看到家人失望的眼神,別為難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後悄悄發光,任何事情你做出了選擇,別人的評論也就不重要了。畢竟你要變成想像中的樣子,這件事情,一步都不讓。
2.我只想得我所得,愛我所愛
「我真的很想忘記之前發生過的一切。」朋友突然跟我說失戀了,相戀三年以失敗告終的戀情。三年說長不長,但足夠回憶很多東西。可以刪掉照片、聯繫,但刪除不了回憶。失去的並不是快樂,而是真心,錯過的並不只是一個人,而是整個人生。
朋友說:「我只想得我所得,愛我所愛,到頭來才明白需要辛苦維持的戀情都是沒有繼續存在的意義。」朋友一直以來都是主動默默付出那個,一味遷就和原諒。愛情也是很現實的,男生最擅長的事情就是讓你慢慢接受他、喜歡他、愛上他,最終讓你失望。任何關係走到最後不過相識一場,有心者有所累,無心者無所謂,情出自願,失望而歸。
就好像《以家人之名》中杜鵑說過:「我好喜歡他,可是他怎麼那麼垃圾。」一個一味忍讓,一個吃軟飯斤斤計較,他只是沒那麼喜歡你而已,而你再怎麼努力在他看來也就那樣。女孩子一般不會主動,除非喜歡到極致,可以放下矜持,不要面子,什麼都不要,就只想要你,而你卻擅長讓人失望而歸。有些東西根本不配佔據你的情緒,人生就是場體驗請你盡興一點,珍惜當下,別失去了卻一個比一個難過。
人間失格裡有這樣一句話:無論對誰太過熱情,就增加了不被珍惜的概率。
3.長大就是逐漸降低期待值的過程
小時候盼望做大人,長大後卻擁有著小時候記憶。
人就是奇怪的生物,總喜歡抓不住的東西越想牢牢揣住越容易流失越容易失望。遠離那些讓你不開心的東西,減少期待,看淡感情,活得像自己。因為你什麼都想要,所以才什麼都沒有。小時候喜歡「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所以會鬧。長大後呢學會了用沉默來表達失望,也開始學著少把人生的安全感放在別人身上,也能少失望幾次。
不希望不奢望就不會有失望,長大就是逐漸減低期待值的過程,在最不期待的時候,反而一切都會順順利利。但遺憾的是,你最擅長的事情就是次次做我失望的事情,次次不甘。
遺憾嗎?沒有好好讀書,沒有選好專業,沒有聽家人的建議考編制、考公務員,沒有活得體面,沒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成長中做最擅長是失望,對不起啊。我做得還是不夠好。別互相失望了,遺憾是用來彌補的,不是用來內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