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動漫IP玩起了遊戲梗,這些遊戲基因濃厚的作品都有哪些?

2021-02-18 遊戲葡萄

不得不說,在IP產業鏈當中,遊戲幾乎是如今最為常用的IP變現端,近些年IP改編遊戲的例子數不勝數,國內尤多。而隨著遊戲文化的輕度化擴散,這一概念也逐漸被大眾接受,甚至影響了一部分新IP的形成。比如最近熱播的美劇《西部世界》,其中就使用了沙盒遊戲的概念,讓主角可以自由地選擇遊戲的展開方式,比如與NPC對話、接任務、推進主線劇情,甚至隨意殺戮。


這類作品不但在觀眾眼中表現新穎,在市場上也有著與遊戲市場更高的契合度,從而能更便捷地轉向遊戲變現。如果放眼全球市場,在新晉IP中引入遊戲元素最多的領域,或許還是日本動漫行業。

回顧過去的動漫作品,2012年川原礫的兩部輕小說《加速世界》和《刀劍神域》被改編為動漫以及大熱,或許是引起遊戲題材創作潮流的契機。在今後的幾年內不僅相關題材的小說漫畫有了不小的爆發,最終受到動畫公司青睞並且成功上升為IP的作品,也不在少數。


這些動漫大致可以分為幾類:純網遊題材、博弈遊戲題材、生存遊戲題材,以及融入遊戲元素的冒險題材。

如果按照熱度來看,《刀劍神域》代表的純網遊題材的動漫IP的確是受眾最廣的一類,但在作品內容構建以及商業化方面,其中又存在不少差別。

川原礫的輕小說之一的《加速世界》,背景被設定在能夠使用神經連結式完全潛行的網絡環境下。這種技術被普及到高中生的日常校園生活當中,主角時而在其中的虛擬遊戲中對戰,時而切換到現實中生活。


加速世界女主和男主(別問是誰)

儘管《加速世界》的設定具備完整的「玩家進行遊戲」的過程,但是剝離這些背景設定,主角的核心矛盾與遊戲的關係更淡,換做別的背景(比如異世界)也毫無違和感。所以它的設定離當今的玩家更遙遠一些,以致於它並沒有像同為川原礫的作品《刀劍神域》那樣,被高度商業化。

與之對比,《刀劍神域》的設定在合理性上就更容易讓觀眾代入「玩家」的身份,剛剛步入新門檻的意識遮段型完全前行技術,以及由此而生的安全漏洞和非法利用,使得一萬名興致高漲的玩家被困在一款死亡遊戲當中。這樣的反差感以及設定的代入感可以說為後來者的效仿,創了一個好的模板。


刀劍神域,幸

鑑於這款作品較強的核心矛盾的設計,對網路遊戲的細節描寫,以及主角光環、後宮等賣座元素的運用,事實上它的影響力在同類作品中應該是當之無愧的首位。由此而來的衍生遊戲,甚至續作動漫,都出了很多部,可以說已經站穩了商業化的陣腳。


刀劍PS4最新作虛空幻界核心角色普蕾米亞

只是在葡萄君看來,刀劍的劇情還是透露著一股國產龍傲天網文的味道,但確實也很切合受眾的口味,商業回報巨大。而小說後期的更新越來越像副本更新和DLC劇情,使得主線劇情很難像第一季那樣給人強烈的代入感,其衍生品同樣具有這個問題。

與刀劍一樣設定為無法逃離遊戲的還有《記錄的地平線》,比起前者對賣座元素的迎合,後者更注重對網遊基礎設定,以及玩家關係的描寫,比如職業、團戰、配合。就口碑而言,《記錄的地平線》同樣是被不少玩家稱道的良作,只是或許礙於熱度沒有刀劍那麼高,它的衍生內容並不多。


記錄的地平線

除此之外,比較有代表性的還有《Overlord》,同樣作為純VRMMO遊戲的設定起點,這部作品嚴格來說還是更偏向於採用了遊戲設定的穿越冒險劇,講述了某遊戲的頂級玩家男主在關服前一刻,神秘穿越到異世界的故事。但比較有趣的是,《Overlord》當中對網遊的描寫重點放在了課金等於無敵上。


空巢老骨……咳咳,Overlord

比如上圖這樣,跟中立野怪(其實是隊友)開戰前,先把buff技能全部甩一遍,甚至是在戰鬥中,用課金道具縮短高階技能讀條時間,甚至用課金道具召喚神級裝備等等。神器、世界道具,諸如此類的詞彙在臺詞中信手拈來。

除了著重刻畫網遊概念的作品,具有博弈性質的遊戲題材也屬於動漫IP中,比較有看點的一種用法。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就是《遊戲人生》,主角空和白一個擅長心理和戰術,另一個是不折不扣的天才,但迫於現實生活的壓力都成為了遊戲宅。一個偶然的契機,兩人被遊戲之神召喚到異世界,在十大遊戲規則下,為打敗神明而戰。當然,兩人作為最弱的人類,面對的將是獸人、妖精、翼天使,甚至神族。


當然,能力低人遠不止一等,卻用智謀獲得勝利,就是這部動漫的精髓,也是燃點所在。配合稍有過度的賣座元素,使得《遊戲人生》的口碑也非常不錯。

與《遊戲人生》相比,《問題兒童都來自異界》儘管世界觀與前者相似,擁有既定的遊戲規則,也有相應的勝敗條件,但故事的展現依然偏向戰鬥系,而且主角的設定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過於強力。這樣一來,戰鬥的過程雖然也存在不少博弈的環節,但個中設定就動畫而言看起來更像是名詞的羅列。


問題兒童

死亡遊戲並不是日漫的特長,全球都有類似題材的作品,而觀眾似乎向來對此饒有興味,美國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飢餓遊戲》、日本的《大逃殺》,甚至更早的科幻系《異次元殺陣》中,都充斥著這種人與人互相殺戮的血腥味。

在日漫裡我們也能看到很多同樣套路的作品,比如偏殘酷描寫囚犯互鬥的《死囚樂園》,偏科幻和密室封鎖並且描寫異種戰鬥的《殺戮都市》,以殺戮遊戲現實化為舞臺的《驚爆遊戲》,乃至以社交遊戲位載體展開的《達爾文遊戲》等等。


死囚樂園男主

血腥味更少一些的還有《金錢掌控》和《選擇感染者》等作品,前者以金錢為戰鬥載體,虛構代表每個國家的金融實體,描寫純粹的勝者為王享有一切財富,敗者完全毀滅的故事;後者則將戰鬥聚焦到希望實現夢想的少女身上,但進行的依然是殘酷的遊戲。


金錢掌控

在這一類題材當中,葡萄君認為最值得關注的還是《未來日記》,這部作品最早連載於2006年,但其中的設定即便放到如今也值得品味。同樣是死亡競賽的規則,勝者贏得神之位,敗者最壞的情況是死亡。其中每個參賽者背後的矛盾和衝突,甚至內心的陰暗與行為的變態都衝擊著觀眾的感官。


未來日記女主

而這部作品在這之上還引入了平行世界的設定(原作稱為周目),當第一條世界線的勝者混入下一個世界,替代(殺死)掉某人的位置進行第二輪、第三輪的比賽,情況又變得更加難以捉摸。這使得《未來日記》在這類題材中的表現,更為出類拔萃。

總體來看,這類作品由於套路深情感矛盾明顯,很容易誕生質量不錯的作品,但也由於這樣的故事描寫手法,導致他們並不容易改編遊戲,以及其他以商業化為目的的衍生作品。

事實上最常見的一類,還是融入了部分遊戲元素的冒險題材動漫,但這類作品又不像《Overlord》那樣,到處充滿了遊戲的梗和設定。而相對適度的引入遊戲元素,有些時候在觀眾眼裡看來,更容易體驗作品的核心世界觀,這些遊戲元素反倒成了玩梗時的調味劑。

比如比較有代表性的《在地下城尋求邂逅是否搞錯了什麼》和《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劇情是王道勇者(暫定)冒險套路,中間少不了學魔法升級打小怪,偶爾挑戰一下BOSS觸發一些福利劇情。兩者的區別在於前者更注重男主的後宮建設,後者更偏向於解決穿越後的生(tu)計(cao)問題,與後者相同的還有《灰與幻想的格林姆迦爾》等作品。


地下城邂逅

另外還有一種引入的做法更加不明顯,《七大罪》就是最好的例子(暫且將尋找神器的過程看作是打怪升級吧)。儘管幾位主角的設定也非常強大,但是冒險的整個過程中,他們一直在盡職地演好自己的戲份,不讓對手看起來過於弱小,不讓觀眾掃興(滑稽)。


七大演員

可以看得出,這種劇組刻意為之的「隱藏實力」事實上更容易調動玩家的興趣,同時在後續劇情的展開上也更容易拿捏適度。就結果而言,《七大罪》的第二季、3DS遊戲都將問世,而手遊版也早已經改編上架。

順便一提,融入遊戲元素的題材,根據主題材和融入程度的不同,其實還能展開挖掘出更多作品,但與遊戲的相關性也會隨之變化,而是否融入了遊戲元素的界限,也會逐漸模糊。比如《龍娘七七七的寶藏》《線上遊戲的老婆不可能是女生?》等作品,事實上遊戲只是作為展開故事的一個契機,實際上內核並無太多關聯。


七七

可見這類動漫IP如果要改編遊戲,必須重新塑造玩法,能夠套用的僅有世界觀等要素,而另一個角度來看,到不如說這些IP更適合用作聯動活動的運營,藉助其播出的熱度為遊戲帶來新增。

最近兩個年頭,IP其實已經不再絕對佔據產業鏈的內容頂點,以動漫IP最為明顯,來自遊戲的反哺,甚至來自遊戲的文化影響,使得動漫對衍生產品的親和力變得更高。而從遊戲廠商的角度來看,拿IP改編遊戲也不再是唯一的變現追求了,甚至有廠商開始自己做動畫。

同時不少日本遊戲廠商都在嘗試將自己的遊戲做成動畫IP,比如主機領域《艾斯卡與羅吉的工作室》《夢幻之星Ol》《海王星》《混沌之子》《噬神者》等等,頁遊《艦隊Collection》《刀劍亂舞》,還有一大批手遊《怪物彈珠》《智龍迷城》《鎖鏈戰記》《戰鬥女子高校》《碧藍幻想》《臨時女友》等等,甚至是一些不可描述的遊戲比如《灰色三部曲》《蒼之彼方的四重奏》《大圖書館的牧羊人》等等。相信國內也會出現尋求IP上升空間的作品。


蒼彼

在這個動漫與遊戲互相補足的狀態下,廠商往往會面臨雙向選擇的處境。

面對IP變現,廠商可以更多的關注IP本身的特性,參考其與遊戲的契合程度,優先選擇一些與遊戲基因更相符的作品,而即便是契合度不高的動漫作品,也可以考慮其他的借力方式。而在培養原創IP時,市面上已有的這些產品當中,都可以提煉出不同受眾的口味,以及針對不同層級的用戶應該採用的表達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產品還會不斷積累和驗證其中可行的方式。

當然,ACG向來不分家,在葡萄君看來,如果一款遊戲立項之時就適當地考慮到IP的培養空間,以及埋下一些能夠反覆利用的伏筆,加以用心培養,那或許在未來能夠為這款遊戲帶來更多的擴展機會。正如《刀劍神域》那樣,連出兩部長番,中間還不忘出四款遊戲,用同樣的套路賺得盆滿缽滿。


相關焦點

  • 白學家、柯學家,這些動漫梗的出處你都知道哪些?
    所謂「某某學家」就是指專注於某一領域,在這方面有一定貢獻、有自己獨到觀點的人。而引申到動漫中,它更多的是作為梗而出現。尤其是在那些比較讓人胃疼的番劇中,由於各個角色之間的複雜關係,圍繞著這些也就有了很多討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所謂的「學派」。
  • 遊漫談:盤點《遊戲王》動漫中的經典梗,口胡、鎖血都是小兒科
    其豐富的卡種帶來的卡組組合,讓所有領略過《遊戲王》魅力的玩家都欲罷不能。而就是這麼一款「神作」,起源卻是高橋的漫畫作品,進而改編出的第一部「遊戲王」動漫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才有了它的遊戲界市場。而在歷代「遊戲王」動漫中,由於劇情的需要和能帶來更多的「戲劇效果」,它們都追加了許許多多的「經典橋段」。然而這些橋段在現在的決鬥者玩家眼中,卻是會心一笑的「遊戲王專屬動漫梗」。
  • jojo梗有多火?這些八竿子打不著的動漫,都有玩過!
    《jojo奇妙冒險》原本只是一部小眾漫畫,但2012年《jojo奇妙冒險》動畫開播之後,"jojo風潮"立刻席捲了整個動漫圈,《jojo》系列動畫取得了口碑和播放量雙雙豐收,也瞬間成為了許多動畫的致敬對象,其中有一些題材和《jojo》八竿子打不著的動漫,也玩起了jojo梗,那麼這些玩jojo梗的好兄弟,都是些什麼動畫呢?
  • jojo梗有多火?這些八竿子打不著的動漫,都有玩過
    ,也瞬間成為了許多動畫的致敬對象,其中有一些題材和《jojo》八竿子打不著的動漫,也玩起了jojo梗,那麼這些玩jojo梗的好兄弟,都是些什麼動畫呢?一、《喜羊羊與灰太狼》新系列,也玩過jojo梗《喜羊羊與灰太狼》嘗試突破新風格之後,成為了國漫圈子的玩梗大戶,《龍珠》、《jojo》以及《海賊王》的梗,都曾經出現在《喜羊羊與灰太狼》動畫裡。在《喜羊羊與灰太狼之跨時空救兵》裡,村長慢羊羊面對喜歡的女生花羊羊,就擺出了承太郎最經典的遮臉姿勢。
  • 盤點遊戲王的這些梗,你知道哪些呢?
    讀過我文章的小夥伴們應該知道,之前寫過一篇有關遊戲王遊戲方面的文章,雖然寫的不是很好,但是好心的讀者們在評論留下的文字確實讓我學到了很多(包括遊戲平臺,大師規則等這些成熟體系),嘿嘿,今天應讀者們的需求,作為一個從動漫走過來的決鬥者,給大家介紹一下動漫方面的內容,你們知不知道遊戲王動漫史上的這些梗呢
  • 遊戲王中五大動漫梗,最後是武藤遊戲的專屬梗,城之內都不能反抗
    日本動漫《遊戲王》象徵這一代人的童年時光,想到小時候下課的時候還會約上三五好友一起來上一句卡組決鬥,但是這已經適很多年前的事情了,現在想想當初熱血的動漫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總是很出現很多的梗那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經典動漫遊戲王的五大動漫梗吧!
  • 遊戲王:這些武藤遊戲的經典梗你都記得嗎?
    遊戲王的世界,有許許多多的經典梗,他們隨著這部作品在我們的記憶中遊蕩,今天就讓SJ依塵為大家盤點一下武藤遊戲時期的經典梗吧!NO.1 這可不一定暗遊戲的一句口頭禪,往往在對方認為百分百能夠擊殺遊戲,強行解說的時候會出現,接下來就開始進入到處刑曲階段,王樣各種神抽虐翻對手。NO.2 城之內火焰城之內用熔巖魔神攻擊馬利克時所說的臺詞,話說你真的不怕被熔巖魔神燒死嗎?敢這麼皮!
  • 遊戲圈玩起了蔡徐坤的梗;iG冠軍皮膚手辦曝光;「玩遊戲」正式成為國家認可職業
    ▼遊戲圈為何都玩起了蔡徐坤的梗
  • 任天堂前員工:為什麼歐美遊戲IP都進電影院,而日本遊戲IP都在搞動漫?
    除此之外,其旗下改編電影的作品還包括《Ghost Recon》《Splinter Cell》《The Rabbids》等。此外,還有很多遊戲要改編成電影的傳言,比如去年傳出任天堂的知名作品《塞爾達傳說》會改編成電影。但是,長久以來,大多數玩家對遊戲改編的電影感到失望,因為電影忽略了遊戲原來的基本理念和思想。
  • 這些遊戲的BGM,其實都是「中文」,淺談遊戲圈的那些諧音梗BGM
    而說到這些"諧音梗",我腦海裡想到了一個詞便是"空耳"。"空耳",是一種對聲音的再詮釋。常見於把一種語言按發音用其他語言的文字代替。簡單的來說,就是"根據發音,聽著像"、"幻聽"的意思。比如動漫圈的《刀劍神域2》的主題曲"MY,我賜你YM"等。
  • 知道這些動漫梗的人,可能都老了...
    還有一些作品,僅僅玩梗就能玩上半年,甚至連其他作品也從他們那裡偷梗。例如《JOJO的奇妙冒險》,從第一部《幻影之血》中的「JOJO我不做人啦!」、「闊諾DIO噠!」初代高達中,阿姆羅被艦長賞了倆耳光之後,皺著眉說道:「連我爸爸都沒打過我。」這個梗還曾被《銀魂》等著名動漫重複使用。
  • 「鐵憨憨」張雨綺到底有多直爽?居然在新作品中玩起了「X」梗
    尤其是在她剛開始錄節目的時候,在收到評委的「X」評價之後,居然誤以為這是對她的一個肯定和褒獎,結果最後發現「X」其實是唱歌和跳舞都不夠出色,進入到待定的意思。很多觀眾在看完這一段之後,都直呼張雨綺就是個「鐵憨憨」,而「X」也成了她的一個梗。
  • 這些「18禁」遊戲改編的動漫!
    ACG不分家,現在的漫改動漫遊改動漫越來越多,遊戲中的各種萌妹福利取之不盡,不管什麼類型的遊戲改編一下刪掉一些和諧成分就能上電視。
  • 從平成美男到令和猛男,這30年間你們經歷了哪些遊戲動漫的洗禮
    在此期間,誕生了無數經典的作品,成為了幾代人童年的回憶。我們先來看動漫,網遊整理過一份人氣動漫名單,傳說君看了一下,全都看過,無一MISS,可以這份名單的真實。有灌籃高手的青春熱血,有火影忍者的執著追求,更有無限連載的名偵探柯南!
  • 拿下《網球王子》、《閃亂神樂》IP 遊戲新軍分眾遊戲有哪些秘密武器
    對於分眾遊戲來說,這兩款遊戲將是他們打開二次元遊戲市場的重要產品,17173於近日採訪了分眾遊戲的CEO朱笑靖,請他來聊一聊,想要打開二次元遊戲的大門,究竟需要哪些秘密武器? 17173:目前新的《新網球王子》已經開啟預約了,分眾遊戲為什麼選擇代理這款遊戲? 朱笑靖:首先《新網球王子》是一個充滿情懷並且在國內有較大影響力的IP,這麼多日本動漫裡,屬於一線陣營,這是80後90後的集體回憶。
  • 四月番完結倒計時 被改編成遊戲的動漫有哪些
    當影遊聯動不可避免的成為了大勢所趨,動漫作為影視業的一個分支也自然開始發展起了和遊戲聯動的產業,有些動漫甚至本身就是由遊戲改編而來的作品,下面由貝斯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今年即將結束的四月番中已經或者有可能被改編成遊戲的動漫有哪些吧
  • 《FGO》:那些出自於遊戲裡的著名梗,你都記得嗎?
    自古槍兵幸運E這個梗說的是以庫丘林,迪爾姆德為代表的Lancer(槍兵)這個職階,因為在FGO中,很多槍兵的能力面板中,「幸運」這一項都是最低等級的E級,再加上官方推出的沙雕動漫《幻想嘉年華》中「FANAL DEAD LANCER」這一集中讓作為槍兵的庫丘林遇到各種各樣的死亡事故,整整死了一集,所以這個梗在遊戲中也被傳得更廣
  • 3D建模遊戲場景創建流程有哪些?
    相信我們平時都有玩過遊戲,遊戲中呈現出的場景畫面都是靠場景師們製造出來的。那麼,我們知道遊戲場景的製造過程嗎?今日小編將為我們共享一下,3D建模遊戲場景創建流程,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第一步:製作草圖,需求先簡單的把概括製作出來,包含透視、氣氛、大致物件等的製作,製作時運用的東西有噴筆與套索東西,遊戲動漫培訓學校以為草圖必定要好好的製作。
  • 與陰陽師相關的動漫有哪些?這些動漫無疑是陰陽師的精彩大作
    《陰陽師》這個遊戲大家應該玩過,就算是沒玩過的小夥伴也是聽說過這個遊戲的名字。陰陽師是一個為了維護陰陽兩界的平衡賭上性命戰鬥的人,而且能夠使用很多的力量以及符咒,如果不知道的話可以參照中國打殭屍的道士。關於陰陽師的動漫也是有的,而且還賊好看。
  • 這些遊戲的梗你都知道嗎?
    連胡歌最近在接受訪問的時候看,都說自己在沉迷吃雞。很多人都不知道「吃雞」到底是個什麼梗!今天遊戲寶寶來給大家盤點一下,這些遊戲中的梗,趕快來看一下,千萬不能當out man!遊戲名稱:絕地求生大逃殺梗:大吉大利,晚上吃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