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臺灣不是中國的?誰說鄭成功是日本人?-2月1日-聊個今天

2021-03-04 聊個百科

2月1日鄭成功收復臺灣。

此前中國還未在臺灣島內直接設置過官署。之後康熙攻克臺灣,才正式將臺灣納入中國的版圖。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曾當過海盜,在日本平戶娶了日本妻子,生下鄭成功。

本期扮演中,丁主播出演鄭成功,他會講閩南語日本話葡萄牙語還有滿語。

今天的節目時長大概22分鐘,適合上學路上或臨睡前家長和小朋友一起收聽。


鄭成功收復臺灣

1662年的今天,鄭成功接受荷蘭東印度公司駐臺灣總督的投降,並設置府縣官署。在此之前,中國政府還未在臺灣島內直接設置過官署。鄭成功之後,康熙攻克臺灣,才正式將臺灣納入中國的版圖。

荷蘭統治時期的臺灣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曾當過海盜,在中日之間從事貿易。鄭芝龍得到日本平戶藩的賞賜,與其家臣女兒結婚,生下鄭成功,當時取名福松。鄭成功6歲之前一直生活在日本,直到父親被明朝招安。

位於日本的鄭成功誕生石

後來清兵入關,鄭芝龍擁立唐王。唐王隆武帝很欣賞鄭成功,賜姓朱,賜名功,後改成朱成功。朱是明朝國姓,所以鄭成功後來也被稱為國姓爺。

鄭芝龍像

唐王被滅之後,鄭成功退守廈門、金門,繼續抗清。他也曾北伐南京,一度圍困南京,但中了緩兵之計,大敗而回,主力也損失殆盡。不得已,聽從謀士的建議,1661年轉攻臺灣。

鄭成功北伐南京與收復臺灣路線圖

臺灣島當時被荷蘭東印度公司佔據,開闢了兩個據點。但荷蘭守軍的人數和火力都不佔優勢,所以在被圍數月之後最終投降。

荷蘭總督向鄭成功投降

拿下臺灣那年,康熙繼位。康熙採用鰲拜的策略,頒布遷海令,從山東到廣東沿海內遷二十裡。此舉大大限制了以騷擾沿海搶掠補給為主要來源的鄭成功,再加上父親鄭芝龍被清朝處決,鄭成功發病而死。二十年之後,他的孫子鄭克爽投降,康熙攻克臺灣。

《康熙臺灣輿圖》

本期的角色大扮演中,丁主播出演鄭成功,他會講閩南語、日本話、葡萄牙語,還能用滿語跟清朝皇帝交流。


聊個百科是丁丁和丁爸父子倆的百科類音頻聊天節目。

丁丁,10後小男生,夢想是當一名科學家,最愛看各種百科全書。

丁爸,70後理工男,兼有一顆文青的心,解得了方程、寫得了文章。

好奇的丁丁和同樣好奇的丁爸,喜歡用好玩的語言,各自的視角,聊我們這個世界的過去、當下和未來。有一天,父子倆開始把聊天錄成音頻。

每一次聊天就是一次知識探險,也是一場重新學習。丁丁開始談論黑洞裡的高維空間、感嘆莫扎特與薩列裡的相愛相殺……丁爸也開始啃原著的《相對論》、惡補基本的樂理知識……

如今,父子倆已經聊了一年365期專聊歷史的《聊個今天》,還有專聊名畫名作的《聊個藝術》、古詩典故的《背個古詩》,以及丁丁週遊世界的遊記,等等等等……

這個世界值得我們好好關心,值得我們好好聊聊,也值得你好好聽聽。

如何收聽1年365天的聊個今天?

關注「聊個百科」公眾號,進入菜單,選擇「聊個今天」,分月份瀏覽


相關焦點

  • 柯文哲說鄭成功精神錯亂挨轟 挑起「臺灣認同」爭論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柯文哲10日出席「臺灣的悲愴年代——從皇民化到二二八研討會」時表示,他有次Google鄭成功,出來兩個圖片,一個日本浪人,一個是中國明朝官員,其實鄭成功是「臺灣精神錯亂的代表」,爸爸是中國人,媽媽是日本人,他是文人也是軍人,他既是海盜也是官兵,「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領有執照的海盜」。柯文哲還聲稱,鄭成功一家人都分裂,家人中有的歸順清廷,也有的效忠明朝。
  • 柯文哲居然說:「鄭成功是臺灣精神錯亂的代表」?!
    「鄭成功如果多活十年,整個亞洲歷史會改變。」柯文哲聲稱,鄭成功佔領臺灣後,戰略上有兩個思考,一個是西向、打回中國大陸;一個是南向、進攻呂宋。柯文哲耍起「歷史假設論」時不忘為蔡英文當局背書:假設當年鄭成功捨棄西向,改為現在「政府」所推的「南向政策」,打下呂宋,歷史上就會出現「兩個中國」,一是「大陸中國」,另一是「海洋中國」,「歷史差之毫厘,失之千裡,很難判讀。」
  • 日本人眼中的鄭成功
    從這一點我們看到,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他的身上也有日本的血統。鄭成功的童年是在日本平戶度過的,7歲時離開母親隻身回國,住在福建南安安平鎮(今晉江安海鎮)。可以說在7歲之前,一直和母親生活的他是接受了日本文化的早期薰陶,他最早接觸的語言也是日語了。
  • 鄭成功文武治臺灣 傳承中華文化
    鄭成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奇才,更是臺灣發展史上不能被遺忘的人物。今年1月28日是鄭成功收復臺灣353年紀念日。鄭成功,這位西方人眼中的國姓爺,明室賜封的延平郡王,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奇才,更是臺灣發展史上不能被遺忘的人物。臺灣人對他一直充滿崇敬與懷念,他對臺灣經濟文化方面的貢獻永載史冊。
  • 從「去鄭成功化」到「去中國化」,臺灣在文化臺獨上走了多遠
    比如2016 年8 月1 日臺灣地區所謂「原住民族日」,蔡英文並代表臺灣當局向島內原住民進行道歉,是這樣提到鄭成功的:「荷蘭及鄭成功政權對平埔族群的屠殺和經濟剝削,清朝時代重大的流血衝突及鎮壓,日本統治時期全面而深入的『理番政策』,一直到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施行的山地平地化政策。
  • 【8.27】鄭成功:被各取所需的「國姓爺」
    今天是2018年8月27日這是饅頭說第 285 篇文章
  • 日本人眼中的鄭成功:打敗滿清給日本長臉,手下軍隊全是日式武士
    國姓爺鄭成功在明清兩朝都備受尊重,他死後康熙皇帝還親自寫了輓聯致敬。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鄭成功在島國日本也是個大名人,日本人很是崇拜他,還為他建寺廟,寫戲本。鄭成功為什麼在日本如此受歡迎呢?日本人為什麼要紀念他呢?
  • 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鄭成功為何將母親開膛破肚?
    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但是這並不影響他收復臺灣。還有一點你不清楚,鄭成功的父親是明朝時期的大海盜。
  • 給鄭成功扣上「倭寇」帽子,它們到底想幹什麼?
    他最大的歷史功績就是收復臺灣,而且是從有「海上馬車夫」之稱的荷蘭人手裡奪回臺灣。抹黑詆毀中國英雄人物的那隻黑手會伸向鄭成功?「臺獨」的惡夢民進黨一直在實施「去中國化」陰謀,凡是能喚起中國意識的人或事都要清除,先是在教科書裡切割歷史,然後在整個社會搞倒行逆行之舉。
  • 鄭成功攻臺2,海賊王VS荷蘭戰神
    鄭成功知道荷蘭的援軍離開臺灣後,立刻派大軍前往臺灣,經過一波三折,於4月30日鄭軍的百艘戰艦出現在臺南外海,華人最大的海戰上線,當時臺南近海有一處處沙洲,這些沙州圍成一片潟湖,稱作臺江內海,沙洲之間只有一條大水道,可以通行大船,而荷蘭在沙洲上蓋了城堡,叫做熱蘭遮城,堡外有熱鬧的城鎮,叫做大員市鎮。
  • 鄭成功收臺灣,對中國乃至世界都有著非常意義,多數人沒領悟到
    所以,如果能夠將臺灣從荷蘭人的手中奪過來,不僅可以為鄭家軍找到一個穩固的根據地,還可以幫國家收復失地,去除心病,可以說是一舉多得。於是,經過系統的商討和緊密的部署,鄭成功在1661年4月30日行動了。這一天,他親率大軍,歷經幾十天的長途跋涉,冒著海上的巨大風浪,一路向臺灣海峽進發,最終,來到了當時還被荷蘭殖民者佔據的臺灣島。
  • 鄭成功親弟弟為什麼變成了日本人?他的人生堪稱傳奇
    臺灣在被荷蘭軍隊佔領30多年後,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鄭芝龍除了生育鄭成功外,還生育了6個兒子。其中,次子鄭宗明也是一位頗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當年,鄭芝龍從事海外貿易,居住在位於日本長崎縣北松浦半島西方的平戶島,得到當地諸侯松浦氏的優遇。松浦氏賜給他土地,修建豪宅,還將平戶藩家臣田川昱皇的女兒田川松嫁給他。
  • 全世界華人·臺灣同胞:請永遠記住開山聖王·開臺聖王·中華民族英雄...國姓爺鄭成功!!!
    行政院」發言人古辣斯·尤達卡卻在網上發文,叫囂稱臺當局官員不該祭拜鄭成功,「我們不是炎黃子孫」。二月,鄭成功率領將士數萬人,大小船隻數百艘,從廈門出發,渡過臺灣海峽,先後進攻荷軍據地「赤莊城」和「熱蘭遮城」。荷蘭殖民者憑藉「堅船利炮」和堡壘進行頑抗,用一個詞來說就是負隅頑抗。在高山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鄭成功擊敗了荷蘭殖民者派來的援兵,經過8個月的鬥爭,收復了「赤嵌城」,龜縮在「臺灣城」的荷蘭總督揆一在1662年1月28日(順治十八年十二月初九日)繳械投降。
  • 是日本人就認識野口英世,可中國人卻沒幾個聽過湯飛凡-9月30日-聊個今天
    今天的節目時長大概28分鐘,適合上學路上或臨睡前家長和小朋友一起收聽。湯飛凡9月30日是湯飛凡去世的日子。1958年的今天,在拔白旗插紅旗的運動中,身為中國微生物學權威的湯飛凡,不堪受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 為什麼說臺灣自古以來是中國的領土?證據是什麼?
    (1)三國時代的吳國黃龍二年(公元230年),吳王孫權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1萬名官兵「浮海求夷洲及稟州」,到達了夷洲(臺灣)。,這是中國軍隊第一次到達臺灣。同時,由於這次行動,使丹陽太守沈瑩有可能通過到過夷洲的官兵和由官兵帶回的夷洲人,詳細地了解夷洲的情況,寫出《臨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有關臺灣情況最早的記述。(2)隋煬帝於大業三年(公元607年)下令羽騎尉朱寬與海師何蠻一同入海,經過艱難的航行,終於到達流求(臺灣)。因「言不相通,掠一人而返」。
  • 玉帝要在臺灣「換屆」?誰定的?
    5月2日,在臺灣的中華鄭成功文化協會公開宣布鄭成功在今年將接替關公,接任第十九任「中天玉皇大天尊——玄皇高上帝」。
  • 「我們倆不是同一人」——鄭和/鄭成功
    今天不劇評,我們這次要說的是「娘惹」這個詞語。只是提起這個詞,就不得不提跟它相關的另一個人,那就是鄭和            🛳️  鄭和(1371年? - 1433年?)回族,據說本姓馬,為明成祖朱棣賜姓鄭,世稱「三保太監!」沒錯,鄭和是個有才華的太監!鄭和具備軍事才能,朱棣非常信任他,1405年6月1日,他被選為下西洋的正使。並在1407/1409年又兩次下西洋!
  • 【臺灣】重現鄭成功登臺 海陸樂儀隊加入
    居民打扮成古裝士兵與官員,將於30日重現明鄭官兵登陸臺灣歷史。
  • 福影故事 | 吳子牛與《英雄鄭成功》(上)
    鄭成功,初名森,福建南安人,1624年出生,其父鄭芝龍系海盜出身,後官至福建總兵,統兵20餘萬,其母是日本人。鄭成功自小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和薰陶。當時在世界各地,殖民者正瘋狂地掠奪,荷蘭也佔據了我國領土臺灣。在國內,滿清軍隊入關攻陷北京,明朝宣告滅亡。明朝皇族朱聿鍵在福州登基,稱隆武帝。朱聿鍵賜鄭森「國姓」姓「朱」,並賜名「成功」,鄭成功也由此得名。
  • 【原創】臺灣人別說自己不是中國人
    然而,現在有個問題卻能分出對錯,那就是,臺灣政治家是否是「臺獨」,也就是說,搞臺獨就是錯誤,反之就是正確。為什麼臺獨是錯誤的呢?首先,臺灣歷來都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而臺灣島上的人大部分人的祖籍都是中國大陸,他們說的是中國話,寫的是中國字,文化內涵是儒家思想,飲食習慣是中國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