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曲人,一個需要愛的群體.

2021-02-18 上和弦

本文作者:LoT

補充編輯:辰諳

10月11日,北京的初晨。大多數人還沉睡在夢鄉裡的時候,歌手張靚穎發了一條慶生長文。

(圖片來自張靚穎微博)

文中除了稱到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之外,還談到了自己著手了幾年的音樂專輯(昨天同時是她的英文單曲《Adam and Eve》的發布日)。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她關於編曲版權的一段暖心的話語。在參與製作的過程中意識到了編曲工作的不易——「很多年前就一直覺得編曲是個既需要強大的基礎知識儲備,也需要各種樂器的操作技能,需要對電腦的熟悉操作,需要藝術的靈感,需要從古典到現下所有音樂的了解……偏偏這個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在枯燥中消磨的重要工種,費用不高,還沒有版稅,所有的勞動都是一次性的。畢竟大多數聽歌的人會注意詞是誰寫的,曲是誰作的,歌是誰唱的,MV是誰拍的,MV裡的衣服是什麼牌子的,這個牌子是什麼價格的……記得編曲是誰的不多。」為此,她表示她的生日願望便是用實際行動,在她每一次商演後,為給她編曲的老師付上與詞曲老師一樣的現場演出表演的編曲版權費。這一想法雖然得到了很多網友的支持,但有人更加好奇要如何實施這一項措施,因為即使在歐美,編曲也沒有真正被納入版稅體系。

(圖片來自張靚穎微博)

借這一件事,我們來談談這些幕後工作者跟這個圈子。筆者我作為一個介於旁觀者與從業者,不能說觀點有多正確、多專業,但觀察了這麼久,也有自己的一點點看法。

直至今天,或許還有相當大一部分人沒能分清作曲跟編曲有什麼不同。這聽上去可能很荒謬,但事實上作為聽眾,還真的很難去了解作曲與編曲有什麼不同。編曲其實就是編曲人以自己的經驗和藝術修養,通過配器編排與進一步和聲與旋律的寫作,給一首曲子注入第二次生命,將其豐富和升華,為表達歌曲的情感服務。之前,我們有科普過關於寫歌、作曲、編曲還有MIDI工程師之間的關係➡️從事寫歌、作曲、編曲,在社會上該如何生存?

在了解了編曲是幹什麼之後,我想絕大部分的人都會說編曲絕對屬於創作。但目前編曲人的作品都是一次付費,即後續這個作品的收益與你無關了,而且這個費用普遍不高。為此很多編曲人都要通過接大量的活來維持生活。量大就要講究效率,之後便產生了套模板的工作方式,這樣就不能再叫創作了。但事實上沒人願意這麼玩,至少對於那些滿懷激情的從業者來說是極不情願的,但生活就是對這些小貓咪下手了啊.

而且事實上諸如錄音師、混音師這些偏重工程的職業又何嘗不是從事著創作工作呢?一首歌的音響效果,某種程度上也是反映歌曲情感的一個工具,如果裡面不含創作要素,那怎麼不隨便找個AI來混音和母帶?既有效率又有標準不是麼?所以有人憤憤不平說錄音跟混音的不該長期要錢的言論其實是站不住腳的。

其實人們可能對這些藝術從業者的生活有著很美好的幻想,認為他們每天幹著自己喜歡的事、過著富裕無憂的生活,但事實上大部分幕後工作者們過不上這樣的生活。他們很多更像張靚穎提到的這位編曲朋友一樣,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放棄了音樂行業。一開始懷著滿腔熱血投身音樂行業,卻因物資生活得不到滿足最後不得不退出這個曾經熱愛的行業的大有人在。他們當中能接到活的天天忙前忙後、食無定時、日夜顛倒;沒能接到活的又不得不身兼數職、以商養藝。用身體健康去換金錢,最後收穫的遠遠彌補不了熬壞的身子。

早在2015年,獨立音樂製作人梁歡就發布了紀錄片《音樂的秘密》,裡面主要講的是個人單曲《如果也許》從無到有的全過程,給觀眾們科普了一首歌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後面都有哪些工作者為之服務。早前我們平臺發過一篇關於歌曲誕生的文章➡️一首歌曲誕生的背後,要有多少音樂人的付出?

片中基本上所有幕後工作者都談到了自己不堪的經歷,敘述自己作為一個幕後工作者,得到的與付出的不能匹配的問題。所以其實並不只是編曲的不好過,作詞、作曲、樂手、錄音師、混音師、母帶工程師等這些幕後工作者其實都不怎麼好過。

或許有的人都覺得不就是寫首歌嘛,能花多少錢?但事實上音樂這東西太能燒錢了,一個工作者早期專業技能的習得就需要很多銀子,再加上這些工程師的錄音、混音、母帶的設備及場地簡直就是天價的東西。雖然得益於電腦技術的發展,很多優秀的軟體效果器已經可以接近模擬(實體)效果器了,而且這些軟體效果器通常不會太貴,但錄音用到的麥克風和場地這些軟體涉及不到的地方仍然需要很多錢(聲學裝修每平米以萬來計算,一支U87話筒少說也2萬,一個錄音室還要有很多不同的麥供客戶選擇)這些投資都是天價的,所以一首歌並不是百十來塊錢或者幾千幾百就能搞定的。

還有就是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很難製作出一個優秀的作品,就像上文所說的紀錄片中一樣,一首歌背後有著一個強大的團隊,他們每個人都精通一個或多個職位,但要求一個人精通所有,是十分困難的。筆者認為精通一門也比全部入門當個水桶強。但現實中筆者還是要事事親為,因為這個行業對於新人還是不夠透明,別說觀眾知不知道這些幕後工作者了,一個新入行的獨立製作人想找其他人合作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事。那些走在前沿的著名幕後工作者們的收費對於我們這些新進獨立製作人來說還是很昂貴的,但相對不那麼有名的又很難找到,而且由於沒有唱片公司,還可能面臨作品得不到有效的宣傳、沒有多少人知道的境地,仍然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所以目前很多人都還是選擇當一個水桶而不是尋求合作者,這樣顯然是不利於高質量作品的生產的。

 

但慶幸的是當今已經有很多人看到了這個需求並對其作出了努力,嘗試去讓這個圈變得透明起來。

說起來,編曲人,好像,真的是一個需要愛的群體。打開某主流音樂app,隨意播放一首歌,在歌詞界面,我們看到了熟悉的詞曲作者的聲明。歌詞翻到底,我們卻始終沒能知曉這首歌的編曲是誰,更別提混音和母帶是誰做的了。

(圖片來自某音樂APP)

陸陸續續再翻過幾首歌,有的歌裡還是只標明了詞曲作者,有的歌在詞曲作者的下面出現了編曲人的名字,還有的歌裡出現了更為完整的製作名單,包括詞曲、編曲、混音、母帶、製作人、弦樂編寫、指揮……

好像,越是新近發行的音樂,參與音樂製作的名單越是完整。那些發行年代比較早的,好像都沒有標註編曲人是誰。看來,現在大家已經開始慢慢地關注編曲人,這個在音樂製作中不可或缺的群體了。這個變化固然讓人欣喜,但還是掩蓋不了音樂幕後製作人長期被冷落的事實。

這裡插一個小故事,之前曾經跟一個不太懂音樂的朋友聊過喜歡的歌手,TA張口就是某個當紅明星的名字,還說TA特別有才,「寫」的歌特別好聽。我聽了之後也沒反駁他,而是讓TA在手機上把歌放給我聽,接著讓TA翻到歌詞界面,輕輕指了下詞曲作者那個位置。TA看了之後表情瞬間凝固了,沒想到自己的愛豆並不是自己想像的那個全能藝人。

接著TA又問我,詞曲作者下面的這些編曲、混音、母帶之類的又是什麼意思啊?看來TA開始對音樂幕後製作人感興趣了,我就給TA大致描述了一遍。聽了之後TA總算是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說了一句:原來做一首歌這麼麻煩啊。這世上沒有哪一碗飯是那麼好吃的。跟他解釋完了之後,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這些關於音樂創作分工以及版權的事情,對於一個只是單純喜歡聽歌的人來說,真的有必要了解嗎?再次科普➡️從事寫歌、作曲、編曲,在社會上該如何生存?

想了一段時間,我開始覺得,可能,對於一些有責任感的聽眾,這些東西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吧。無論是哪行哪業,幕後工作者都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我們感嘆於太空人飛入太空的英姿,也別忘了科學家們在背後那些夜以繼日的辛勤研究;我們為電影明星精彩的表演喝彩,也別忘了做攝像、剪輯、配樂等的那些人的辛苦付出;我們為歌手完美的演繹著迷,也請別忘了歌曲創作者們為這首歌投入的百分之百的心血……

如果人們只把目光投向臺前的那些人,對幕後工作者視而不見,聞而不聽,甚至縱容侵權和剽竊抄襲,那麼,有多少人會因此心寒而退出這個行業?那時候,可能,我們國家的科技將不再進步,影視行業將難產,而音樂行業,也將面臨滅頂之災。範冰冰們拿著數倍於後期工作人員總和的片酬坐著私人飛機環遊世界,一些剪輯師卻甚至在北京租不起房子。音樂行業雖然還沒發展到這種地步,但以編曲人為代表的後期人員也確實該走進大眾的視野了。

一個剛入行的編曲人,可能一開始編一首歌的酬勞只有一千塊,慢慢地,這個數字可能變成兩千、三千,再後來有了名氣之後,逐步增加,做到行業頂尖也許能年入百萬。年入百萬聽起來好像很多,但如果拿這個數字跟北京的房價比呢,況且又有幾個人能做到行業頂尖呢,而且這個數字比歌手上綜藝和辦演唱會賺的來說真的少太多了。

另外,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很難製作出一個優秀的作品的。就像上文所說的紀錄片中一樣,一首歌背後有著一個強大的團隊,他們每個人都做著一個或多個職位要做的事,但要求一個人精通所有,是十分困難的。

你驚豔於周杰倫無與倫比的創作才華,但沒了鍾興民、林邁可、洪敬堯、黃雨勳等編曲人的助攻,僅憑小公舉一人之力他也很難創造那麼多奇蹟。所以,我們總是看到他在演唱會上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樂隊老師和編曲老師,並對他們表示感謝,不管大家最後能不能記住他們的名字。

昨天,張靚穎又做出了每次商演後向編曲老師付版權費這個暖心的決定。三千塊錢的版權費,相信她的編曲老師們誰都不缺,畢竟他們做到了行業頂尖。但,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為什麼還能引起鄧柯等音樂人的點讚和轉發呢?我想,還是因為這是一份最有價值的尊重吧。人活在這個世上,除了物質上的需求之外,最需要的,可能就是這一份尊重了。這份尊重來得不早不晚,剛好觸碰到了所有編曲人的心弦。那一個個因缺愛而乾涸的心田,忽然間被一股靜靜流淌的清泉給悄悄地灌溉了。

張靚穎的這一決定,筆者真的感動到眼淚都流下來了,這幾年來國內的行情也是漸漸有點起色,更多人願意把錢花在音樂上了,也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歌曲背後的工作者們。讓行業繁榮起來首先就要讓這些從業人員能活下去,而且生活質量提高,這樣才能讓那些站在門外駐足觀望已久卻遲遲不敢投身自己喜歡行業的人放心地從事起自己喜歡的事業,為之創造價值、打造出高質量的作品。我知道現在說生日祝福可能已經晚了,但還是想對她說一句:

生日快樂

我聽說

愛學習的孩紙都喜歡識別一下⬇️

你已獲知科學的藝能增築途徑

歡迎加入UPCHORD®️音樂人養成計劃


掃描二維碼深入了解我們☟

您的每一次轉發和點讚

都會為弦姐的晚餐添加一杯咖啡☕️

相關焦點

  • 從張靚穎為編曲人發聲,聊聊為什麼編曲價值更需要被看到
    歐美音樂產業裡的作曲人(composer)負責創作包括和聲在內的所有旋律,編曲人(arranger)負責構架和伴奏相關工序,而純粹的人聲旋律創作者(songwriter)其實並不被廣泛認可為常規意義上的「作曲人」。而張靚穎聲明中所提到的「國外編曲人即製作人」也沒錯,原因在於國外製作人會親自直接進行核心創作,承擔了編曲師的工作。
  • 編曲 為何編曲人總受不到重視?扒一扒巨星背後的編曲大神們
    但長期以來,很多人會注重作曲、作詞,往往會忽視編曲人,但實際上一首歌真正的靈魂或者說核心內容是編曲。好的編曲能夠化腐朽為神奇。一樣的曲子,用不同的編曲,一個是《最炫民俗風》、《傷不起》,另一個可能就是《以父之名》、《東風破》。鍾興民
  • 寫歌編曲需要哪些音樂基礎?
    對於剛開始嘗試作曲編曲的人而言,基礎樂理,曲式,和聲。這三塊是最先需要學習的,是根基。而像作曲、編曲之類的,則屬於比較具體的應用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並非要把每個方面學到很深才能開始創作,而是先進入到正規的體系裡,概覽知識地圖之後,用什麼學什麼,循序漸進地學習。基礎樂理基礎樂理是學習音樂最最基礎的知識,若這部分沒有完全掌握,進階的音樂學習根本無法順利開始。
  • 張靚穎率先給編曲人謀福利,原來編曲人境地如此尷尬,唯他除外
    張靚穎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不是因為過生日的一時心血來潮,而是因為她這幾年一直在籌備的英文專輯,她自己親身參與了作曲、作詞、編曲、製作等各個環節,讓自己學到很多東西,但也明白了幕後工作的不易,尤其編曲,不僅門檻高,而且是個「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在枯燥中消磨的重要工種」,與之不相稱的是,收入方面「費用不高,還沒有版稅,所有的勞動都是一次性的」。
  • 愛一個人需要勇氣,被一個人愛需要運氣
    愛鬧情緒的人都渴望存在感,故意說反話就是想引起你的注意,你要知道,那些彆扭又違心的嫌棄,都是說不出口的喜歡。永遠都要活給自己看,而且笑容要特別燦爛,別在乎別人的指指點點,做好你自己,讓看不起你的人高攀不起,讓看得起你的人更喜歡你。我不唱聲嘶力竭的情歌,不表示沒有心碎的時刻。
  • Midiplus中國編曲人大賽:助力幕後編曲人走出來
    一首歌從音符到成曲,背後凝聚的不僅是作詞人、作曲人的努力,還有許多幕後人員的才華和汗水,而編曲人恰恰是其中常被忽略的幕後英雄。10月12日,旨在讓幕後編曲人「走出來」的Midiplus第二屆中國編曲人大賽在上海落下帷幕。
  • 編曲需要什麼能力?(附常用設備軟體分享)
    目前就讀於羅切斯特大學音樂工程與計算機科學雙專業,是一名音樂製作人,編曲師。很高興入駐Finger,在這裡和大家分享關於編曲的內容。關於編曲圈,很多想入門的朋友們還很陌生。大家應該有不少疑問:# 編曲到底是什麼?# 想學編曲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想入圈難不難,編曲流程又是什麼樣的?
  • 編曲有沒有版權?音樂人律師幫你搞清楚.
    文章已獲得原作者授權轉載此前,上和弦推送過一篇編曲人的文章。編曲人,一個需要愛的群體。今天,由專業的音樂人律師趙智功給大家分享關於音樂人版權的知識,搞清楚編曲到底有沒有版權。如果我們要列一個「最讓音樂人困惑的十大問題」清單,有一個問題一定會位列其中,那就是:編曲有沒有版權?在目前的音樂產業裡,編曲是一次性勞動,結算形式是一次性買斷。也就是說,編曲人會將自己的編曲作品以一個固定價格賣掉(Tracks Out,將所有編曲分軌以Wav格式導出),此後這個編曲作品就與自己無關了,編曲是無法收到版稅的。
  • 音樂製作工具不斷優化,入門編曲人更容易了嗎?
    這對於想要進一步完善自己編曲能力的人來說,無疑是一次很好的機會。而在上月底,全球最受歡迎的DAW(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s,即數字音頻工作站)之一Ableton Live推出了官方中文版。這意味著在中國地區,編曲人們不需要再下載中文破解版以及各種補丁文件,操作上方便了不少。
  • 編曲直播:如何培養快速高效的編曲概念?
    很多事情的處理方式都是需要有程序有步奏的,就連音樂編曲也是一樣的。
  • 這些金曲的編曲人你都知道??
    《山丘》的編曲是由李宗盛和 Mac Chew 這組黃金搭檔完成的。兩個人合作創作的經典歌曲《當愛已成往事》、《鬼迷心竅》等等至今都是 KTV 高點擊率金曲。也許當今的年輕人對縱貫線不是很熟悉,樂隊是由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張震嶽4人組成的中國臺灣樂隊。雖然樂隊在2011年已解散,可是樂隊的每一個人都足以稱為樂壇的不老神話。
  • 愛不愛都需要勇氣
    原唱:巫啟賢作詞:刑增華作曲:巫啟賢編曲昨夜的那場電影還有我的心情很想給你寫封信卻只是想想而已我已經不能肯定你是不是還會關心愛與不愛都需要勇氣於是我們都選擇了放棄愛與不愛都需要勇氣 於是我們都選擇了逃避或許你不相信我很滿意 這樣的結局或許你不相信 我沒有一絲的埋怨和悔意雖然你是我的最初雖然你是我的最終雖然你是我的唯一You are my only oneYou are my only
  • 編曲大師鍾興民編曲分享
    想聽聽編過3000首曲、獲獎無數、周杰倫御用華語編曲大師@鍾興民 給你的編曲學習建議嗎?如果你是做編曲人,或是想學編曲,那麼這個影片不要錯過啦。關於鍾興民老師的專訪,影片26分鐘,老師真誠地分享了他自己這麼多年來的編曲心得。關於鍾興民老師 臺灣著名編曲人,周杰倫御用編曲人,曾多次憑藉周杰倫作品獲得金曲獎,被稱為編曲怪傑,為很多歌手編曲。為什麼鍾興民老師的有那麼多特別的想法?1,聽了很多各種類型的音樂。
  • 臺灣編曲大師陳志遠作品集
    他對編曲的探索使其成為臺灣流行音樂界的第一代編曲大師,他的風格影響了後來的屠穎、塗惠源等音樂人。他曾擔任過《明天會更好》的編曲,創作了《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等歌曲。 常常一人包辦王傑、齊秦、黃舒駿等人專輯的全部編曲,以下作品集共包括2216首作品,但仍未全部搜齊。
  • 編曲快速入門指南
    :編曲(Arrange)指的是一首歌曲中的伴奏部分,也就是製作一首歌曲需要經過作詞,作曲(創作主旋律,也即是人聲怎麼唱),編曲(給人聲做伴奏),錄音及混音後期處理在傳統作曲(古典)或者影視配樂當中:編曲指的是配器(Orchestrate)當然無論怎麼解釋,編曲的核心就在於為不同的樂器進行編配編曲需要什麼很多人看到這裡
  • 從事寫歌、作曲、編曲,在社會上該如何生存?
    ,詳細地介紹了一首歌曲背後需要多少音樂人的付出。今天弦姐再來科普一下:寫歌、作曲、編曲還有MIDI工程師,他們之間都有什麼關係。可能很多人都分不清作曲和寫歌,也不太清楚編曲的具體工作內容。今天這篇文章或許能讓你了解得十分透徹哦。我們將寫歌、作曲、編曲各自分了初、中、高三個等級,還分析了從事寫歌、作曲、編曲在社會上的生存能力。希望能幫助到你們~
  • 我需要一些可以編曲的軟體,有什麼推薦嗎?
    Kevin有話說:這是剛在知乎上回答的一個問題,有必要跟大家share一下。更多專業知識請關注我們的作曲編曲、錄音混音專業課程。正文:其實DAW的使用,完全在於個人習慣,至今還是有人在用Cakewalk Pro Audio 9.03中文版編曲,廣電系統還有很多在用Audition,也有很多大神用Pro Tools編曲溜的飛起。
  • 常用的編曲軟體簡介
    可以很方便地進行錄音,混音,編曲等工作。在國內,也是最多音樂人所使用的編曲軟體,基本上每一個工作室標配的軟體。目前最新版本為cubase 8.5  Steinberg公司旗下還有另一款宿主軟體叫Nuendo,其功能比cubase多了個視頻編輯功能,面向的領域是影視動畫類的用戶,純編曲只要cubase就可以了。
  • 教你如何區分作曲與編曲?
    編曲人要成為職業製作人,需要跳脫音樂層面的關注局限,更多關注到歌手、歌詞、更廣的把控宏觀全體的東西。    扒帶並不是什麼秘密,就是一種類似於美術中素描訓練。通過扒帶去臨摹作品,是所知道的學習編曲最有效的方式,只是很少看到有人就此話題展開討論。
  • 編曲有多少坑?!!!
    先寫出來的詞,叫作詞,先寫出來曲,叫作曲,先有了詞沒有曲就要找人「譜曲」,先有了曲沒有詞,要找人「填詞」,極個別大咖自己邊寫詞邊寫曲的佔極少數。不管你是先有詞還是先有曲,都好比是種子和泥土的關係,一個孕育,一個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