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好的歌曲是具有蓬勃的生命力的,《時間都去哪兒了》樸實無華的歌詞切直達人心底,將父母之愛表達的震撼人心,舒緩的旋律又深情的將這種愛慢慢的流淌,由此可見詞曲作者的默契及至誠至真對愛與生活的感悟之情。
央視春晚 · 歡聲笑語
「我搶戲了……我連臉都不要了我拿什麼搶戲啊! 」
1990年春晚舞臺上的《主角與配角》成為了如今無論重溫幾次都會捧腹大笑的經典小品,陳佩斯在表演中滑稽的「反派」深入人心!
「春季裡開花十四五六,啊六月六啊看谷秀啊春打六九頭。」
1995年,趙麗蓉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小品王。這部作品在演出的過程中,趙麗蓉因病痛在跳舞的時候差點摔倒,可卻帶來了不一般的「笑果」。
「範師傅,我覺得,貓走不走直線,完全取決於耗子,你看,耗子如果拐彎了,貓還走直線,你說的是不是瞎貓走直線。」
1997年高水準的小品不乏,但最逗樂的當屬《紅高粱模特隊》了。其中「貓在走直線」和「果樹噴農藥」等情節不僅接地氣,笑料充足,還反映了農民的業餘文化生活,揭示了「勞動創造美」的真理。
「哎呀,我的胳膊肘啊!哎呀,我的波稜蓋啊!哎呀,我的腰間盤啊!哎呀都不疼啊!」
2014年,沈騰和馬麗在小品《扶不扶》中的出色表演,生動的重現了在現實生活中,到底是扶還是不扶的真實社會問題,也讓「郝建」這個人物印在了大家的心裡。
「——有船嗎—— 哎——船來了—— 」
潘長江滑稽的表演吸引了我們,他的歌聲同樣令人喜歡。
「它為什麼這麼脆?就是一盤大蘿蔔。」
想打工的趙麗蓉碰上了黑心老闆鞏漢林,她風趣的唐山口音和精湛的演技,不知給多少人帶去了歡樂。
「打敗你的不是天真,是『無鞋』!」
沈騰找馬麗證清白鬧烏龍,演戲氣壞前夫哥。
「顏值越高,責任越大!」
蔡明潘長江給觀眾帶來的小品,頻頻爆金句,令人笑噴,其中「顏值越高,責任越大」金句一出立即登上微博熱搜,隨後蔡明的造型也被腦洞大開的網友調侃為cos冰雪女王。
「都是千年的狐狸,你玩什麼聊齋啊。你覺得像你這種站起來就像沒站起來的人都站起來了,我還有什麼理由坐著啊!」
潘長江、蔡明表演的小品《想跳就跳》大獲好評,成為春晚第一個被好看的節目,該作品得到網友們的一致認可,深受觀眾的喜歡。
央視春晚 ·百看不厭
「怎麼說呀?各位領導,各位師傅,星期天出來玩沒留神兒讓老虎給吃了?都怪我,組織性、紀律性不強,自由散漫,對老虎吃我這後果估計不足。」
渾身是戲的姜昆,用小梗串聯大梗,內容緊湊,一口氣模仿了十幾個坐看打虎的「吃瓜群眾」,小動作是學誰像誰。
「你用我跟觀眾交流感情,用我表達喜怒哀樂。請問,沒我眼睛,你能學文化、學知識嗎?嗯?沒我眼睛,你能表達喜怒哀樂嗎?嗯?沒我眼睛,你能看到這大千世界嗎?嗯?沒我眼睛……嗯!」
由馬季創作的群口相聲《五官爭功》也是當仁不讓了。
「左面一個人右面一個人底下一橫,應該念雙人床。」
《妙言趣語》是由嶽雲鵬、孫越創作並表演的相聲。
《敗家子》是由郭德綱創作,郭德綱、于謙表演的相聲。該作品講述了一個「敗家子」回憶自己窮苦的生活和暢談自己有錢後生活將如何如何奢侈的生活下去的故事,也引起觀眾們的哈哈大笑!
央視春晚 · 震撼瞬間
2005年的《千手觀音》,由21個聾啞舞者表演完成。他們在舞臺上盡情揮灑,他們在殘缺中追求完美,在無聲中激蕩生命。他們完美的表演,震撼著全中國,震撼著全世界!
2014年春晚小彩旗總共轉了8000圈,連續4個小時。
100名三軍儀仗隊官兵參與演出,場面震撼,催人淚下。
楊麗萍的舞蹈《雀之靈》顛覆了人們對舞蹈的認識。
他們都是我們關於春晚節目最熟悉的面孔,他們用自己專業而精湛的表演功力,給春晚貢獻了許多經典之作,在每一個年三十兒裡,給我們帶來最開心的表演。
那些年的春晚,因為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網絡,很多表演嘉賓都是在晚會當天才被人知道要表演節目。
而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春晚也變得越來越貼近民眾。
《我要上春晚》就是為春晚選拔優秀的民間節目而開設的。因為這檔節目,很多普通人圓了春晚的夢,觀眾也變得越來越有參與感。
再後來,節目不僅僅作為百姓圓夢的舞臺,也是明星挑戰自我的競技場。
越來越多的年輕面孔開始登上春晚的舞臺,大放光彩。
他們加入,給春晚帶來了蓬勃的朝氣,讓春晚也年輕起來。
只是,當看著這些雖然青春卻有點陌生的面孔在舞臺上歡樂唱跳,總是會不可避免地想起寄託著我們滿滿春晚情感的老面孔們,懷念他們熟悉的表演方式。
網絡盛行的時代,我們有各式各樣好看的網綜和網劇可以看,娛樂生活可以被很輕易地豐富。
但是春晚,可能是唯一一個我們可以和家裡老人一起看的節目了。
沒有所謂的代溝,沒有意見不合的爭吵,春晚節目從來也不只是代表著一檔節目,而是一家人團圓美滿的意義,異鄉人過年的寄託。
感謝那些年伴隨我們年夜飯的鬧哄哄的節目,永遠不會忘記讓我們捧腹大笑的那些表演。
2021年的春晚,又將會有什麼故事呢?
我們一起期待!
來源:濰坊教育、上海熱門美食、搜狐網、知乎、江淮晨報、微博綜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