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根草在水稻田綠色防控上的應用

2020-12-25 吉山花瑤

香根草在水稻田綠色防控上的應用

汪佳涵等

近年來,有學者發現香根草能夠有效誘集並殺害水稻螟蟲,可作為水稻螟蟲的「致死型誘集植物」。開發以香根草為基礎的水稻田綠色防控技術,不僅能有效控制水稻螟蟲的危害,還可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保育寄生蜂等天敵,增加農田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具有很大的應用前景。

1.香根草的主要特徵

香根草又名巖蘭草,因其根部具有濃鬱香氣而得名,是一種多年生禾本科植物。香根草株高可達 2 米,密集叢生;其發達的鬚根系統呈密集網狀縱深生長,紮根可深達 3 米;葉青綠色,呈劍形狹長,長30~130釐米,寬 0.4~1.3釐米,基部呈「V」形折合,邊緣有鋸齒狀突起,上部漸平展;圓錐花序頂生,秋季開花但難以結籽,無法進行有性繁殖。由於香根草具有較強的再生和分櫱能力,在生產中常通過分蔸繁殖或扦插繁殖。

香根草耐酸、鹼、瘠薄,在 pH 值為 3~8.5 的各類土壤中均可生長,抗旱且耐澇。對溫度的適應範圍較廣,主要適應我國熱帶、亞熱帶地區,日均 溫 10 ℃ 左 右 萌 芽 、 15~18 ℃抽莖,冬季在-10 ℃以上可露地越冬。香根草是 C4 植物,光合能力強,在光照充足的條件下生長量大。

2.誘殺螟蟲的作用原理

香根草原產熱帶、亞熱帶地區,早先主要用作水土保持,後發現香根草能有效引誘玉米禾螟,降低玉米所受蟲害。近年來又發現具有引誘二化螟雌蟲產卵且使所孵化的幼蟲死亡的特性。

研究發現,香根草能產生大量的揮發物,在這些揮發物中含有大量烷烴類和萜烯類化合物,與水稻相比,香根草對二化螟有更強的吸引力,從而使得附近的二化螟向其聚集。同時,香根草可以調節二化螟取食、遷飛和繁殖。由於香根草含有毒性物質 (類神經遞質章魚胺),攝食後擾亂和抑制幼蟲體內保護酶和消化酶的平衡與活性,使幼蟲喪失解毒代謝能力而死亡,這是香根草誘殺害蟲的主要原因。但脊椎動物無章魚胺受體,因此香根草不會對人畜造成毒害。同時,香根草本身的營養物質相對匱乏,無法滿足二化螟幼蟲進行正常生理活動,使其取食後消化功能紊亂、停滯,從而致其死亡。

3.香根草的優勢

香根草在水稻田間作為誘蟲植物栽種具有明顯的優勢。第一,香根草可作為水稻螟蟲的天敵 (赤眼蜂、黑卵蜂等)卵寄生蜂的培育圃,提高區域內天敵的數量和功能,強化對水稻螟蟲的生物防控效果。第二,種植香根草使得水稻田群落結構更為複雜,從而提高了生物多樣性,成為可持續農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香根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種植、多年使用,不需特殊水肥管理,適時、適量修剪即可,節省人工和施藥成本。第四,香根草的適應性佳、抗逆性強,生長繁殖快,在我國長江以南水稻產區均可推廣。第五,香根草只開花不結籽,也無地下匍匐莖,不會侵入水稻田而成為無法剷除的惡性雜草。

4.田間應用方法

(1) 空間布局 經研究,香根草的有效誘蟲聚集距離可達20米以上,且與水稻的距離越近,保護效果越明顯。因此,將香根草作為誘集植物在水稻田間種植時與稻田的間距不宜過大。可以考慮香根草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充分發揮其防風固土、保水保肥的作用。同時,二化螟的飛行能力較強,屬於「遷入性」害蟲,常在臨近的稻田為害,故應考慮在其到達水稻田的遷飛過程中加以阻隔。因此,香根草的最佳田間布局為:在水稻田塊四周或平行的兩邊田埂種植,以連成籬笆狀的稠密草帶為宜;叢間距 3~5 米、行間距50~60 米。綜合經濟效益考慮,最佳的香根草種植面積為稻田總面積的6%~10%。

(2) 種植時間 香根草是多年生植物,對二化螟的控制效果隨種植年限的增加而提高。香根草在每年入春後開始抽芽;4—7月快速生長,抽生大量分櫱;7月下旬至10月中旬生長趨於平緩。水稻的生育期與香根草的生長期基本重合,且螟蟲具有在新生分櫱上產卵鑽蛀的偏好,故在水稻的生育期內,香根草應保持抽生新生分櫱枝條。因此,香根草的田間最佳種植時間為3月底至4月初。同時,為了強化香根草對二化螟的吸引力,應在7—8 月對香根草刈割、追肥。第一年種植時,可採用育苗分蔸移栽,每蔸栽3~4櫱,施鈣鎂磷肥作底肥。水稻移栽後,香根草的水肥管理可同水稻一致。當植株生長過高影響行走作業和入冬之前,可在近地面處刈割。次年開春後,植株即可自然萌發、生長。

5.水稻二化螟綠色防控技術

儘管種植香根草對水稻二化螟有一定的誘殺效果,但在實際應用中,必須採取綜合的綠色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 灌水殺蛹 在 3 月下旬至4月上旬的二化螟化蛹高峰期,對大田進行翻耕並以10釐米以上水深灌溉3~5天,以淹死大量處在化蛹期的蟲蛹,有 效少 下 一二螟 發生數。

(2) 種植蜜源植物 為保護和提高二化螟的天敵 (寄生蜂) 的功能和數量,可在田埂上結合種植顯花植物 (如黃秋葵、硫華菊、波斯菊、芝麻、大豆等),並留種功能性雜草,為二化螟天敵提供蜜源和棲息地。同時,種植芝麻、大豆 等 經作 物 , 獲 得 其 他收入。

(3)「推—拉」結合 在香根草上施用害蟲性引誘劑、水稻上施用驅避劑,通過「引誘」與「排斥」結合的策略,增強香根草的控害能力。

(4) 天敵昆蟲控害 在田間適當人工釋放二化螟天敵赤眼蜂,鞏固「香根草—二化螟—卵寄生蜂」系統,從而強化香根草對二化螟的誘殺效果。

(5) 集中殺卵 注意調查富集在香根草上的螟蟲卵塊數和螟蟲產卵期,並在最佳時期集中殺卵是確保滅蟲效果的關鍵。

(6) 施用生物農藥 研究表明,水稻螟蟲取食香根草後更易於被殺蟲劑殺滅。故可在誘集後施以一定量的殺蟲劑,既能減少農藥使用量,又可提高殺蟲效果。農藥可優先選用蘇雲金桿菌、金龜子綠僵菌等生物農藥,在害蟲輕、中發年份或未達防治指標時可少施或不施藥。

(7) 種養結合 在稻田間放養雛鴨、蛙苗或其他食蟲動物,通過其取食行為減少蟲害發生。水稻收割後,還可售賣生 態 養動 物 ,取 另 外收入。

上述綜合綠色防控體系已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推廣,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如浙江省瑞安市2018年綠色防控示範區面積達 12 000 畝 (1畝=667平方米,下同),輻射5.7萬畝農田,其主推技術包括:灌水殺蛹、香根草誘控螟蟲、性信息素誘捕、種植顯花植、科學用藥等。在實施綠色防控後,有效降低了農藥的施用量,每畝早、晚稻分別可少噴施1~3輪農藥,每千畝藥費可節省4萬元左右

相關焦點

  • 品牌稻米生產與病蟲害的綠色防控
    品牌稻米生產與病蟲害的綠色防控劉有兄水稻生長過程中,會受到多種有害生物的侵襲,影響稻穀產量和品種。2 水稻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措施2. 1 優化稻田生態系統,減少病蟲草害的發生和危害建立輪作換茬制度,改善土壤理化性狀。種植綠肥,培肥土壤,穩定有益微生物群落和天敵 。合理密植。
  • 中化作物「5G水稻」,讓種植更輕鬆!
    他提到,中化作物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為中國農民提供優質、高效、安全、綠色的植保產品和專業的種植指導服務,因地制宜開展植保應用技術研究,並始終以種植戶增產增收為宗旨,全力探索解決作物生長周期的各類種植痛點。現在,中化作物作為新揚農的營銷單元,也已成為中國農藥市場領先的研-產-銷一體化綜合植保服務平臺。
  • 水稻小麥玉米雜草防治建議
    為有效防控水稻、小麥、玉米田等農田雜草危害,全國農技推廣中心制定了相關方案。那麼,該如何處理綠色高效地處理水稻、小麥和玉米地裡的雜草呢? 技術思路 農田雜草防控要以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為引領,以作物增產增收和除草劑減量控害為目標,科學制定化學除草使用策略
  • 維大力在呼倫貝爾水稻上的應用效果研究報告
    維大力在呼倫貝爾水稻上的應用效果研究報告  卞宏文(內蒙古宏禾源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
  • 餘姚施岙村又發現了良渚人的水稻田 還有完整的阡陌交通
    這個叫施岙的地方,是2009年發現杭州餘杭茅山良渚水稻田之後,再次發現的良渚時期的水稻田,而且大面積、自帶道路設施和灌溉設施,呈「井」字形,跟現在的水稻田已經很像了。難道,是良渚王國的「國營農場」?腦洞,可以開,但是,所有的猜想,需要回到考古學家的田野裡,在黑乎乎的泥土層裡,找到實證。
  • 餘姚施岙村,發現了良渚人的水稻田,還有完整的阡陌交通
    水稻田裡另一個更重磅的發現,讓考古學家——尤其是良渚考古人有點興奮,繼2009年杭州餘杭茅山良渚水稻田之後,今年,再次發現了良渚時期的水稻田,而且是大面積的,自帶道路設施和灌溉設施,呈「井」字形的,跟我們現在的水稻田已經很像了。更重要的是,這片良渚時期的水稻田,在餘姚發現了。
  • 權威科普:西甜瓜綠色防控—植物誘導免疫及其在西甜瓜防病中的應用
    這是植物誘導免疫的最大特點和優點,使得在理論上研究植物廣譜抗病性、在應用上探索一藥防多病成為可能。(2) 遲滯性誘導處理到免疫作用的表現需要一個間隔時期,稱為遲滯期。遲滯期是植物對誘導刺激發生「免疫應答」或基因敏感化所需的時間,也是誘導免疫有效表達的必要條件。
  • 隆平高科水稻首席專家楊遠柱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隆平高科副總裁、水稻首席專家、種業科學院院長楊遠柱研究員獲此殊榮,他是唯一來自種業企業獲得此屆創新爭先獎的科研人員。隆平高科水稻首席專家楊遠柱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這也是繼2018年「中國種業十大傑出人物」、2019年「百佳中信人」之後,楊遠柱和隆平高科獲得的又一榮譽。
  • 大吉沙島升級為「都市錦田」!隆平國際現代農業水稻公園在黃埔開園
    目前,園內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試驗田已完成160畝早稻種植工作,而大吉沙全島優質水稻種植工作也將在5月底全部完成,屆時島上將呈現綠色休閒、生機盎然的千畝都市田園風光。據悉,隆平公園由袁隆平院士謀劃、選址、題名,規劃面積約6662畝,包含大吉沙、長洲、深井等三大片區,打造集農業、科研、觀光於一體的現代農業公園。
  • ...水稻田見過嗎?浙江最大的向日葵花海在哪裡?美麗的安吉餘村歡迎你
    五彩水稻田粉、白、紫三色彩稻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向日葵其實是菊科植物,在浙江一年四季都可以開花。它們大如臉的花盤,成熟後會長滿瓜子,夏天賞花,秋天可以收籽鮮食或榨油。田野裡,和向陽花同樣惹眼的,紫色、粉色、白色、黃色、綠色的五彩水稻田絢爛多姿。省農科院李冬博士是我省稻田彩繪技術方面的專家。除了種植五彩景觀稻供遊人欣賞外,他還在村口40畝優質稻田裡,拼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十個大字。
  • 歙縣全域推進茶園綠色防控
    【摘要】 加強農殘檢測和病蟲測報預警,強化茶園投入品行政執法,多渠道全方位開展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宣傳引導,勸阻制止化學農藥進茶園。
  • 評測Creed原始香根草剃鬚皂
    今天評測對象為Creed Original Vetiver剃鬚皂,也就是俗稱的原始香根草。Creed剃鬚皂裡面我最喜歡的一個香型,之後是Original Santal和Epicea,這兩個香型也挺贊的,只是不太適合夏天這個季節使用。
  • 長春市農安縣小城子鄉西王家村水稻種植搭配養雞 他們聽見幸福的...
    本組攝影 石天蛟「現在,綠色水稻在市場上很受歡迎,今年村裡的200多公頃水田,都達到了綠色食品認證標準。從稻田綠色種植,到蛋雞、稻田鴨蟹養殖,村裡依託專業合作社正在進行循環農業的新實踐。」5月20日,農安縣小城子鄉西王家村黨總支書記王在新告訴記者,通過種養結合的方式,讓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得到有機銜接。西王家村位於松花江沿岸,土質肥沃。
  • 水稻精量穴直播機、無人機齊「上陣」,潮州春耕上演「農機秀」
    為加快提高我市水稻機械化種植水平,推廣水稻機械精量穴直播技術及農用無人飛機水稻直播技術,今天上午,在位於潮安區江東鎮下湖村的溪東種養專業合作社,我市舉行水稻機械精量穴及無人機直播技術示範現場演示活動。 據悉,本次活動由市農業農村局和市農機處聯合舉辦,使用水稻精量穴直播機、農用無人飛機等作業機械,開展水稻機械精量穴直播技術、農用無人飛機水稻直播技術的試驗示範工作。
  • 【父親的水稻田】珍藏版:稻米是這樣種出來(60張圖全季紀錄,留給孩子看看)
    有山有水的一個地方。山青,水秀。沒有工廠,沒有霧霾。 在我的記憶中,耕田佬穿著蓑衣、趕著牛、扛著犁,走在煙雨濛濛的田間小道上,那是最江南、最唐詩的畫面。我們村曾經有三四十頭耕牛。 但是很遺憾,我去尋訪的時候,只有最後兩家人還有耕田犁具。上圖中的宗良,把五六頭牛都賣掉了。下圖中的嶽雲,還養著一頭牛。
  • ...看點:世界糧食日前夕記者探訪城陽海水稻試驗田和島城最大糧倉
    然而,在城陽上馬街道桃源河畔,5000多畝金黃色的稻田,呈現出的水稻美景令人讚嘆不已。更讓人感到驚訝的是,這數千畝水稻田,曾是無人問津、寸草不生的鹽鹼地。如今,經過科學改良,鹽鹼荒地不僅稻花飄香,而且還成了全國海水稻種植的示範基地。 站在田野間,一眼望去,大片的海水稻就要成熟豐收了。作為管理著數千畝海水稻試驗田的生產隊長,毛建明已經在這裡工作了3個年頭。
  • 科學家找到水稻脆稈顯性控制基因,解秸稈還田難題
    ——行業動態—— 近日,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智能所離子束生物工程與綠色農業研究中心吳躍進研究員課題組在水稻顯性脆稈Sdbc1基因克隆和功能解析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國際期刊《水稻》上。
  • 綠色冷鏈是什麼?如何破解疫情防控難題?
    近段時間疫情又起,作為全社會的運輸力量,冷鏈運輸成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保障食品物資供應、保障食品安全、提升國內消費、促進消費升級乃至推動鄉村振興及產業轉型的重要手段。說到冷鏈,不得不提一下綠色冷鏈。綠色冷鏈是在產品的低溫儲藏、配送、運輸過程中,採用科學管理的方式提高運輸效率,降低環境汙染,並通過新技術降低冷庫、冷藏車的能量消耗,提高周轉率和裝載率等等。綠色冷鏈是綠色物流的一部分,是未來冷鏈技術的新趨勢。綠色冷鏈對企業來講,最關鍵的一點是採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提高核心競爭力。
  • 大吉沙島將建成水稻公園,今年有望迎來項目第...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備耕,防疫、春耕兩不誤。小e在現場會上了解到,隆平公園一期工程主推大吉沙島水稻公園建設,目前已開始水田耕種準備工作,今年將完成大吉沙島1340畝優質水稻種植,預計今年其中將規劃30畝作為袁隆平第三代雜交水稻試驗田,這對全省雜交水稻的產學研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據了解,袁隆平第三代雜交水稻株型優良、穗大粒多、充實飽滿,經專家測產畝產超過1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