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是99%汗水加1%靈感,而孩子幸福人生,就是爸媽那1%的推動之手
說起天才,很多人都覺得智商很重要,實際上天才的組成只需1%的靈感,剩下的99%汗水才是重中之重,若沒有肯於吃苦、敢於挑戰的上進心,即便是從小天賦異稟也會被懶惰荒廢,靈感只是發揮實力上的錦上添花,真正的實力運作應體現在逆風翻盤的勇氣上。
在孩子實力運作的逆風翻盤勇氣上,那1%的靈感就是爸媽的推動之手,別看1%的佔比不高,但是這一點卻是決定孩子能否成功、能否優秀的關鍵所在。正所謂「養不教,父之過」,父母的基礎教育永遠是孩子成長裡的重中之重,也是孩子成長裡最有時效的攪拌機。
那麼,爸媽僅有的1%推動之手要如何錦上添花呢?我個人認為應當從以下三方面給足孩子底氣:
1、注重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
注重孩子閱讀興趣培養的爸媽,給孩子帶去的是學習方面的強勁底氣,芳芳是一個90後寶媽,從小就注重兒子濤濤的閱讀興趣培養,從孩子不會識字的看圖講故事,到會簡單認字的閱讀,芳芳帶給濤濤帶去的是後續學習上的強勁實力,自打上小學開始濤濤的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到了初中,濤濤家裡面的獎狀都快貼滿了整個臥室牆壁,每次校園的公眾活動都有濤濤主持的身影,百裡挑一的陽光男孩往講臺上一站,除了享受著名的視線之外,還要臨危不亂地做到不怯場的良性發揮。最難得的是濤濤的主持沒有照本宣科的僵硬感,那脫口就來的豐富詞彙量一看就是學霸身上加封的光環。
當問及芳芳有何教育秘籍的時候,芳芳一句「閱讀是學習興趣的骨幹」耐人尋味,不過這句話若仔細琢磨起來還真深有其悟。學習如同閱讀,如果孩子能夠把閱讀看作是興趣相待,那麼學習的時候也不會因為枯燥而感到乏力。我們都知道閱讀的孩子需要專心致志,沒有融合書本的閱讀不只是走心,還有按耐不住的厭煩和枯燥在作祟。
並且經常閱讀的孩子有著做事情更嚴謹的性格特徵,比如孩子遇到了學習難題的時候,愛閱讀的孩子早已習慣性地尋找原因、答案,而不喜歡閱讀的孩子則剛喜歡發牢騷或放棄機會。這些都是因為閱讀具有修身養性、提高思維邏輯的能耐,能夠幫助孩子提升耐力和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
所以,父母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忘記了做1%的推動之手,更不要不重視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培養不僅是孩子學習上的錦上添花,還是他們未來做人做事的形象關照,因為閱讀有助於孩子的情商提升,而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會說話」的孩子一開口就贏了!
2、不要因一時失意放棄整盤棋局
善於激勵的父母給的是孩子無限拼搏的力量,每一個人包括孩子在內,他們的人生都會遇到很多挫折,同時也會遇到很多失意的悲傷事情,但人生之路漫漫若沒有拼搏力量關照,一遇到事情就要放棄又如何演繹完美人生呢?
不知道大家對奇葩說裡的詹青雲是否了解,她是一枚優秀的律師,更是「2018華語辯論世界盃」裡的總冠軍得主,看過詹青雲辯論的朋友,可能都會認為這是一個裡裡外外透露著學霸光環的成功女性,但是詹青雲卻不止一次在節目中透露自己在初中以前是學渣的事實。
詹青雲表示自己因為家庭原因的不斷轉學,導致她的成績總是跟不上,在老師的眼裡她就是班裡面的墊底學渣,甚至還有老師當著詹青雲的面讓她趁早找一個技校讀書,這樣赤裸裸的「勸退」任誰聽了都心情沮喪,好在詹青雲有個善於激勵的媽媽,每一次帶給女兒的都是驚喜的語言激勵,最終才成為了大家眼中的能辯會道。
小學的時候詹青雲的媽媽說:「不要放棄,相信你到了四、五年級的時候,就會成為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到了初中的時候媽媽又說「你的努力在初二的時候肯定會得到回報」……就這樣,詹青雲的媽媽用一個又一個「善意謊言」,鼓勵安慰著即將處於崩潰放棄邊緣的女兒,也讓詹青雲的鬥志一直堅持不放棄。
所以說,滿懷鬥志、能夠衝上雲霄的孩子,他們的背後必定有一個懂得激勵,善於將孩子一顆瀕臨邊緣破碎心挽救回來的父母,讓孩子擁有「不要因一時失意放棄整盤棋局」的激昂鬥志心。
3、明白「放手」不代表不管
現如今的教育界都十分流行快樂教育,但很多家長對快樂教育都存在一些誤偏,比如快樂教育裡提倡的「放手」教育,很多爸媽都誤認為放手讓孩子去釋放天性,最終導致孩子的惡性天性釋放了卻很難收回來,對孩子嚴厲的爸媽才是孩子人生安逸的保障。
當成年人面臨「是否會記恨爸媽曾經的嚴厲」時,幾乎所有人都懷著感恩之心去回報父母,歌壇巨星周杰倫感激母親手裡的藤條,著名主持人董卿也感激父親在兒時的嚴厲苛責,如果沒有了父母的約束管教隨著孩子的天性去釋放,最後會發現孩子一無是處的同時,還被現實社會打擊的滿身是傷痕。
所以,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明白「放手」不代表不管,所謂的放手是給孩子一個輕鬆的學習環境而不是任由孩子自生自滅,輕而有度的放手教育可讓孩子學習更輕鬆,也有助於孩子正確的價值、人生觀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