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一斷崖發現漢字,專家翻譯內容後,激動道:終於找到了

2021-01-11 一一道歷史

談起四大文明古國,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其絢爛的文化,以及在人類歷史上做出的貢獻。之所以說是四大文明古國,並不特指其歷史有多悠久,而它們所擁有的制度和傳承的精神,將人類從野蠻帶入文明,教會了人類什麼是榮辱。

然而,隨著歷史洪波的湧動,人類的最原始的榮辱觀逐漸被欲望吞噬,國家、權力的出現,更是將這種欲望推到頂峰,有的國家開始覬覦別國的土地、他人的財富。

於是,世界上開始出現了戰爭,從部落與部落之間的戰爭,演變成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戰爭,最後出現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

戰爭必有勝負,那麼戰敗國的命運只能是任人宰割,分割出去的不僅僅是土地,還有土地上的人民與原有的文化。

中國一直以來都有內蒙與外蒙的說法,而外蒙就是如今的蒙古國和部分俄羅斯土地的總和。作為原本中國的地區,蒙古國內如今依舊有許多人講普通話,只是,文化的斷層又該如何彌補呢?

一、蒙古國的前世與今生

眾所周知,1840年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也是中國屈辱史的開端。英國人用手中的槍炮,毫不客氣地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於是豺狼虎豹在中國橫行,貪婪的外國人瘋狂地掠奪我們的文物,迫使清政府割讓我們的土地。封建王朝,開始淪為洋人的朝廷。

對比清朝初年中國的版圖和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圖,就會發現有許多地方早已成為別國的土地。那些被列強分割、奪走的地方,終究是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

列強侵略我國的土地,並不是從1840年才開始的。歷朝歷代,邊疆地區都會受到其他國家的影響。他們將魔爪深入我國的國土,用不正當的手段蠶食邊疆的土地,妄圖將這些地區從我國的版圖中分裂出去。

早在1727年,清雍正帝就先後與俄國籤訂《布連斯奇條約》、《恰克圖條約》,割讓了大約半個蒙古地區,使俄國侵佔的原屬中國的蒙古領土合法化。據不完全統計,此次俄國得到了約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從此以後,俄國理所當然地幹涉蒙古與清王朝的交往與聯繫。他們給這片土地上的人民灌輸俄國的文化與思想,將這裡的人民「俄」化,蒙古終究是從這片熱土上被分離了出去。

1945年,國民政府和蘇聯籤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為了贏得蘇聯人的支持,條約中中華民國政府允許外蒙進行公正的公民投票,來決定外蒙古是否獨立。

在蘇聯與蒙古人民的監控下,公民投票最終以97.8%的贊成率決定外蒙古獨立。次年,國民政府也正式認可獨立的蒙古國。

然而風波卻未就此平息,國共兩黨之爭,並不是僅僅體現在國內的不平靜上,也影響著國際局勢動蕩不安。

國民政府出爾反爾,又拒絕承認蒙古國的合法性,也因此蒙古遲遲未加入聯合國。直到1961年,蒙古才在十一會員國的支持下正式加入聯合國。

那麼此時的蒙古,可還記得百年前中國文化的薰陶,可還能夠感受脈搏深處中華文化的律動嗎?

二、摩崖石刻——展開千百年前的歷史畫卷

1990年的某天,蒙古國內的一場大雨將蒙古與中國再次聯結。

當時,一對牧民兄弟外出,行至杭愛山附近時,天降瓢潑大雨,兩兄弟不得不找地方避雨。雨後初晴之事,他們突然發現自己躲雨之處一塊石頭上似有文字。兄弟二人不敢怠慢,立刻通知了相關部門。

在經過史學家的多次驗證之後,確定為摩崖石刻,只是上面所記載的文字一時三刻也不能搞清楚。

不過令人慶幸的是,這塊石頭所處地區的海拔較高,很少有人會行至此處,且石頭的位置比較隱蔽,也不會被人蓄意破壞,如此才能保存得如此完好。最重要的是經過一場大雨的洗刷,該石頭與其背後的秘密才能被世人窺得,最終重現於世。

蒙古國對此多方重視,可是迫於對文化認知的斷層和近代以來的「西化」,縱使專家們絞盡腦汁,翻閱本國資料,也是沒有尋得石刻的出處。

在此之後,許多西方的學者也聞名而來,但是出於條件的不允許,也為得出可靠的結論。

在多方研究無果之下,蒙古國不得不請中國權威的專家到本國考察。2014年,蒙古國正式著名蒙古學家齊木德道爾吉提出誠摯的邀請。令人遺憾的是,齊木德道爾吉也未能即刻認出石頭上所雕刻的文字,更別提解讀出其中的含義了。

中方對此也是十分重視,畢竟蒙古國曾在我國的版圖之內,這個摩崖石刻很有可能揭開我國歷史研究中的一些懸念、證實某些猜想。經過大量準備,三年後中蒙兩方組建了聯合調查小組,對杭愛山石刻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和研究。

此次調查,是中蒙兩國一同探索歷史的過程,勾起了蒙古國對自己「前世」好奇,也給予了他們重新探千百年前歷史的機會。如此看來,著實促進了中蒙兩國的聯繫。

三、石刻的秘密解開,專家激動道:終於找到了

此次調查過程也是十分艱難。由於石刻在高山之上,且下面完全懸空,距離地面約有四五米,專家們不得不藉助腳手架來進行近距離觀察。

通過專業的工具,專家們將石刻上的字跡完整地拓印了下來,根據分析,上面的文字大約是介於漢代隸書和楷體之間。

由於古代的文字統一需要官方頒布專門的「子書」,外蒙屬於漢代邊疆地區,「子書」的頒布和百姓學習均需要時間,因此石刻上的字正是出於時間交錯之際,難以辨認便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了。

經過一個月的仔細考察和嚴格證實之後,兩國專家辨認出了石刻中近百分之九十的文字,並根據史料中的一些記載,確認了這便是漢代班固所寫的《封燕然山銘》。

此項發現,解開了困擾史學界多年的謎題。史學家門十分激動,高呼:終於找到了。前期在國內的考古工作中曾發現過《封燕然山銘》的拓片,但是其具體位置依舊難以確定。

《封燕然山銘》作為中國邊塞紀功碑的開山鼻祖,其史學價值難以衡量,其所記錄的正是漢代車騎大將軍竇憲率軍擊潰匈奴的偉大功績。考慮到其獨一無二的價值,專家們如此興奮也就不足為奇了。

小結:

古中國絢爛的文化,很多人會聯想到價值不菲的文物、古色古香的建築。但是,古人所給予我們的遠不止這些,他們留下的詩詞歌賦,才是後世考證歷史、了解人文風俗的重要文獻。他們種植在血脈深處的精神,更是我們克服一切困難、砥礪前行的動力。

歷史的車輪不斷滾動,有戰爭、有殺戮。縱使古董可以被掠奪,古建築可以被毀壞,甚至我們的土地都被掠奪,但是中國的文化時至今日依舊是世界璀璨的明珠。因為我們的文化沒有斷層,古人的智慧結晶幾乎完完全全被今人所繼承、發展。

也許某天,在別國的土地上又會發現古中國的遺蹟,那是我們祖先曾經停留的痕跡,是我們國家留下的記號。

徘徊在歷史的黃沙玉臺間,且看金碧輝煌傾塌成斷牆殘垣,終究溯回山河歲月。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外國一斷崖發現漢字,將內容翻譯過來後,專家激動道:總算找到了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這其中最為傳神的一句話就是「封狼居胥」,它一般指的是漢朝霍去病在狼居胥山祭天的故事,後世成為中國軍人的最高戰功象徵。其實在古代還有一件事情可以與「封狼居胥」幾乎可以相提並論,它就是東漢時期的「燕然勒功」。不過,一來由於燕然勒功的主人公在人格上遠不如霍去病堂堂正正,二來這故事只存在於史籍當中,不為人知。
  • 外國斷崖發現「神秘漢字」,中國專家譯出220個字:終於找到了!
    01蒙古現神秘斷崖除了各種古代文物外,領外我們也丟失過,如今的蒙古國,曾經是屬於我們的領域,不過現在只能稱作外蒙,或者也可叫做外國。在蒙古國的一片斷崖中,兩位蒙古國的兄弟發現了一塊石頭上刻有神秘中文,後趕緊向當地部門報告,但由於是古文字,蒙古人一直未能摸清楚是什麼意思。後來蒙古國也是多次派專業人士進行考察,但都已無疾而終,直到2014年的時候,我國的專家們知道了這個情況,於是前往當地實地考察,不過因為一些其他原因,最後也沒能弄清楚石碑上文字的意思。
  • 外國斷崖發現中國文字,翻譯過後,專家激動:終於找到了
    外國斷崖發現中國文字,翻譯過後,專家熱淚盈眶:終於找到了。正文我國在漢朝時期有著名的皇帝漢武帝,漢武帝派出自己的名將霍去病攻打匈奴,將匈奴打回了自己的老家,並且在狼居胥山上舉行了祭天。從此之後,所有武將都嚮往著能夠在狼居胥山上進行祭祀活動,從而表達自己對於霍去病的敬畏。
  • 外國斷崖發現中國文字,翻譯過後,專家熱淚盈眶:終於找到了
    外國斷崖發現中國文字,翻譯過後,專家熱淚盈眶:終於找到了。 在1990年的時候,兩個蒙古牧民在杭愛山避雨,他們在避雨時突然發現一座斷崖上居然刻著一段漢字。
  • 國外斷崖發現中國漢字,內容翻譯出來後,專家:這次總算找到了
    本文我們的故事就是在蒙古國的斷崖上被人發現的中國漢字,讓人相當驚訝與高興。那麼國外斷崖發現中國漢字,內容翻譯出來後是什麼意思呢?如何會讓專家大呼:這次終於找到了? 為此,我國專家一直在尋找《封燕然山銘》的具體地點,經過多年尋找,終於確定在杭愛山附近。這讓搜尋的範圍縮小,也更有可能性找到目標,讓專家團隊非常高興。幸運總是不期而遇。
  • 蒙古斷崖發現神秘漢字,專家:2000年歷史謎題終於解開了
    有可能是一種動物、一株植物、一棟建築,或是一個地區的風俗習慣等,都能給人帶來非常深刻的印象,可見旅遊的意義所在了。說到蒙古,相信大家都並不陌生。蒙古分為內蒙古和蒙古國,內蒙古是我國的領土,而蒙古國則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這次有人無意在蒙古斷崖處發現了神秘的漢字,專家前來鑑別後坦言:2000年的歷史迷題終於解開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蒙古發現漢文崖刻,中蒙專家翻譯後沸騰了:時隔千年終於找到
    曾經的蒙古地區也變成了蒙古,我們國家有抱負的年輕人不能只看著中國落入其他國家的手中,因此我們大家共同努力,將外國入侵者趕出中國,建立一個偉大的新中國,儘管新中國保留了清朝的大部分地區,但我們仍然無法收回通過條約割讓給其他國家的領土,由於給予其他國家的領土保留著中國文化,因此我們可以在其他國家找到中國文物。
  • 外國一斷壁上發現中文,文字被翻譯出來後,專家激動:終於找到了
    蒙古國一處斷壁上發現有中文,專家將內容翻譯出來後,激動地說終於找到你,究竟怎麼回事?01發現燕然山刻石事情發生在1990年,有兩位蒙古國當地牧民在放羊途中突遇下雨,二人便到附近一座名叫杭愛山的山上避雨。
  • 蒙古國斷崖發現漢朝文字,內容翻譯後,專家:找了1000多年
    幾十年裡,漢武帝曾無數次出兵抗擊匈奴,終於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總算扭轉了對匈奴弱勢的局面,尤其是在到了東漢時期,匈奴內部發生了內亂,漸漸分成了南匈奴和北匈奴兩股力量,野心勃勃的南匈奴想聯合漢朝的力量,徹底吞掉北匈奴勢力,漢朝恰好也想藉此時機利用南匈奴的力量,削弱匈奴的總體實力,雙方達成一致協議後,終於在漳河二年,漢武帝任命車騎將軍竇憲遠赴邊疆,竇憲將軍與北匈奴在稽落山展開廝殺
  • 國外懸崖突現中國漢字,翻譯後我國興奮不已:終於找到它了!
    國外懸崖突現中國漢字,翻譯後我國興奮不已:終於找到它了!
  • 西安發現波斯國王墓,碑文翻譯成漢語後,專家的臉色立馬就變了
    而在唐朝時期,我國社會開放,與外國多有往來,波斯與唐朝之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唐太宗時期,波斯薩珊王朝最後一位君王就向唐朝請求過援助,但唐太宗以路途遙遠為由拒絕了。
  • 外國小夥熱愛中文在手臂紋漢字,但不懂含義被坑,內容看著好尷尬
    常常會有國外的留學生到中國來學習,但是,想要在中國有好的學習體驗,學習好漢語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因此各位外國留學生在來到後,都會陸續開水學習漢語。今天我們要分享的內容就和學習漢語的重要性有關。外國小夥熱愛中文在手臂紋漢字,但不懂含義被坑,內容看著好尷尬,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 蒙古邊境發現中國漢字,專家趕到翻譯後:這麼多年,總算找到了
    在1990年時,蒙古國的兩位牧民在邊境進行放牧的時候,曾經意外發現了一處漢字摩崖石刻,當時蒙古國的考古界還沒能發展起來,所以蒙古人民在看到這一處石刻之後,只覺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有些一頭霧水,但是因為當時90年代,經濟是發展的第一要義,除了經濟以外,其他事情都顯得不是那麼重要,所以當時對這塊石刻的研究,也就暫時擱置了下來。
  • 國家翻譯隊伍裡的外國學者們
    沙博理在獲獎提名人員當中頗有競爭力,因為他不僅翻譯中國,還寫作中國,作為長期在外文局工作的語言專家,他還是對外出版隊伍裡重要的一員,也算是從事出版中國,「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三類獎勵對象選他一個人都佔全了,這是多年參加評獎的人員裡絕無僅有的。2014年他終於進入獲獎終審名單,但在審查他的具體條件細節時突然發現他早已加入中國國籍,而評獎條件裡明確規定這項獎勵頒給外國人。
  • 「漢字叔叔」和美國心胸血管外科專家,緣何都對南京一往情深?
    他於26年前開始研發的「漢字字源」網站,如今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公開漢字字源資料庫之一,收錄近10萬個古代中文字形,6552 個最常用的現代中文字字源,31876 個甲骨 文,24223 個金文,以及49705個篆書……在中國遊歷多年後,2019年底,「漢字叔叔」終於定居南京,並成為南京視網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特聘專家,70歲的他正和一個創業團隊,聯袂攻關如何用生動活潑的音視頻形象講述漢字演變故事
  • 國家翻譯隊伍裡的外國學者們 [轉載]
    沙博理在獲獎提名人員當中頗有競爭力,因為他不僅翻譯中國,還寫作中國,作為長期在外文局工作的語言專家,他還是對外出版隊伍裡重要的一員,也算是從事出版中國,「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三類獎勵對象選他一個人都佔全了,這是多年參加評獎的人員裡絕無僅有的。2014年他終於進入獲獎終審名單,但在審查他的具體條件細節時突然發現他早已加入中國國籍,而評獎條件裡明確規定這項獎勵頒給外國人。
  • 韓國翻譯完這本漢字古書後 發現了「國門」的秘密!
    《景福宮營建日記》(《韓國日報》)《景福宮營建日記》(韓聯社)海外網6月13日電據韓聯社13日報導,韓國曆時一年,首次將漢字版的《景福宮營建日記》翻譯成韓文,相關內容將於17日發布。這將讓韓國的民眾,可以得知朝鮮王朝高宗時期景福宮重建的諸多細節。
  • 中國漢字為什麼要用外國字母做拼音
    原標題:中國漢字為什麼要用外國字母做拼音中國原來沒有拼音字母,採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給漢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註明漢字的讀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讀不出來。反切,就是用兩個漢字來給另一個漢字注音,反切上字與所注字的聲母相同,反切下字與所注字的韻母和聲調相同。這兩種注音方法,用起來都不方便。
  • 中譯英翻譯練習14:中國漢字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提升了,世界上學漢字的人也多了起來。
  • 韓國專家提議恢復漢字,遭大部分民眾反對,日本網友的話亮了
    我國憑藉著強勁的經濟實力和文化渲染能力,將中國文化傳到亞洲各國,很多外國遊客也喜歡來中國學習漢字,甚至有些外國人說的中文都比中國人標準。現如今國際交流日益密切,各個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我國的貿易夥伴大多都會認識一些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