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越來越娘#
01表現出娘的現象
現在很多的男孩子粉雕玉琢、風姿綽約、裝容精緻,甚至有一部分人說話嗲聲嗲氣、動作矯揉造作,這是五行缺陽啊,直白點兒說就是有點兒娘或者說缺乏陽剛之氣。
按理說人的性格豐富多樣,男生也有性格細膩、輕聲細語的,這很正常,不過目前,中國男人缺乏陽剛之氣的人,未免太多了些。
近些年男人的相貌和舉止跟著在「娘」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雌雄難辨、撒嬌尖叫、性感嫵媚的妖嬈身姿,扭扭捏捏的打情罵俏,賣萌自拍,要不是投錯了胎,他們早在鄰國發光發熱了。
不但在外表上缺失陽剛之氣,思想上也是緊隨羊性稱王,如今「媽寶」「巨嬰」橫行,三十而立還安心啃老的人比比皆是。
中國男人越來越「娘」,而女人卻更多的表現的更爺們,各行各業都表現出陰盛陽衰的跡象。
教育界文科領域儼然成為「女兒國」,體育界女動員幾乎撐起了半邊天,媒體圈女記者編輯清一色娘子軍。
在男色當道的影視界,長相粉嫩無瑕、身材修長纖瘦的小鮮肉才是寵兒,而任憑硬漢演技再好,也還是輸給小鮮肉的一張臉。
02現實的因素
那為何我國男性越來越缺乏陽剛之氣?
首當其衝的是環境汙染和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的雄性激素減少,調查顯示,我國約四成40歲以上男性出現雄性激素減少的現象,這就很尷尬。越來越娘的中國父親自身都表現出陽剛之氣不足,怎麼給孩子樹立陽剛正氣的榜樣呢。
加班文化盛行,導致父教缺失,母教偏重,長此以往帶來的結果就是單親教育下長大,男孩陽剛方面表現不足,更多表現出來柔的一面。
這樣一來,男孩兒的陽剛之氣培養是只能寄希望於學校。可學校裡女教師比例高居不下,培養男子氣概從娃娃抓起的宏願也再次落空。
現如今,大家上班更多的是坐在電腦旁,或者做服務行業,即便生產行業,也是機械代替。大部分行業都不需要大家再用過多的肢體勞動或身體體能,自然不需要男性有多勇猛,反倒是大家需要男性理性、平靜、儒雅的一面。
值得一提的是,現代社會飛速發展,享樂主義大行其道,部分男人的陽剛之氣在其催化腐蝕下消失殆盡,加上電視選秀節目、漫畫影視劇中對陰柔美、中性美的過度推崇,使得國人對男性審美產生了畸變,使中國男人越來越「娘」。
雖說時代在變化,某些界限日漸模糊,但中華男兒的陽剛之氣,也應該薪火相傳,永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