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一打開電視手機,就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花美男」,她們有著淡淡的頭髮、精緻的眼妝和淡薄的口紅,這讓我們看起來像個女孩。就是外表和女孩相似,甚至言行舉止也越來越像女孩,怎麼看都感覺缺一些男孩該有的陽剛之氣。
這種情況出現在網絡影視中,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有些男生比女生更「柔弱」,他們甚至想躲在女生身後尋求保護。
男孩這樣的變化,迫使女人不得不堅強,現在很多男孩和女孩,性別都一樣,這種對比看起來很複雜。
現在我們可以聽到有人問,為什麼男孩越來越「娘」了?如果仔細分析,其中大部分與家庭教育有關。我們可以先回溯一下我們身邊和周圍的生活:
很多家庭的孩子,大多數獨生子女,從小就被父母和家長過分的呵護,凡事都是由家長幫助孩子解決,很多孩子嚴重缺乏獨立自由的能力。
同時,很多孩子受到很多媒體的影響,對於那些日韓系的明星過於崇拜,在生活中,從裝扮到言行都開始效仿,使部分男孩逐漸趨於中性化。
其實,這種男孩嚴重缺乏陽剛之氣的現象,在生活中已經不在少數,也不再是個例,這已經成為了社會中的一種普遍現象。
所以,這種男孩趨於女性化、娘娘腔的反常態情況,給父母、家長和社會敲響了警鐘;對男孩子加強陽剛之氣、男性化氣質的教育刻不容緩!
那麼,父母如何引導和加強男孩子的男性化教育呢?
首先:為男孩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一個男孩,只有在不斷的挫折、困難中堅強地站起來,然後繼續努力前行,才能擁有堅毅、勇敢的個性,未來才可能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擔當的男人。所以,父母不要一味地用「聽話」、「老實」、「乖巧」等標準來要求男孩,而是要引導男孩敢於面對挫折、戰勝困難的堅毅人格。
第二:開放和鼓勵孩子的性格特徵
對於男孩來說,主要的性格特徵包括:勇敢、大氣、冒險、堅毅、好鬥等等特點;然而,有些父母並不完全理解,對於孩子出現了這些行為,就會大加指責和懲罰,從而,導致了男孩應有的個性被壓抑,生活變得小心翼翼,言行越來越女性化。
第三:引導和加強男孩抗挫折能力
這種生活環境,不但是父母家長在家庭中為孩子創造的,同時,也是社會媒體對孩子們所影響到的;雖然,我們不能控制媒體對那些偽娘的曝光和宣揚,但是,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規避孩子對這些信息的獲取,而以陽剛的信息來填充孩子的視聽。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