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過度「女性化」不是好現象,家長注意這6點,提升孩子氣概

2020-12-22 晴媽育兒日記

文丨晴媽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導語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男生似乎變得越來越沒有男子氣概,變得比女人還脆弱,越來越顯得「女性化」。

而這種現象也讓不少父母變得焦慮,一個育兒難題擺在了他們的面前:該怎麼培養男孩子的男子氣概。男生太過於「女性化」的話,不僅僅對自己的發展不利,而且可能會給自己的家庭帶來一系列的麻煩。

案例分析

還記得西晉的悲慘歷史嗎?在那個年代的男子,他們身上沒有一點陽剛之氣,他們感興趣的不是軍政國事,而是女生才喜歡的胭脂水粉。

不僅普通男子如此,竟然連君王和各個諸侯達官都偏愛男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西晉,他們喜歡男子和胭脂水粉。結果,面對胡人的侵犯,無人能夠帶兵打仗,只得落個亡國的下場,既可悲又可恨,可謂自作孽不可活。

有言道:少年強則國家強。可是,近年來小鮮肉大量出現,越來越多的男生變成了人們口中的「娘娘腔」「娘們兒」,各種嘲諷男生過於女性化的詞在網絡上出現。

之前,在一檔綜藝節目中,一位男明星因為戴了耳環,而被眾人嘲諷和批評「少年娘則國娘」。不少新聞媒體也針對「男生女性化」的問題發聲,認為這種男生越來越女性化的風氣應該停止。

現代社會,家庭應培養出來的是有勇氣和擔當的孩子,而不是讓孩子成為人們嘲諷的對象。如果父母在男孩子小的時候不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娘」,那麼,父母該怎麼讓孩子成為男子漢?

一、男人女性化的由來

有言道: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在培養男孩子的男子氣概之前,父母要明白為什麼男生會變得越來越女性化,為什麼男生會說話做事越來越娘娘腔,變得陰柔,缺乏陽剛之氣。

1.社會的發展,「女強人」越來越多

人們都說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是的,在現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和魄力是無法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的。於是,越來越多的女生逼著自己變得強大,努力讓自己變得優秀,慢慢地就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女強人」。

而這不僅僅體現在職場中,在家庭中也很常見。有些父親本身就是一個「妻管嚴」,缺少男性的雄風和魄力,又怎麼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有男子氣概呢。

於是,家庭中具有話語權和絕對權威的就只能是母親,俗話說:慈母多敗兒,母親對於孩子的溺愛,會慢慢把孩子推向了女性化的發展方向。

2.女生審美觀念的變化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隨著網際網路等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女生審美觀念開始發生了變化。她們不再喜歡那種有擔當、有男子魄力的男性,轉而對一些比較「娘」的男生感興趣,於是,越來越多的男生改變了自己的發展方向,開始向女性化的一方轉變。

3.父親教育的缺失

現在很多父親存在一個錯誤的觀念,在他們思想意識中,女性一方就應該在家裡做家庭主婦,承包家務,管教孩子,教育孩子都是女性一方的事,和我們這些男生有什麼關係。正是因為這種錯誤觀念的影響,讓很多父親對孩子不管不問,孩子接受不到雄性教育,慢慢地就變得越來越女性化。

二、家長應該怎麼防止男孩娘化

1.父親多承擔一些教育孩子的責任

孩子對母親的信任感要高於父親,他們會喜歡和母親建立一種信賴和安全的關係,這個時候父親就要主動承擔起責任,主動引導孩子向外探索和發展,而不是天天讓孩子待在他的安全區,不敢向前。

2.帶孩子參加一些集體活動

每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一份子,需要建立自己的交際圈和社會關係,因此,父母要多帶孩子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會讓孩子的意志力和大腦都得到發展,鍛鍊他們克服困難的勇氣和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慢慢地培養他們的膽量。

3.讓孩子做一些家務,鼓勵他們自己解決自己的需求

很多父母對於孩子就是太過於溺愛,所以才會導致他們膽小怕事、唯唯諾諾的做事風格。父母可以讓孩子參與到做家務的過程中,鍛鍊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身體協調能力和動手能力。

當然,孩子的能力是不如大人,家長們要給予他們足夠的愛和鼓勵,讓他們有信心、有勇氣去解決問題,也要鼓勵他們自己做自己的事,解決自己的需求。

4.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保護他們的自尊心

小孩子面對困難時,都會有退縮的想法,他們會害怕自己做不好這件事情。這個時候,父母要及時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讓他們相信自己能夠行,可以做好這件事。如果孩子失敗了,父母不要給孩子擺臉色,或者直接說他「笨」,而是保護他們的自尊心,鼓勵他們再嘗試一次,給予他們認同。

5.當斷即斷,父母要及時制止孩子女性化行為

在生活中,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做出一些女性化的動作時,要及時制止孩子的行為,然後耐心地解釋為什麼男孩子不可以這樣,而應該怎麼樣。孩子對於男女之別的意識比較薄弱,父母不要對孩子太過於嚴厲,要慢慢地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行為的不當之處。

6.不要強加思想,多為孩子著想一點

大多數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比較急躁,沒有耐心,但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因此,父母在培養孩子的男子氣概時,不要強加給孩子你的思想和意願,多為孩子著想一點,慢慢地引導孩子的行為。

總結

每個家裡有男孩子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別人的話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正常的發展和成長,因此,父母對於男孩子男子氣概的教育請不要忽視,利用以上六個小技巧,慢慢地引導孩子成為男子漢。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靈魂

相關焦點

  • 流行男孩女性化?孩子缺乏正向引導缺少陽剛氣息,家長可做好三步
    所以他就想著想出了一個方法,穿一些比較女性化的服裝。因為這樣可以無限放大自己的優點,從而讓別人注意到自己。小明穿著的女性化的服裝走在學校中,煞是一道美麗又詭異的風景。雖然其他人都在說小明的不是,但小明從來沒有覺得他人的言語能夠動搖自己的信念。在他內心當中,自認為自己的穿著非常的時尚,別人說自己就是在嫉妒自己。這種錯誤的思想是極其可怕的。
  • 男孩女性化現象,男教師成了大熊貓,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有幾個老師還有點趕鴨子上架的感覺,因為考核領導聽那幾個老師講課感覺不是特別滿意。但是由於一大批老教師要退休,班級需要人帶,沒有更多更好的人來擺明,只能湊合著用了!缺年輕教師這是個大問題,編者想說的是我們更缺的是年輕的男教師,男教師真的是稀有物種!舉個例子,在幼兒園男教師基本上是大熊貓,有時候一個幼兒園甚至一個男教師都沒有。
  • 為何男孩子越來越「娘」?家長審視教育方法,別毀掉他的男子氣概
    而作為一個男孩,他將來是這個家庭的頂梁柱,也必須有能夠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氣概。 因此,很多家長在教育男孩兒時都會告訴他,流血流汗不流淚。 之所以會拿這句話來激勵男孩,也是從側面反映,在大家的意識中這才是真正的男子氣概。
  • 為什麼現在的小男孩越來越女性化?這種趨勢對國家有利嗎?
    剛剛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問答題,就是關於小男孩女性化的問題,看了看下面的回答,無一例外都是說因為帶孩子的都是女性,在家媽媽帶,在幼兒園和學校都是女老師上課,所以導致的這種現象。其實我們70後這一代人也是媽媽帶,女老師上課,也沒有形成這種局面,所以還是有其他的原因的。
  • 孩子有點「娘」怎麼辦?家長要審視教育方法,別毀掉他的男子氣概
    如今很多男孩子都是獨生子,父母從小對孩子的要求都是盡其所能地去滿足,所以這些男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真的不缺什麼,因為父母都會將最好的給他們。但是在這些男生中,有很多人存在著性格的缺失,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因為過於依賴家庭,還有部分孩子存在自卑的心理。這些軟弱的心理會讓孩子看起來弱不禁風,缺乏男子氣概,甚至表現得有些"娘"。如果男孩子有些"娘",會對他們產生什麼不好的影響?
  • 男孩子總是喜歡哭怎麼辦?如何才能培養他的男子氣概?
    總有一些家長反映,現在的很多男孩子動不動就哭,很懦弱,怎麼辦?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人們能接受女孩子愛哭,但如果男孩愛哭,人們就會認為這個男孩不夠堅強、不夠勇敢,不像個男孩,甚至有的人還認為男孩哭是不正常。
  • 培養男孩子不是多才多藝,而是要有陽剛之氣,網友:同意點讚
    如今,我們一打開電視手機,就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花美男」,她們有著淡淡的頭髮、精緻的眼妝和淡薄的口紅,這讓我們看起來像個女孩。就是外表和女孩相似,甚至言行舉止也越來越像女孩,怎麼看都感覺缺一些男孩該有的陽剛之氣。
  • 男孩子有這兩個缺點,家長不需要「深管」,兒子長大後會更有出息
    生活上有很多調皮的孩子,但他們長大後性格卻變得十分內心,這就是因為家長過度責備而導致的這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心理和性格發展,所以,請家長不要再錯下去了。養育男孩子時,這幾點需要注意1、男孩子應該有男孩子的樣子有的家長很喜歡女孩子,但是生出來卻是男孩,在他們小時候家長總將男孩打扮成女孩的樣子,還有的會給小男孩穿裙子。
  • 家長越過度保護孩子,對孩子的傷害越大,學會3點教孩子直面危險
    孩子出生後,家長擔心的問題,從來沒有斷過。常聽家長說「不要碰這個,危險。不要去那兒,危險。」為了孩子的安全,家長几乎把所有危險,都屏蔽在外。 為了讓孩子可以遠離危險,家長也是絞盡腦汁。對孩子來說,家長的過度安全保護,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 孩子上什麼樣幼兒園比較好?家長選擇需要注意3點,孩子才樂意去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家長給孩子選擇幼兒園都會很糾結,既想著給孩子選擇好的幼兒園,但是又擔心費用方面的問題;有的家長認為公立幼兒園好,但是又覺得私立的條件好像也不錯這3點家長要知悉其實,不管是公立幼兒園,還是私立幼兒園,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家長在選擇的時候應該注意的是以下3點,而不是糾結於究竟是公立還是私立。1.師資力量一個好的幼兒園,應該具有比較專業的教師團隊。
  • 過度保護孩子讓孩子成為「金絲雀」各位家長正確的做法其實是這樣
    但是出乎人意料的是,現在這個孩子變得非常的膽小怕事,一個男孩子卻表現得非常的懦弱,稍微碰到點什麼事情就回家找媽媽,找爸爸,班上的男孩女孩都不願意和他玩,說他是「金絲雀」,「媽寶」……相信各位家長應該已經看出來了這位朋友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存在著哪些問題了吧,沒錯,她最直接的問題,就是太過於保護孩子,把孩子看得太重要,慢慢地已經把孩子培養成為了一個溫室裡的花朵
  • 《超級車車隊》廣播劇上線,這是小小男子漢睡前必聽的工程車故事
    這裡面既有感動,也有誤會,還有臨時成立的「浪漫特工隊」,小新和他的朋友們傳遞著自信、團結、善良、正義的男子漢氣概,詮釋著「男子漢不能輸」的陽剛之氣。有學者研究發現,國內男孩子女性化的現象在一些地方的中小學中越來越普遍,比例在逐年增大。究其原因,一方面,很多獨生子女受到家長特別是祖輩全方面的呵護,在這樣的環境下,男孩容易養成文弱等不夠男子漢的習氣。
  • 孩子身上有這6種表現,容易形成「自卑型人格」,家長要注意引導
    我們想要幫孩子解決這個問題,那就要先了解為什麼,為什麼是一切問題的源頭,只有搞清楚為什麼孩子會出現自卑心理,我們才會知道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其實總體上來說,孩子自卑離不開這3點原因。1、家長的期望值太高每一位父母都會對孩子有期望,但有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就會容易導致孩子變得自卑。
  • 孩子青春期的「14歲」現象,家長要重視,在這3方面需「使勁管」
    孩子在14歲時的叛逆期,家長是需要十分注意的,這個時期的孩子內心敏感多變,逆反心理最突出。他認為,要把握好這一關鍵期,下足功夫,給孩子適當的引導和支持,尤其在這3個方面一定要「使勁管」孩子,將來才會更優秀。
  • 孩子聽不進家長的話?想要跟孩子有效溝通,父母應該注意這3點
    否則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這種懶散的生活態度將會導致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上都會降低效率,很難取得良好的成績。孩子聽不見家長的話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家長無需對此太過擔憂。只要找到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真正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溝通和解決,與孩子進行有效的交流,就能夠避免這種狀況的發生。
  • 別讓「褲子」贏了「裙子」,避免孩子性別認同錯位,家長要這樣做
    若家長性教育缺失,像這位媽媽一樣帶著孩子在女浴室共浴,會讓男孩覺得自己和周圍的人沒什麼不同,由此產生性別社會化的滯後,這很可能會讓孩子產生性別認同障礙,影響他們的融入社會。渡邊淳一在《男人這東西》裡寫道:3歲左右的孩子便知道爸爸是男的,媽媽是女的,所以這個時候,不要給男孩子穿裙子。4歲時,孩子會像觀察小動物一樣,觀察生殖器官等部位。
  • 比起男子氣概,父母更應該告訴兒子這6件事
    哈佛大學曾進行過一項研究,他們發現:6個月大的男嬰比女嬰更愛哭,對父母的面部表情也更敏感;小學階段的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建立親密的同性友情;但進入到15歲,男孩會突然減少哭泣的次數,也不再輕易對朋友吐露心事。這說明男孩壓抑情緒並非天生獲得,而是後天學習的成果。
  • 孩子出去玩,為什麼特別容易中暑?家長要注意這3點
    在山東某地一名5歲的小男孩中午在路邊玩耍,由於沒有大人的照顧,所以孩子玩得很隨性,但是突然在路邊暈倒,很多路人看到後,立馬報警尋求幫助,最後,民警看到這樣的情況,立刻聯繫家長,並開車將孩子帶到醫院進行治療,好在脫離了生命危險。
  • 兒子缺乏男子漢氣概,我們父母需要做些什麼?|複課開學聊教育
    中小學男生不夠陽剛,體能下降已經成為家長和社會的關注焦點。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去改善?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一、生理原因性激素的影響,性激素是維持人類第二性徵的激素。如果男生缺乏雄性激素,其第二性徵就會出現女性化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