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的學校很缺教師,尤其是高中和初中的教師。一線教師應該都明白這個問題,截止目前新教師血液已經有點青黃不接了!國家也非常重視這個問題,採取策略加強教育領域的招聘。
就拿我們當地的學校來說,前年的時候一個寒假就招了19位年輕老師。有幾個老師還有點趕鴨子上架的感覺,因為考核領導聽那幾個老師講課感覺不是特別滿意。但是由於一大批老教師要退休,班級需要人帶,沒有更多更好的人來擺明,只能湊合著用了!
缺年輕教師這是個大問題,編者想說的是我們更缺的是年輕的男教師,男教師真的是稀有物種!舉個例子,在幼兒園男教師基本上是大熊貓,有時候一個幼兒園甚至一個男教師都沒有。在小學,男教師也十分少有的班級可能有一個,有的班級可能一個沒有!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現在的社會,男教師有點本事、有點能力、有點背景的根本不會在學校待了。以前人們都說老師是鐵飯碗,但是如今不少人看這個「鐵飯碗」都有點瞧不起了,他們認為沒志氣的男人才留在學校教書,教師這份工作適合女性。
我們缺少男教師,最為顯著,最為直接的影響就是我們的男孩兒女性化。試想一下,一個男孩子從學前班開始幾乎就沒有在學校看見過男教師,幾乎都是女老師上課,這樣的學習一路走下來,女老師性格上面的潛移默化,男孩兒為什么女性化也就不難理解了!
有時候我們甚至會發現,在一個小學的班級裡面班幹部都是女孩子,因為女孩子乖巧、安靜。由於女孩是班幹部,有不少明明高高壯壯長得結實的男生居然會受到女班幹部的欺負,不敢和老師家長說,甚至還在教室哭哭啼啼。試問,我們這樣的男孩子長大之後何談男子氣概、何談陽剛之氣、何談男兒有淚不輕彈?
其實根據教育系統統計,我們發現在校女大學生的人數已經超過了男大學生的人數,這些年這個差距還在不斷擴大。目前的教育模式,高學歷的優秀女性越來越多湧現,而男性似乎有些脆弱。
確實,我們現在女性地位大幅度提高,但是必須正視的是如果男孩女性化,這難道不是教育的悲哀嗎?
我們還必須正視和承認的一點是。目前的教育模式之下,女孩是佔優的,男孩是弱勢的,假使再加上幼兒教育、小學教育全是女老師,我們的男孩兒女性化的現象也就不難理解了!
我們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同齡人當中脫穎而出,能夠遇到一位啟人心智的好老師。可是一個好老師也是需要物質基礎和物質期望的。
打個比方,如果你的孩子是雙一流大學畢業的,那麼你希不希望你的孩子來幹一份在基層只拿每月幾千元的優秀教師工作呢?
教師不是聖人,同樣有物質的需求。尤其現在這個經濟社會,年輕人面臨著更大的壓力,房貸、車貸各種貸款如同山一般地壓著年輕人,尤其是年輕男性。這個時候讓他去幹一個月只有幾千元的工作,能否活得下去都是個問題。
也就是說,年輕的男教師連最基本的養家餬口都做不到,他憑什麼來當老師?與之相比的是,西方卻有很多名牌大學碩士、博士畢業的年輕人來做幼兒教育、小學教育。
提高教師待遇迫在眉睫,尤其是最基層教師的待遇需要提高。我們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功,我們仔細看看那些成功的男企業家,他們舉手投足都散發著男性獨有的魅力!一個男教師稀缺的社會是可怕的,男孩兒女性化,陰柔化這個問題需要得到大家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