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結節離癌有多遠?我們請專家讀了5份報告發現了幾個規律

2021-01-12 錢江晚報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張苗 通訊員 葛丹娣 沈琴琴

直到現在,57歲的王先生(化名)還是不明白,身邊很多人都有甲狀腺結節,幾乎一查一個準,為什麼只有他要做手術?術後從耳朵到頸部留下了一道近20釐米長的傷疤。

近年,隨著體檢的普及和超聲技術的進步,甲狀腺結節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國人的體檢報告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甲狀腺結節離癌症到底有多遠?我們採訪了康大夫國際醫院超聲專家陳望達醫師,陳醫師從事超聲診斷二十餘年,尤其擅長甲狀腺的超聲診斷。

為什麼只有他的結節要手術,真的是運氣不好嗎?

王先生,中等身材,浙江某企業合伙人,在他的朋友圈裡,他的身體還算不錯,一年到頭幾乎不上醫院。

兩個多月前,王先生和家人一起來到康大夫國際醫院體檢,其他結果都正常,唯獨甲狀腺查出了異常。

超聲檢查報告提示:1.雙側甲狀腺多髮結節:右側中下極近峽部結節,TI-RADS 4c類;右側中上極小結節,TI-RADS 4a類;餘結節,TI-RADS 3類。2.右側頸部III、IV交界區一枚淋巴結腫大,MT不除外。

「TI-RADS(甲狀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分類與描述)將甲狀腺結節分為0-6類,數字越大惡性的風險越高,4類以上就算可疑結節,其中,4b類惡性風險為10%-50%,4c類惡性風險為50%-90%。」康大夫國際醫院超聲專家陳望達醫師說。

為進一步明確王先生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康大夫國際醫院綠通服務中心副主任胡靜第一時間為他聯繫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甲狀腺疾病知名專家。

「像這種結節肯定要手術,沒什麼好猶豫的,而且建議兩側甲狀腺都切掉,手術估計要6個小時。」

得知自己要手術,還要拿掉半個脖子,王先生怔住了,這是他第一次做深度體檢,怎麼一查就查出了大問題,會不會是誤診?

為此,王先生又做了個甲狀腺、淋巴結穿刺活檢,結果甲狀腺穿刺結果提示:考慮甲狀腺乳頭狀癌;淋巴結穿刺結果提示:考慮甲狀腺乳頭狀癌轉移。

然而,王先生仍是半信半疑,於是又跑了一趟上海,但得到的建議仍是——手術。

一個月後,王先生接受了甲狀腺切除手術。根據他的個人意願,主刀醫生只切除了其右側甲狀腺,手術持續了3.5個小時。

術後病理結果提示:甲狀腺乳頭狀癌,伴淋巴結轉移。

同是甲狀腺結節,為什麼王先生的這麼嚴重?家人將其歸咎於他運氣不好。在其主刀醫生看來,更多的是王先生忽視了健康檢查,此前,他從未做過體檢。

根據王先生結節的形態、個數等特徵判斷,可以看出這些結節至少五年了。如果他能在早幾年做個甲狀腺B超,情況就不會這麼糟,至少不會出現淋巴結轉移。

目前,王先生術後恢復良好,但其對側發生甲狀腺癌的風險相對普通人要高。

甲狀腺癌已成浙江女性第一大腫瘤,專家手把手教你看甲狀腺報告

國家癌症中心最新數據統計,我國每年甲狀腺癌新發病例20.1萬例,位列全國常見惡性腫瘤第7位。在浙江,甲狀腺癌的粗發病率為70.44/10萬,佔全部惡性腫瘤發病的20.02%,是浙江省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

30歲後每年進行1次「甲狀腺+頸部淋巴結彩超」是國家癌症中心推薦的篩查建議。

據統計,甲狀腺結節在人群中的檢出率為20%-76%,但惡性的僅佔7%-15%。如何將甲狀腺癌從高發的甲狀腺結節中甄別出來?甲狀腺+頸部淋巴結彩超怎麼看?我們請康大夫國際醫院超聲專家陳望達醫師解讀了5份報告,手把手教你看報告:

這是一份42歲男性的檢查報告,根據TI-RADS分級他共有3處有異常,分別是①低回聲;②邊緣欠清;③微鈣化(數個細小強光點)。

這是一份73歲女性的檢查報告,根據TI-RADS分級她共有3處明顯異常,分別是①低回聲;②微鈣化(內可見多枚強光斑);③邊界尚清。

這是一份46歲女性的檢查報告,根據TI-RADS分級她共有3處明顯異常,分別是①低回聲;②縱橫比>1;③邊界尚清。

這是一份56歲男性的檢查報告,根據TI-RADS分級他共有4處明顯異常:①低回聲;②縱橫比>1;③包膜外突出 ;④淋巴結腫大。

這是一份55歲男性的檢查報告,根據TI-RADS分級他共有3處明顯異常:①低回聲;②縱橫比>1 ;③邊界欠清。

註:以上5位患者均已接受甲狀腺切除手術,術後病理提示:甲狀腺癌,但在日常生活中他們都毫無症狀。

甲狀腺結節像土豆,一旦「立起來」要警惕

總結上述5份甲狀腺+頸部淋巴結彩超報告,細心的你可能發現了六個關鍵詞:

1.縱橫比≥1

2.邊界模糊

3.低回聲或極低回聲

4.微鈣化

5.實質性

6.形態不規則

「一份完整的甲狀腺超聲報告一般都由『病變位置+病變數量+病變性質+ TI-RADS分級』四個部分組成。」康大夫國際醫院超聲專家陳望達醫師說,要判斷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主要看上面六個關鍵詞。換句話說,如果你的報告中出現了這6個關鍵詞,一定要引起警惕。至於結節的數目、大小對評估良惡性意義不大。

陳醫師還經常用土豆來比喻甲狀腺結節,她說,如果從影像上看,這顆土豆是立起來的,意味著縱橫比≥1,多見於惡性結節,建議及時諮詢專科醫生,如下圖↓↓↓

在可能為良性的甲狀腺結節中,陳醫師提醒,除了要按時隨訪外,若出現以下情況,也應及時諮詢專科醫生:

1.炎症性的結節,出現發熱和頸部疼痛的症狀。

2.結節過大或呈侵襲性生長,壓迫食管、氣管、神經,導致吞咽困難、嗆咳、呼吸困難和聲音嘶啞等症狀。

相關焦點

  • 忽視複查,甲狀腺結節變癌!女子大哭:陪兒子才5年,捨不得
    張先生38歲,有兩娃,爺爺還在住院……穿刺 ,通俗的講就是在超聲的引導下用細針取結節內的細胞作診斷,判斷結節的良惡性。穿刺引發併發症罕見,也不會將癌細胞帶出來,癌細胞也不會因為穿刺針轉移到別的地方;結節也不會因為反覆穿刺而變癌了。穿刺做為一種診斷手段,對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評估準確性高達95%。而隨著超聲等技術發展,越來越多隱匿性很強的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都能被發現。
  • 甲狀腺結節要不要開刀_成都治療甲狀腺結節微創醫院
    (發現疾病應該趁早治療,點擊頁面諮詢按鈕在線免費諮詢疑問專家一對一免費解答看報告或者可以直接在線預約》》》》》》)  成都西部甲狀腺醫院擅長治療: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乳腺囊腫、乳腺腫大、甲亢、甲減、甲狀腺囊腫、甲狀腺腫大、甲狀腺炎、橋本氏甲狀腺病、甲狀腺癌(未轉移),甲亢突眼、女性甲狀腺疾病、兒童甲狀腺病等系列甲狀腺疾病。
  • 體檢查出結節、息肉、囊腫,哪個是癌先兆?幾個分析揭曉答案
    27歲的阿明(化名)住在閩侯,從去年5月起經常便血,以為是痔瘡,拖了半年才抽空去做腸鏡。蔡醫生說,當時發現阿明腸裡長了5粒息肉,大的如花生,小的如黃豆,她取了一小塊組織做活檢。阿明臨走時,她特意叮囑,記得拿病理報告。3天後,報告出來了,最大的息肉是鋸齒狀腺瘤伴重度異型增生,也就是癌前病變。
  • 甲狀腺多髮結節、甲狀腺微小癌 到底要不要手術切除?
    臨床上,直徑小於10毫米的甲狀腺癌被稱為「微小癌」。查出甲狀腺「微小癌」到底切不切?  浙醫二院甲狀腺外科主任王平主任醫師說,早幾年,很多人體檢查出甲狀腺癌,不論大小第一反應就是馬上切掉。但是近年來,不少業內專家也提出新觀點:對於一些單發、低危的甲狀腺微小癌,尤其是5毫米以下,不必「趕盡殺絕」,經過專業醫生的判斷,有些可以考慮密切觀察。
  • 體檢中每5人就有1人查出甲狀腺結節,小心會惡變!
    不只我一個,還有好幾個同事也發現有甲狀腺結節。」在省電視臺工作的張女士,最近在單位組織的體檢中發現患有甲狀腺結節,這讓她憂心忡忡,夜不能寐!5人體檢就有1人查出甲狀腺結節「近些年,「甲狀腺結節」來勢洶洶,不少人在體檢中都發現自己患有此病,也正是因為如此,甲狀腺結節成為了體檢報告中的「高頻詞」。
  • 七個問答,全面了解甲狀腺結節
    常見的甲狀腺良性結節包括:增生性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良性腫瘤(腺瘤等)、甲狀腺囊腫、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等。甲狀腺惡性結節包括:甲狀腺乳頭狀癌、濾泡細胞癌、髓樣癌、未分化癌等。極少數情況下,甲狀腺結節可因結核或梅毒等疾病引起。NO.02為什麼會得甲狀腺結節?
  • 甲狀腺結節會癌變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是維護人體健康的關鍵,一旦發生異常,會危害到體內幾乎所有的器官和組織。 有數據顯示,18歲以上的成年人中有20%左右存在甲狀腺問題,也就是大概5個人中就有1個人存在甲狀腺問題。
  • 甲狀腺離癌有多遠?醫生:5類人需格外警惕,癌變風險相對較大
    作為這幾年出鏡率越來越高的一類疾病----甲狀腺。是很多人心裏面的一大塊包袱,就在各大的頭條,甲狀腺也是領先於前,這個東西會發展成癌嗎?醫生:5類人需格外警惕,癌變風險相對較大。在近些年來,患上甲狀腺的患者也是越來越多,其中最嚴重的就是甲狀腺癌。
  • 女子體檢發現甲狀腺結節,高度懷疑是癌,卻沒有醫生願意為她手術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張冰清 通訊員 童鈺鈴5年前,陳女士在體檢中查出甲狀腺結節,高度懷疑是惡性。5年中,甲狀腺結節逐漸增大,陳女士每天在擔憂中度過,卻沒有一個醫生為她做手術。原因是,陳女士是一名C型血友病患者,這是一種血液系統凝血功能障礙的出血性疾病。這意味著,她比正常人容易出血,尤其是受傷、手術等時候,很可能血流不止。
  • 【科普】體檢發現愁人的甲狀腺結節,怎麼辦,是切掉還是留著
    我好幾年沒有體檢,今天抽時間參加了單位的體檢,發現我也有甲狀腺結節了,由此,翻閱了一些專業著作和文獻資料,解除了我的焦慮情緒,今天就把有關甲狀腺結節的知識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正確理解體檢報告,正確應對甲狀腺結節的檢查結果有所幫助。
  • 甲狀腺有結節 可以不開刀了!
    原來,在進行甲狀腺超聲檢查時,醫生告訴她右側甲狀腺有個結節看上去不太好,並建議她去正規醫院及時就診。李女士聽到聽到「結節」、「不太好……」這些詞後惶恐不已,並立刻去當地醫院就診。「你這個結節至少是4a類,癌的可能性很大,需要儘快手術!」,醫生的話像一道「晴天霹靂」擊垮了焦慮的李女士。正當一家人強忍焦慮準備接受手術時,一個好消息來臨。
  • 有甲狀腺結節必須做穿刺活檢嗎?甲狀腺結節穿刺手術是怎麼做的
    核心提示:在年前前期,一位患者向我們杭州甲康甲狀腺病研究院專家提問,患者描述:自己年初體檢發現甲狀腺結節,在當地醫院建議下做了穿刺,後來因為治療效果不好,被要求再次穿刺。該患者很疑惑,甲狀腺結節做穿刺有必要嗎?反覆穿刺是不是不好?
  • 忽視複查,幾年後甲狀腺結節變成癌!43歲媽媽大哭:才陪兒子5年,不...
    穿刺很快,半小時就完成了,一周後再回醫院拿病理報告。這一周的等待期不知是如何度過的,每天昏天黑地,心裡各種恐懼擔心自責,怪自己早幾年就查出甲狀腺結節,卻沒引起注意。晚上睡著睡著我就突然醒了,看著熟睡的老公和兒子,偷偷躲到客廳裡大哭。才陪兒子5年,不捨得啊。想想以後的人生,沮喪到絕望,多麼希望有那麼一絲希望。
  • 擔心甲狀腺結節變癌 66歲老太吃半年偏方出差錯
    66歲的王女士在體檢中發現甲狀腺有多髮結節,但是到醫院甲狀腺外科就醫時,醫生說結節雖多但沒有影響到呼吸,不需要手術,不需要治療。王女士擔心結節變大會出現癌變,自行吃了一些偏方,半年後身體出現腹瀉、消瘦等不適,到醫院一查:都是偏方惹的禍。  甲狀腺結節是何物?用藥可以去掉嗎?甲狀腺結節一定要手術嗎?
  • 甲狀腺結節都需要穿刺嗎?
    大部分甲狀腺結節都是「好結節」,在B超檢查中就能夠判斷良惡性,但是也有一小部分結節屬於「懷疑結節」,那麼怎麼確定這些「懷疑結節」是「好結節」還是「壞結節」呢?方法是穿刺。
  • 如何看甲狀腺結節B超報告
    甲狀腺超聲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TI-RADS)根據結節的超聲表現特徵,將診斷結果由良性到惡性分為1-6級,為解讀甲狀腺結節的性質提供可靠的依據。  甲狀腺結節的超聲表現可以歸為兩類,一類屬於良性徵象,主要包括:結節形態規則,有完整的包膜,結節內部可呈等回聲、高回聲、混合回聲和低回聲,結節的縱橫徑之比小於1,結節周邊見完整的聲暈,結節周邊測及環狀的彩色血流信號。
  • 怎麼看待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結節分幾個等級?
    甲狀腺示意圖甲狀腺的患病率女超過男,近年來年紀的增加,患病率會越來越高。此外有一個主要的因素是地區碘的缺乏或是多種多樣都是會干擾結節的患病率,長久生活在海邊或是海產品食品多種多樣的地區多發性結節的患病率也相對高一些。基因遺傳、免疫力及其抽菸、飲酒也會干擾甲狀腺的發病。事實上,甲狀腺的種類非常多。
  • 在超聲下甲狀腺結節這5個表現,可能是甲狀腺癌!
    隨著人們對身體健康越來越重視,很多人會定期去醫院進行體檢,在體檢報告中經常可以看到一項診斷——甲狀腺結節。很多人擔心甲狀腺結節是否就是甲狀腺癌,那麼,發現甲狀腺結節就一定會是甲狀腺惡性腫瘤嗎?有什麼醫學依據?
  • 體檢沒把甲狀腺結節當回事,再查已是甲狀腺癌!
    甲狀腺結節雖然發病率高,但是絕大多數結節是良性的,僅有5%~15%為惡性。一旦發現有甲狀腺結節,不必過度緊張,但需要注意定期檢查,因為即使是這5%的惡性機率,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那就是100%。 結節會慢慢發展, 時間有快有慢。
  • 什麼樣的甲狀腺結節要當心癌變?8個問題帶你了解結節
    惡性甲狀腺結節(癌)的重要危險因素就是兒童期放射線接觸史,如前蘇聯車諾比核電站事故後當地兒童及成人甲狀腺癌發病率倍增;而甲狀腺髓樣癌患者常常有家族史。 亞急性甲狀腺炎及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患者易發甲狀腺結節;嚴重碘缺乏可引起地方性甲狀腺腫,但碘攝入過量同樣會引起甲狀腺結節。